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文化教育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全球化时代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误区和出路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文化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全球化时代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误区和出路,该文是文化教育类有关论文如何写跟全球化时代和传统文化和出路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文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民族性和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凸显,以及对西方文明的文化反思,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以此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的选择.目前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目标存在传统与现代简单对立起来的倾向,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注重古代典籍和汉族文化,在教育形式上过于注重模式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及其现代表征缺少深刻的认识和评价,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又要尊重其自身的教育规律,二者缺一不可.因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化要求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统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性方面与隐性方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强调文之所“化”,构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场.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120(2018)12 - 0007 - 07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文化都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存在与其他文化相处的时候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或者说民族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如何在竞争中与其他文化建立相应关系的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这两个问题,一方面要解决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化教育对内凝聚华夏民族的认同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求不能盲目“复古”“返古”,要解决自身发展环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体两面,过于侧重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走向极端,进而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荒腔走板.

一、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国学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广受追捧.继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之后,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上升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突然兴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的背后都有其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规律.

(一)全球化时代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虽然人们对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依然有所争执,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发展,全球化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自从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之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人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场由技术推动的全球化潮流中,任何民族或族群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极大的冲击,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应看到,虽然世界上的诸多文化都面临冲击和挑战,但全球化并不能泯灭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学的相关研究实际早已证明全球化并不可能抹杀文化的多样性,所谓的普世文化也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因此,“持下述看法几乎是‘幼稚的’:现代化和‘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竞争中,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面对全球化,不改变则无法与已经变化了的外界环境相融洽,不具有时代性就无法发展、就要被淘汰.而时代性实则与民族性并行不悖.“时代性与民族性为任一文化无不具有、不曾或缺的两种基本属性.”民族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变的固有内容,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有模式.可以说,“文化的民族性才是文化的核心和根本,才是世世代代使人们凝聚在一起,维持社会延续性的根本原因.”

前些年,关于普世文化或普世文明的争论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对文化的民族性带来的挑战.对于这些民族的文化而言,一方面他们要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急速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又需要在文化上和精神上保持并发展自身的特色.然而,这并不容易,人们十分担忧因全球化而导致自身文化特色的丧失.对于曾经产生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大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萨特、加缪等法语大师的法兰西而言,在面临全球化所带来的英语泛滥时,就倍感作为世界大语种之一的法语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呼吁法语的纯洁性和世界性.对于有着数千年文明、拥有与英语差异更大的汉语,且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中华民族而言,所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挑战自然更为巨大.在人们对民族文化特色丧失的危机感日益加重之时,强化民族传统教育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二)民族优秀文化认同是全球化带来的国家需要

“文化认同”之“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identity”的含义很明确,指的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特征,严格说来应当译为“个性”.汉语的“认同”本义是指人们对外在事物的认可和赞同.此“认同”与人们所说的“文化认同”之“认同”的涵义可谓大相径庭.“译者之所以把‘文化个性’译为‘文化认同’,与学术界眼下正时髦‘认同’一词有关.什么叫自我认同( self-identification)?其实不过是‘自我确认’、‘自我定性’、自我搞清楚‘我是谁’,自我验明自己正身而已.”可见,文化认同或民族认同的根本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面临“全球化陷阱”之际,如何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日益紧密以及国际市场和跨国公司的急速拓展,国家间的合作愈加紧密,当然竞争也愈加激烈.目前,全球化竞争中的基本政治单位还是民族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结构也不会发生变化.在这一竞争结构中,可以看到一对异常紧密的关系,即竞争愈烈,民族意识就愈浓.美国政府最近喊出的“美国优先”的口号实际就可看作是此种意识的反映.在民族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要对内强化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拓展自身对外发展的空间.不过,对外的发展主要还是服务于对内的发展,有主与次的问题.因此,对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而言,对内强化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根本,而强化自我发展的文化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全世界的人们正在根据文化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与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级的和多文化的.”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强化民族的文化认同,乃至强化自我发展的文化能力,都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传统文化教育也自然成了必然选择.

(三)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性问题需从文化层面进行反思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世界性的问题产生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在基因工程、宇宙空间、网络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和人类自身、对人类生命的根本问题都需要重新思考;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极端主义的兴起等也需要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上的重构.前者更多的是要求从人的存在层面进行反思,后者则要从人的价值层面进行反思.

从人的存在层面来看,当“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这些与人类存在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需要重构时,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范式、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时,当人们急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改变中确证自我存在时,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及其传统就能够为人们提供反思的基础和力量.从人的价值层面来看,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人的解放,也带来了危害人的倾向.技术所带来的发展优势显而易见,如更好的健康条件、更便捷的交往方式、更多生存的可能性,等等.“技术在现代的充满活力的文化现实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愈发广泛的承认,现代技术是现代文化得以建立的基础.”同时,基因技术、信息技术,乃至核技术的控制和使用也可能危及人类,其中最危险的方面似乎就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扭曲.“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反省技术的起源、整体或者联系,此时已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技术愈发展,我们欲图理解其意义的渴求就越为迫切.”针对这一情形,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罗蒂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力图从价值规范上去认识和反思这一问题.美国圣达菲俱乐部提出的“复杂的适应系统”则期望从复杂性和非线性的认识论去回答这一问题.当然,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所涉及到的学科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哪个国家、哪个领域或学派能够单独回答的.总之,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变化以及种种问题是各民族及其文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各民族的文化力图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留存下来,那么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接纳这种变化,进而在变化中发展.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

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我国在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环境下的主动选择.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在私人领域自发存在着,如民间私塾、读经班等机构.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大张旗鼓进入公共教育领域.然而,进入公共教育领域并不代表着先前在私人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公共教育领域之后更是无法回避,必须进行深入讨论.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游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或者说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目标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民间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这么多问题都是由于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传统搞丢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恢复中国的文化传统.为此,有人重新拿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主张彻底改造中国的教育和社会.然而,这种想法实则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完全割裂、对立起来的简单二分思维.事实上,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和观念.文化传统虽然是无形的,但一直流淌在不同民族从古至今的血液中.所谓“传统”不在“过去”,而在“当下”,是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载体和理念在历史长河里历经沉浮和变迁,有些早已不存在了,只能靠考古发掘来构想古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些还存在,但早已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会有“礼失求诸野”之说.传统文化虽然改变了,但文化传统还在,因此,恢复传统实则是个伪命题.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社会化,当然就要符合一定的社会情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样,概莫能外.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为参照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在当下,是拓展现代环境中中华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复古,甚至拒绝被现代价值体系重塑.中国现在到了需要自觉认识传统,让传统成为当代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历史时期.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窄化

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目前还很难对其进行一个形式化的界定.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有个经典定义,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法律,等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这是一个相当开放性的界定.按照泰勒的定义,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形式都是文化.由此,中国传统文化就包括国人在过去创造并且生活于其中的所有文化形式.如果认同泰勒有关文化的定义,那么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窄化主要表现在,将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古代文献典籍.古代文献典籍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绝不仅限于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和仪式、地方曲艺、家训等都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结构十分松散的概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层次性.所谓层次性,指的是在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时,由于内容涵盖范围的不同而形成的指向差异.从学界目前的日常表述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话语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第三个层次是指以“国学”“国故学”为代表的文献典籍和知识体系,第四个层次是指以“六经”为主体的儒家典籍和知识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层次性显示了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其次,多元性.中国传统文化来源实则多元.且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影响,单说儒家文化在发展中便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思想,被奉为新儒学的宋明理学也是融合了魏晋以来的佛教思想文化而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一样.白族文化就融合了汉族的儒家文化、藏文化和佛教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文化载体,也有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性称之为“开放性”或“包容性”.最后,历时性.历时性是指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将其放置于当时的社会情势当中去,离开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风貌而单纯去讲古人是如何如何,这样的立论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又极广,如果没有一个统合的整体观,那么在对其内容进行选择时未免会有失偏颇.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过分模式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似乎有了固定的“模式”.读六经,戴高冠,穿汉服,行长揖;人必言先生,出必言“子日”.这种教育形式之所以盛行,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表面的原因可能是认为学“古”必先仿“古”.古人的确十分重视这种形式的教育,小到洒扫庭除,大到接人待物,都有特定的形式要求.其二,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希冀利用这种形式重建中国教育的“道统”和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特别重视“师道尊严”.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中华文化各部分融合为整体并世代传承下去的关键.“在传统文化中,由‘师’为代表所推行的教育,被称为‘道统’.其‘道’所在,是在由血统(‘亲’)而至‘政统’(‘君’)的民族认同,再达神统(‘天地’)的‘天人合一’的‘大道’那里.也正因为如此,‘师’才被称之为‘师道’,全社会才以‘师道’为‘尊严’.也就是说,‘师’因其‘道’才得以‘尊严’.”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政治革命、意识形态上的批判以及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师”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于是,有部分传统文化学者有感于“师道”之不存,希望恢复此种教育形式,以重拾“师道尊严”.

教育形式于教育而言十分必要,甚至是达到某种特定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这种形式的教育,如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固定化、特定化的某种形式能够赋予仪式一种神圣感和宗教感.现代的人类学也早已证明,仪式的神圣感和宗教感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然而,若把教育形式规则化,形成某些固定模式,则是舍本逐末.例如有人主张读经的形式就是不必理解,只要单纯背诵就足矣.实际上,现代学习心理学早就证明,任何记诵的前提都是感受和理解.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教育形式当然也要以教育目的为依归.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显现出来的这种过分强调教育形式的规则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显然违反了这一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过于强调教育形式的规则化、模式化还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极有可能削弱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出路

有文化便有文化教育,研究文化是理解一个民族的关键,研究文化教育则是全面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文化教育必须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然而文化教育也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更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基本问题的解决.

(一)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现代社会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一种文化形态,但是并不意味着对现代工业社会没有任何借鉴和启示,其核心就是如何去发现这些有益的内容.何者有益,何者无益,其判断标准不在于此种文化发端于何处、何时,而在于它能否为解决人类和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供新的思路和价值支撑.

西方文化思维当中的学科分类、还原论等思想和以此为基础的研究方式虽然在工业革命后曾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深入发展,但是其“精神与物质”的二分思维在满足人们贪婪的现实需要的同时,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民族与国家间对资源的争夺、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社会疾病,因而使得西方一些思想家不断反思和批判其文化问题,并同时敏锐地指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克服西方的文化危机.国外一学者说:“中国文化总是具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不同于西方的线性的机械论的世界观,因此复杂系统探究方式就不仅能战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隔阂,而且也能缩小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距离.”在西方社会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为代价走过工业化的历程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及“和谐中道”等思想和经验可以为现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等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思想和经验,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践行的基本观念和思想可以归结为整体观、辩证观和内省观.强调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先秦的“天人合一”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再到宋明的“万物一体”都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从先秦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到宋代张载的“一物两体”,到二程的“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内省观,即强调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性和心性的内在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先提倡以德立言,强调“内省”“慎独”“修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才是“治国平天下”的人世精神,其中既有对自身的肯定,也有对人与人、国家与民族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二)统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显”与“隐”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并没有哪一个因素能够独立起作用,只不过在某一情况下,有些因素起的作用大一些,有些因素起的作用小一些.某些作用是公认的,是“显”的,有些作用还没有被认识到,是“隐”的.当然,“显”与“隐”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作的区分.

诺斯罗普曾经说过:“思维总是具体性的中国人对这种作为不确定的与非限定的人以及事物本质的概念的掌握,甚至表现在像香港这种高度西化的东方城市里.”他实际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在高度西方化的地方也可以观察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或者没有被高度重视的“隐”的东西的存在,即以语言文字方式所表达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不仅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而且语言一旦形成会反过来对思维本身产生作用.人创造了符号和文化,反过来,符号和文化又创造了人,以文化发展了人性.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能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而且也能反映出每个民族的思维特点.认知心理学的很多研究也都证明了,汉语利用字形、字义和字音的组合,加上它的语法结构和语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它在认知速度、认知过程等方面都不同于英文.另外,汉字的认知能够促使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展,而英文没有这样的特点.

汉字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华人特有的思维特点,而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构了华人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与英文不同,中文不是以拼音而是以表义的方式发展出来的,因此能够在幅员广阔、方言众多的情况下,让使用不同方言的人仍然用同样的文字来交流和沟通.这是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和凝聚,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独特的文字系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和贡献.”而现在的中文教育抛弃了汉字自身的构字体系,转而使用拼音系统,实际上是舍本逐末.何况现在心理学研究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拼音系统要比中国传统的构字法学起来效率更高.同时,人们普遍认同诗、文、词、曲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更需要知道的是,中国的诗、文、词、曲不仅是利用一般意义上的汉语语言节律来进行创作的问题,而且是凝聚在其中的通过汉语和汉字的使用不断发展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重视诸如礼仪、习俗、知识等这些“显”的、有形的文化要素的教育,更要注重通过汉语和汉字使用背后的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教育和训练.

(三)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场

“场”“场域”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这里借用“场”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作用形式.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形式,如贴对联、燃爆竹等,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心理场”.总的来说,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场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1.坚持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这是中国文化早期对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后来又形成了“四方““四象”“八方”“九州”“三十六周天”“二十八宿”“四时”“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等天地系统的观念.在这个宇宙模型里,人跟天总是对应的.《文心雕龙》中《原道》有一段话:“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就是说,人是天地之心,人心的存在从来也离不开天地,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心理的基础.

2.坚持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文人墨客等知识阶层自我修养的基本方式.数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游学传统留下了大量的绝壁题刻、对联匾额、名士篇章和千古佳句.他们在“走”的同时,把自身人性的成长、人格的完成同“路”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也把中华民族知识精英的人格形成、中华民族心理的形成与人文和自然紧密结合的山川地貌融合在了一起.通过感受这些文人墨客的诗文和画卷,体悟其意境,能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于人文精神的民族认同.

3.坚持人文风俗礼仪的展示与表达

民族节日历史悠久,一旦形成便对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心理产生持久的影响.如中国农村春节普遍讲究放爆竹,贴春联更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这些习俗对民众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民族心理的认同具有强大的促进力.民间节日的大多数民族行为,如“驱傩”“喝屠苏酒”“迎送灶神”都表达了民间求吉的愿望,也把深刻的历史人文传统纳入了其间.有些节日习俗,如端午节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清明节的祭祀先人等,宣传与歌颂的意义甚至超过了节日本身.

以上三个层次的文化心理场,如果能够善加利用,那么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然事半功倍.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化民成俗”,即将传统人文教育与自然景观、生活习俗、节日礼仪、应酬社交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物化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化之无形又无处不在.“化民成俗”,在文化心理场中潜移默化地被民众接受,实际上也应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总结,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全球化时代和传统文化和出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文化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
摘要当前的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缺乏校本落实层面的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忽略儿童的主体特征与精神成长需要……问题 构建创新传承文化的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整合优秀文化传统资源,重构“独立.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摘 要】本文论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语文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提出深度挖掘现实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借助古文诗词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创新语文教育课外手段……路径,认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

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48摘要舞蹈作为一种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化,横贯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 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