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高校论文如何写 和地方高校协同中心建设和风险机制分析以辽宁地方高校为例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高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地方高校协同中心建设和风险机制分析以辽宁地方高校为例,本文是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辽宁地方高校和协同和风险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论文企业财务风险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田卫华,孟祥斌,庞新富,包 妍

(沈阳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摘 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实现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互动的平台,旨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分析了国内外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以及辽宁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现状,提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研究探讨了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政策和风险共担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风险机制;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G640,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01-0018-02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提出将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层次,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展开深层次合作(即“2011计划”).该计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但指明了高校发展方向,而且对企业科研动力不足给出了体制上的创新思路.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的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和创新之地.对高等院校来说,协同创新既是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

一、国内外协同创新的现状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彼得·葛洛首先提出的,该学者认为,“协同创新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国外协同创新注重政府引导,高校注重教学、研究和应用一体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政策的层面上给出了协同发展的方向并且激励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展开深层次合作.近年来,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并且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相关学者也纷纷对协调创新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然而,协同创新中心应如何良性发展以及对风险的应对机制目前还在探索中.

二、辽宁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

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对经济贡献比率也逐年递增.辽宁省现有本科地方院校58所,基本涵盖所有大学门类,这为与企业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在辽宁省政府牵线搭桥和协助下,筹建“辽宁2011协同创新中心”10家,其中包括辽宁大学牵头,东北财经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参与的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东北大学牵头,辽宁科技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参与的辽宁省特种优势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中心等共70个科技平台已经为辽宁省重点产业群企业转化技术达373项.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应重点服务于省支柱产业布局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国家重点高校的协同创新布局不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应该重点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布局.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在计划体制下发展,深层次的结构、机制矛盾是非常突出的,装备技术老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辽宁省侧重点在于深入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着力推动汽车产业、医药、电力、化工、飞行器制造支柱行业发展.多主体协同利用资源,整合各团队优势,做好校、科研所、企业的紧密衔接,形成有序的产业链条,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在大学周围建立高新产业园和高科技实验室,注重提升校企合作,并由政府主导建立合作研究机构等,重视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高校实验室应实行“开放、联合、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聘请相关企业、国内同类专业重点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组成技术攻关组.鼓励企业投资、社会资本进入,与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在保持东北地区优先技术研究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更好地开展专业领域的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攻关与合作,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知识支撑和人才支撑.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合作双赢.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应积极转变观念,改变单纯教学型的书本灌输方法,提高实践所占比重,鼓励学生多接触企业工程师、科技人员.也可以通过协调创新,实行本科生科研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但可以在课堂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验方法,而且可以对实际企业项目例子进行分析,实行项目教学.优秀学生可以进入实验中心深入学习,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特别是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地方院校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政策和风险共担机制

(一)政府层面的顶层激励政策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培育协同创新中心除了专注于协同创新科技研发和产品外,制定符合现代化市场运行的激励政策和风险共担机制也是切合现实的,更是协同创新中心形成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政府部门需要成立一个专门部门,统一协调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调配相应的资源帮助其发展壮大.同时,政府部门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协调好地方高校、科研所和参与协同创新的单位,明确各方的责任人和考核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摒弃大而全的思想,报有所得有所失的考虑,对要求年限不达标的协同创新中心,对政府的资助即时退出,对发展效果好的协同创新中心要进行配套帮助.鼓励高校设立技术许可的产业联系办公室,建立管理发明创造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体系.

(二)建立现代化股权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要建立现代化股权思路,协商好地方高校、科研所和企业的智力、仪器、人员、资源进入的股权比例,鼓励效果好的协同创新中心对科技人员、教师、高级技工进行奖励.对风险有足够的预警,共同按比例承担风险.这里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和保险公司,为大型项目做好万全的准备,政府予以过程监督.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实现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互动的平台,其宗旨在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服务于省支柱产业布局.高校参与协同创新不但能够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为地方培养和输送大量创新型人才.但同时也应注意,建立现代社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机制,为中心的良性循环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作宇.协同创新政策的理论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1).

[2]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51-64.

[3]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4]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5]刘燕,曹卫兵,谢祥.国外高校发展协同创新的经验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2014(8):7-9.

[6]赵哲,董新伟.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8):16-19.

[7]李东旭.对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4):81-82.

该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辽宁地方高校和协同和风险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高校本科毕业论文高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高校大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耦合机制
朱玲利,何庆领(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 230009)摘 要16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党支部作为凝聚学生的基层组织,有着充分的组织优势,是促.

农业高校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
摘要试验示范基地是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平台 文章通过农业高校试验示范基地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基地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地方美术展建设的经济意义以浙江宁波地区美术馆为例
摘要本文在广泛地查阅资料与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包括美术展在内的会展以及会展经济的概念,具体分析了浙江宁波地区美术馆建设与美术展在经济、区位和文化……方面的优势条件,并以浙江宁波地区美术馆为例,.

地方工科院校的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建设以湖南省3所高校为例
“专业建设是高……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 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 ”1在我国,理、工、医、林、农和师范……多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