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徐州如何构建区域性产业科技中心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科技创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徐州如何构建区域性产业科技中心,本文是科技创新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科技创新和徐州和产业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科技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科技和产业杂志科技风杂志社绿色科技杂志

【摘 要】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在一定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集中、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的城市或地区.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对推动徐州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快速发展进入淮海经济区领先水平,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淮海经济区;徐州

近年来,徐州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创新型企业集群快速成长,产业技术研发体系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具备构建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但仍然面临产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动力不足、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残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等短板制约,需要聚力突破中高端产业技术瓶颈,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看,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创新性领军企业是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和关键,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和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是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一、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及特征

1.1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内涵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产业基础扎实、人才资源汇聚、创新活动集中、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的城市或地区,并对所属区域其他城市或地区具有较强的吸纳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具体而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区域领先,主导产业区域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区域内其他城市和地区产业科技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所在区域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1][2].

1.2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具有以下5 个方面的特征[1][4]:

(1)高水平科研机构.拥有区域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及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网络化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拥有由9 所研究型大学、23 所应用技术型大学、13 家马普协会研究所、17 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 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

(2)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中心的知识产权商业化机制成熟,技术转移、风险投资、创业服务等发达,成果转移转化渠道畅通,研发创新充分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如美国硅谷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基石,科技*机构是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推动成果转化的保障,而完善的人才政策是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的催化剂.

(3)高创新型领军企业.集聚一批在区域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行业标杆.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企业,美国硅谷的惠普、英特尔、苹果等企业,其创新性及品牌知名度享誉全球.

(4)高竞争力产业集群.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区域乃至全国领先水平,能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集群,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机械和汽车制造集群等等.

(5)高活跃性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区域性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如美国硅谷具有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和教育、技术转移和开发服务、优质的人居条件、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极强.

(6)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全球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往往形成了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高端人才自由流动的环境,激发企业以创新求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鼓励企业追求长远而不是短期利益且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的金融服务环境等,拥有良好的鼓励创新的制度、政策和文化环境.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两个较为相近的概念.二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较大影响力.但从上述特征描述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着眼于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着眼于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

二、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基础及制约因素

将徐州建设成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聚力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服务,推动徐州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快速发展进入淮海经济区领先水平,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对淮海经济区的吸纳、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协同一体发展.

2.1 建设基础

(1)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以来,徐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市,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全市社会R&D 投入占GDP 比重由2011 年的1.59% 上升到2015年的1.8%;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从2010 年的9927件、8000 件增长到2015 年的12481 件、8599 件.2015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拥有量分别为1304 件、3259件,比“十一五”末增幅显著;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达15.2%,位列全省第7 位;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88 个百分点,科技工作总体水平在淮海经济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1 项,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驰名商标数量和注册商标数量增长迅速,累计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3095 件,其中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的4 件、驰名商标20 件,被江苏省工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的共152 件,被徐州市工商局认定为知名商标的共348 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十点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 强”、“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等称号.

(2)创新型企业集群快速成长.“十二五”以来,徐州加快培育高新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出台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徐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等,积极构建创新型企业集群,制定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312 工程)》,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龙头项目以及华为、中兴、大唐、甲骨文、微软等一批海内外著名ICT 企业,培育非晶科技、现代煤化工等一批千亿级创新企业群.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一批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创新梯队和企业集群.通过财政拨款和结构性减税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

(3)产业技术研发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全市依托驻徐高校院所优势学科群和团队,建立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加快高端、优势科技资源向我市集聚.尤其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高新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区域,围绕工程机械、矿山安全物联网、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感知矿山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徐州)工程机械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徐州)电液控制研发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等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总数达28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3 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总数4000 多家,其中徐工集团“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我国高端工程机械主机智能制造领域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6 家,其中国家级7 家,省级22 家,在孵企业1500 家以上;推动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医学院(与山东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等在徐高校建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了全市产业尤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4)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徐州全市现有14 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6 所)、31 所科研院所、335 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集中了1.8 万名中高级人才和近20万名在校大学生;R&D 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63.4%,位列全省第四位.为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了《徐州市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徐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和考核办法(试行)》、《徐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意见》、《科技创新蓝皮书》、《徐州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意见(2015-2020 年)》等一系列文件,借助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平台载体,通过举办“赢在徐州——创新汇”、徐州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对接会等丰富多元的活动,聚集产业链资源、搭建创新生态圈和交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成长,带动产业升级,使创新创业大潮席卷彭城大地,点燃了民众,焕发了城市活力,奏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最强音.

2.2 短板制约

(1)产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创新成果.它不是延长一个创新周期,而是开辟新的创新周期和掀起新的创新[6].原始创新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作为基础研究的核心,不仅相应知识产权或专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利益,可以使首创者在竞争中占据垄断地位,进而获得高额利润和丰厚收益;而且原始创新是其他创新活动的基础,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提升城市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

(2)企业创新主体动力不足.企业直面市场、贴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对市场需求有最敏锐的捕捉和最准确的判断,是市场价值的实现者,有压力更有动力去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成为直接推动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完善的市场机制给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因此,企业是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激发企业的主体能动性,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这是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最广泛且最坚实的基础.但从现状看,目前,徐州全市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数量较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新技术企业自有发明专利占比不到50%,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涉及高附加值环节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大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规模不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低,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主要以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占比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任务艰巨.

(3)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残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构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载体、金融机构、政府、科技*等之间的联系网络,以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其实质是把企业和其他各次要参与者的创新活动联系起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形成集成创新能力,使创新活动个体的创新成本降低,效益最大化,由此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两个基本功能[8]:一是创新产业化.体系内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之间的连接通道更为顺畅,能够将研发活动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为持续创新活动提供必要激励.二是产业科技化.健全的创新体系可以让企业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接触和应用到行业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融合裂变.因此,建设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既是对已有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联通整合,也是融合放大科研、产业、资本、人才等发展资源优势,促进全链式对接、提高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的关键支撑.从徐州看,由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科研载体数量较少,产学研合作方式主要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等方式,共建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实施科学研究与成果孵化等高层次的合作还较少,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完备,公共服务平台短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体系效能的充分发挥.

(4)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总书记指出,人才主导发展格局,创新改变世界版图,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刻揭示了人才与创新的关系.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创新.实践证明,一个人才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影响乃至改变世界.

三、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选择

3.1 聚力突破中高端产业技术瓶颈

加强前瞻性新兴产业部署,面向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突出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服务化主攻方向,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与工程,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不断提升科技前瞻布局和应用示范能力,抢占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先机[9].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以《中国制造2025 徐州行动纲要》为引领,积极引入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全面支撑产业科技创新的大装置、大平台,聚力突破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煤盐化工、绿色冶金、建筑建材六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新兴产业的中高端技术瓶颈,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全力打造以世界级产业为龙头、国家和省级产业基地为两翼的“255”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以创新为主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2 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强化大中型企业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导向,通过并购重组、开展委托研发和购买知识产权,加速全球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打造淮海经济区乃至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强化徐工、中能、协鑫、万邦、恩华、宗申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优先在行业龙头企业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和政策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与掌握前沿技术理论和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一流研发机构共建高水平的重大研发载体,大幅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力.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政策性引导,帮助企业引进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加快资本集聚、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打造一批拥有特色专有技术、具备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科技资源,鼓励企业在创新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并购研发机构,创建国际化创新与生产营销网络,大力培育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3.3 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应紧扣四个环节[8][10]:一是技术研发环节.技术研发是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密集的技术研发行为对创新的持续发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企业是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研发,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突破技术难关.要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以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为抓手,着力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打造以徐工、中能为代表的国际国内一流研发机构.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新能源、物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战略性产品.二是应用孵化环节.应用孵化是新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科技创新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中大多通过建设孵化器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要素,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中国矿大国家科技园、江苏师大科技园、徐州医学院医药产业园、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创新水平,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全面提升开发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基地的创新创业功能.三是成果推广环节.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归属,也是检验科技创新项目成败的标准.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与企业合作,让更懂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人来运用和推广这些科技成果.通过需求导向和市场选择方式,引导企业、地方、社会资本和各类机构参与,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徐州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四是管理服务环节.管理服务的主体是政府,目的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功能是发挥政府在配置创新资源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3.4 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加大与国内创新型企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的合作力度,引导各县(市)、区,各创新园区与高校院所共建集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载体、协同创新基地和“校企联盟”等产学研组织,继续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 个重点科教单位在徐建设技术转移中心,持续深入地开展交流对接、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施高校、地方协同创新计划,着力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壁垒,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11].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深化与世界创新强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在徐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吸引国外著名高校院所在徐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产业技术开发研究院等创新国际化载体.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主动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广泛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提升徐州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3.5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高层次人才是徐州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智力支撑,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围绕科技中心建设需求大力培养人才.把握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双创”计划、“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对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育的引领作用,增强互联网思维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作用,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新型技能大军.二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引进人才.着眼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强国外人才智力对接,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等为载体,综合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向海内外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紧扣全市主导产业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通过人才培养引进的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人才队伍、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聚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核心环节,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育、引进、选用、考量机制,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营造“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用人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为徐州建设区域性科教中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从发挥徐州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和短板制约等因素综合考虑,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创新性领军企业是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和关键,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和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是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四、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体系

着眼于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需求,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发挥好政府宏观引导作用,抓住《中国制造2025 徐州行动纲要》确定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和“255”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紧扣产业链重要节点,着力实施一批具有战略影响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突破一批抢占制高点的产业前沿技术、带动产业整体升级的原创性核心技术、在产业高端环节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全面增强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对市场需求明确的技术创新活动,创新科技资金使用方式,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落实激励创新的相关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推动优惠政策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强化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在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为徐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2 改革产业技术创新组织方式

加快建设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其研发平台、孵化平台、融资平台、成果展示与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学术交流及生活配套等功能模块.发挥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设立产业技术研发基金等形式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原创性基础成果的研发和引进、产业技术二次开发等关键研发节点,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通道[12].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徐州产业转型升级和“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产业引导和产业服务等功能,重点开展创新资源吸纳整合、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战略产品开发、成果产业化等工作,培育若干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健全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金融机构支撑、科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探索联盟的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促进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的无缝对接.

4.3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

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作为建设具有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工程机械、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仪器和设施共享共用,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布局,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全面提升徐州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二是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强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咨询平台、人才引进集聚平台和产业成果转化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三是加强科技金融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建立覆盖全市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探索设立民营资本为主、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民营科技银行,加快形成以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科技金融特色机构和新型科技金融机构组织为支撑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4 强化科技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支撑

突出人才优先发展,围绕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政策引导,推动政府、高校、园区、企业等紧密合作,共引共用高层次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优质服务.从徐州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提高职业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实用性针对性,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产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支持鼓励各县区、园区、骨干企业开展个性化引才活动,着力提升全市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健全研发投入机制,推动科技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发展,加快引进天使投资、创投、风投、股权投资等产业投资基金,把更多的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科技引导资金用于支持创新创业.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制定产业政策、园区政策、人才政策、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方力量各展所长、创新创业,聚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4.5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徐州构建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经济转型提升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民生改善的现实需求.要充分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兴办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众创空间”,建设国际化的跨境创业平台和孵化载体,发挥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基础服务资源优势,与众创空间开展深层次合作,加快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构建适宜人才发展的区域高地,让创新创业融入徐州的城市基因,引导本土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快培育成熟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目标,加快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为各类人才在徐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徐州真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地.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成员:仇方道、陈宏伟、马潇)

汇总,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科技创新和徐州和产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科技创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信息化和上海科技中心建设协力同行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 方案将“把‘互联网’、‘互联网’植入更.

刘伟在商丘、濮阳调研时强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
10 月16 日至18 日, 省政协主席刘伟到商丘、濮阳调研, 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 坚持新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提升站位、.

以就业意向为导向的实习模式构建以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这样的大形势背景下,高校如何促进保证学生的就业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 文章根据西南科技大学非师范类思政教育的专业特点,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品牌构建
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品牌构建不能恪守传统的思维模式,当今的品牌“内涵”正在尝试做出一种全新的表述方式,这种品牌特征的变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潮交汇融合,形成未来品牌构建的主旋律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