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电影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论小说到电影的转化从《陆犯焉知》到《归来》类论文范本

主题:电影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论小说到电影的转化从《陆犯焉知》到《归来》,该文是电影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陆犯焉知》和转化和《归来》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文学期刊电影杂志转化医学杂志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张 露

影视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向其他艺术的求助,在艺术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文学(尤其是小说)由于其叙事与抒情兼备的美学性质天然地与之密切联系.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到电影的改编,正体现了当今艺术界小说向电影转化的潮流趋势.

首先体现在叙事主题的转变.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一部“颠覆性转型之作”.严歌苓着力塑造一个在动荡岁月里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男性知识分子形象.在作品中严歌苓并没有将视角局限于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对一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记忆进行仔细的审视和提炼.对一代人的命运倾注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启发读者去思考我们民族未来的命运该如何把握.这也就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十分的深广,且以“自由”和“爱情”为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小说从开始到结尾都贯穿着“追寻自由”这样一条线索.陆焉识十几岁丧失婚姻自由—以婚姻为代价换取出国留学的自由—异国他乡尊严的不自由—回国后学术的不自由—最后迎来了人身的不自由.当然,除了自由我们还可以解读到的就是一份回头浪子的爱情.陆焉识从开始对包办婚姻的排斥到与冯婉瑜的磨合.从最初寻找自己的理想爱情到最后幡然醒悟,回到那个属于他和二妮子的家庭.当然,也正是这幡然醒悟的爱情支撑着他走过了呆在大西北的那二十年.

而在电影主题方面,主题奠定了一部电影的情节结构和叙事基调,传达着导演的叙事目的和价值诉求,电影中的一切叙事元素基本上都是围绕主题展开和延伸的.张艺谋导演在谈电影《归来》时说道:“《归来》有两个东西,一是挚爱、冯婉瑜挚爱丈夫陆焉识,但受到刺激后终患失忆症.陆焉识明明已经归来,就在冯婉瑜身边却天天陪着她等候那个虚构的陆焉识.她一生无望的坚守,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普通人的生存力量—许多化解不了的痛苦,普通人就是这么过来的.二是重建、使亲人成仇,改革开放,人性复萌.陆焉识与出卖他的女儿需要重建关系,人与人之间需要重建信任,人的内心需要重建一座以*、信仰、信任、道德为砖石的城.

接着是故事情节的删改.

“好电影实际上是从其选择的故事题材开始的.”的确,电影是作用于视听感觉的叙事艺术,选择好的故事内容对电影而言至关重要.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必然是经过精细雕琢的,而这雕琢惯用的手段便是删改.《陆犯焉识》是一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它记述的时间跨度非常的大从1921到1989,达68年之久;人物十分的庞杂,故事情节则是曲曲折折.小说围绕陆焉识到场部礼堂看电影、越狱和回家等主要事件展开,通过不断地回忆迂回穿插,再现了陆焉识一生的命运遭遇和精神轨迹.而电影似乎抛弃了大部分的情节,只截取了故事末端的框架,越狱和回家时间的部分内容,将人物关系简化.小说以陆焉识在西北劳改的场部礼堂看电影开始到陆焉识带着爱人冯婉瑜的骨灰回归大草原结束,而电影从女儿丹丹排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开始,到陆焉识陪妻子去火车站接“陆焉识”结束.电影将小说前面的大量篇幅删去选取了陆焉识最后的回归作为框架,新增了一些新的情节.如:小说的结局是“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而电影定格在了陆焉识夫妇举着写有“陆焉识”的旧报纸站在风雪中,等待着回归.

还有人物形象的变化.

小说在改编成为电影艺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物形象的变化.《陆犯焉识》涉及的人物众多,就小说和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例来谈谈.作品中的陆犯焉识是一个优秀到无以复加的人才如:“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随和凑趣,说话俏皮,恰到好处地哗众取宠.”但却有着荒诞到无以复加的人生:愈是追求自由,愈是为自身所设的牢笼所困不得自由.他明辨是非,却缺乏反抗的勇气和决心.他费心费力地敷衍着身边各式各样的人,“为了不让别人为难,常常做别人为难他的事,做别人要他做的人”同时,陆焉识又是清高和固执的.他处处以自己的原则作为行事指南,始终在严苛的政治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处事原则与人格独立.但是,陆焉识作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复杂深刻的,他在固执、软弱、犹豫的同时,又正直、善良、赋有反思精神.他为自己曾经对冯婉喻的感情背叛而痛苦.在冯婉喻失忆的日子里,他不仅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她,跟她一起等待着她心目中的陆焉识.

而电影中的焉识抛去了前面所有的头衔,影片一开始一列疾驰而驶的火车在火车的另一端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躺在一个高台下面,一副老式眼镜、一身脏兮兮的棉袄、一个近乎黑色的白色口罩、一双黑乎乎的手、一张胡子拉碴的脸.当影片进行到陆焉识释放回来,我们看到的陆焉识是花白的头发、干净的着装,一副新式的眼镜、一张干净消瘦的脸庞.从头到尾我们几乎看不到作品中那个风流倜傥的、会四种语言、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形象.但纵观影片我们却能看到一个忠于爱情、勇于担当的朴实的丈夫.冒着被处死的危险从大西北逃跑回来,只为看看妻女过得如何.当然最感人的便是当他回来那个挚爱他的婉喻已经记不起自己的模样.但陆焉识始终没有放弃,他尝试用各种办法帮助妻子,找同学借来年轻时候的合照,故意制造出站回家的场景,冒充“修钢琴的师傅”弹奏《渔光曲》,作为念信的同志“讲述自己在西北的过往”即便没能唤醒妻子的记忆,他仍然选择作为“三轮车师傅”载着妻子去等待那个永远不会“归来”的自己.

小说中冯婉瑜是温顺隐忍,她坚持、小心呵护自己爱情的“阿妮头”.而影片中的婉喻却是执着于爱情、个性突出的妻子形象.影片伊始我们看到当农场邓指导员来到冯婉喻家中寻找陆焉识的踪迹,婉喻的表情是气愤的,她反问指导员“请问,他为什么跑?”一个勇敢、有个性的妻子形象立刻展现出来.从冒险见丈夫、因女儿出卖丈夫不跟女儿交往到尽管失忆仍矢志不渝的等待丈夫的归来,那个执着于爱情的妻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不管是在叙事主题、情节还是人物形象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归来》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它只是借用了《陆犯焉识》的部分框架,整部作品从内到外与原著大相径庭.当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趋势愈演愈烈,所说改编,但各有其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艺术的进步.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此文评论,本文是关于电影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陆犯焉知》和转化和《归来》相关电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喊?山》:从小说到电影的三重审美转换
文学与电影审美方式不同,决定了两者审美接受途径的差异 与电影相比,文学散发出“精英化”的气息,是作者个人理想的文本化结晶,相对缺乏直观性 与之相反,电影在通过具体场景的设置、人.

在电影和现实之间《我不是药神》的题材和现实意义
【摘要】我不是药神以具有社会广泛覆盖性的现实痛点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叙事上对现实关系变化丰富性的真实呈现展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用类型化的表述方法既保证了影片的传播价值,也保证了经济效益,同时又有深.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
【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说朗读者及其电影改编的主题,以引起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对尊严及人性的思考,对纳粹的反思,及对战后罪责延伸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比二者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阐述了文学与小说两种不同的艺术.

论电影名称翻译背离电影本意问题以《寻梦环游记》为例
【摘 要】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自上映后受到很多观众喜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中文名称文不对题的失误却使观众不甚满意,本文试图从翻译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探索其中文名称的失败之处,旨在为其他电影的翻译提供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