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制造类开题报告范文 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制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本文是关于制造类论文范文例文与《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强省和建设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在的支持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经信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抓改革、强创新、促融合,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安徽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可简要概括为“六五四三一”:1~11 月,工业用电量增长5.6%,居全国第6 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居全国第5 位;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846.4 亿元,居全国第4 位;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328 户,居全国第1 位.1~10 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居全国第3 位.

(一)新项目加快推进.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重点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92 项.1~11 月,技术改造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95项、竣工224项,京东方10.5代线主体厂房封顶,康宁液晶玻璃基板、晶合12 英寸晶圆驱动芯片等一批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预计全年技术改造投资突破6000亿元.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领域和国家重大工程包,先后六批次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48个,获得资金198亿元,总额占全国的20%.

(二)新主体加速涌现.大力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开展“个转企、小升规”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截至11 月底,全省新增私营企业15.6 万户,增长30%;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 户.1~11 月,集中签约100 个5 亿元以上项目,开工67 项、竣工3 项,累计完成投资264.3 亿元.中部地区首家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挂牌成立.

(三)新产品快速增长.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1~11 月,开发省级新产品387 项、培育工业精品131 项,认定信息消费创新产品100 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2.8%,工业机器人增长44.8%,智能手机增长9.6 倍,小米手环市场份额居全国第1、世界第2位.帮助企业开拓产品市场,举办产销衔接活动10 余场次,累计签约金额230 多亿元.

(四)新产业贡献提升.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 安徽篇》,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1~11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580.3亿元,增长15.9%,贡献率由65.2%提高到66.9%.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1~11月,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高于全年下降目标2.6个百分点.

(五)新模式加快推广.开展智能制造示范专项行动,重点实施141 个智能制造项目,7 个项目进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名单,东旭光电、江南化工入选国家智能化生产线试点.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1~10 月,推广工业机器人2700 台.开展两化融合对标贯标,新增国家贯标试点企业12 家,占全国1/10.荣事达智能家居“双创”平台成国家级标杆.安徽工业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运行,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六)新动能显著增强.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全国率先发布《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 家,培育省级行业技术中心6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5 家、工业设计中心60 家.大力推动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关停炼铁产能222万吨、炼钢产能314万吨,提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1~10 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34.2 亿元,同比减亏48 亿元.推动出台“降成本20 条”,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社保支出16 亿元,完成直供电交易394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1.4亿元.

新举措推动新发展开创制造强省建设新格局

新的一年,安徽省经信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工业强省、创业富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建设制造强省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提质增效、精品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民营经济提升“七大工程”,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

(一)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健全“工业云平台”体系,建立高水平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模型,构建全省工业“大运行、大服务”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降成本20 条”,牵头做好降成本和企业减负工作,深入开展“产融合作”,进一步扩大小额票据贴现规模和直供电交易覆盖范围.指导马钢、益友金属等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去除炼铁产能62 万吨、炼钢产能64 万吨.完善企业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谋划推出“精品安徽”集中宣传推介活动.

(二)实施精品制造工程.加强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四大平台建设,组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绿色建筑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个左右、技术创新示范标杆企业3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 家.大力培育网上设计、众包研发、云上制造等协同创新新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深入开展“安徽工业精品三年行动计划”,培育省级新产品500个、工业精品100个.

(三)实施高端制造工程.坚持“建芯固屏强终端”,推进京东方10.5 代线及驱动、存储、射频和太赫兹特色芯片项目建设,支持合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中国IC 之都”.聚焦攻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打造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施“名城、名园、名企、名品”战略,打造“中国声谷”.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建立技术改造投资三年项目库,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包、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建设,用好10 亿元工业企业综合奖补资金,重点推进1000 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

(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点线面布局智能制造,深入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推广工业机器人3000 台以上;制定实施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生产线评价标准,改造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100 个,培育智能工厂20 家以上.大力宣贯《安徽省信息化条例》,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百家贯标、千家对标”,推广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力争参与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企业突破3000 家,国家与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超过300 家.加快“宽带安徽”建设,实施安徽物联网、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试点.

(五)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围绕技术、管理、结构三大节能方向,实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广先进设备,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力争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左右.研究制定绿色工厂建设标准,实施绿色园区创建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绿色产品、工厂、园区和供应链.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举办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介会,搭建研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力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

(六)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培育众包设计、个性化、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出10 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办好第四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培育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促进设计成果产业化.创建一批生产性服务公共平台.探索建立服务型制造产业联盟,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性、行业专业性服务平台.

(七)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开展“树专精特新典型、扬隐形冠军美名”主题宣传,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坚持“龙头+配套”,建设一批中小企业产业园,培育超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专业镇20 个.评价发布制造业十强县(区).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创建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大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合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培育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30 家.深化民企合作,扎实推进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园建设.

该文结论,此文为适合《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强省和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制造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造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发布
本报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提出2020 年前,围绕推动能源革命总体工作部署,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 制约性或瓶.

地方版行动计划如何对接《中国制造2025》
本报记者 侯沁自2015 年5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各地陆续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地方版行动计划,初步勾画了本地制造业发展的蓝图 据中国电子报记者梳理,已有北京、河北、安徽、甘肃、四川、.

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据新华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月 1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和降低物流用能成本,为企业减负助力;部署以试点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 深入实施,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的五大工程兼谈《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展
苗圩当前,以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集群式爆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全球经济进入到一个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为抢占全球经济竞争新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以&ld.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