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思想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学习新思想推动新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解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思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0

学习新思想推动新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解读,本文是关于思想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新思想和战略和乡村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新经济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工作会上,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体现了把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通化县从2008 年就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有些思路和理念比较超前,也积淀了一些基础,但对照乡村振兴要求,通化县的基础还处在低端和低水平的层面,不管是领导的思维高度,还是乡村振兴的建设水平都处于初级状态,希望通过这次解读,大家能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看清通化县现在所处的位置,正视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从而和顶层设计高度契合,扎实推进通化县的乡村振兴.

一、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五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跨上了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党在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实施乡村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全县上下必须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

二、要充分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原则、新路径.

新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任务.到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新原则.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新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三、要以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归纳总结起来,就是要做好八个“坚持”: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责任制.当前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在干部队伍中,愿意做农村工作的少了,会做农村工作的更少了.基于此,提出,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第二,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定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第三,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书记强调: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四,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第五,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持续调优农业生产结构,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持续调绿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大田园战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农村洁净生活, 持续调新农村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亮点, 持续调强农产品品牌,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只手同时发力供给侧.

第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中国的农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特别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第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八,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篇一律,坚持因地制宜,保持乡村生态特色、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

总书记从政治高度看待“三农”问题,对“三农”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深刻把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下一步,通化县要坚持以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切实围绕“八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切实推动全县农村各项工作实现振兴发展.

四、充分认清通化县目前农村工作的现状,找准乡村振兴的差距和不足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从全县的角度来看,通化县的新农村建设也是经过几个阶段持续建设,稳扎稳打,不断巩固提升,成果显著.从2005 年开始,县委历任班子本着“不变频道、只做微调”的工作理念,一以贯之地抓乡村建设不放松,美丽乡村建设也自然晋升为全县“一号工程”,县财政每年列支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0 万元.从2008 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优先打好环境建设攻坚战的战略决策,农村基础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稳固提升.从2015 年开始,通化县把挖掘打造乡村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的主要抓手,把“物”的建设提升到“人”的建设,乡村底蕴和内涵不断提升,农民生活的更有质量和自信.在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新农村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调整,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全县上下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体推进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连续8 年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县,暨2016 年荣获全国生态县后2017 年又获得吉林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和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现场会先后在通化县召开,可以说通化县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走在了全省县域的前列.基于通化县目前良好的基础,省、市相关领导来通化县调研农村工作时,认为通化县具备乡村振兴先试先行的优势和条件,应该在我省率先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在通化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争做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先行者,蓄积全域统筹建设优势,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

因此,乡村振兴对通化县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从问题导向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居民收入矛盾大,资源配置上最大的不平衡还是城乡不平衡.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任务,特别是对照乡村振兴20 字的总体要求,通化县还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引领作用偏弱.作为农村发展的核心支撑,一些基层党组织坚守阵地、巩固阵地的功能弱化.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组织没力量,出现“空白化”“边缘化”等倾向.有的带头人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引领,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现象突出,增加了村民自治的管理难度.

二是农村无钱办事、无人干事的问题仍然存在.全县7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 万元,但实际上多是租赁发放收入,纯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

三是城乡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没有构建完善,在城镇与乡村建设资源配备上还不均衡,城乡建设与产业融合上还存在脱节现象.

四是农村文化归属感不强.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还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封建迷信等一些传统观念在农村还普遍存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五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大部分村民的增收渠道还比较单一,乡村旅游在大部分镇村还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没有亮点、没有景点、没有消费点”已成为大部分乡村目前真实的写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任重道远.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如果不这些难题,通化县的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五、充分明晰通化县新农村建设发展实践和乡村振兴努力方向

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明晰建设路径,找准发展方向,切实推动乡村的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2018 年一号文件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点题.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一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二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三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四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五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对于通化县来讲,一要大力打造特色农业.近年来,通化县依托自然资源,重点打造了西江贡米、光华蓝莓、兴林返魂草、四棚贝母、英额布循环经济和东来休闲农业、果松生态农业为典型的设施农业特色小镇,2017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导区及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下一步,通化县要在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上下功夫.2012 年,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在“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落地.2017 年2月5 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首次被写进一号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关键的平台就是“田园综合体”.专家预测: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支点和新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高端人群集聚地、农民脱贫新模式.西江月、高丽谷、转水湖等项目开启了田园综合体的有益尝试,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在20 世纪70 年代之前,村内自然、生产、居住条件极其恶劣,是远近闻名的叫花子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且无特定的文化底蕴支撑.从2007 年开始,袁家村因地制宜,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发展规划.其旅游规划特色在于没有一味追求复古和高大上,而是以“越土越地道,土的掉渣才是特色”为理念,表现原生的地域文化及风土民俗,如最地道的农家美食、民居、民俗文化、民居式的酒店体验以及农家生活体验等.每逢周末及小长假期间,袁家村日客流量超过10 万人,年接待游客200 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年收入过亿,袁家村就是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出特色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要做好旅游线路规划,强化宣传推介,组织好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建设完善的旅游基本设施,大力发展民宿.加快“四线”节点设置,打通红色“兴光大道”,完成高丽谷冰雪度假村、石湖国家森林公园、“虎湾线”环城游、西江休闲观光农业游等旅游节点链接布局.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服务平台,探索全域化、市场化旅游开发机制.

(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二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三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要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对生态环境的整治是通化县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荣誉称号是对通化县近年来所做的努力最好的褒奖,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但对比南方的一些先进地区,通化县在生态资源变资本、变资产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浙江省通过整治环境、保护生态、复兴乡村文化、尊重与引导市场力量,撬动人才和资本进入了旅游产业.2016 年,浙江省旅游项目总投资突破1 万亿元,并出现了多个亿级、百亿级的乡村旅游项目投入.浙江未来5 年要打造1 万个A 级景区以上的村庄.最近浙江省创建首批285 个3A 级景区村庄.正是有了这样的美丽乡村,才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桐庐县江南五村创造性地开发村落农耕式的大地景观,将农作生产与景观艺术相结合,形成四季各异的山水田园风光.安吉县是我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安吉通过多年来持续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真正做到了到处是绿水青山,通过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好地诠释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近日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有序推进,注重保护、留住乡愁,村体、激发动力,管建并重、长效运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方案的印发势必将会带来诸多的政策机遇,通化县在这方面有优势、有基础,所以下一步要做好相关政策的争取和承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提升环境,塑好乡村振兴的“形”.

(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的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二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四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通化县早在2009 年就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近年来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关注度和投入也比较大,在深入挖掘和培育乡土文化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取得良好成效.但在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方面与南方的一些古乡小镇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比如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着重突出了文化内涵,每棵树、每块石头、每条巷道、每条街道都赋予了文化元素,一进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感,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安吉县莲坞村乡村壁画做出了特色,每个景点的打造都是一些艺术化处理,在原有老旧物件上出点子,想办法,花最少的钱办了最漂亮的事,成为点睛之笔.松阳县赤寿乡界首村通过修复传统建筑,将界首村打造成为山、林、茶(田)、溪、村一体共生的古驿道码头历史文化村落.乌镇在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名人乡贤等方面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相关的文旅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201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3.15 亿元,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繁荣的文化不仅拉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面镜子.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要以目前举全县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的传播,增强村民的文化归属感,增添乡村振兴的“韵”.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二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三要建设法制乡村;四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五要建设平安乡村.

近年来,通化县在乡村治理方面尤其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的法治、德治以及平安乡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照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比如:安吉县刘家塘村的每个池塘、每条巷道、每个景点都由党员挂牌包保负责,党员的庭院都要挂上展示党员身份的牌子,让党员时刻牢记义务和责任,充分体现了党员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力作用,也突出了政治服务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因此,我们还要按照“三治结合”的要求,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和治理新办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挥农村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切实提升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守住乡村振兴的“根”,铸好乡村振兴的“魂”.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一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二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三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四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要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六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品质,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由于近年来粮食的下降,依靠传统种植业已经不能保障农民的增收,因此如何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也是最终能否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各项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了,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新风貌.对于通化县来讲,这些年每年坚持把新增财力的70%投入到民生建设中,在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还要一如既往地按照“民生至上”的原则,加大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地向农村配置,促进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支持返乡农民创业,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能.

农村工作会议还明确提出了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要求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只要大家有信心、有决心,按照、省、市、县委的相关决策部署抓好落实,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战争.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求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人才瓶颈制约.要求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我国经过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特别是引领社会发展建设的主体人群如大学生、技术人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这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东北经济近几年持续低迷,这与每年的人才流失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近10 年,东北净流失了100 多万人口,这部分人群中,中高层次人才占多数,而长三角地区人口近5 年净增长1500 万人,为地域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所以,如何解决人才的问题是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难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加以解决.要开拓投融资渠道,为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求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要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省新农村办供稿)

回顾述说:这篇文章为关于思想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思想和战略和乡村相关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从三个层面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中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给我们党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五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以巨.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的整体经济也正在加快发展的步伐,事实上,政府部门还是比较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才造成了乡村的经济赶不上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乡村地区不断的实施乡村振兴战.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以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中国人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需发挥乡贤作用从甘祖昌将军当农民、郑传楼副巡视员当名誉村长个案的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由此,我建议发挥乡贤作用,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观初心所感一部初心电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