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台湾硕士论文范文 与论文,台湾学术界的暗黑角类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台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论文,台湾学术界的暗黑角,该文是关于台湾论文范文资料和学术界和台湾学术界和暗黑类硕士论文范文.

台湾论文参考文献:

台湾论文参考文献 台湾硕士论文台湾问题论文保险论文选题职称论文评语

论文震动岛内

每隔一段时间,台湾学术界就会传来论文的丑闻.早在20年前,台湾生医界大老邓哲明和学生柯逢年担任共同作者的论文就曾遭医学期刊《循环》(Circulation)撤回.2012年,台大医师林育谊等人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上介绍其在癌症及代谢症候群疾病治疗有“革命性突破”,论文发表数月后也因研究结果有问题主动撤稿.2013年台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杨念祖因论文抄袭,上任未满一周即闪电请辞,成为岛内“最短命”的军方首脑.

2014年,英国SAGE出版公司旗下著名学术杂志《震动与控制》(Journal Vibration and Control)出版方经过14个月的调查,发现屏东教育大学副教授陈震远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伪造“同行评审”,伪造了130个假冒人头电子邮件作为“推荐人”,营造其论文获得高度评价的假象,以骗取期刊编辑的信任,提高其论文的发表率.为此,该杂志在SAGE上公告撤销与其相关的60篇文章.

所谓“同行评审”,又名“同侪审查”,是一种学术成果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以确保作者的著作水平符合一般学术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换言之,一篇论文获得越多专家学者的推荐,就代表该论文的水准越高,也更能获得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青睐.

很快,人们发现这些被撤销的中有5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作为岛内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领头人,蒋伟宁先是声称“不认识陈震远,未指导过该人,不知为何会共同挂名”;但隔天又说“见过两次,没有私交”,且不承认参与或知晓陈震远.

但媒体报道指出,蒋伟宁与陈震远自2002年起,就有多篇论文共同挂名,质疑两人有长期合作关系,不可能互不认识.陈震远的双胞胎弟弟、蒋伟宁的学生陈震武表示,与陈震远、蒋伟宁共同挂名的文章共有17篇,有些是蒋伟宁指导的研究,有些是相关研究的后续,有时他会找相关领域学者加入,包括哥哥陈震远,因此才会挂名.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下属学术*审查委员会启动审查机制,针对被撤下的60篇论文清查,发现有40多篇和科技部补助的7个研究计划有关,补助金额约新台币508万元,涉及学者高达十馀人,蒋伟宁也是其中之一.

调查发现,陈震远和陈震武涉嫌“自己的论文自己审”,同侪审查圈和引用圈.陈震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灾害》(Natural Hazards)发表一篇12页论文,超过4页引用124篇论文,其中中111篇竟然是自己和弟弟以前写的论文.另外一篇“人机接口”相关论文,引用87篇自己的论文,以次冲高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创造出高影响力的假象.

陈震远兄弟不只引用自己的论文,连审查速度也不合常理,21篇论文在《自然灾害》发表,其中8篇的审查时间只有15天到1个月.更夸张的是,有1篇只审查2周就过关,而通常审查续要6个月.

此次事件不仅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多家国际媒体也连日大幅报道相关消息.在舆论排山倒海般的批评声浪中,蒋伟宁被迫辞职.

岛内这波学术丑闻不仅严重损害了台湾学术的国际声誉,也再次暴露了台湾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功利化问题,过度重视量化指标、考核、升迁制度的沉疴痼疾.

陈震远伪造“同行审查”,提高论文发表率,无非就是为了“升职加薪”.岛内学术界的评鉴考核、薪资奖金制度常常和论文及期刊发表的篇数挂钩,导致乱象频生.学者们皆面临以研究绩效为主的评鉴压力,大从当局补助、小至学校升职等,都取决于论文的产出量.为了冲高论文量,在理工学科领域兴起了互挂作者或在相同领域中相互援引论文的学术歪风.岛内有大学校长指出,有些重要的期刊论文,甚至有逾百人共同挂名.

台大教授黄光国直言,岛内许多来自学界的高官,平日忙于公务,实际做研究的时间不多,但他们掌握资源分配的权力,因此许多年轻学者或硕博士生会找这些官员挂名,一旦出了事,官员们就忙着撇清.

台湾学术界过于重视“量化”,导致学者无不削尖脑袋地向国际期刊投稿,一直以来为人诟病.学术研究不是体力劳动,不能过分强调“产出”,研究之路漫长而艰辛,学者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才能得出珍贵的研究成果.倘若一味看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哪还会有学者愿意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呢?

近十多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与科技主管部门不断强调以“进入世界百大排名”等口号式政策推波助澜下,鼓励以国际期刊如SCI、SSCI等引文索引库的论文发表数量、引用率与影响系数(IF)等,无视大学专业领域与个人术业专攻之别,不管普通或技职高教的差异,以一把量尺作为全体大学与教师学术表现之依据,这些都是造成岛内学术不端问题的主因.

特别是近年来,台当局投入重金希望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然而,学者的评鉴、薪资奖金制度常常会和论文及期刊发表的篇数挂钩,导致出现许多乱象.台湾大学副校长陈良基指出:作假到那么严重,真的很少见,这表明台湾学界的审查作业不够严谨.台湾学界太重视“量化”,导致学者拼命向国际期刊投稿,无所不用其极.

岛内学术已蔚为风气?

陈震远和陈震武兄弟论文事件决非单一个案.同年12月,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质疑台湾交通大学教授黄国华教授与学生陈昱勋《用DNA聚合酶为基因定序》的论文,原因是部分实验条件不符科学原理,实验结果过于完美,有的嫌疑,宣布撤销该论文.黄国华等人也遭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属学术*项目小组决议停权数年.

无独有偶,2016年11月初,台湾最具声望的学府台湾大学被国际知名学术网站PubPeer揭露,该大学的生物化学所教授郭明良有5篇论文涉违反学术*.之后与郭明良有关的研究团队,总共又被检举了多达11篇论文,内容均涉嫌,其中有4篇与台大现任校长杨泮池共同挂名,情况十分严重.

台湾大学的网站曾盛赞该校生化所教授郭明良的癌症研究新发现成果,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结果被撤稿.接着又有一篇台湾大学现任校长杨泮池2006年与郭明良共同合作发表的论文也遭到撤稿.过去有郭明良挂名的论文,也一一被揭发出问题来,郭明良已提出辞呈.

郭明良的学术论文范围涉及很广,包括卵巢癌、中胚层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肺癌、血管增生,还有三篇与骨干细胞有关.台湾医学界都推崇郭明良真的很有本事,他居然可以担任多门科系医师的指导教授,包括但不止于口腔科、外科、耳鼻喉科等.

如今真相大白,郭明良的科研成果禁不起检验,多篇论文有不实之处,屡次遭到国际学术刊物撤稿,贻笑学术界,更为台湾的带来极为负面、羞辱性的学术污名.其中被撤下2016年的某篇论文,共动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与台湾大学内部的多项经费,其中三项就高达4330万元新台币.郭明良从2009年到2016年,总共拿到1.5亿元新台币的补助经费.

很多岛内学者认,为现在呈现的论文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台湾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历来都刻意掩饰,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导致类似案件层出不穷.

例如2015年,浩鼎制药公司崛起,成为台湾生技成产业新宠,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新台币,成为台湾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生技公司.谁知2016年被揭发成果.

再如现任台湾副领导人陈健仁,2007年也曾被国际科学刊物抓到他的论文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受到若干年不准刊登他其他论文的惩罚.陈健仁就厚着脸皮熬了过去,然后风光得意地选上了岛内副领导人,有谁在乎他抄袭过别人的研究成果??

归纳上述: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台湾专业范文可作为学术界和台湾学术界和暗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台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年度汉字:日本人怕北,台湾人茫然
用一个汉字,高度概括民众对本年度重要事件及社会态势的看法,已成为亚洲多地的惯例 中国大陆“事””初心”“汉语盘点2017”年度字.

太原设计精英在上海,和法国、荷兰、美国,台湾、上海设计师碰撞出怎样的花火
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当代设计以快速的成长趋势和品质呈现于世界设计舞台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文思潮的复兴,设计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成为公众及中外设计界关注的重点 上海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在地文化层次丰富、类型.

国产网络悬疑探案剧的叙事变迁从《暗黑者》到《白夜追凶》
由于电视剧和网络剧审核制度的不同,在经过电视媒介上的断层后,悬疑探案题材得以重现网络剧市场 网络悬疑探案剧在叙事方面,依托于大数据分析,早期直接模仿美剧 受限于成本,制作水平总体粗劣 随着投资的增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