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历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和《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该文是有关历史论文怎么撰写与《伊豆的舞女》和日本江湖艺人和历史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陈永岐

笔者在本稿中,考查了日语中「旅艺人」(江湖艺人)一词的含义.简要追溯了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并以小说《伊豆的舞女》和山口百惠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考查了《伊豆的舞女》中“江湖艺人”的生活.在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原来跳舞传教兼卖艺,后来,以卖艺为生,地位低下.《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身世悲哀,受到社会的歧视.同时,也比较了「旅艺人」一词的翻译.笔者认为,翻译成“江湖艺人”比较合适.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据20岁时的经历写成的小说.在中国有多个译本.小说发表至今,关于《伊豆的舞女》的研究甚多.例如,宋延平(1992)“《伊豆的舞女》小说、电影比较论”一文中指出,“电影与小说的不同,表现了作者与编导不同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两种艺术各自的特点.”虞雅芬(2000)在“以情纬文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一文中,以川端早期作品《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例解分析了结构、人物、语言、文风,以期总体地把握川端文学的特点.陈永岐(2016)在“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一文中,分析了男主人公旅行的动机、旅行中美的体验、自我救赎.其中「旅艺人」一词的译文使用的是叶渭渠(2008)的“巡回演出艺人”.

但是,「旅艺人」一词是何含义?在日本有怎样的历史?《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的生活特征如何?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笔者在本稿中,第一部分考查「旅艺人」的含义及其汉语翻译.第二部分简要考察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第三部分以小说《伊豆的舞女》和山口百惠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考查“江湖艺人”的生活.

一、“旅”与“艺人”

在本部分,笔者将要考察「旅艺人」的含义及其汉语翻译.

日本人清楚地区别内与外,对属于内的东西感到亲近,对属于外的东西则感到隔膜.为此,在日语中“旅”这个词,透射出某种特殊的情感.也就是说,是一种强调要去外边、要到外面世界的语感,所以带有一种寂寥、恐惧、特别的含义.

在他人看来假如旅行是那么寂寥、恐惧的事情,原本可以不去.但是,在日本人看来,出门旅行,可以饱尝寂寥、恐惧的感觉,从中发现旅行的乐趣.《奥州小道》是以云游四方、体味孤寂、恐惧为基调的游记文学.其中,松尾芭蕉在即将踏上行旅之时,对离别感到非常悲伤,门人们也很悲伤.带有这种意义的“旅”是一个富有日本特色的词.

“艺人”是一种利用自己的技艺与才能来娱乐他人,以赚取报酬之人的一个总称.

前边加上“旅”,构成了「旅芸人」.所谓「旅芸人」(英语:itinerantperformer)是指一边旅行,一边表演,并以此赚钱谋生的人.

关于「旅艺人」一词的翻译呈现多样化状态.侍桁(1981)译成“巡回艺人”.李德纯(2000)译成“江湖艺人”.叶渭渠(2008)译成“巡回演出艺人”.也有人译成“乡村巡回艺人”.《现代日汉大词典宋文军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小学馆1995》中解释「旅艺人」一词如下:“到外乡巡回演出的演员,出外卖艺演出的艺人,江湖艺人”.汉语中“江湖艺人”的意思是:“在街上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而谋生的人.”从作品中茶店的老太太、鸡肉火锅店的老板以及在下田又遇到了很多熟人的角度来看,翻译成“巡回艺人”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译成“江湖艺人”更容易为中国读者接受.

二、“江湖艺人”的历史

在上一部分中,笔者考察了「旅艺人」的含义及其汉语翻译.在本部分,笔者将要简要地考查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

在奈良时代,“江湖艺人”日语的称为「運[行女婦?ukareme」,杨烈(1984)译为“游行女妇”.“游行女妇”指的是,背井离乡,各地流浪漂泊的女性.原本是祭神的舞女,后来也在显贵人家宴席上,唱歌跳舞.

例如《万叶集》第六卷第965首:“凡庸多舞袖,左右尽情挥,高雅恐为此,不挥忍痛归.”第966首:“君去大和路,云间路隐微,我今舞我袖,无礼是耶非.”是筑紫的儿岛,在宴席上,面对赴京的大伴旅人(665-731,奈良时代的歌人)吟唱的振袖歌.

第十八卷第4108首“乡人相见日,耻辱自然止,游女迷君故,上朝背影轻.”是左夫流儿(江湖艺人名)传承的古歌.第十九卷第4232首“雪岛岩边上,栽成石竹花.千秋开不尽,君折插头夸”是蒲生娘子(江湖艺人名)传承的古歌.

作为宴席的陪客,与高官平等对歌,“游行女妇”表演歌舞艺术,她们不仅侍奉宴席,既传承古歌,又唱歌跳舞.

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兴起的一种歌舞叫“白拍子”.在《平家物语》的第一卷“祗王”中,记录了“白拍子”的起源,“在我国,舞女起源于鸟羽院时代,当时名叫岛千岁与和歌前的两个人开始跳这种舞蹈.跳舞者最初是穿白绢便服,戴着立乌帽子,腰插白鞘腰刀起舞的,因此称作男儿舞.随后把乌帽子和腰刀都去掉了,只穿白绢便服,这种歌舞就叫白拍子.”

“白拍子”不论男女,舞者主要以女性和儿童居多.追溯远古,起源于巫女舞.在祭祀时,自古男巫女巫通过跳舞附身于神灵.日本武尊征伐熊袭时男扮女装,神功皇后征伐三韩时女扮男装的故事,表明他们作为巫附身于神的象征.

其中,巫女在行脚传教时,表演跳舞,后来逐渐以表演艺术为中心,转化为游女.游女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女扮男装,擅长跳男舞的人,一般被称为“白拍子”.

江户时代身份制度严格,艺人是被蔑视的存在.一般庶民旅行受到限制,与此相反,江湖艺人即便没有过关通牒,为关卡的士兵表演一段才艺,证明自己是艺人就可以通关.村落共同体一般是以定居为基础的,在他们看来,江湖艺人则是异端.对于这种神秘客人的来访,村落共同体村民的感情是复杂的.是神仙?还是乞丐?既敬畏又蔑视.在《伊豆的舞女》的第五章最后写到:沿途村口立着牌子上写:“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明治以后江湖艺人在不同的季节出现在村庄,表演艺术,点缀日本人生活的季节感.

在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原来跳舞传教,后来,逐渐变成闯荡江湖,以卖艺为生,地位低下,在士农工商之外,是受歧视的阶层.

三、以“江湖艺人”为题材的《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描写了一名高中生独自在伊豆旅行时邂逅江湖艺人舞女一行的故事.笔者在本部分将考查以“江湖艺人”为题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和山口百惠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分析《伊豆的舞女》中“江湖艺人”的生活.

(一)江湖艺人的基本情况

江湖艺人一行五人,除了天真无邪的舞女阿薰(14岁)之外,每个人都是身世悲惨.荣吉(24岁)是舞女的哥哥,江湖艺人一行来自大岛的波浮港.荣吉在参加过新派剧剧团,老家在甲府,由兄长继承家业.让年幼的妹妹作江湖艺人出于无奈,很痛心.千代子(19岁),荣吉之妻,因流产、早产,曾两次失去孩子.第二个孩子在旅途中早产,活了一周就夭折了,准备在下田为那个孩子做七七.四十岁女人(阿妈),千代子的母亲.教阿薰三味线(日本传统弦乐器).处处保护阿薰.在老家甲府有一个儿子叫民次,上小学五年级.百合子(17岁),被雇佣的艺人.生于大岛,正值容易害羞的年龄.虽说未作更多描写,撇家舍业,还经常被训斥.宋延平(1992)认为《伊豆的舞女》“描写了日本民间艺人们困苦悲戚的生活和他们忧伤抑郁的情怀”.

(二)江湖艺人的演出情况

江湖艺人一行春天从大岛出发,沿途巡回演出.行李(包括衣物、餐具)与演出的歌舞道具都背在身上,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等旅行演出结束回大岛要乘船).每到一个地方,住在固定的便宜旅馆.因为没有固定的剧场或舞台,一路上边唱歌边跳舞,招揽生意.如果没有人请他们,就只好回去休息.如果有人肯出钱请他们去家里或者店里唱堂会,便被叫走.表演的内容既有通俗的民间歌舞,也有高雅的古典文学作品.酒酣之时,主人客人也会加入唱歌跳舞.虽说江湖艺人卖艺不卖身,但是,也经常有无赖之徒纠缠不清.电影《伊豆的舞女》之中以及影片的最后都有被纠缠的镜头出现.在日本,艺妓的地位向来低下,受人歧视,生活境遇也很凄惨.

(三)来自社会的歧视

茶馆的老太太、旅馆的老板娘、纸商、堂会的主人客人、鸡肉火锅店老板、似乎熟悉江湖艺人,但是依然歧视他们.经常会在沿途的村口见到牌子,上写乞丐江湖艺人禁止入村,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只能走山间小道.如果与高中生一起走的话,是可以的.山口百惠版电影《伊豆的舞女》的画面是,江湖艺人跟在高中生后边,一边鞠躬一边客套迅速通过,还遭到村民、其他过路人的白眼.四方田犬彦(2001)在《川端康成与日本电影》一文中,比较了1963年和1974年拍摄的两个版本电影,指出小说背后隐藏着对贱民阶层的关注.

四、结语

笔者在本稿中,第一部分考查了「旅艺人」一词的含义,探讨了有关「旅艺人」一词的翻译.第二部分简要考察了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第三部分以小说《伊豆的舞女》和山口百惠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考查了《伊豆的舞女》中“江湖艺人”的生活.

在日本,“江湖艺人”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原来跳舞传教,后来,以卖艺为生,地位低下.《伊豆的舞女》中的江湖艺人身世悲哀,地位在士农工商以外,受到社会的歧视.同时,也比较了「旅艺人」一词的翻译.笔者认为,翻译成“江湖艺人”比较容易为中国读者接受.(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汇总:这是关于《伊豆的舞女》和日本江湖艺人和历史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历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剑扫烟尘评长篇历史小说《凤舞花溪》
小说的容量极大,历史、人物、风物、风俗、故事…………都可以进入,读者都能够从里面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小说评论,也力图从不同侧面对作品进行解读,或认同,共鸣,或提出异议,反对 小说凤舞花溪写活土司制度.

精神考古和灵魂重铸评徐观潮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
最近,徐观潮先生推出其历时数年打造的四十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1,读罢启发感触良多 陶侃(259—334),祖籍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 作为晋朝的名将,陶侃.

《伊豆的舞女》中女性角色的自我认知
摘 要伊豆的舞女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为20世纪初,当时的日本在男尊女卑、职业、身份……差别的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女性对男性有尊卑,艺人又处于社会最底层 本文.

非遗视野下上党梆子新编剧目音乐的探究以新编历史剧目《窦娥冤》为例
【摘 要】上党梆子窦娥冤是山西省长治市文化艺术学校在郭启宏先生改编、北京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新版戏曲窦娥冤的基础上,进行移植并再度打造的一部新编历史题材大戏 此剧目2011年代表上党梆子艺术唯一传习院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