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思考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对弗施莱格尔《论小说的信》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思考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对弗施莱格尔《论小说的信》,本文是思考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和《论小说的信》和弗施莱和格尔类论文范文文献.

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微信营销论文微信投稿平台微信投稿手写论文摘要顶格写吗

摘 要: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是德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浪漫文学理论的奠基人.本文通过分析其《论小说的信》中的几个概念,探究了施莱格尔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分析了其浪漫主义文学观点对德国文学,尤其是德国小说的影响.施莱格尔所倡导的阿拉贝斯克式小说体裁,感伤与浪漫的阐释,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的评价标准,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语文学弗?施莱格尔;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108-01

弗?施莱格尔《论小说的信》(Brief über den Roman又译作《小说书柬》)于1800年在《雅典娜神殿》上刊出,作为《诗谈》中自成一体的一部分,它保留了即兴谈话的特点,由虚构人物安托尼奥回应另一位虚构人物阿玛丽娅对于让?保尔小说的批评.文中作者巧妙地借安托尼奥之口将自己的对于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小说的观点“一吐为快”.

一、阿拉贝斯克式的小说体裁

阿拉贝斯克指一种阿拉伯风格的图案,其构图极尽繁复与交叉,包容性极强,各种元素之间却又能交互辉映,共同构成一副整体的图案.施莱格尔曾在文中表示:“真的,我设想的小说只可能是叙述、歌唱以及其他形式的混合体,而不可能是别的”.[2]施莱格尔在此提出的小说形式远远超出了一般范围内对小说的形式定义,将小说视为一种各种文学体裁的混合体,能包容各种不同形式的特点,并举了塞万提斯和薄伽丘的创作风格作为佐证.文体上的混乱势必会给读者造成一种“眼花缭乱”之感,这些不同文学形式在小说中的交织正如阿拉贝斯克风格一样,乱——其中却又有序.

施莱格尔的对小说体裁大胆而富有心意的构想为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坛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同样的主题和美学主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或者各种形式的杂糅得以实现,是一种大胆地尝试.

二、感伤与浪漫

在《论小说的信》中,施莱格尔对“感伤”(sentimental)这一概念的论述不在少数.他在第一次反驳阿玛利亚对让?保尔的指摘时就直言:“凡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一个感伤的材料的,就是浪漫的”.因此,感伤从来都不是与眼泪联系在一起的,而是与“想象”一同出现的,而“想象”原本就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施莱格尔指出,感伤不是眼泪汪汪,而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精神的情感”,可以说,其重点是落在“感”上,而非“伤”上.换言之,能触动人心的作品即为好的作品,这也与后来施莱格尔一直强调在小说中作者的“自白”和真实情感流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一致.

1798年,弗?施莱格尔在《雅典娜神殿》的创刊号中曾将“浪漫诗”定义为“与时俱进的万象诗”(progressive Universalpoesie).他认为,诗,亦即广义的文学,就空间而言是无限的,就时间而言是无止境的.他包罗万象,也就是说,除了“与时俱进的万象诗”之外,别无真正的文学可言.弗?施莱格尔所说的“浪漫诗”并非指某一特定的文学流派,而是泛指文学理念.施莱格尔跳出了一般文学流派“派别”之间的差异,高屋建瓴地指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应该具有“浪漫”的特质,“浪漫”并不是某一个流派,某一些作者的专利,而是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流露出的气质.

三、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

所谓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指的是施莱格尔强调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作者“自白”的重要性和对“真实历史”的观照.浪漫主义文学从反对一切以理性至上的角度出发,矫正了当时的风气,重新使得人的“想象力”、感性认识受到重视.但是,施莱格尔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位远非如此,在想象和感性的背后,他提出了文学作品中更需要关注的“真实”.

首先是作为客观真实的历史作为浪漫诗的基础.施莱格尔曾说,浪漫的虚构从中发源的其他那些源头,也同样是真实的历史.[2]施莱格尔清楚地指出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真实的历史,浪漫主义所追求的个性与想象并非毫无根基的海市蜃楼,而是对真实历史的“多次改动”.改动的过程亦是作者想象和创作的过程.如果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基础不是这种真实的历史,那么文学作品创作就会容易陷入为了想象而想象的怪圈,再优秀的作品失去了根基也就变得毫无生气,并且必将不能长久.

其次是作者的自白(Bekenntnisse),我们称之为“主观的真实”.施莱格尔在文中提到:“对于史诗风格而言,没有什么比作品中看不到自己的情绪流露更加违反史诗风格的天性”,这种真实的“自白”使得文学作品找到一个发挥想象的“点”,即作者的思维不论如何进行想象与加工,我们都能根据他的“自白”来把握作品的主线,这种“自白”越是真实,作者发挥想象的空间就越大,读者在作品中体会到的境界就愈加宽广.

基于这两点的考虑,施莱格尔表示,“独特的见解”和“所描绘的生活之多少”是其评价所有小说的一把标尺,而其实质分别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真实.

四、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对施莱格尔《论小说的信》中阐述的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观点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其浪漫主义文学观点的理解.施莱格尔在许多作品和文章中都提出了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观点,对当时和后世的德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小结:这是一篇适合《论小说的信》和弗施莱和格尔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思考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思考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理解力的三大源头:维科、赫尔德和施莱尔马赫
一现代思想史家一致承认,在19、20 世纪之交,德语世界的哲学家确认并定义了一种具备特有独立性的知识型,然而直到现在,这种知识型仍被普遍忽视 敏锐地意识到它独特的潜力,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及其众.

试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茨威格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中图分类号I521 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12 071摘要精神分析批评是20 世纪重要的西方文艺批评派别之一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一个女.

《攻壳机动队》:从赛博格的存在意义展望后人类主义时代
1995年由押井守执导的攻壳机动队,是一部极具哲学意蕴的百科书式的科幻动画电影,2017年推出了真人版电影 这部作品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类科学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赛博格出现.

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的宗教哲思
【摘 要】英格玛·伯格曼将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思考通过那些精湛的镜像语言传达出来 在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奇幻国度的同时,也对上帝的存在、死亡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些关涉生命终极意义的主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