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焦虑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自我身份认同:从焦虑到重构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焦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自我身份认同:从焦虑到重构,该文是焦虑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重构和身份认同和焦虑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答辩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

【摘 要】虹影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为我们呈现了一次个体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主人公六六从小深陷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经过坚持不懈的追寻,最终重构了自我身份认同.人物丰富且细腻的蜕变历程,可用心理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理解,而这种自我身份认同也恰恰折射出虹影自身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身份认同 焦虑 追寻 觉醒

《饥饿的女儿》是虹影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它为作家在海内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小说主要描写了在八十年代的长江边贫民窟中,十八岁少女六六为探索身世之谜而展开的一段非比寻常的成长故事,包括主人公的“私生女”身份被揭晓,第一次恋爱并怀孕堕胎,以及在外流浪并最终回归家庭的经历.作者虹影不讳自己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因此研究者对《饥饿的女儿》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层面.另一方面,由于小说基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其苦难叙事也涵盖在研究者的视野中.

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挖掘主人公“六六”的自我身份认同过程,此类研究却微乎其微.鲍尔德温等人的《文化研究导论》认为:“身份用来描述存在于现代个体中的自我意识.”①小说中六六不断发出“我是谁”的疑问,这显然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定,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核心问题.“我的生存价值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是否多余?”这些哲学性问题则是六六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而她也始终处于不懈的追寻之中.本文尝试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索六六在自我身份认同中,由不断焦虑到执着追寻再到最终重构的转变过程,试图探究人物在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深层心理,为深化理解《饥饿的女儿》的主旨内涵提供注脚.

一、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

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每一种性格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由无意识支配人们行为的童年时期.而童年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作用力可归结为童年经验.所谓童年经验,一般指一个人从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这段体验里不仅包括父母亲、家人、故乡等完整的童年记忆,还包括个体对于童年经历的心理感受和直观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童年经验作为一种心理效应,在个体性格养成及行为处事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小说《饥饿的女儿》中,主人公六六有着极其灰暗的童年记忆.六六住在长江边的贫民窟,母亲一直在外做临时工,父亲患有眼疾,“我”从小住在男女混杂的环境里,常年穿着姐姐们的剩衣.然而要强的因子始终植根于六六内心深处,她厌恶“”,将“身体”视为一种自我身份的象征,对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保护欲.当身体必须公诸于众时,六六的自我身份认同也遭遇了巨大的危机.

“饥饿是我的胎教,苦难是我的启蒙”,六六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饱尝饥饿的滋味,虽然她与母亲得以生存下来,但饥饿却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子里.不同的童年经历投射在个体身上,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当身边的同龄人都忘记了饥饿,尽情享受他们的青春年华时,六六身上饥饿的后遗症却表现得极为严重,儿时不幸的经历在她心里埋下了深厚的种子,间接地塑造了她抑郁寡欢的性格,以及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高度质疑.

“饥饿”的因子不止存在于六六的生理层面,还衍生为她内心世界的情感“饥饿”.母亲对六六的态度令人无法言说,对她既不宠爱也不纵容,管束极严,关照却特别周到;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会抡起木棍揍哥哥姐姐,对于六六却不动怒,也不指责;哥哥姐姐们几乎不愿搭理她,在学校里她也没有朋友,即使最不起眼的*学也对她没有兴趣.

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最基础和核心的需求.对一个青春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父母亲人组成的家庭是他们最亲密的依靠,学校代表的社会是他们获得外界认可的来源.一旦在两种场合面前都得不到爱的滋润,孩童的心理上便会遭受巨大的失落感,自我身份认同的虚无感也随之产生.正是带着这种无助且缺爱的童年记忆,懂事后的六六,开始不停地对自己进行“我是谁”的质询,这无疑成为贯穿整部小说的核心.这不仅接近于一个哲学问题,更可视为女性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不同于某些小说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描述,虹影在小说中直接将主人公六六的心理活动铺陈开来,将她的内心世界展示在读者面前.一方面,六六时刻感觉自己在家庭是个多余的人,对于母亲给予她生命的缘由深感不解;另一方面,伴随着对自我生存价值的否定,她也怀疑世界的存在意义以及人在世上承受痛苦的不合理性.这一切导致六六即使有一个从童年“不断被人跟踪,时常感觉背脊发凉”延续至今的噩梦,也不能与父母交流,甚至使她幻想那个长期跟踪她的男人,对自己做出“”的事情.

小说中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人物心理活动,便是六六对自己生日的高度关注.小说开头就提到“我从不主动与人提起生日,甚至对亲人,甚至对最好的朋友”.心理学多次向我们证明,个体对某件事物极其重视,也恰恰验证了它的生命中极度缺失这件事物.在六六对自我身份认同存疑的岁月里,“生日”作为她存在的唯一凭证,象征着她这个不受重视的个体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不带有一丝虚妄的成分.

二、自我身份认同的追寻

在对自我身份进行一次次否定之后,六六抓住了大姐这根“救命稻草”,试图让她为自己解答身份困惑.十八岁生日这天,大姐为六六揭开了母亲的秘密:原来六六的母亲曾是一位楚楚动人的乡下女子,为了逃脱包办的婚姻,逃到重庆,在被袍哥头儿强占为妻后,因无法忍受丈夫的嫖妓成性,又抱着女儿逃离了看似富足的家庭.后来她与六六的养父结合,又像男人一样挣钱养家,照料着一家人.但是六六出生在饥荒年代,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们一个个去世,她为什么能够活下,她又是如何生存下来,六六心中“我是谁”的谜团再次放大,而这种心理的疑虑竟然没人能帮六六解答.童年阴影再加之现实因素的压迫,使六六对自我身份的质疑得到了顶点,她开始将追寻的触角伸向了替代物.从小滋生的“恋父情结”此时开始衍生为真实世界中的行动.弗洛伊德观念中的“恋父情结”,指女孩情感上对父亲的专注,试图将母亲移置一边,将母亲在父亲心中的位置取而代之.心理学通常将“恋父情结”归结为另一种现象:一些女孩在童年时期缺乏父爱,心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当她们走向成年时期时,会相应缺乏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心理会退回到幼年时期崇拜权威的心态.由于父亲在她们幼年生活中的缺失,她们会将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类似父亲般的中年男子身上,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求到权威,从而完成自己对父亲的一种精神依恋.

从小父亲对自己的冷落,隐隐约约存在的另一个父亲形象,使六六深陷缺父与寻父的迷障中,而这种困惑在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本质上就是种种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实现.它们之所以被放入象征形式,是因为,如果这些内容被直接表现出来,就足有可能让我们惊醒”②.六六的梦境几乎都是与她梦中那个父亲或与她的恋人相关,“有好几次,我就这么在梦里去历史老师家”,梦里她一次次遇见了跟踪她的男人,也就是她真实的父亲.同时,由于现实世界中父亲与母亲的冷漠,她在梦里极度渴望亲吻.到了现实世界,六六将梦境里对父亲的追寻,对情感的渴望,都转化为在历史老师身上寻求到情感补偿,这便是一次“恋父情结”的实践.

这位历史老师,不仅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同时也是六六生活中唯一能够听她言说的人,给予了她极大的精神满足.他送给六六《人体解剖学》,启蒙她去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在六六成长为女人之后,他又填补了那张蓄谋已久的素描;他早有自杀的倾向,却还是将六六占为己有.在这段爱情中,六六接受了性启蒙,在他碰到自己的身体时,少女的性冲动受到了刺激.“性”作为一种原始冲动,在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六六享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快感,逐渐摆脱了原生家庭那种冷漠缺爱的气息.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六六在赞扬她的所谓爱情时,更像在找一个语言的倾诉空间,将自己满腔的想法抒发出来.“我很想见历史老师,和他好好说说话”,“这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有个成年男子来找我”,诸如此类的感慨,都不是将历史老师放在恋人的位置上,而更倾向于一种心理抒发的工具.这场通过外物寄托情感的自我身份认同追寻之旅,注定布满荆棘与坎坷.

三、自我身份认同的觉醒

在爱情的催化下,六六开始更加主动地追寻自己的命运,试图将自我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在十八岁这一天,六六不停逼问着母亲,“我是谁”的秘密终于揭晓.当年养父在外走船时,母亲得到了六六的生父—一个小她十岁的青年的帮助,而她也重新感受了一把逝去的或从未有过的爱情.在这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她还是将六六这个非婚生孩子保留了下来.时光荏苒,多年后母亲念及六六的生父,还是无法掩饰心中压抑且真挚的爱意.六六的生父实则也是个缺少疼爱的小青年,从年长的六六母亲那儿,他获得了情感的滋润,再加上他喂饱了一窝子“饥饿”的孩子,得到母亲由衷的感激.或许终其一生,他都不再如此被需要,他的生存价值在六六母亲那里获得了最大的提升,于是他就那样不可自拔地陷入一段不被祝福的恋情中.

六六的性情乃至到爱情的抉择,都像极了母亲和生父的翻版.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认同发生在幼年时期的想象界.“一个尚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却兴奋地将镜中镜像归属于己.在这种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式.”③这种想象界由镜像阶段开始,婴幼儿在镜像中第一次将自己与理想母亲的幻像整合,形成子母合体的双人格局,完成与母亲的认同.同样,荣格的原型理论也认为,女儿的“母亲情结”会使个体产生无意识对母亲的认同.

虽然母亲骂人的方式,说话的方式都令六六深恶痛绝,她几乎都不愿意多唤她一句妈妈,但六六身上却继承了母亲刚强的性情,这种母女之间的天然默契,恰恰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效应.母亲与生父对于与爱的需求,也投射在了六六的身上.面对已是有妇之夫的历史老师,她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淋漓尽致地奉献了自己.六六与历史老师发生关系后就怀孕了,这似乎又再一次验证她与母亲强大的基因联系,六六戏谑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格外补偿”,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她与母亲面对挚爱的恋人时,都选择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让自己与恋人坦诚相见,这就是一种对爱情果敢态度的延续.正如六六的自白:“我一直都是这样,我的本性中就有这么股我至今也弄不懂的劲头:敢于抛弃一切,哪怕被一切所抛弃,只要为了爱,无所谓明天,不计较昨日,送掉性命,也无缘无恨.”④

但与过去的母亲不同,这一次六六选择了放弃这个非婚生孩子,她想方设法逃离这个痛苦生活的轮回,这个未出世的孩童只会成为她的阻碍.六六敢爱敢恨,无所畏惧,骨子里带着一份狠劲,对眼前现状不满,试图跳出禁锢,寻找到自己的新天地.她的心中始终揣着一个梦想,即便实现的几率微乎其微,她也希望为自己有限的一生做一次努力.这些努力,就是她不断在建立自我身份认同的途径.在六六已经为自己的身份认知找到依据后,她不愿她的下一代继续像她那般,重新遭遇一次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与困惑,她也深知这个重构的心路历程必然是痛苦与艰辛的.恰恰是在做出流产的决定后,六六对自己的恋父情结进行了一番自我剖析:

“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才突然明白,我在历史老师身上寻找的,实际上不是一个情人或一个丈夫,我是在寻找我生命中缺失的父亲,一个情人般的父亲,年龄大到足以安慰我,睿智到能启示我,又亲密得能与我平等交流情感,珍爱我,怜惜我,还敢于为我受辱挺身而出.

但是,三个父亲,都负了我:生父为我付出沉重代价,却只给我带来屈辱;养父忍下耻辱,细心照料我长大,却从未亲近过我的心;历史老师,我情人般的父亲,只顾自己离去,把我当作一桩应该忘掉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父亲.”④

在自我身份认同的意识基本觉醒之后,六六也走出了“恋父情结”的魔障.她在历史老师身上投射的情感,远没有达到爱情的程度,而仅仅是寻求一个父亲的替代品.而他决绝地离开,也代表着这种幻想型父亲形象从六六生命舞台草草退出.

身份之谜揭晓后,六六的心理黑洞彻底被打开了,然而,血缘关系的揭晓,同样也使六六面临无法抉择的人生困境,她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再次陷入迷茫.她选择了流浪,“沉溺于烟与酒里,劣质烟与廉价白酒,80 年代中期南方各城市冒出成批的黑道诗人、画家、小说家,南来北往到处窜,我也在里面胡混”④.这种游荡,已经不仅在寻求父亲的根源那般简单,更像是寻求一种生命的起源.直到有一天,她在看到一首诗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醒,在这里终于完成了自我身份认知的终极一步.从小饱受“饥饿”煎熬的六六,意识到“或许写作早晚有一天能解救我生来就饥饿的心灵”④.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源于原始的“饥饿”冲动,而今精神食粮的充盈弥补了这一遗憾,也将六六的生命轨迹拉回到最开始产生困惑的地方.

六六回归了家庭,当她得知生父去世的消息时,回应了母亲一句“人要死了,我还是要去的嘛”,承认自己若在家会参加生父的葬礼.这里表明六六已将内心无端的仇恨放下,开始宽恕她的父亲.因为此刻她也早已确认了自己身份,不再需要用仇恨去承担这些苦难.再回到小说的开头对生日的叙述,“十八岁之后,是我不愿与人提起”,在六六的内心深处,“生日”不再作为一个自我身份的象征,这也说明她真正走出了这个心理障碍,自我身份认同得到了真正的重构.

人生的旅途就是解开一个个谜团,不断去认识这个世界,而其中却重要的一环就是认识自己.六六在对自我身份认知的过程中,从迷茫困惑到不懈追寻直到最终觉醒,也终于参透了自己内心的迷障,重新建构起自我身份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亲情、道德都得到了宽恕,一切都化为人性最本质的情感.《饥饿的女儿》深入个体最细微的心理感触,呈现了一个十八岁少女最富生机的心路历程,在“我是谁”的追问中,达到了虹影小说母题的皈依.

诚如虹影自己所言:《饥饿的女儿》只是我重要的作品,但不是最好的作品,它是一把可变幻的钥匙,掌握得好,可打开我其他的作品.”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中,作家将自身经历与情感投射在六六的身上.私生女身份、流散作家经历使虹影执着于对自我身份的探讨,而通过六六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扣问,作家也达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小说最后一幕,六六“挂满雨水的脸露出了笑容”,对于虹影而言,这也是她对世界投下的谢意.拿起手中的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恰恰实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终极目标.

注释:

① [ 英] 阿雷德·鲍尔德温, 等. 文化研究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1.

② [ 英] 特雷·伊格尔顿.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 伍晓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5.

③ [ 法] 拉康. 拉康选集[M]. 褚孝泉, 译. 上海: 三联书店,2001:90.

④ 虹影. 饥饿的的女儿[M].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207,274~275,287~289.

参考文献:

[1][ 英] 特雷·伊格尔顿.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 伍晓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3][ 法] 拉康. 拉康选集[M]. 褚孝泉, 译. 上海: 三联书店,2001.

[4] 虹影. 饥饿的的女儿[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杨莎莎(1994-),浙江温州人,硕士在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本文汇总,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焦虑专业范文可作为重构和身份认同和焦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焦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走出对比阴影,活出自我精彩高一新生学习焦虑辅导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论述一例高一新生学习焦虑的辅导案例,针对求助者情绪非常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对自己的思维中一些不合理观.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从自我形塑的视角入手
陈雪媛(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南京 210097)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成为中国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但是,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却是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

塔吉克斯坦民族认同塑造中的历史重构
摘要独立后,民族认同构建成为塔吉克斯坦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塔政府利用历史重构的语言、种族起源、重新书写族史(国史)、举办纪念活动、树立雕像……措施构建民族认同,将历史的时间与空间融合于一体 从菲尔多西.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身份认同
摘要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研究作为职业认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基本内涵和结构……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卫生类高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