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造车狂人论文范文检索 与造车狂人李书福有关论文范本

主题:造车狂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造车狂人李书福,本文是造车狂人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李书福和造车和狂人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造车狂人论文参考文献:

造车狂人论文参考文献 小福尔摩斯杂志书刊号论文的任务书怎么写现造技术论文

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李书福的创业历程,几乎就是民企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当中国因改革开放出现巨大需求的时候,他在台州做照相生意;20世纪80年代,当全国出现家电热的时候,他在做冰箱;1989年,当中国市场经济萎缩的时候,李书福也和很多小企业主一样把自己辛苦经营的冰箱厂交给了政府;之后,他去深圳大学学习,期间还在海南房地产转了一圈;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了建房热的时候,他在做建材;再晚一些,李书福发现了摩托车的商机,他开始生产摩托车,随后毫不犹豫地踏进了汽车行业.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2000年前后,在央视《对话》栏目上,李书福说要做汽车,大家觉得太可笑了,觉得不可能.李书福是背着挎包给人照相出身的,后来做了一个摩托车公司就很了不起了.他说要做汽车,底下的人连我在内都绝对不相信.”

说他是“狂人”也好,说他是“疯子”也罢,李书福的“疯狂”并不是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言,在中国商界,李书福是一种可能性.

造车前史:“狂”于致富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说:“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他敢闯敢拼,豁得出去.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始为中国打开“谋富”大门的探索后,在浙江省台州路桥区李家村,一个骑着破旧的“二八式”自行车的少年也开始了他的谋富之路.

高中刚毕业的李书福向父亲要了120块钱买了台相机,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干起了为别人照相的谋生.一年下来,李书福赚到了2000块,开了个照相馆.人们喜欢挨着汽车照相,李书福发现了,就在照相馆里画了一辆汽车,来照相的人都很喜欢贴着汽车画照相.

后来,就是在这个照相馆里,李书福挖到了他真正的第一桶金.他很快发现,冲印照片的显影液里有银的成分,可以通过加氯化钠的方式提炼出来,而且纯度相当高.在1983年的台州,这个简单的方法成了李书福创业的起点.李书福于是关了照相馆,卖了相机,跑到台州大大小小的照相馆去收购显影液,而当这些技术被其他人也学会了,他又看到了冰箱的机会.李书福成立了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这一年是1984年.这是一个标准的台州式小工厂,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是自己人,除了李氏四兄弟,还有他们的亲戚.到1986年转而生产冰箱时,工厂的产值已经达到了四五千万,职工已近百名,在当地很有名气.不满现状的李书福又成立了北极花电冰箱厂,电冰箱生意让李书福变成了千万富翁.但是,仅仅三年后,正处于发展巅峰的北极花冰箱厂因为未列入轻工业部定点厂目录而受到禁止,李书福把工厂、库存、土地连同厂里的存折都上交给了政府.

李书福似乎始终是一个奔跑的狂人.关掉工厂,兄弟散伙以后,李书福一个人南下去了深圳.他在深圳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一辆国产的中华牌轿车.后来,李书福说:“从买了第一辆车以后,我就想造汽车了.”但是八年以后那第一辆吉利豪情才下线.

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东出现了中国内地第一波房地产热,李书福也一脚踏进了海南当年房地产热的浪潮,然而浪潮过后李书福几乎血本无归,积累了几年的心血化为泡影.但是房地产热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就是房地产热带来的装修热.从海南回到台州的李书福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只能做实业.”李书富把一种叫做镁铝曲板的进口装修建材带回台州,开始了又一次创业.不久他的工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张镁铝曲板,后来又成为全国第一家铝塑板生产厂商.因为他发现镁铝曲板市场的商机比别人早了半年,所以销量惊人,1992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1993年达1.5亿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就在1993年,不安分的李书福又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开始变得活跃起来,货物的短途运输成为一个很大的麻烦.在中国城镇和乡村的道路上,到处都可以看见后座装得像小山一样的摩托车.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已初具规模.但李书福发现没有一家厂商生产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李书福看中这个机会,果断上马.虽然是外行,看到市场的李书福先买样车看原理,七个月后,李书福造出了自己的摩托车,但在许可证问题上再次碰了壁.最后他找到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借他们的牌子做起了摩托车.很快,他们又搞出了四冲程的摩托车,按李书福的说法: “ 在市场上火得不得了.”1998 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至22个国家和地区.

造车“狂”人: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在1983年第一辆中德合资的上海桑塔纳轿车下线,以及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以后,彼时汽车市场的生产者主要是由国家控制的一汽、二汽、上汽组成的三大汽车公司,以及天汽、武汉神龙、广汽等国有汽车公司,合资引进是当时普遍的模式.而李书福到美国去考察时,发现美国汽车比中国要多得多,就觉得在中国做汽车行业市场无限.从他决定要造自己的汽车开始,似乎什么都挡不住他了.

造汽车,资金是前提.1996年投产的桑塔纳,国家的投资是十几个亿,更别说上海汽车制造厂积累的人才和经验了.李书福对外宣称,为造车要投入5个亿,而据称实际上李书福当时拥有的是1个亿.就算是有5个亿,生产许可的牌照又变成了另一个更大的障碍.在得知德阳某监狱下属的汽车厂可以生产汽车后,李书福注资取得了其70%的股份,并取名为四川波音制造有限公司.不过这家工厂的牌照是生产轻型客车的,不能生产李书福想造的三厢轿车.对于这一点,李书福并不担心—总算可以造汽车了.后来,他又买下了工厂另外30%的股份,得到了在台州临海生产汽车的机会.

李书福造汽车最早的基本力量是从吉利摩托里挑出来的三个在汽车厂干过的工程师,他们和李书福一起创业的地点就在李书福为自己的汽车梦而买下的几百亩空地上.“我领导组建了项目筹备组,在公司内部选了两个工程师,加上我自己,共三个人开始研究汽车技术.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这既是天时地利的召唤,更是我追求理想的自我决定.在汽车行业内有一句话,你恨谁就叫谁去造汽车,当然我要造汽车,不是因为谁恨我,而是我自己的选择.”李书福在临海生产汽车是秘密行动.当时,他和三个造汽车出身的追随者创业的地点,是一块为吉利汽车公司征下的800亩土地,李书福对外宣称这块土地是用来造摩托车的.

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下线的时候,此时这款新品尚没有取得“准生证”.而汽车生产涉及到太多的部门,交通、运管、……任何一个环节被彻底否定,都会置刚刚下线的吉利豪情汽车于死地.“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最终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叶宝荣出现在了吉利豪情下线的仪式上,后来在叶宝荣副省长的支持下,吉利在政策、用地等方面得到助力.

但吉利造车时那把政策之剑一直就悬在那里.彼时,在中国加入WTO前,中国汽车工业中合资是重点被扶持的对象,而像吉利、奇瑞、华晨等自主品牌则被挡在门外,可以说对于吉利而言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1999年,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的曾培炎考察非国有投资,到访吉利.

李书福发表了那段语惊四座的言论:“造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吗?可以让我们去做一些探索,用民营机制,就像当年造摩托车一样,外界也都说我们不行,但我们造了中国第一个踏板式摩托车,很成功!现在大家都学着造,我们还搞了很多个第一,建材上的铝板,也是全国第一,装修在家里非常漂亮!”

这段后来被不断传播的言论,事实上是李书福为吉利争取生存权的一次博弈.或许李书福的后半段话才真正表明了他的执着与决心:“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大众在上海的投资累计46亿,而我只需要26亿就可以造很好的轿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资金民营企业自负.如果会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曾培炎听着有点动容:“我不反对你们造汽车.”“不反对”三个字,给了李书福巨大的鼓舞和信心.于是,他开始了真正的“疯狂”之旅.

战&“蛇吞象”

在中国当时的汽车领域,李书福的优势在于他地处台州,在工资水平和原材料采购上有一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的对手是国有企业,在效率和组织上远不如私有企业精细.

吉利豪情的主要对手是天津夏利,当时,夏利的是8万元.而吉利豪情的上市,一下子把微型车的从8万元拉到了4万多元.其实,哪怕是钣金工制造的汽车,以这样的入市也意味着风险.单是吉利豪情的丰田发动机就要1.8万元,再加上车身6200元,这两者相加就得2.4万元.李书福为了让“自己造的车”进入市场,已经不惜代价了.

豪情占据着“中国最便宜的轿车”这样一个有号召力的地位,扩大着自己的市场,甚至开始走出江浙.虽然夏利也以降价回击,双方几乎进入了降价肉搏战.但2001年,国家宣布放开汽车企业对产品的定价权之前,中国微型轿车的大局就定下了,10万元以下的轿车夏利最高、吉利最低,中间是奥拓和英格尔.2001年5月22日,定价权一放开,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夏利一方面升级产品,推出了夏利2000,另一方面对普通车型进行了一次高空跳水试的降价,最高降幅达1.5万元,加上之前的暗降,到2004年夏利已经降到了3.18万元.吉利这边怎能不行动,于是豪情两次降价,最低一款车的降到了2.99万元,创下了中国轿车历史上的最低点.

2.99万的豪情属于“疯狂”的李书福.吉利的一位高管说,如果仅仅从经营上看,每销售一辆豪情车,意味着吉利集团将会亏损数千元.但是,这种亏损对于疯狂地痴迷于汽车行业的李书福来讲,他只关注市场—谁占有中国市场谁就拥有未来.

但低价车只是李书福进入市场的杀手锏,收购沃尔沃是他的另一个“疯狂”之举.李书福对沃尔沃的兴趣肇始于2002年.这一年,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突然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准备了.”

李书福盯住沃尔沃不放的原因很简单:沃尔沃的原创能力很强,安全基因举世无双,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及环保技术全球领先.沃尔沃轿车在1999年被福特收购.2008年前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多家汽车公司面临重组、破产.而福特大刀阔斧地消减非核心品牌的时候,产能41万辆的吉利在国际上基本还属于无名之辈.2008年,沃尔沃亏损了19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还有10亿美元左右的亏损.福特最初对沃尔沃的报价是60亿美元,比10年前收购沃尔沃汽车少了4.5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出价显然会被认为是高估.2009年底,秘密谈判开始进行.吉利控股集团沃尔沃项目组集体赶赴哥德堡,李书福第一次见到了沃尔沃汽车的高管.这次见面后,通过福特方对沃尔沃汽车未来三年的预测,与研发费用的通盘计算之后,吉利方将报价更改为18亿美元.

2010年3月28日,在英国伦敦的李书福一直低头在桌上签合同,半米高的文件,递一个签一个,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签完了.李书福趴在桌上一动不动.他大概是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到了跟吉利杭州总部连线的时候,众人提醒李书福要跟杭州连线了,趴着的李书福缓缓抬起头,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2014年,整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下滑16.24%,吉利销量更是同比下滑22%,遭遇了造车20年来的第一次下滑.在整体车市低迷的2015年,转型之战从博瑞“仰攻”开始,拉开了吉利精品3.0时代的序幕.有趣的是,相较于2014年的销量下滑,一年后的吉利却是以同比22%的增幅领涨自主品牌.

当年年底李克强在浙江考察了吉利控股集团,对吉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吉利汽车不仅是让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更了不起的是,吉利走向了世界,还收购了全球知名汽车公司.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升级的缩影.”

去家族化的管理 培养接班人筹谋

从高中毕业做拍照生意,到知名汽车品牌,李书福创业路的背景乐就是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他曾说:“我是农村来的,你说我怕什么?失败了没有关系,回去种地、养鱼、养虾,承包两亩地,一亩地种菜,一亩地种水稻,怕什么呢?有吃有喝.”一路“疯狂”的李书福,始终立于潮头.

在一个企业创业初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因为要艰苦奋斗,当然避免不了手足亲情、邻里乡情.没有这样一个时期,吉利就无法从一个小厂发展成为大型汽车公司.从冰箱厂到汽车厂,李家四兄弟一直分分合合.李书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要做汽车的时候,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李书福回忆说,他当时与家里人沟通,只有大哥李书芳支持他.不过,在进入汽车业的初期,李氏四兄弟还是齐心协力、各管一摊.但表面上的一致与和谐是不会持久的,由于李书福一心想造车,而且后来改名为吉利集团的李氏家族企业的几大产业当时都还在,所以在经营决策上总会有一些出入.

1999年在摩托车产业的决策上,就要不要加入战这个问题,李书福与四弟李书通的意见相左,吉利集团董事会作出决议,李书通被解除职务.李书通离开后创办了上海的杰士达汽车,后来又被李书福收购,两人握手言和,李书通又转向了铝业.而最早离开的是大哥李书芳,他1997年离开了刚成立不久的吉利集团,创办了自己的工厂.2002年,二哥李胥兵也离开了吉利集团,之后他收购了江南奥拓汽车,而李书福也持有这个公司的股份.三兄弟先后离开了吉利集团,李书福还曾在2000年与族叔李国顺对簿公堂,这也让很多人觉得李书福“六亲不认,用人排内”.

但正是在这些分分离离的过程中,吉利集团的股权关系被捋清楚了,李氏四兄弟也完成了分家.李书福曾说:“创业阶段我们兄弟劲往一处使,创造了一些奇迹,但进入守业和壮大阶段,副作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制度容易被架空.”吉利集团开始了引进职业经理人的转型.

第一批进入吉利决策层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徐刚,一个是柏杨.在管理方面,徐刚得到了李书福的全力支持.无论是在台州总部还是杭州总部,徐刚与李书福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徐刚对吉利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到2003年,吉利集团的高管中,全部换成了职业经理人.在李书福眼里,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赌局—“拿吉利全部家当”下赌注.这次对吉利“换血”进行得相当彻底.李书福采取了最为激进的人才引进方式,让吉利蜕变为一家现代治理结构的公司.

同时李书福并没有忽略对下一代的培养.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1985年出生的李星星,目前持有吉利集团9%的股份,余下为其父亲李书福持有.公开资料显示,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从英国回来后,就被安排到吉利摩托车厂工作.摩托车业务是吉利的祖业,也可以说是吉利发展的基石,这种安排无疑体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2016年10月,由沃尔沃汽车与中国母公司吉利汽车联合打造的全新汽车品牌 “LYNK & CO”(领克)在瑞典亮相,李书福带着儿子李星星一起现身发布会的现场.正是在这一年年初,李星星接连多种职务加身—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手拉手投资公司董事长,以及CMA事业部的负责人.这一系列职位中,CMA事业部无疑是最具战略意义的.直到2017年底领克01上市,CMA才从幕后走向前台.CMA中文意为“紧凑型模块化构筑平台”,是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开发的全新模块化平台.虽然李星星此前并没有汽车行业的经验,但CMA事业部是影响吉利未来走向的一个全新部门,是吉利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李星星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机会,也是他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契机.

本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李书福和造车和狂人方面的造车狂人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造车狂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互联网造车,从0到1的破局样本
本刊记者/甄文媛进入产品目录、下线量产车于国内传统车企而言,是周而复始的日常工作 在 2016 年汽车产销量刚突破 2800 万辆的中国,新车下线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 近年来,国内以互联网造车为代表.

再议互联网造车
先前写过一篇博客,题为 "互联网造车初议 ",分析了互联网造车的两点优势和两点劣势,分别为 "资本 "和 "消费、服务模式 "以及 "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和 "失败的机会 " 今天再写一篇,试图对从互联网造车者提出的 ".

李书福:一天到晚四处奔波,就是为了未来的汽车生活
17 年前,彼时还在造摩托车的李书福准备发力造汽车,在2001年央视对话节目现场,当时包括“教父”柳传志、王石……在内的企业家认为李书福的“造车梦”有点.

福特造人胜造车
我把亨利·福特的一生,概括为“造人”二字 你可能会奇怪福特最出名的,不是造汽车吗虽然,他生产的T型车超过1500万辆,这个纪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德国甲壳虫汽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