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研究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雅布根呼格吉木初步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雅布根呼格吉木初步,该文是研究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和吉木和雅布根和呼格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手写论文摘要顶格写吗堂吉诃德论文

摘 要:雅布根呼格吉木,汉语译为“行进中的舞蹈”,是流传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德日苏嘎查的一种蒙古族民间舞蹈形式,汉族称之为“蒙古秧歌”.雅布根呼格吉木以蒙古族传统舞蹈为主,同时吸收了汉族秧歌的艺术要素,又充满着浓郁的萨满教色彩,形成了极具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游牧文化:蒙古族秧歌:雅布根呼格吉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 2017) 11- 0037- 04

笔者在调查整理赤峰市非物质遗产时发现一种至今流传于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德日苏嘎查极具地方民族特点的节庆演艺艺术,蒙语称之为雅布根呼格吉木,汉语译为“行进中的舞蹈”或“步调音乐”[1],当地的汉族直接称之为“蒙古族秧歌”.这一艺术形式,流行范围极小,调查发现仅在一个蒙古族嘎查演艺,但是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笔者作为赤峰地区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研究者,带着一种使命感,拟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或许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有所作用.

雅布根呼格吉木由于其独特的蒙汉聚集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得天独厚的民族优势,是一种以蒙古族生活习俗为要表演内容,融入蒙古族萨满教的成分,吸收周边传统汉族秧歌元素的多元型文化,它的存在与发展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在多种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得以流传.由于其独特的表演内容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展现形式,于2013年被列入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又于201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雅布根呼格吉木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

一、关于雅布根呼格吉木的形成与演变

雅布根呼格吉木,汉语译为“步调音乐”[2]或“行进中的舞蹈”,当地人称“蒙古族秧歌”.这项民间艺术自清道光年间传入以来,一直在翁旗蒙汉聚集地区德日苏嘎查流传.据本地老人传说,该舞蹈传入起因是每逢春节或冬闲时期,当地百姓没有过多休闲娱乐活动,当地能人牧民鲍礼与关其格受周边地区传统汉族秧歌的启发,在蒙古族传统乐舞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汉族秧歌扭动行进的艺术形式,编创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雅布根呼格吉木——蒙古族秧歌.据说,每逢蒙古族秧歌走街串户表演时,许多农牧民均走出家门看热闹,或加入到表演的行列扭动起来,表演的人数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烈.久而久之,这种舞蹈形式因愈来愈受到当地蒙汉群众的欢迎而蔚然成风,很多不良社会风气也渐渐绝迹[3].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队伍最初由蒙古族牧民组成,后随着汉族居民的不断迁入,蒙汉文化的不断融合,一部分汉族人员也加入到表演行列.140多年来,德日苏雅布根呼格吉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表演内容不断丰富,鲜明的民族特征和艺术特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翁旗春节、那达慕期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二、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特色及其与传统汉族秧歌的关系

雅布根呼格吉木,虽然融入了传统汉族秧歌的元素,但其内容却以蒙古族生活习俗为主,如蒙古族牧民挤奶、剪羊毛、套马、摔跤等,形成了一种翁牛特蒙古族特有的舞蹈.

(一)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服装

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者,领舞领唱的人着满族服装,其余表演者均着传统蒙古族服饰,头戴蒙古族帽子、发箍、头饰等,脚穿蒙古族传统靴子[4],其中男表演者头戴各式各样的蒙古族帽子,女表演者头戴传统蒙古族头饰或用彩色绸布包头.男女表演者所系的腰带共5种颜色,有热情似火的红色(乌兰):有象征太阳的:有象征着永恒蓝天的蓝色:有象征着洁白的云朵以及蒙古族生活中的最纯洁、正直与美好的白色;有象征着茂密草原的绿色;这5种颜色同蒙古族哈达的颜色一样,代表了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信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道具

雅布根呼格吉木表演道具全部来自于蒙古族的生活用品或与表演相关的器具.领舞领唱者手持佛尘,指挥队伍队形变化,是整个表演的核心.其余表演者手中挥舞红色、、蓝色、白色以及绿色的五彩绸布,与腰间系着的腰带在用色方面相互呼应.小场表演时,有蒙古族狩猎、驯马用的蔓菁嘎、马鞭、弓箭、套马杆以及哗溜棒、蝇甩子、套力棒子等牧民家庭必备的用品用具:还有表演者为其表演的主人献上哈达:蒙古族传统的音乐器具四胡、马头琴等.

(三)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舞姿

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以“擦踏步”为主,节奏欢快、急促,特定角色率性而为和夸张的舞姿,使舞蹈表演妙趣横生、神采飞扬.这与台湾阿美族的山地舞蹈有些相像[5].但二者表现意义却不一样,前者舞姿身体向后倾斜,既像牧民马背上套马的勇猛身姿,又像摔跤手博击前的雄鹰展翅.后者主要表现阿美族欢快、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特点是:身子直立朝前瞅,脚尖轻轻擦地走,双臂两侧绕圈摆,上身左右随着扭[6].其表演者脚尖着地,步伐急促,表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生活节奏.

(四)雅布根呼格吉木的大、小场表演

秧歌通常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是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蹈,小场是2-3个人表演带有节的舞蹈或歌曲小戏[8].大场表演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野马分鬃、车轱轳阵、跑八宝[q以及借鉴传统汉族秧歌的盘肠、卷白菜儿等队形变换:每户小场表演时,要唱诵蒙古族传统民歌或说唱音乐,有《江木仁》《烟色的雁》《本波来》等[10].雅布根呼格吉木没有固定的表演模式,尤其小场表演时,舞者可即兴发挥和率性而为,夸张的舞姿和酣畅淋漓的表演,展现了舞蹈的喜庆、诙谐、幽默与欢乐气氛.舞蹈伴奏只限锣鼓,节奏急促,铿锵有力.

(五)雅布根呼格吉木的宗教色彩

在雅布根呼格吉木表演过程中,有两种道具颇为独特,一是面罩,一是牛肩胛骨.根据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普遍信仰的宗教,它是一种原始多神教,蒙古族作为通古斯语族的一员,其原始宗教信仰也为萨满教[“].对于普通牧民来说,萨满教就是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自发性的信仰,每当人们遇有重大疑惑或遭遇天灾人祸时,就会请当地的萨满巫师作法通神,牛肩胛骨就是巫师通神的利器之一,为了增加其神秘感,巫师往往要把自己伪装起来,面具就是巫师的道具.萨满的祈禳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期盼,这也是雅布根呼格吉木宗教的意义所在.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面罩同蒙古族萨满教面罩一样,在举行传统活动时,均需提前用备好的圣品或举行特殊仪式进行请神[事毕,也需举行送神仪式[”].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萨满面罩逐渐从宗教性功能向娱乐性功能转变.其次,萨满教进行神事活动时动物的肩胛骨也必不可少,而雅布根呼格吉木表演中的牛肩胛骨,在顶端钻孔,系上铃铛,蒙古族俗称“套力棒子”,是从原始蒙古族萨满教中演变而来.再者,蒙古族萨满教中有“白老头”这一角色,雅布根呼格吉木中白老头这一角色也与蒙古族萨满教中的“白老头”非常相像,从他须发灰白、手拄一根龙头拐杖的形象[1 4]便可明了.他是蒙古族居民中的一个神邸,主宰者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白老头夫妇”的形象很可能是借鉴了赤峰市敖汉旗蒙古族秧歌“呼图格沁”中白老头与白老头妻子曹门岱的角色[15].

(六)雅布根呼格吉木与传统汉族秧歌的关系

雅布根呼格吉木是一种体现德日苏嘎查人们生活状态、社会情感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作为蒙汉文化长期交融的精华,富有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秧歌是汉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16].雅布根呼格吉木,既称“蒙古族秧歌”,则必然与传统的汉族秧歌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又与蒙古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也与过去相比有了发展和创新,更吸取了周边地区传统秧歌的精髓.从面部扮相、时间场地、表演形式、队形变换等方面可以看出雅布根呼格吉木与周边地区传统汉族秧歌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从面部扮相上看,两种秧歌都是从传统戏剧中的妆容演变而来,均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其次,从时间场地上看,如今赤峰地区的汉族秧歌是大众休闲娱乐的普遍性活动.过去赤峰地区的传统汉族秧歌只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和节庆活动中表演.雅布根呼格吉木也在春节、元宵节及那达慕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进行表演:两种秧歌也均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及范围.第三,从演出顺序上看,两种秧歌既有“打场”.走街”、挨家按户驱灾请福的仪式,也都有“秧歌会要办,则必办三年”的民间说法[第四,从表演形式上看,传统汉族秧歌与雅布根呼格吉木都有“大场”“小场”两种类型.通常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第五,从队形变换上看,雅布根呼格吉木借鉴了传统汉族秧歌中的“盘肠”“卷白菜儿”[.等队形.

三、雅布根呼格吉木的保护与传承

(一)雅布根呼格吉木的意义与价值

雅布根呼格吉木作为翁牛特旗德日苏嘎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蒙古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具有特别值得保护与传承的价值.首先,雅布根呼格吉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而雅布根呼格吉木反映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望,是一种传统文化恰当的表达形式.对于雅布根呼格吉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引导多元文化持久发展,更能发挥其补史、证史的作用.其次,它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人们眼中所存在的任何形式的艺术,均来自于各族人们悠长的历史生活.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在生产活动中,根据自娱、祈福所需而创作,是各族人民群众传承历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19].蒙古族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积极健康、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有利于多种舞蹈相互融合与借鉴,为众多艺术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第三,旅游开发价值,雅布根呼格吉木是一种体现蒙汉人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保护其原生态的表演形式,有利于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结合本地区其它非遗项目,促进翁牛特旗旅游业的发展.第四,社会和谐价值,雅布根呼格吉木为当地农牧民在农闲、节庆期间提供了良好的娱乐方式,促进本地区农牧民生活情感交流,有利于化解邻里之间的误会与矛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进步,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雅布根呼格吉木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源强调的是精神特质的内容,它包含着一个民族或群体智慧、心理诉求和价值观念,这种精神内质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存在的根本依据[.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障它,使其得到传承,让其延绵不断的传承下去[21].雅布根呼格吉木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历史的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赤峰地区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秧歌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深受百姓喜爱.然而,农村经济及生活方式快速发展,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变化,本地区能够完全掌握蒙古族秧歌的表演过程和演出精髓的民间艺人寥寥可数,愿意参演的年轻人为数不多,传承出现断层,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开展,培养后继人才.首先,成立雅布根呼格吉木的非遗调查小组,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雅布根呼格吉木的渊源、艺术特点、传承情况进行发掘整理,建立规范的视频、图片、文本资料档案库.其次,由本地非遗相关单位设立雅布根呼格吉木保护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适度鼓励.第三,组建雅布根呼格吉木研究协会,促进雅布根呼格吉木表演者的日常交流与合作,并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培养传承人才.第四,将雅布根呼格吉木的表演与本地区汉族秧歌、蒙古族射箭等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发展,传承有序.第五,利用互联网、电视等媒体,让雅布根呼格吉木走出去,积极参加如《乡土》《非遗一拾遗》等大型非遗节目,实现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通过以上保护措施,使雅布根呼格吉木这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连绵不断的传承、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提供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塑造赤峰市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形象.参考文献:[1][2][18]《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 志·内蒙古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102,103.[3]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303.[4]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翁牛特蒙古 族秧歌申遗文本,内部资料.[5]李天民,余国芳.台湾舞蹈史·下[M].台北:大卷 文化,2005.29.[6l[10]李玉珍,李宝祥,穆春魁.翁牛特文史·第2 辑[M].内部资料,1998.144.[7]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文艺 出版社.1992.48.[8]蒯大申,祁红.中国民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2.171.[9]李宝祥.漠南寻艺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96.238.[11]李云霞.蒙古族萨满教信仰的发展与变化U].满 族研究,2008,(04).[12]张建华,薄音湖.内蒙古文史研究通览·艺术卷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334.[13]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蓟辽走廊 自然

经济历史文化[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15.235.[14]远近.科学爱好者丛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8.235-236.[15]朱恒夫,聂圣哲.中华艺术论丛(第9辑).中国少 数民族戏剧研究专辑[M].2009.407.[16]张青洁.特色中国:佳肴节日 民俗[M].呼和 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67.[17]李宝祥.蒙古族秧歌与汉族秧歌[N].中国民族 报,2004-2-27(10).[19]刘明华.浅谈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U]-大舞台,

2011,(9).[20]王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

学研究一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0.[21]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U].法商 研究,2009,(2).

(责任编辑赛汉其其格)

括而言之,此文是一篇关于研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吉木和雅布根和呼格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吉木乃的天空下
撰文阿依努尔·毛吾力提 摄影李玉忠那年的夏天,我和导师一起,连同我的两个师妹在阿勒泰的吉木乃县从事一个课题的调研,这让我有了一次走进中国最北边的这个县城的机会,走进我梦寐以求的阿吾勒,真.

现象学视野下梅尔吉布森电影的美学审视
王小俐,胡凡刚(曲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摘 要】根据电影现象学的观点,影像比任何艺术形式都更具有实证主义,影像是与原型分毫不爽,与生活实际浑然一体的 然而,通过&ldqu.

木格措,康巴高原雪飞花舞的情歌圣地
文·图王金城初春,我们一群摄友、文友兼驴友,为着心中的向往一拍即合,相约自驾去木格措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路唱着康.

当孤独无需被解救时,它是一种美誉吉布日洛初读寒友组诗《还乡或入藏》
初见寒友的这一组诗,想着要为这组诗写评语就像是叫我给一个素未蒙面的陌生人写第一印象,不知从何提笔 带着半知半解的感觉写下这段诗评,多读几遍诗后,作者的愁和思都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发现作者和我其实是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