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汉文化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分析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汉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分析,本文是汉文化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文化遗产保护和徐州博物馆和对策分析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汉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沈燕祺,孙梓萍,何 靖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

【摘 要】徐州两汉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为便于资料搜集整理,本文主要以徐州博物馆对徐州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进行研究.其中主要以徐州博物馆的概况、对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真实可查的资料和直观深入的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徐州两汉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从现代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10-03

一、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一)徐州博物馆概况

徐州博物馆中不但存有众多丰富多彩的文物,而且藏品体制较为完备.“20000 余件藏品,主要由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玺印、书画等构成”[1],包含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当代艺术品,内涵丰富.主体除书画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古代遗址或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时代和来源都很清楚.大部分为两汉精品文物,它们不仅代表了国家级文物水平,还展现了独特的徐州历史文化底蕴.

二、徐州博物馆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成效

(一)保护工作的现状

1.“从楚墓出土的玉葬服,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玉衣,也是工艺最好、最精细的玉衣,其中玉片多达4248余件,并且所有玉片来自新疆.”[2]当考古人员发现玉衣时,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几乎看不到金丝的存在,玉片也被打残大半.国内考古专家充分论证,经过徐州博物馆玉衣修复小组的编号、清洗、整理、拼对、修复等不懈努力,这件世间罕见的金缕玉衣终于从历史长河中被解放出来.

2.博物馆主体展馆的东侧碑园,其南侧和西侧围墙镶嵌了80块碑刻,外部加了玻璃罩作为保护措施;但碑园北侧和东侧的大部分围墙尚未完工,约有二三十块碑刻和建筑施工用的砖瓦裸露在外,其中有一些碑刻已嵌入围墙却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二)保护工作的基础配置

徐州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经验丰富.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开始对馆藏文物进行修补和维护,同时对字画作品重新装裱.而配备了一系列保护修复文物专业设备的文物修复保护室在1999年成立,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对馆藏及考古出土文物进行修复保护.自2000年起,相关机构引进了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了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并开展了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此期间完成了“彩绘玉片保护研究”“江苏省文化厅出土饱水彩绘陶器保护”两项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首批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乙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二级资质.

(三)保护工作的进展

1.广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徐州博物馆自2016年以来会在馆内配备的学术报告厅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主要以学术讲座、知识讲堂、文化体验、艺术文化展演等形式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民众展开,且活动均为免费报名,有利于增强徐州市民对徐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向世界展示徐州两汉文化.在2015年的国家博物馆日期间,英国狮子电视公司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国际部到徐州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财富大翡翠帝国》(中文名《玉石瑰宝》).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保护文物专家的帮助下,徐州博物馆的考古学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汉墓的土画背后厚重的徐州两汉文化.徐州博物馆做为两汉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汉代珍品曾多次在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展览,对徐州汉文化和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技术走向世界起到了良好作用.

3.强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徐州博物馆被选入徐州市第一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2015年12月28日,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打开了徐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徐州市文化事业试点工作发展路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徐州博物馆将以建立博物馆理事会为契机,不断强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使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更加完善,提高公共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博物馆在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冲突.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对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徐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重点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忽略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在徐州苏宁广场开发建设过程中曾经发掘出历史背景不明的文物“扛着石碑的赑屃”,可惜的是,在建设初期挖掘机就将石碑碑帽和赑屃头挖断,导致现今留下的仅有残破的石块.除此之外,“还发现了西汉楚国及东汉彭城国之都城的东城墙,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分别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39个坑座、7座房屋遗址、1座鼓楼建筑遗存、3方石碑,出土大量青花瓷、青瓷、绢麻等各类文物千余件”[3];虽然所发掘文物都被完整保留下来,但发掘地点的产权归属于开发商,为其财政收益的需要,文物保护无法做到原址原建,这意味着文物出土遗址的破坏和对考古工作的阻碍.

“目前中国发现的古代汉唐以前唯一一处采石场遗址——徐州云龙山采石场,发掘于2014年,在现存的约30000多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挖掘人员共发掘出68处石坑,其中采石坑63个,石坯5处,刻字1处,墓葬2处等.”[4]另外,还有踏步、楔窝等遗迹.由于开发商不肯让步以及政府的不作为,保护工作始终无法进行下去,如今遗址上已经高楼林立.在对徐州大同街“为镇抚司遗址”进行修复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原址原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能做到将出土石碑和部分遗址搬运到博物馆内进行保护和展出.

与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相比,为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市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古城内不得兴建大型的商业设施;古城内不再有新的医院、学校和行政办公楼,等等.使得苏州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和重视.

以上提到的文物出土和保护工作均由徐州博物馆进行,虽然具有将遗址修复和保护的能力,但是碍于地产开发商的压力以及政府在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中对遗产保护工作的漠视,使得徐州博物馆的遗产保护工作只能让步于经济建设.

2.文物保护投入不足.徐州博物馆属于国家二级博物馆,虽与上海市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同级,但财政拨款远远不及二者.又因为资金的不足制约了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事业发展.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受到资金的影响,徐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长期处于缺少自己的设计风格、对文化创意未能进行深度提炼、功能性不强的状态.二是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由于举办一场活动的经费不足500元且对外免费,导致开展活动模式单一,只能局限于“讲座”和“青少年手工”两种形式.同时,徐州博物馆的网站建设不够完善,既没有达到大体介绍博物馆内展品、展厅分布的要求;又不具备当今各大博物馆都在加强建设的——“数字化博物馆”的规模.

3.社会认知面窄,普及度低.“提到徐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的城市名片,而不是徐州丰富多彩的汉代旅游资源,这是因为徐州还未树立‘两汉文化旅游’的城市形象.”[5]例如西安是秦文化和汉唐文化的代表,在历史文化旅游领域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徐州,如龟山汉墓这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目前的人气也仅限于江苏省,有的甚至仅在徐州地区,其影响力是不够的.并且,徐州市民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不够重视、对徐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够支持.如徐州的“中枢街金氏宅”,是一处位于徐州市中心的典型民国时期四合院,于2014年10月被列为“江苏文化遗产”.由于政府重视不够和房主本身对遗产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使该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拆除的现实,渐渐隐没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

4.文物保护人才相对薄弱.文物保护人才数量依然不足,人才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根据徐州博物馆网站提供的资料,徐州博物馆从1987年开始由馆内专业研究人员发表研究专论,但自2003年后这样的研究专论便不断减少,且从2010年至今没有发表研究专论,可以看出徐州博物馆对于专业人才的配置及管理仍存在不足;在工作人员进行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如遇省级政府突然下达硬性任务,就会导致原本正在进行的本土任务被搁置,进而本土工作被大量堆积,无法按期完成修复、进行相关展出.

(二)可行对策分析

1.大力提高徐州两汉文化遗产数字化水平.要提高徐州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水平,需要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对徐州汉代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积极建立博物馆的网上站点,可以通过数字显示、网络教育和研究服务来丰富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展示方式;通过现代化技术比如场景互动、虚拟现实等方法充分展现出徐州两汉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拓宽两汉文化传播深度、广度.

2.强化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徐州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增强与行业协会、学会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这样有利于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如对于某一藏品,深入挖掘研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能够做到价值再创、古为今用;以两汉文化为基础,从不同角度设计主题展览,既能贯穿历史主线,又能(下接第223页)摆脱传统模式;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同时,高校还可以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共享相关专业人员,定期通过委托或合作的方式对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博物馆展品内涵和保护措施的认识.

3.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徐州博物馆不仅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更应该设法拓宽博物馆的经费来源渠道,由此提高博物馆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统一起来.如,争取企业的赞助和合作,通过开展活动获取收益等.有关部门也要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民间资本资助公益事业、鼓励博物馆多元化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财政政策.

4.合理定位,增强特色建设,积极探索博物馆整合资源的新形式.重视自身资源优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徐州当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和社会特征,对博物馆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与其他区域博物馆的横向交流,共享人才、信息和馆藏资源,如和大连汉墓博物馆进行联合展览.通过两个博物馆的联合展览,向广大公众进一步展示两汉时期两个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同时通过到不同地区与不同博物馆合作,巡回展览,扩大徐州博物馆的影响力发挥长期效益.

四、结语

在面对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专业的队伍去践行保护工作,需要决策者付诸心血与财力,需要当地居民的共同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使徐州能够绽放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总之,对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战略保护现状的探讨,需要对徐州传统文化进行设身处地的研究、对建设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全面的观点,要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专业的保护,对文化历史负责.

参考文献:

[1]姜川.徐州地方文博产品创意开发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

[2]方圆.旷世奇珍 西汉的楚王陵金缕玉衣[J].中国网综合信息,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tRQpiV.html.2012.

[3]林玉尘,古德.徐州苏宁广场工地发现汉代徐州城古城墙遗址[J].中国徐州网—徐州晚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5cef2ab0101myjg.html.2013.

[4]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采石场遗址[Z].徐州博物馆,http://www.xzmuseum.com/zl_detail.aspx?id等于1876.

[5]周云圣.关于徐州文物古迹保护开发现状的调查[R].中国矿业大学,2015.

该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汉文化专业范文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徐州博物馆和对策分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汉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传统手工技艺以徐州剪纸为例
唐俊杰 金洁徐州剪纸作为苏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在2008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名录,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的典范代表 因此,从这徐州剪纸切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探索无疑是有益的 .

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其经验基于深圳的实证
【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在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深圳非遗保护的两大创新举措——“非地非遗”“非遗文创”,认为非.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