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商业银行类论文范文 跟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挑战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商业银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挑战,本文是关于商业银行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宏观环境和微观挑战和商业银行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论文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医学教育管理杂志环境污染论文

●吴玮玮

摘 要: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操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宏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协调与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 微观 流动性 商业银行 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77-02

一般而言,流动性的概念存在三个层次: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在市场上变现的能力;二是微观的流动性,即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的总量和期限结构;三是宏观流动性,是整个系统资金面充裕情况的反映.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考虑宏观流动性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处理好宏微观流动性的一致与矛盾,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一、宏观流动性的度量及管理

(一)宏观流动性的测度

人民银行将宏观流动性定义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银行存款、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动性的资产,都可纳入宏观流动性的范畴.

衡量宏观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数量型和型两类.数量型指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包括信贷投放量、银行超额准备金等,反映了经济体系中具有最高流动性资产的存量.指标越高,说明经济体系中高流动性资产存量越大,整个系统的宏观流动性越充足.型指标主要指利率,利率是资金的,由资金的供求决定,利率越高,说明市场流动性资产的供给小于需求,存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反之,低利率则与流动性过剩相联系.

以货币供应量M2余额和shibor作为指标,分析近一年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流动性状况(图1).由图可知,shibor稳中有升,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趋紧,M2增长率围绕均值水平上下波动,说明宏观流动性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二)宏观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宏观流动性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宏观流动性受到内外部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1.国内影响因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总需求,从而为经济体系补充流动性;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当居民的收入中更多的部分被储蓄而不是消费时,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增加总流动性;三是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货币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程度越高,对流动性的贡献程度越大.

2.跨境影响因素.一方面,在资本项目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的过程中,跨境资本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或减少境内经济中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境内货币环境产生影响,在全球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国内流动性会趋于宽松.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的宏观流动性的波动一方面会通过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金融市场流动性,间接对金融稳定、居民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冲击.

(三)宏观流动性的调节

银行是管理宏观流动性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防止流动性的不均衡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过多的金融体系流动性会促使利率预期下降,融资需求增加.针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情况,央行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进行管理,同时辅之以再贷款、再贴现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间的流动性水平,继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宏观流动性.同时,银行亦可通过投放的方式,向经济体系注入流动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干预等方式调节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水平.保持流动性水平的平稳适度有利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经济决策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利于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

二、商业银行微观流动性管理情况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是指要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而进行的管理行为,目的是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框架

1.管理架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要涉及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下设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相关职能部门等.其中,董事会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量化标准、风险限额和研究本外币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并决定流动性组合规模及资金安排策略.各职能部门在政策框架内承担流动性管理职责,监事会负责监督评价履职情况.

2.管理策略和程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是以资产负债综合平衡的原则确定资产负债规模、期限和结构,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可以承受的流动性风险以在正常情况和压力情景下最短生存期衡量,并通过建立流动性组合缓冲流动性风险,调节资金来源与运用在数量、时间上的不平衡,抵消季节性波动及非预期因素给资产与负债平稳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流动性风险管理一般根据本外币业务的发展战略、市场状况、资金管理方式等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运用适当方法和模型,对其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优质流动性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及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分析和监测.一是管理的内容包括流管理、融资管理、日间流动性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等;二是设立流动性风险限额,建立内部预警指标体系,如净稳定负债比率、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贷款集中度等指标体系;三是按时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和新产品、新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机制.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1.从微观方面来看,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资产负债的集中度过高资产不良率的上升,以及自身融资能力的下降均有可能造成流动性问题.期限的错配会出现在长期资产配置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负债挤兑,由于资产期限过长,无法及时收回,会产生无法弥补的流动性缺口;资产负债的集中度过高,稳定性会下降,会给流动性的管理带来难度;不良率的上升将增加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影响到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其抗击意外事故的能力;融资能力的下降削弱了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2.从宏观环境来看,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以及经济形势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在流动性充裕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很容易从市场获得资金,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融资成本高企,流动性成为稀缺资源,增大了微观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在经济形势不稳定、政局动荡的大背景下,人们容易形成恐慌情绪,流动性压力增大,提升了挤兑破产的可能.

三、宏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协调与矛盾

1.微观稳定性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流动性风险存在的原因是由信息的非对称和不完全市场造成的.金融危机的衍生渠道,是从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传染到更多的金融机构,从而影响到市场流动性,产生整个宏观经济危机.单个银行的流动性缺乏可能缩减所有银行拥有的总的流动性,从而将流动性短缺传播给其他银行,导致系统的崩溃.这样的传播机制能通过银行间广泛的内部联系产生作用.这样的内部联系在不完全市场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可能变成危机的传播渠道,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加重了银行间市场的非流动性,增加了获取流动性的成本.因此,控制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是预防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基础.

2.微观流动性的亲周期性与宏观不一致性.鉴于宏微观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通常具有“亲周期”特征.经济上行时,总需求增加导致信贷规模扩张,进一步刺激经济繁荣和通货膨胀的扩张,一旦市场条件发生逆转,银行的“惜贷”行为又加速市场流动性供给的紧缩和资金成本上升,通过市场获取流动性的压力增大,导致经济的下行和衰退.但在某些情况下,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也会呈现出相对的“不一致性”.除了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流动性管理策略、资产质量、资产规模及配置状况、运营能力等的差异和股票市场等对宏观流动性的分流以外,越来越多以证券化资产、金融衍生产品和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等形态存在的流动性,也难以用传统的统计口径完全计量,使得宏观流动性的判断和调控更为复杂.

3.流动性监管与宏观调控的冲突与协调.一方面,流动性监管与宏观调控都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来实现,但流动性监管更关注信贷的结构,宏观调控侧重规模.另一方面,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均通过影响金融部门的激励机制和稳健性改变金融条件和机构内部结构,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标.但是,流动性监管有可能会同宏观调控的传导产生矛盾,主要体现在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和监管有可能减少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需求,从而影响央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四、政策建议

1.建立涵盖表外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在目前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中,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评估标准主要限于表内,如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和准备金相关情况.大多数银行表外理财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投资标的物多为中长期资产,如信托等,但发行期限通常为短期,处于监管的空白区.一旦理财产品所依赖的滚动发售难以持续抑或同业利率高涨难以拆借短期资金,那么商业银行表外资金链可能断裂,引发流动性风险.基于银行资产多元化、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评估机制在流动性的评估方面不应仅仅考虑广义信贷,而是统筹表内、表外两方面的因素,消除微观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的不一致,提高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

2.提高流动性过剩时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单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大多发生在宏观流动性紧张时,但风险的根源在于市场流动性充裕时高风险资产的扩张行为,逆周期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可能更为有效.从商业银行的微观管理来看,一方面在日常压力测试时加强对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流的评估,提高对市场变化引起该类资产减值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要实时监测高风险资产相关抵押品的规模和流转,关注市场变化.从宏观来看,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不仅仅适用于流动性紧张时,对于系统性的流动性过剩,也要有调节功能.

3.构建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一是完善宏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协调机制,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考虑内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或是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状况,通过水平来体现,建议能考虑金融机构整体的流动性状况,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二是建立应急危机信息交流机制,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恐慌,使得宏观经济政策能够理性地处理危机问题,避免危机的扩散.

4.大力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宏观流动性的蓄水池和调节器之一,也是金融机构流动性调节的工具箱,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丰富交易品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金融机构更多选择;二是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形成更加市场化的、合理定价的利率水平;三是加强对金融市场监管,防止非理性行为和违规行为对市场的扰动,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 伍戈.流动性、合理流动水平与宏观管理的现实情境.改革,2010(4)

[2] 高新宇.关于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管理的思考.中国货币市场,2011(1)

[3] 宋光辉,钱崇秀,吴超.管理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研究.管理现代化,2016(1)

[4] 陆磊.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金融研究,2016(1)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安徽合肥 230061)

(责编:吕尚)

汇总,本文是适合宏观环境和微观挑战和商业银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商业银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商业银行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小微企业卡
11月20日,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共同发布小微企业卡产品体系 作为在人民银行指导下,银行业共同打造的创新卡产品体系,小微企业卡的发布旨在响应党、国务院及各部委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号召,为小微企业的.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基金山东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市场模糊修正与随机赔偿评估下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ZR2018GQ045);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优化山东创新驱动金融环境对策研究科技金融融合视角(2018RKB0354).

加强商业银行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系统性的、方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杠杆率居高不下,有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二是“脱实向虚”现象十分突出,.

当前信息化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
当前,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特征的全球新IT 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重新塑造和改变了包括金融业在内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