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荀子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和《荀子劝学》参省释义有关论文范例

主题:荀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荀子劝学》参省释义,本文是关于荀子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荀子劝学》和释义和荀子劝学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荀子论文参考文献:

荀子论文参考文献

●唐丽珍

摘 要:通过考察大量先秦和汉代散文,认为《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句中的“参”不当释为“参验、省察”,此“参”通“三”,表确数.

关键词:《荀子》 参省 三省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这句话中的“参”字的解释,向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唐代的杨倞注为代表,解“参”为“三”.其二,以清代俞樾为代表,他在《诸子平议》中释“参”为“参验”.唐代杨氏的注是《荀子》一书现存最早的注解,价值很高.而第二种解释也影响广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就采纳了这种观点,把“参省”注为:“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注释为:“参,检验.省,检查.”然据笔者分析,俞樾的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上古汉语(特别在先秦)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释“参”为“检查”,与下文“省”字在意义上就显得复沓累赘了.而如果把“参省”作为同义复词或固定组合来处理,笔者检索了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发现在《荀子》之前的其它古籍中未见“参”“省”联用,之后也仅见两例:(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才.”《魏书·景先传》:“晨昏参省,侧立移时.”而且,后一例的“晨昏参省”在其它典籍中或作“晓夕三省”,如司空图《观音忏文》:“且自叨窃一名,晓夕三省.”显然,“晨昏”与“晓夕”同义,“参省”是“三省”之义.可见,仅就孤例我们很难把“参省”看作同义连用的固定组合.再说,古汉语中很多单音节词同义连用,后来凝结成为固定结构,在现代汉语成联合式的双音词,但是现代汉语中没有“参省”一词.

其次,我们来仔细审读俞樾在《诸子平议》中的解释:“‘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1]

可见,俞樾释“参”为“参验”的证据主要有两条:其一,古籍中“参”有“参验”义,并举《史记》《管子》中的实例为证.在古汉语中,“参”的确有“参验”义,《荀子》本书中,也有这样的用例,如《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但是,对于像“参”这样有多个义项的词,我们不能在考察了诸个不同结构的辞例后,就武断认为这些用例中的“参”用的是同一个义项,我们一定要考察具体的语境.

其二,俞樾的另一关键证据是他看到在《大戴礼记·劝学》中有“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这一异文,于是断定《荀子·劝学》的原文应该是“日参己”,今本《荀子》有“省乎”二字,是后人据《论语》“三省吾身”所妄加.考异文是训诂方法之一,不失为有用,但是,构成异文的原因非常复杂,对异文我们要仔细审辨.赵振铎先生在《训诂学纲要》中就说:“古书里面异文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对辨析词义有一定的作用,它为确定词义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有的异文是师承关系,或传抄讹错,对于辨析词义的作用就小一些,甚至完全没有作用.使用异文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注意选择.”[2]笔者又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仅找到一个在字面上有“参己”的用例:(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故尧参乡党以得舜,文王参己以得吕尚.”细究文意,此处“参己”是“由己参、以己参”的意思,犹参以己见、参以己意,与俞樾所认为的“参验检查自己”不同.其余,未见有第二例“参己”或“日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的用例却很多,如:(南朝·梁)萧衍《移京邑檄》:“功出桓、文,勋超伊、吕,而劳谦省己,事昭心迹.”(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于诏狱,叨奖渥于宸阶,省己循躬,实知非分.”《旧唐书·德宗上》:“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古书中不再见“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用例极常见,这说明《大戴礼记》“日参己”这一异文不大可靠,很可能有脱误.

清末的著名学者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一书中针对俞说也提出异议,他发现《大戴礼记》有的版本确如俞樾所说作“如日参己”,但也有版本和今本《荀子》相同作“而日参省乎己”,有“省乎”二字.这一证据可谓釜底抽薪,说明俞樾这条异文证据本身是有疑问的.因此,俞樾据此释“参”为“参验”,也就值得商榷了.同时,王先谦还指出,唐代的《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笔者在检索时也发现另一异文,宋代潘自牧的《记纂渊海》卷六十二引作“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一方面说明唐宋时《荀子》的写本有“省乎”二字;另一方面,易“参”为“三”,这和唐代的杨倞注是相合的.

既然俞说不可靠,我们再来考察杨说.杨倞在注释时说:“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3]根据杨注,我们可追溯到《劝学》此句的出处是《论语·学而》,原文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劝学》中的“日参省乎己”与《学而》篇中的“日三省吾身”的句式基本相当,“己”与“吾身”意义相同,《劝学》中只是多了介词“乎”.而介词“乎”相当于“于”,在甲骨卜辞中,由介词“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词组作补语和由这名词作宾语两种句法并存,介词“于”省略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这一句法现象在春秋及其以后的典籍中也较常见.因此,两句话句式相似,只是在用词上稍有变化而已.其实,类似“三省吾身”的句子在《论语》以后的典籍中多见,如:董仲舒《士不遇赋》:“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晋书·蔡谟传》:“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可见,《论语》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这些句子中,“吾身”换作“己”“自”或“愚身”;有介词“乎”,或改作“于”,或省略,而我们讨论的核心词汇“三省”,除了《荀子》作“参省”外,仅在我们一开始所举的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中有“臣忝自参省”一句,其余均作“三省”,笔者暂且认为蔡邕很可能也是袭用《劝学》中的“参省”.

那么,是否真如杨倞所言,荀子是袭《论语》“三省”之成说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虽然他对儒家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但他的学说毕竟源于孔门,《论语》是儒家经典,荀子有功于“明儒术”,他对《论语》的熟谙程度自不待言,尤其在治学和修身方面,与孔孟更是一脉相承.于是,荀子在写作《劝学》时将《论语》中的精辟语句信手拈来,化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为奇.例如《劝学》中另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们不难看出两句话的渊源关系.

而且,综观整部《荀子》,我们能看到荀子引用曾子之语的例子也很多见.如:《荀子·法行》:“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此句在《韩诗外传》中作“无内疏而外亲”.这是在行文中直接点明引用曾子之言,也有暗引、化用曾子的例子,如:《荀子·大略》:“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杨注指出:“此语亦出曾子.”这句话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作:“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这种情况就与《劝学》“日参省乎己”非常相似.如果我们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既然荀子是袭曾子之说,那笔者就更倾向于把“参”读为“三”了,也就从侧面证明此处“参”非“参验”义.

的确,古汉语中,“参”与“三”可相通,而且例子很多.众所周知,“三”的义项可分两类,一表确数,一表概数.而从大量的用例中可知,“参”与“三”相通时,都是指确数,而非概数.“参”作“三”讲表确数,一种情况是,指“三”的集体.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注:“志言信三者具,而后身安存.”)

《战国策·齐二》:“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金之祝.”(鲍彪注:“三人合坐.”指张仪与卫君、犀首同坐)

《商君书·赏刑》:“此臣所谓参教也.”(参教指赏、刑、教三事)

《新序·杂事》第二:“不知公子王孙,左把弹,右摄丸,定操持,审参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疏:“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

《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参舆指驾三匹马的车)

《淮南子·修务》:“禹耳参漏,是谓大通.”(禹有三个耳孔)

《汉书·刑法志》:“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夷,诛灭三族的酷刑)

另一种情况是,表示三分.如: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分国都)

《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参分即三分)

《文选》(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 夏,京迁镐 亳.”(参五即三五分之也)

上述例子,其中的“参”作“三”讲,不管是指三的集体,还是指三分,均属于确数.如杨倞所言:参,三也.《劝学》中“参省”即“三省”.不过,既然此“三”是确数,不是概数,那么就不能解作“多次”,否则就不符合“参”与“三”相通时的一般规律.“三”当确数讲,可指第三、三次、三个,等等.那么,此处“三”具体作何解呢?

我们先来看《论语》中“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此“三”历来也有两种理解:一,解释为“多次”,如影响广泛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句即译为“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4](P3).其二,认为此处“三”乃确数,可解释为“三方面”或“三件事”,以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其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但是,我们知道,大凡人们写文章,遣词造句,总是要准确表达某一确定的意思,绝不会模棱两可.对于以上两种解释,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虽然,我们看到在《论语》中有很多以数记文的例子,如一言、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类,这些例子中的数字联系《论语》上下文均为确数.用数字来概括,简明扼要,方便记诵,这是符合《论语》这部经典语录的性质的.但是,这里讨论的“三省”与此类以数记文者不同,“三省”在句中是个谓词性结构,而上述以数记文的例子在上下文中皆为体词性结构.杨伯峻先生更是在通观《论语》整体行文习惯的基础上精准地分析说:“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4](P4)所以“‘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4](P3-4)

然而,或许正因为有这一“巧合”,荀子在化用《论语》的语句时,改“三”为“参”,这说明他在理解《论语》中“三省”时正是把“三”当确数来讲的,这才符合“参”通“三”皆表确数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误解”还不止荀子一人,上述朱熹的解释也是这样.总之,《劝学》中“参省”乃袭用《论语》的“三省”,不过,荀子以为“三省”是指在“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传是否习”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数字“三”是对具体反省内容的概括.如果君子能够广博地学习,又能每天在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即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荀子》疑难词语考释”,项目编号:[2014SJB558].)

注释:

[1][清]俞樾:《诸子平议》(续修四库全书11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赵振铎:《训诂学纲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144页.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唐丽珍 江苏苏州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215009;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444)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荀子劝学》和释义和荀子劝学方面的荀子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荀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2019年第1-2期《趣味语文吧》参
一、菊花、梨花、杏花、杏花 二、头、额、眼、睛、目、眉、发、耳、鼻、唇舌、齿、嘴、脸、臂、手、掌、腹、肺、肠、肝 三、1 自知之明;2 海阔天空;3 恶语伤人;4 日月如梭;5 近水楼台;6 山重水复.

中华儿女报刊社《涵子访谈》栏目首播成功
在中青网和北京时间……国内知名互联网媒体上,有一档人物访谈栏目获得了超过百万次的点击量 这档访谈栏目就是涵子访谈 从互联网的特性来说,“点击量”就是衡量一档节目在互联网是否有生.

带孩子一起诵读《朱子家训》吧
文∷孙贵颂 编辑∷周璇 绘图∷大跑要说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家训,莫过于朱子家训了 朱子家训的作者叫朱柏庐,因此人们又把朱子家训称作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柏庐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他一生没有外.

彩调旦角艺术表演的继承和以彩调剧《拾玉镯》中的孙玉娇、《换子记》中的陇氏创作为例
【摘 要】对于一个有造诣的演员来说,要敢于面对困难的挑战,跳出固有的行当束缚,在细微中见真章,将所学得的花旦表演艺术和谐自然地融汇于新创角色的表演之中 一个剧种能否生存延续,不但要靠演员将本剧种的表演.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