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孟子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孟子字义疏证》中礼和知的关系辨析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孟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5

《孟子字义疏证》中礼和知的关系辨析,本文是关于孟子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孟子字义疏证》和关系辨析和辨析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孟子论文参考文献:

孟子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学基础论文1500字安全教育论文800字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食品安全论文2000字

薛娅娜/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摘 要:在清代考据背景下,戴震用考据的研究方法对“理”与“礼”的重新解读,借此区别于宋明理学,意在回归孔孟之道.提出要去私除弊,才能将圣人所制定的“礼”践行,重知重行才能“尽道.”

关键词:礼理血气心知

一、性、理与知的关系

首先,戴震认为“血气心知”即是说人之性本于“血气”,由“血气”必生“欲”,有欲而没有节制就是“私.”戴震认为“凡出于欲,无非以生以养之事,欲之失为私,不为蔽.”这就否定了宋儒所说的欲和蔽都应该包含于“理”之中.

就性而言,在《疏证》的“性”之条目中有两个意思.一是,“血气心知”是“本乎阴阳五行者,性也.”戴震是孟子非告子,他认为事物之性是将物与物区分开来的固有之性.这个“性”《易传》中所说的“成之者性也”之性.二是,孟子的“性善”之“性”.

有血气,则有心知;有心知,则学以进于神明,一本然也.①

“心知”只是一种固有能力,“神明”则是思维的理性升华,但二者又是一体的.是在“血气”的前提得以进一步发展,达到“神明”就能认识无差失,认识人之内在美好秉性,道德的升华和学识的进步是一体的.

孟子的性善论中,戴震认为人性之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是人处于人伦关系中,能“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辞让,知是非,端绪可举,此之谓性善.”人心中自然有恻隐、羞恶、恭敬辞让,但需要“知”的发觉与扩充,在这里“心知”首先是一种辨别的能力,能够辨别何为恻隐何为羞恶何为恭敬辞让.

欲之失为私,私则贪邪随之矣:情之失为偏,偏则乖戾随之矣; 知之失为蔽,蔽则差谬随之矣.①

“血气心知”二者的关系就是“欲”和“蔽”的关系.“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欲生于血气,知生于心.”有“血气”则有欲,之失即是“私.”在“血气”之上有“心知,”“心知”有所失就是“蔽.”戴震的重知主义最终是为了除去人心之“蔽”.“常人之欲,纵之至于邪僻,至于争夺作乱;圣人之欲,无非懿德.”只有圣人能不私不蔽,不私就是去除私欲,即仁和礼义的表现;不蔽就能进学以达到“聪明圣智.”

二、礼之重

其次,戴震认为要认识人伦中的规律,故强调要知“礼”.

戴震认为:“在人物,则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谓道.”①最根本的人伦即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人伦中有内在的情义互相牵制和自我发展,对外表现的礼仪规范即是“礼义”.“礼者,天地之条理也,言乎条理之极,非知天不足以尽之.即仪文度数,亦圣人见于天地之条理,定之以为天下万世法.”圣人认识了其中之“理”,包含人际、人与世间万物的差别与条理,定下“仪文度数”即“礼,”作为“天下万世法.”戴震也将礼与仁结合讲:“言仁可以赅礼,使无亲疏上下之辨,则礼失而仁亦未为得.”①仁之中包含有外在的礼,也可以说礼恰是仁之外在的扩充.

戴震认为重礼义是为了使人能日趋于善,即回到上文所说的孟子之性善.并且强调了学习礼义的重要性

以圣人异于常人,以礼义出于圣人之心,常人学然后能明礼义,……以礼义为制其性,去争夺者也,……弗学而能,乃属之性;学而后能,弗学虽可以而不能,不得属之性.此荀子立说之所以异于孟子也.①

圣人与常人的区别就是,常人在没有礼义的教导下,只会顺其自然之性,求生畏死,争夺利益.由圣人来制定礼义,教化常人,使之认识到性之中原有的仁义礼之“懿德”.“弗学而能,乃属之性”这是对孟子的“良知良能”的发挥,圣人传授“良知良能”是顺着常人之“性之自然”,也就是一切的学的后果全都立足于本性为善,即自求于内.

三、人道之知即是学“礼”

最后,戴震得出“人道”之发展即是学习礼义.

有学者将戴震的认识论称作“观照说”,其根据来源于戴震将心知认识比作“火光照物”.

其心之精爽,钜细不同,如火光之照物,光小者,其照也近,所照者不谬也……其光大者,其照也远,得理多而失理少.①

对于事理认识如光般地照近照远,人的学习是对客观事物的表里和规则的认识,对其内在规律认识越深,就越接近于“神明.”并且要对所知加以践行,才更近于圣智,即“圣贤之学,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非如彼之舍人伦日用,以无欲为能笃行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圣贤修为之路.

关于人际关系之“礼”的内涵,《论语·八佾》中孔子对定公关于礼的回答是: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即是说所谓的君臣父子的固有*,都必须是君子有君子之有的“仁”,父亲有父亲应有“慈”的前提下,为臣与为子的才各该有“忠”与“孝”的表现.如果没有遵循礼义之旨,则会导致如司马迁所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②

戴震在对《中庸》中:“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的解读中即表达了对它的看法:“美君之能任贤者,岂不可叹其深远.”③君主只有自己拥有了美好的品德才有资格任用贤能的人.对仁义礼学习的最终目的仍是儒家之成圣智,使之“动容周旋中礼”,戴震强调重行重知,践行是最终目的,如此才能达到儒家的理想人格之圣智,才能“尽道.”

注释:

①(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6:19,41,43,48,32,5.

②见《史记·礼书第一》.

③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0.

参考文献:

[1]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该文总结,此文为关于孟子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和关系辨析和辨析相关孟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从晁错《论贵粟疏》看教师的言辞艺术
一、验古明今,层层深入论贵粟疏开篇就将古代圣王之时与今之时相比较 这里蕴含着深深的担忧,也是一种不可明说的暗示 接着,晁错就开始分析“畜积未及”的后果和危害 再是,作者展示了一.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见字如面》为例
【摘要】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读信节目,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理论,从节目现场设置对仪.

上古汉语特殊动宾关系辨析以《孟子》为例
摘要孟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上古汉语最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著作之一,书中丰富多样的特殊动宾关系语句集中反映了上古汉语的句式特点 这类特殊动宾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大.

有裨风教和舒其愤懑的双重考量章学诚修改《文史通义?言公》初稿考论
龙 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关键词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改订;乾嘉学术摘 要言公是文史通义中重要的文章,是章学诚批判乾嘉学风的代表作,存在着不同的版本 将湖海文传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