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艺术实践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田字旁:乡村美术馆里的艺术实践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艺术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田字旁:乡村美术馆里的艺术实践,本文是关于艺术实践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和乡村美术馆和艺术实践和美术馆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艺术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论文800字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关于美术的论文

冯且 毛君 杨然等

编者按:冯且、毛君、杨然、吴芸芸、沈阳超、刘利斌这6位艺术家参加了2018年11月17日在可美术馆举行的“田字旁”(练塘艺术计划第二回)展览.本文收录了他们谈论此次创作的心得体会,呈现艺术家对乡村与艺术关系的理解与思考.

《浮尘》 / 冯 且

当我第一次来到可美术馆,印象非常深刻:乡村美术馆直接融入大自然,与稻田为伴,作品和空间和环境的关系更近、更直接,正是这种直接的方式,刺激我作出更加直觉的回应.针对“田字旁”展览命题进行创作构思时,我想到可美术馆一边是国际大都市上海,一边是与平常乡村无异的农业环境,这引发我将目光直接切入自然与城市之间最大的缝隙之一——空气.

我用直径1.5米的黑色圆盘装上活性炭,放置在美术馆的室墙上,在以蓝色天空为背景的画面上形成了一颗小黑点,而这个小黑点却如同放大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浮尘”.

在我看来,活性炭这种经过工业制造加工出来的、被大量用来吸附污染物的材料,具有一种人类对自身危害重新弥补的意义,它隐喻了人类发展的徒劳,或者指向一种轮回的宿命论.我近几年的作品,一直有关于呼吸、宗教、哲学上的探索.《浮尘》 这件作品,可以说是我个人创作思路的一种延续,它表达的是我对后工业时代的纪念与反思,是我对所谓的“进步”观念提出的宗教式的质疑.

《无名高地》 / 毛 君

在上海郊区生活了9年,在这段时间里,我曾很多次去到一些拆迁的村庄和即将被拆迁的村庄,去收购一些东西,比如电器、家具,还经常能免费捡到一些特别实用的物品.这些村庄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还未倒塌的门窗,它们像一座座纪念碑立于废墟之上,纪念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其实是可以用一些当代艺术的形式和语境去转换的.

《无名高地》这件作品是由我创作的,但同时也可以说是由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负责拆迁的工人和他们操作的机器,以及咱们的国家政策共同创作的.当作品放置于展厅之后,观众可以在这一道道纪念碑间穿行,或者登上阶梯去观望展厅里的作品;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这些纪念碑上肆意涂鸦.

我创作这件作品,受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的启发.但相对于波伊斯本人的解读,我更喜欢哲学家斯蒂格勒对这一理念的阐释.斯蒂格勒说,波依斯的意思可能是所有的人类存在者,都是内在地艺术的.在这一点上说,人的存在先天地具有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会表现在个人的行动中,是拦也拦不住的.所有人都可以算作是艺术家.重要的不是人人去学会做艺术家,而只是让人人有机会、有权利将他们身上本已潜藏的艺术能力发挥出来.但是斯蒂格勒评论说,这些人是出手的艺术家了,而那些还没出手、但有出手的潜能的人,他们也真真正正地是艺术家.正因此,我们才可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所以,《无名高地》的创作目的,无非就是尽最大可能勾引观者们出手而已.

《Unless》/ 杨 然

100公里的项目这次落地在上海青浦区的练塘镇.我先后来过三次.在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我就打算以一个名为“金田村”的地方作为作品创作的主要对象.

练塘镇的金田村,沿河有几百户人家.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屋舍群建下,民居的统一结构形态影响着这里每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和*关系.每一户人家的居家用品以及家具陈列的结构、关系都很相近,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没什么差别.从外部结构呈现来看,现代城市人一定难以接受这种看似按部就班的邻近关系与生活模式.但这正是矛盾所在:一方面,因为当地交通的便利,城市和农村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距离,但在物质形态与意识结构上却是一个时代的差距;另一方面,城市人的生活观念和形态与农村大相径庭,但依然以“另一种”方式按部就班地呈现在城市空间中.《Unless》的作品名就是对我们自身生活状态提出的追问.而呈现这个追问的可能,我想到的是关于对时间的处理.因此,在内容中,三屏的方式总有一个内容是关于对时间的具体呈现.

我在走访家庭的时候发现,今天居住在金田村的人们,更多是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期的“当代人”,且有更多外来务工者不断往来并居住在这里.尽管变迁不断,越来越融合的语言、文化在金田村反复发酵,但人们依然在微观的生活中保持着某种固有的行为动机,这种行为动机随时隐藏在金田村个体的记忆与梦境中.我想,任何人都有做梦的经历,任何人都会在做梦中以另外一种方式掌控时间.金田村的过去与未来是城市与农村在时间距离上的一个缩影,正如时代处理自己的时间一样——梦幻与超然.通过拍摄金田村4个家庭从9:00-18:00的日常状态,呈现人们在规律行为中的诉求与盼望,是回答对当代自身生活状态之所以然的一个方式.

《原野的风》/ 吴芸芸

11月初,我和同行的艺术家们穿梭在可美术馆四周的田野之中,我们一行人在田间小道上嬉笑畅谈,放音乐,拍趣味视频,记不得说了些什么,但是蛮开心的.

夜里,我们围着茶几上的黄酒、食物,窝在沙发里谈论着自己对当地的印象与感受.而这次,我带着自身的种种未解的难题逃离原本的生活,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我无力融入到当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不论是田野、房屋、道路、河流、小桥抑或是当地村民,他们在我眼里都简化为一种景观,让我以过客的身份观看.

最吸引我的是广阔的茭白地,当有风吹过时,田野里便形成了绿色波浪,有时缓慢、有时匆匆.这样的场景各地都能见到,或许不足为奇,但是茭白高高的植株和绿色的纤长茎叶,让整片田野更显柔软.在凝望田野时,我开始希望自己就是那田野里的一株植物,退却种种忧思,只是简单地在空气里生长,随风摇曳.

从上海回到成都后,我邀请了9位朋友做模特,请他们假想自己是一棵随风而动的植物,闭上眼睛,缓慢地摆动身躯,放空自己的灵魂.我摄录下他们的状态,然后通过电脑合成、复制叠加,把他们变成一大片的田野,并添加了湛蓝的天空和干净的云朵作为背景.这样,一片虚拟的人的田野就形成了.

想到可美术馆是被田野所围绕,那么在美术馆的墙上开一扇窗户,肯定是可以看见田野的.当然,我并不是真的去凿开一扇窗户,而是用4台电视机去拼成一个“田”字形的“窗户”,并且为它安装了一个洁白的透明纱窗,窗帘可以随意拉动,透过这扇“窗户”,便可以看见我虚拟出的田野景观.

这次驻留活动于我,其实就是一场逃离,暂时从繁琐的工作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我的创作状态本质上与游客无异:来到一个无忧国,忘记自我,去成为另一种存在.

《美( )的,更加美( )的》/ 沈阳超

第一次在上海练塘实地考察时,拍了一些当地随处可见的日常物件,比如村民晾晒在路边线桩上的靴子、竹竿上的雨衣……或许是拍摄角度的关系,这些物件在屏幕上失去了实际的体积感.一位艺术界的朋友看到这些照片时,问我是哪一位艺术家的雕塑.这个无意间发生的小误会却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是思维惯性让一个专业人士将日常物件误以为是艺术吗?又是谁参与了这种惯性思维的形成?艺术机制?艺术史?职业经验的局限?艺术话语的陈述方式?如果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物件的偶然形态,是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吗?或许这又陷入了一种艺术理论的陷阱?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美术馆前方的稻田内树立起两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拉有5根钢丝绳,上面固定长短不一的雨靴,用以模仿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的一段五线谱,完成一件“美的”“欢乐的”、具有“形式感”的、略带小幽默状态的装置.同时,观众还可以现场带走一套由我和茶水(吴延军)合作设计的关于作品的明信片,明信片的正面是作品的手稿和关于美术馆周边现场的摄影作品,背面则是一段残缺的《致爱丽丝》的五线谱,残缺的部分正好对应着稻田里的音符.

《停在金色上空》/ 刘利斌

稻 田

当我来可美术馆考察时,被美术馆门前即将成熟的稻田所吸引,开始构思这次作品方案时,就在想怎样与这片金色的稻田发生一些关系.之所以会对稻田非常感兴趣,是因为很难在其他的美术馆门前能找到一片稻田,而稻田对我来说,又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任何机会,在稻田从事劳动.我就想,也许可以借着展览的机会,在稻田从事一场与艺术有关,而非农业生产的劳动.

麦田与鸟

以前我还在北方生活时,家乡种植的是小麦,小麦成熟的那段时间,我总会看到整个麦田到处都是金的.而麦田附近只要有人路过时,麦田里也总会有鸟不停地飞起飞落,有麻雀,有鹌鹑,也有野鸡,它们在这个季节总是成群结队地在麦田里飞来飞去.

玩具鸟植入稻田

考察期间,美术馆门前的稻田正好也即将成熟,已呈黄之势,但田里还是比较泥泞潮湿.同时我也注意到这片稻田很少被鸟类打扰,鲜有鸟群一起在稻田采食或躲藏.根据我以前的麦田经验,于是就想,假如有一群鸟在稻田上飞来飞去,应该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吧.这片稻田虽然不被鸟类光顾,但我可以让一群玩具鸟代替真鸟在稻田里来一场短期的飞翔,制造一场麦田经验对于这块稻田的想象.

真鸟与玩具鸟

当提起乡村、提到田园风光时,鸟总是我们对于乡村不可缺少的景观想象.但是当我们真的去到自然,来到乡村时,真的能看到很多鸟吗?不,我们只能看到一群仿真玩具鸟制造的似真似幻并且短暂的浪漫.

该文总结: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乡村美术馆和艺术实践和美术馆方面的艺术实践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艺术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磨课:痛并快乐的过程记赖文霞老师《反文旁和欠字旁》一课磨课过程
一堂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一个教学团队合作的结晶 每次有新的课堂教学任务时,我们语文组总是聚集在一起经历一次次的反复磨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彼此的不同意见 可是这一次却很意外,备课过程很痛苦,但也很.

田春柳:一位军嫂的至爱真情
她叫田春柳,是名作家,土生土长的葫芦岛人 她的丈夫陈刚则是葫芦岛军分区的一名军官 认识陈刚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遇见爱情的方式会是最传统的相亲 2006年4月,不忍拂了朋友好意,她接受了相亲的安排,彼时.

田园综合体:乡村治理的新维度
2017年2月25日,第一号文件首次提到“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被认为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

田家炳:中国百校之父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
166所中学、9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有这样一位老者,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在中国捐献了300多所学校,他就是田家炳 7月10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