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数学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略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数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略,该文是数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与方略和审题和数学类论文范本.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中学生数学杂志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因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尤其是解简单的题)出现错误或困难的情况时常发生,暴露出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那么,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培养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一、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经常会把学生解简单的题出现错误或困难的原因归结为审题粗心、马虎,因为一旦再读一遍题,学生立刻就能做对.其实,学生审题能力薄弱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理解不深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以及其他知识基本上都采用形象化的方法呈现,这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只能机械套用,没有深入本质,不能灵活迁移.所以在审题时,学生就会出现因概念理解不深而导致的错误或困难.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的比是6∶5,那么客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对此,很多学生在审题时因为对速度概念理解不深,所以不知道在时间相同时速度的比就是路程的比,从而在解题时不知所措.

(二)关键词抓不住

审题过程是挖掘信息的过程,也是迁移信息的过程,即提取、加工、转化、组合问题所含信息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抓住关键的信息,方能认识问题的本质,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许多学生在审题时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一看见数字,就去做加、减、乘、除各种运算.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在审题时更关注数字,少关注其他词句.但是,很多题目中一些关键的词句决定着解题的思路和方向.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据测算,每生产5 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树的木材.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 00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1)一年一共使用多少双一次性筷子?(2)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树的木材?(3)这样每天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这道题若把每一小题的有效条件和数据单独拿出来,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题目.然而,把众多条件和数据连同三个问题一起呈现,学生就被搞得头晕目眩,无法抓住相应的关键词,特别是“每年”“每天”等.

(三)思维形成定势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到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或者眼前看到的信息干扰,形成思维定势.这会给审题(以及解题)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凭经验、想当然.比如,每节课课后的练习考查的知识都比较单一,学生做完几道题后,就会发现命题规律,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在审题时就不再认真分析,而只读个大概.这样,一旦遇到有些变化的题型(如需要综合知识、拐弯思考等),就容易出现错误或困难.此外,常见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数据都是有用的,甚至是比较明显的.对此,学生也会发现命题规律,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在审题时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或关注多余信息,或遗漏隐含信息.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返回时用了6小时.问: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对此,一些学生在审题时因为思维形成定势,所以将其理解为求平均数问题.

(四)心态出现问题

其实,学生审题粗心、马虎在根本上就是因为心态出现问题: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自以为是,产生轻视心理;或急于求成,产生浮躁心理.当然,心态问题还表现在兴趣不够浓厚、意志不够坚强,遇到条件和数据繁多而复杂(如比较长、难读通)的问题时,会产生厌烦、畏惧(甚至依赖)心理,丧失审题的耐心、信心,从而主动放弃,敷衍了事,不去认真、细致阅读,更不去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只杯子里装满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搅匀;第二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三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四次全部喝完.问:小明一共喝了多少牛奶?”这道题条件较繁(喝奶四次,加水三次),关系较乱,学生在审题时很容易被吓住,认为很难理得清、算得完,从而自动放弃.

二、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总的来说,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除了需要在概念教学中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深理解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解题教学中不断提醒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使得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审题(以及解题)——这正是“教到不教”目标和“授之以渔”策略的具体体现.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求学生读题

读题是理解题意的基础.心理学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活动.从二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的习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由大声读过渡到轻声读、默读的习惯,从而多感官参与地促进题意理解;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指读,从而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断句、读通句子;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的词句.在学生读题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位老师带领41名同学去公园.公园的门票是每人2元,那么买门票共花了多少钱?”对此,只要做到指读全题并且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的词句,而不是快速扫视、浏览,就不会犯“只注意阿拉伯数字‘41’和‘2’,而忽略汉字‘一’”的常见错误.

另外,理解题意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在当下的教材、试卷以及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以图文、图表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题目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利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

(二)指导学生分析

长篇大论通常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而数学题目也一样,必然存在一个核心的问题表征.要想理解题意,必须通过分析来界定题目提供的反映核心问题的各个条件.而这些条件又存在于固定的关键信息中,如各种变化的数字中隐藏的特定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分析隐藏的反映核心问题的条件,从而生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王子要为自己的父亲庆祝七十大寿,他交代内务总管外出采购所需物品,并给了他100两银子.总管买回来时少了鱼和布,于是王子又派他前去购买.已知鱼每斤1两银子,布每匹2.5两银子,总管共买了10斤鱼和5匹布,而且找回了10两银子,请问:总管第一次所购买的物品共花了多少银子?”这道题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篇幅较大.对此,不能陷入次要的故事陈述之中,而要抓住“王子给总管100两银子”“鱼和布的价钱”“购买鱼和布的数量”等关键信息,通过分析,找出隐藏的数量关系.

(三)引导学生操作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对数学信息的输入、处理与再输出.而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操作,把符号表征转换为图像表征或动作表征.这里的操作可以是画一画、做一做、折一折、圈一圈,甚至是模拟演示等.

例如,为了理解行程问题中“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行驶”等不同的行驶类型,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操作:一是画线段图,将这些情况表示出来,这样直观形象,数量关系也一目了然;二是实践行走,将这些情况演示出来,这样真实生动,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冲击力.

(四)训练学生对比

对比辨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通过对比辨析,才能找到变化与差异,从而深化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将一些类型相同但是条件不同、问题不同或方法不同的题目以及类型不同但是数字或符号相近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充分感受到题目的变化与差异,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提升审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间隔规律》时,可以安排这样一组对比性的题目:“河岸边有一条大道,全长120米.在大道的一边栽树,每隔8米栽一棵.(1)如果大道的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如果大道的一端不栽,另一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3)如果大道的两端都不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学生在审题中突出“两端都要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这三种情况,从而在培养审题能力的同时,充分理解并应用间隔规律.

(五)强化学生反思

反思审题过程,总结审题规律和误区,也有利于提高审题能力.小学生往往没有反思总结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反思总结的好处.作业、试卷讲评是引导学生反思总结的重要途径.

(六)调适学生心态

审题能力与学生的心态密切相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以平常而稳重的心态对待审题,不轻视、不浮躁;另一方面要设置一些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克服厌烦和畏难情绪.

本文汇总,该文是关于方略和审题和数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数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数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江苏海门市三星小学(226100)施帅华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更多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摘 要正确审题,准确把握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和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优选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加强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数.

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困难之处在于审题方面.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审题能力和习惯培养
李学成(湖北省宜城市官庄中学 湖北 宜城 441400)【摘要】 审题贯穿于个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收集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各处理数据过程,据此,教师要坚持一切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原则,.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