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方言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综述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方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综述,该文是关于方言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语气词和方言和综述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范文论文综述模板幼儿园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摘 要: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汉语方言分布较广,语气词各具特色.本文对西北各省区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成就与不足,以期对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西北 汉语方言 语气词

一、何为“语气词”

本文中的“西北”,是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区.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汉语方言分布较广,语气词各具特色.

从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来看,非常注重虚词的研究.自汉代以来,有关虚词的研究成果显著,语气词的研究也不例外.但在马建忠《马氏文通》[1]出版之前,并无“语气词”这一名称,对语气词称呼有“虚字”“助词”等.各家对语气词的说法,表面上看只是语气词名称的不同,其实,大多是把语气词和虚词放在一起研究的.自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语气词被单列为类,成为虚词中的一种.此后,如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4]等对现代汉语语气词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尤其是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5]将叹词划入到了语气词范围之内.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6]:“语气助词粘着于句子,常常被划出来单独成为一个词类.(1)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2)各地方言的语气词不同.(3)文言和白话语气词不是一一相当的.(4)语气词大多是标音的性质.白话……常有一词异写的情形.”吕叔湘先生对语气词的分析非常详尽,并明确指出,“感叹词就是独立的语气词.”扩大了语气词的讨论范围.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时考察》[7]认为,“语气词限于指句末语气词”,“是用来表达某种情绪的”,“有许多带有标音的性质.”“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由于‘全面’和‘系统’,填补了汉语史研究的一个空白.”[8]仅从目前面世的语气词专著看,对汉语书面语语气词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的是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9],该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该书认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李小军《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10]主要从历时角度对先秦至唐五代的语气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李小军在继承齐沪扬语气词概念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认为“在确定语气词的范围时,应当承认那些非典型成员的地位.”还认为,语气词的“句法及语义功能较弱,是纯粹作为一种显性的语气标记而存在的.”

综上,对语气词的归属问题,各家看法不一,但在语气词的词类划分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属于虚词.我们认为语气词是虚词的一类,但语气词不等同于语气,语气词不作句法成分,没有确切的词汇意义,语气词只是表达语气的手段之一,具有附着性、封闭性和标音性.我们认为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1]的语气词概念较为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语气词不包括叹词.

二、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

汉语语气词研究对西北方言语气词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是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主要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的汉语方言语气词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陕西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

在西北方言研究中,陕西方言研究成果颇多,语气词研究也是如此.

1.涉及语气词的著作

涉及语气词的著作主要是《陕西方言语法重点调查研究丛书》,这些丛书虽非语气词专著,但其对语气词的论述有极强的理论性.

兰宾汉《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12]的第七章“语气词”,讨论了“咧”“些”“嘛”“么”“呀”“吧”“的话”“去”等的用法特点.柯西钢《白河方言调查研究》的[13]第十三章“语气和语气词”分四节讨论了疑问语气及疑问类语气词、陈述语气及陈述类语气词、祈使语气及祈使类语气词、感叹语气及感叹类语气词.

蔡文婷和邢向东主编的《合阳方言调查研究》[14]的第十四章“语气和语气词”,分三节讨论了陈述语气及其语气词、疑问语气及其语气词、祈使语气及其语气词,第十六章讨论了表达复句关系的语气词.

邢向东《平利方言调查研究》[15]为研究方言的接触融合和社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本,该书第十三章“语气词”分五节讨论了疑问语气词、情态语气词、事态语气词、复合语气词及平利方言语气词的特点.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16]中“语法篇·语气和语气词”,主要从陈述语气、提顿语气、虚拟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六个方面对语气词使用时的语气进行了讨论,并对多用虚词进行了总结.在“语法篇·表达复句关系的关联词语和语气词”中,对因果类复句、转折类复句、并列类复句中的语气词特点及用法进行了分析,邢向东和王兆富主编的《吴堡方言调查研究》[17],第十四章讨论了“语气和语气词”,理论性极强.

2.专门讨论语气词的论文

关于陕西方言语气词研究,没有专著出版,在有关语气词研究的论文中,张成材《商州市方言几个语气词在句末所表示的时制范畴》[18]论证了商州市方言语气词“唻”“哩”“呀”所表示的时制范畴.韩承红《渭南方言虚词》[19]提及渭南方言语气词“开”的用法.周政《平利方言的情态语气词》[20]将陕西平利方言的情态语气词分为两类,即单用情态语气词和复合型情态语气词,并对二者的语法特点进行了分析.

(二)甘肃方言语气词研究

甘肃方言特征明显,但其语气词研究比较薄弱,且多集中在兰州方言.

1.涉及语气词的著作

就目前来看,甘肃方言语气词研究尚无专著,涉及甘肃方言语气词的著作,从国内文献看,主要是部分方言志.

《敦煌方言志》[21]的在“敦煌方言语法·助词”部分讨论了“语气助词”,主要分析了常用语气词“喃”“哩”“啵”“唦”“了”“咧”等的特点和用法.

《临夏方言》[22]的第三章第九节“语气词”部分,对临夏方言语气词的论述极为系统,并将临夏方言语气词分为四类,即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这对研究本地方言语法及周边方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兰州市志·方言志》[23]第二篇“方言词汇·虚词”,涉及到了“助词”,其实,这里的“助词”就是语气词.

《山丹方言志》[24]是一部专门的方言会话语料集,在其第七章“语法”中涉及到语气词“了”“咧”“喀”“唦”“波”“耶”“呃”“的个”等,并认为语气词“喀”是“给一下”的合音,不过,语气词“喀”是不是“给一下”的合音还有待讨论.

王建弢《礼县方言调查研究》[25]第五章“礼县方言分类词表”的二十八节“附加成分等”中,罗列了10“虚字”:“了[l?21]”“着[t?21]”“的[t?24]”“得[t?24]”“桑[sa?21]”“□[mu21]”“哩[li21]”“戛[?ia21]”“吗[ma24]”“么[m21]”,这里的“虚字”其实就是语气词,文中虽无对“虚字”具体论述,但对研究本地及周边方言提供了重要的语料.

还有,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26]、林涛《中亚回族陕西话研究》[27]和《东干语调查研究》[28],雒鹏、马亚宏、周蓉等编的甘肃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丛书共8本②、郭芹纳《简明古汉语知识辞典》[29]、李松茂《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百科全书》[30]、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论著提要》[31]等论著及甘肃单点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的系列教程,对甘肃单点方言语气词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无系统论述.

安忠义《陇右方言词语疏证》[32]涉及到对语气助词“价”的考证,但其书证极为丰富、有力.

2.专门讨论语气词的论文

研究甘肃方言语气词的代表性论文如李炜《兰州方言的两种“一个”句》[33]、张淑敏《兰州话“着”字研究》[34]和《兰州话叹词“加”用法研究》[35]、李小军《语气词“唦”的来源及其方言变体》[36]张燕子《兰州方言语气词“唦”“家”的用法》[37]、丁一欢《兰州方言语气词研究》[38]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兰州方言语气词进行了研究,而对其他地区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则很少,如王可峰《甘肃洮州方言中的语气词——河洮岷地区方言文化研究之一》[39]、张海铭《庆阳方言语气词“唦”的语法语用考察》[40]、黄大祥《民勤方言里的语气词“啷”及其形成》[41]等少许文章.秦安位于甘肃东南部,其方言属于甘肃方言陇中片,而对甘肃东南部方言语气词研究的成果则更少,目前仅见王曦《甘肃天水方言中的疑问句与疑问词中疑问语气词》[42]、吴银霞《浅析秦安方言的助词“哩”》[43]两篇文章.

(三)宁夏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

1.涉及语气词的著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方言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地点方言研究也不例外,先后出版的六部著作中,有四部涉及了宁夏汉语方言语气词.《固原方言志》[44]第四章“固原方言语法”中,分析了语气词的语法特点.《银川方言志》[45]分析语气词时,例句按语气编排,并依据特定的语气列举了不少独特的句式.《中卫方言志》[46]在调查提纲和编写原则上与《银川方言志》非常相似,一般的“分类词表”叫“分类语汇”,语法句依照语气分类编排.《同心方言研究》[47]第七章“语法特点”中,对同心方言语气词的用法从语气词的分类、语气词选择、疑问语气词的连用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

2.专门讨论语气词的论文

宁夏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目前既无专著,也无论文.

(四)青海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

1.涉及语气词的著作

关于青海地点方言研究,仅有专著《西宁方言志》[48],其对语言事实描写清晰,反映了西宁话的重要特点,如对已然体标记“给”“下”等的语法特点的描写很详细,这种已然体标记在甘肃秦安魏店方言中也存在.

2.专门讨论语气词的论文

青海方言语气词论文仅有彭嬿《“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49]一篇,该文运用比较法,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a”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指出“sa”字是阿尔泰语言成分随迁徙的人群扩散到其它区域,再与不同的语言接触后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发展结果.

(五)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

1.涉及语气词的著作

在地点方言调查方面,有刘俐李的《回民乌鲁木齐语言志》[50]和《焉耆汉语方言研究》[51]、周磊和王燕的《吉木萨尔方言志》[52].《回民乌鲁木齐语言志》是第一部专门描写回民汉语的方言学专著,篇幅不长,内容丰富,描写精当,讨论深入.在第六章“语法特点”中对单用语气词和复合语气词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其描写方法值得借鉴,并指出语气词分为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焉耆汉语方言研究》第七章“语法”的第三节“词类特点”中,将焉耆话的语气词分为单音节语气词和复合语气词两类,常用的单音节语气词有:吗、呢、嘛、萨、咧、哩等,复合语气词有咧吗、哩吗、呢吗、呢嘛、一个等,该书从使用频率、句法分布及语气意义等方面对这两类语气词进行了探讨.《吉木萨尔方言志》从语言、语法、词汇几个方面反映了吉木萨尔地区方言的特点.在该书第五章“分类词表——虚词”,涉及了语气词“唦”“咧”等.

这些方言著作虽非语气词专著,但其有关章节对语气词的讨论,对研究本地方言及周边方言语气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2.专门讨论语气词的论文

目前,还没有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专著,有关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研究的论文,仅有徐春兰《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探析》[53],文章将新疆汉语方言的语气词与普通话的语气词从字音、字形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描写了其语法特点.

三、成就与不足

西北方言的语法研究,除了陕西方言研究走在前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方言语法研究还比较滞后.西北方言语气词研究,虽无专著,但尚有一些论文值得参考.

不过,西北方言语气词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西北方言的宏观研究专著逐渐增多.如,莫超的《西北方言文献研究》具有开创意义,其中提到的西北汉语方言语气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随着对西北方言研究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语气词研究的论文逐步增多.(3)对语气词语法特点的静态描写比较客观全面.(4)在地点方言调查成果中涉及到的语气词材料很有参考价值.(5)越来越注重跨方言的横向比较,如彭嬿《“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a”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6)注重对语气词历时来源探讨,如邢向东《陕北神木话的准语气词“是”及其形成》等.

但也有不足:(1)相较于其他词类的研究,对语气词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2)探讨语气词的文章比较零散,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如对陕西汉语方言语气词的探讨较多,对甘肃、青海、宁夏方言汉语语气词的探讨很少.(3)西北方言语法研究,尤其是西北方言语气词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仅从面世的著作看,还没有关于西北方言的语气词专著,相关论文相较其他省区,篇目较少.

注释:

①郭进明等.陇南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②雒鹏,许萍,郭进明.陇右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

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③雒鹏,马亚宏,周蓉.洮岷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

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④雒鹏,阎玉宁,徐治堂.陇东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

试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⑤雒鹏,周玉秀,苟芳琴.陇中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

试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⑥黄大祥,雒鹏,王伟俊.河西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

试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⑦党志才,刘仁锋,雒鹏.河州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

试训练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⑧雒鹏等.兰州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4.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

[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

[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8]张斌《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

察·序》[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9]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

版社,2002.

[10]李小军.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12]兰宾汉.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

书局,2011.

[13]柯西钢.白河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书

局,2013.

[14]邢向东,蔡文婷.合阳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2010.

[15]邢向东.平利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书

局,2009.

[16]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17]邢向东,王兆富.吴堡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2014.

[18]张成材.商州市方言几个语气词在句末所表示的

时制范畴[J].商洛师专学报,1997,(3).

[19]周政.平利方言的情态语气词[J].安康师专学

报,2006,(1).

[20]韩承红.渭南方言虚词[J].人文杂志,2003,

(3).

[21]刘伶.敦煌方言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22]甘肃省临夏州文联.临夏方言[M].兰州:兰州大

学出版社,1996.

[23]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59卷)·方

言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4]何茂活.山丹方言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

[25]王建弢.礼县方言调查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

大学出版社,2015.

[26]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2[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7]林涛.中亚回族陕西话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

出版社,2008.

[28]林涛.东干语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2.

[29]郭芹纳等.简明古汉语知识辞典[M].西安:陕西

人民出版社,1990.

[30]李松茂.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

百科全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3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

论著提要1991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32]安忠义.陇右方言词语疏证[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1.

[33]李炜.兰州方言的两种“一个”句[J].宁夏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34]张淑敏.兰州话“着”字研究[J].社科纵横,

1999 ,(6).

[35]张淑敏.兰州话叹词“加”用法研究[J].甘肃教

育学院学报,2002,(3).

[36]李小军. 语气词“唦”的来源及其方言变体

[J].语言科学,2008,(7).

[37]张燕子.兰州方言语气词“唦”、“家”的用法

[J].文学界(理论版),2012,(7).

[38]丁一欢.兰州方言语气词研究[D].兰州:西北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9]王可峰.甘肃洮州方言中的语气词——河洮岷地

区方言文化研究之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2).

[40]张海铭.庆阳方言语气词“唦”的语法语用考察

[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2).

[41]黄大祥.民勤方言里的语气词“啷”及其形成

[J].甘肃高师学报,2013,(3).

[42]王曦.甘肃天水方言中的疑问句与疑问词众疑问

语气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1).

[43]吴银霞.浅析秦安方言的助词“哩”[J].鸡西大

学学报(综合版),2012,(12).

[44]杨子仪,马学恭.固原县方言志[M].银川:宁夏

人民出版社,1990.

[45]高葆泰,林涛著;银川市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银

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46]中卫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卫方言志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47]张安生.同心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8]张成材,朱世奎.西宁方言志[M].西宁:青海人

民出版社,1987.

[49]彭嬿.“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

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0]刘俐李.回民乌鲁木齐语言志[M].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51]刘俐李.焉耆汉语方言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

大学出版,1994.

[52]周磊,王燕.吉木萨尔方言志[M].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53]徐春兰.新疆汉语方言语气词探析[J].伊犁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此文总结:该文是关于语气词和方言和综述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方言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方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从方言视域看张贤亮笔下的西北世界
雷丽霞(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本文在张贤亮小说的基础上,从方言的角度看张贤亮笔下的西北世界,探讨张贤亮笔下运用方言所展示的西北乡土风貌,所折射的生产生活民俗和所.

现代汉语中好不AP类羡余否定综述
摘 要本文旨在总结“好不AP”类羡余否定(如她好不漂亮 “好不漂亮”表示“好漂亮”)的研究现状,认为以往研究注重描写该现象的语.

明清西北商团驼队中的激励故事
摘自经济学家茶座2018年第1辑 郑志刚 文近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的林竞先生所著于1930年出版的亲历西北 作者林竞(1894—1962)被誉为“民国时期西北拓荒第一人&.

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张爱玲小说语言艺术综述
内容摘要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张爱玲小说语言艺术的研究一直不断进行,主要侧重如下四个方向一侧重语言修辞手法的研究,二侧重语言特色的研究,三侧重语言风格的研究,四侧重语言陌生化效果的研究 这些研究极大地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