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研讨会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一颗和一部红色经典》会实录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研讨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一颗和一部红色经典》会实录,本文是研讨会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和实录和研讨会类毕业论文范文.

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红色文化论文经典论文国学经典论文

2016年5月29日,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社、山东省作家协会、军委政治工作部文化处共同举办高建国长篇报告文学《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研讨会.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军委政治工作部副局长姜秀生、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苗长水、《文艺报》主编梁鸿鹰、《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徐坤、著名评论家张陵、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著名评论家汪守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著名评论家胡平、著名评论家白烨、赵海虹、《人民日报》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刘琼、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李朝全出席会议并发言.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

今天参加这个会特别高兴,因为这是一部写我家乡斗争生活的作品.去年9月在沙家浜的时候,我和高建国讨论过这部作品,今年春节后看了一遍,这两天又重温了一遍.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军事文学作品,也是从另一种角度阐述红色经典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

作品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我非常熟悉的沙家浜,重点以沙家浜这段历史为主要内容,引出一颗与一部经典作品.读了这部书,对整个新四军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认识.

叶飞领导的新四军“江抗”,在我们家乡的那段斗争历史是非常经典的.今天的沙家浜成为一个红色旅游胜地,也是因为与《沙家浜》这台戏有关.关于沙家浜的斗争历史,我们知道的比较多的是军民关系.新四军在江南浴血奋战了好几年,留下了光辉的历史功绩.从文学的角度看,我读了特别有兴趣的,首先是这部作品讲述了与《沙家浜》这部红色经典相关的一段历史,以及阳澄湖一带军民关系的故事.高建国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写,以刘飞身上的引出“江抗”的发展史进而叙述一部红色经典,这个切入点非常好,我认为非常有意思.在写作上,高建国也下了很大功夫,故事很多,开阔面也非常大,叙述了很多人文历史.这部书,可以说是最完整的关于沙家浜革命斗争史的一个全本.

老一代新四军领导,在我们家乡进行抗日斗争时期,留下了非常完整的东西.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是一部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通俗的斗争史.沙家浜地区的抗战主要有三股力量,一是新四军的江南抗日部队,还有一个是《沙家浜》中胡传魁那样的游杂武装,还有就是地下党的游击队.作品完整地叙述了那段历史,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内容,非常准确、非常公正,也丰富了我们江南抗日斗争的一段重要历史,使读者对沙家浜的印象更加鲜活、清晰和全面.书中对几种抗日力量的描述和各方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书中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开国中将刘飞就是常熟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还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历史人物,都写得非常好.这部作品写得非常不错,从党史、军史、地方史的角度看,也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读了以后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并受到很大教育.

去年在沙家浜的时候,常熟市领导,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同志,都非常看重这部作品,希望在沙家浜举行一个首发仪式.我觉得,我们中国作家协会要隆重地推荐这部作品,今明两年咱们国家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今年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建党九十五周年,明年建军九十周年,我们依然要大力推荐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成为这一段时间当中、这几年当中我们重点推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确实对我们的年轻一代非常重要,即使是了解这些历史的人,我认为依然是要好好学习.

前几天,我们在赣州举行了第三次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会议,我在会上提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首先是你是否具有革命的理想、革命的信念.革命理想、革命信念是否充沛,实际影响着我们历史题材的创作.第二个,就是对革命历史题材认识的深度怎么样.浅层的理解,对人物、事件,整个进行简单的叙述是不行的.我觉得高建国的这部作品、这个题材、这种深刻度、这种调查研究的广泛性和细致,值得我们学习.实践证明,好的革命历史题材,常常要做充分的准备,否则就很难写好.我想这部作品,高建国至少用了五年以上的时间吧,前前后后的准备,可能还不止于此,仅采访和实地勘踏这些人和地方,走也得走一两年时间,这就做了巨量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如何去表现,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高建国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从一颗切入,从这样一个比较小的点人手,让飞起来了,翱翔和穿越了整个新四军曲折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英雄、英魂.后面这部分我看得非常仔细,我觉得是对我们革命先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和祭奠,这种写法非常好.从文学创作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不大,但是回归、展示着一个特别宏大深邃的历史场景.人物的穿插也非常好,始终围绕着刘飞,始终围绕着沙家浜这几条线来进行革命斗争史的叙述.

所以,我感到高建国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非常厚重的,既是难得的革命历史教材,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我对高建国的创作表示敬意!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在军事文学创作上,老一代有好多高级将领在搞文学创作.现在又看到了高建国的作品,向你致敬,谢谢你!我们期待着,愿这一颗继续飞,飞过江南,飞遍全国,飞入每一名读者的心灵家园.

姜秀生

军委政治工作部副局长

高建国是部队领导,在当前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时期,工作特别忙.我很惊讶,高建国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把这么一部厚重的作品写出来,这需要怎样强烈的责任感,作出怎样巨大的投入才能做到!

这本书真实地揭示和再现了新四军“江抗”的不平凡斗争经历.全面反映新四军的整个历史,包括新四军的抗战史,我遇到的很多新四军老领导,他们对这方面还是有很大期待的.我觉得,这部作品确实是从军队角度,从战史角度,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了,这个价值是非常大的.而且高建国以他领导干部的身份,他的立场、史观,确实是唯物的,收集了大量材料,看了以后确实让人觉得非常兴奋,也很新奇,尤其是沙家浜那段历史更加重要.

第二,这个作品除了史实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非常难能可贵的还有,里边再现、还原了这段历史当中的一些活生生的场景和故事,都是真实的,也可以说是英雄传奇,一段真实的革命历史.里面的很多人物,没有局限于当时那个历史阶段,从开始怎样,后来怎样,一直到今天怎样,整体的命运感特别强.尽管有的人物是小人物,只是点到,但命运感非常强,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作品在基本的历史叙事上,许多人物的命运都表现出来了,这些人物的命运也是很让人感动的.

第三,这部作品所写到的这段历史,所描写的这些人物,对照我们今天确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书中描写的一些人物,确实是理想信念非常坚定的英雄前辈.反观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军队,大家都在问,军队怎么了?两个原副主席都被抓起来了!作为军人,很多人都感到没法跟老百姓交代,也愧对先辈.我想高建国在写这部作品时,他内心一定是有这样强烈的使命感的.书中尾声部分朱一在雨花台念写给刘飞的那封信,你看人家刘飞不光自己是英雄,夫人也是好样的.我们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夫人在干什么?很有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军人的一种真实和现实的追求,书中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所以,这部书虽然很长,但读的时候还是很痛快的,有些地方是让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

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这部讲述了与红色经典故事的作品的诞生,也有它的历史意义.所以,我要真诚地向高建国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特别是向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中国作协的领导,表示感谢.军队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包括其他领导干部进行文艺创作,是我军的传统.我军的文艺工作可以说就是我们党和军队的领袖们开创的.井冈山时期,、朱德等一些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文艺的先河.在后来的军队建设中,这种历史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你看军队写的《长征组歌》,我觉得老前辈这个贡献,不比他们在战争年代的贡献小.这部作品的诞生,对于传承我军政治工作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

黄宾堂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

高建国是军事学博士,还是卓有成就的作家.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济南军区作家群的佼佼者,这些年还获得不少奖项.这部大气磅礴的、将近五十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是他最新的力作.我们都说写报告文学是个体力活,这本书采访写作,我算了一下有十四个地方.我们一般都说三分书斋七分田园,就是说写作一个报告文学,三分是在书斋里头,七分是在下面采访,在搞调研,确实花了很大的工夫.

苗长水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我代表山东省作协,也代表原济南军区范围内的作家,对中国作协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多年来给予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实际上,军事文学创作是我们山东省作家协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色.从建国初期到今天,一大批济南军区作家,也同时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的成员.今年初,省作协回顾去年的工作,专门汇报了军事文学委员会的创作成绩,包括高建国的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省作协杨学锋书记、张炜主席都高度重视,说这个研讨会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我们每年军事文学委员会都要搞一个类似的活动.

建国跟我是同时代的前卫报社编辑,我们俩缘分很深.我比他早几年到报社,1980年,我编了一篇他写的作品,原稿写了有六七干字,我给压到了两千字.把稿子送到丛正里主编那儿,丛主编是战争年代入伍的老革命,他看了稿子后,拿起铅笔来,用橡皮在上边擦,把我用铅笔划的都擦掉了,恢复了原稿,然后在上边写了几句话,对他的这篇稿子评价很高.

后来建国到了报社,开始是跟我在一个编辑室,后来调去做一版的编辑.当时领导们对他的评价,就是他写新闻稿子倚马可待.建国这个人就是刻苦,而且做任何事情都有一股子劲,就是一定要争第一的这种气势.虽然他当时做了一版的编辑,但是始终没有放弃作家梦.实际上,就文学成就来讲,建国当时也只差一步.刚才炳银老师进屋就说,28年前,他在首都体育馆给建国颁过奖,是百家期刊发起的“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奖.

后来由于工作原因,他不得不把文学梦放下了.他到部队当师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和政委、军区政治部主任和副政委,这些经历提升了他的素质,拓宽了他的视野,回过头来,对他再写文艺作品很有好处.特别是在第二十集团军工作这五年,对于他认识和把握“江抗”东进特别是沙家浜斗争史,有重要作用.这本书中的人物,多数都出自于第二十集团军.这支部队有不少江南学子,知识分子多.这是构成这个有文化的部队特质的重要因素.

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为什么沙家浜的斗争历史能够成为一部红色经典?看了这部作品后,就会有一个明晰的答案.新四军这段历史包括沙家浜的历史,确实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我有个建议,如果有这种可能性,找一个合适的翻译,我觉得,这段历史非常有翻译的价值.咱们现在不是对外推介嘛,就是要对外推介我们的红色历史.这段历史为什么能成为一部红色经典?沙家浜为什么能受到的重视?说明对新四军这一段历史非常看重,这也是我们党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很有翻译的价值.现在是强军的年代,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年代,军队浴火重生,这样的作品对我们军队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施战军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高建国这部作品最早是苗长水推荐到《人民文学》来的,稿子本身太长了,需要截取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发到杂志上.高建国写的这个东西非常严谨,因为每一章、每一节都特别严实.那么编辑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要把这个严实的东西,重新组合成另外一个东西.我们最后编发出来的这一块,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稿子发出以后,很多朋友、老师都跟我们联系,说这个东西发得好,比在头条上发一个长篇小说还让我们高兴,我们愿意看这种实实在在的,而且过去我们也不是很了解的、真的能够在我们心里边产生波动的作品,反响非常好.

有几个点,我觉得是这个作品非常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新四军这一段历史.新四军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支队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特色?这部作品能够明显看出来.首先,这是一支文化感非常强的部队.现在一写国共之间的戏的时候,国民党都是绅士,都是有文化的,都是粗口,形象各方面都是如此.作品中的新四军队伍不是这样,可以说从文化上各方面都不一样.在新四军形象上,过去我们确实挖掘不够,包括《沙家浜》这戏给我们的印象,也没有文化的印象.这一部报告文学,还原了新四军的文化素养和内在的精神修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还有一个,就是新四军的历史.新四军的故事怎么讲出来,而且又不能有任何和历史相违背的东西,它的复杂性,评价起来的那种难度等等,这个其实是非常难的.历史确实已经给我们形成了一些障碍.包括项英的评价问题,这本书里面对项英的评价特别清楚.还有像叶飞、谭震林和书里的主要人物刘飞,作者带着精神来写,把新四军当中的一些关键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就是这么一部写军史、与军史相关的一部作品,怎么提炼出文学性.高建国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从刘飞身上的一颗开始往外展,故事由此串联开来,这就是文学.老百姓最熟悉的关于新四军的故事,就是《沙家浜》o京剧之前的事情,军事作家记者是怎么来写的,尤其是故去的那几位艺术家,通过这部书可以在读者当中广泛传播,建立一种不朽的形象,这是挺不容易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的坚持,包括真正下到新四军战斗生活的几个地方,不可能产生红色经典.书中这些地方读起来,真是令人非常感动.一个艺术家和文学家,真要能肯这样下功夫的话,能没有好东西吗?我们现在这种精神太少了.

第四个,这部作品如何对当今发挥作用.我们看到,很多作品写历史的时候非常精彩,但是它对当今有多少启示意义,或者说能够非常真切地发挥在当下的意义?很多作品是找不到门路的.这个作品,真的是找到了这个门路.作者写出的这个东西,就展现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历史的价值绝不能用别的方式来曲解.对于当今我们,怎么来生活,怎么怀着、带着这样一种历史感来面对今天的生活,在这一点上,无论从刘飞还是从艺术家还是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包括当年的一些老百姓,从他们身上都能得到一种在今天生活的启示.这个作品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本书是写了一部不是特别为人所熟知的重要军史、历史.它激活了这种革命历史和今天生活的那种切实的关系,这是一个更重要的特点.这部书,可以说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一部大作品.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流传得更远一些,能够在社会上得到更高的评价和重视.

梁鸿鹰

《文艺报》主编

看了这部作品后,还是感受挺多,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点,讲的是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就是《沙家浜》,但实际上把整个新四军的历史,放在抗战过程和反法西斯战争整个大的背景之下来说,实际上整个地串联和还原了抗战的大历史,这个大历史当中,中国人发挥的作用,新四军在整个抗战当中的多方面作用,这一块写的是非常成功的.另外,作品还塑造了中国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及官兵的鲜明形象.让人非常注意的,实际上写了一群在自己最好的年龄,从事了一种最危险、最伟大事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经历的一些难忘岁月,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人都是二三十岁,正是情感需要磨炼、需要组织家庭的时候,作者很细地写了这些将领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组建,这个是挺吸引入的一块,这作为文艺作品来说是很重要的.书中特别讲了陈毅和张茜等爱情婚姻的来龙去脉,组建家庭当中的一些细节,真实反映那个时代条件下,他们既是军队高级将领,同时作为普通的人,相互关心,互相扶助,还原了一段纯粹的、有人陛、有真情的历史.这部作品这些浓墨重彩的篇章,构成了它的一个特色.

第二点,这部作品由抗战的大历史,转向新四军的大历史,最后转向一部作品,而这部作品是跟我们国家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到后来《沙家浜》家喻户晓,直到现在,在几个样板戏中,《沙家浜》依然是影响非常大的.作者把这部分置于书的核心,然后讲了这部作品历经的几个阶段,由文学到沪剧,又到京剧等等.这个剧的主角,沪剧是女主人公,改为京剧变成了男主人公,书中交代了好多历史当中种种细节,这是在了解这段历史当中不可缺少的.

第三个特色,作者把报告文学拿到历史大背景和具体事件的结合中来写,我觉得结合得比较好.作者发挥了他善于讲故事、善于抓细节、善于剪裁这种能力,虽然作品的篇幅有点长,但是你阅读起来,因为它有大量史实的研读和采访作背景,所以还是有可读性的.

另外,作品自始至终有一种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作者对自己笔下的史料,是有充分把握的,并且把握得确实很好.对这些革命者在那个特殊年代思想和人生的变化,把握得非常好.

在具体的历史的这种还原和处理方面,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具体讲,作为一部作品,虽然是以红色经典作为聚焦点,最后实际上做了好多对历史事件的交代.比如公馆,这个公馆实际上在好多的反映这段历史的作品当中,很少有这样能够把这个事这样交代.对一些主要人物的梳理,我认为在形象塑造方面,都非常有特点.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条件下,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特别是还原历史的一种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就是以往我们认识历史总是通过回忆录,通过亲历者的讲述,但是这些讲述都带有个人的色彩.高建国是在这些基础上,有了一个创新的整理挖掘,这种整理挖掘能够更好地还原它的本来面目,还原这段历史,还原被历史的、被时光的烟尘所掩盖的细节.

汪守德

著名评论家

高建国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这部55万字的作品,应该算是一部大书,是一部奇书,是一部厚重之作,既有着斐然文采,又有浩然正气,我读这本书就是这种感觉.首先应该表扬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杂志社.因为这些年,我的印象就是《人民文学》发了很多的军事题材作品,在这方面扶持的角度来说,是很让人尊敬的.作家出版社也是这样,这些年来在推出作品这方面,应该说有一种很宽广的胸怀来做这件事情.

高建国这本书,我觉得他是干了一件很独特的事,也是很重要的事.虽然说在很多年前,二十多年前,我们读过他的《本世纪无大战》,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应该说这个作品里面所表达的思想,在部队还是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这么多年来,实际上高建国一直在进行写作,尤其是这部《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我觉得这部书可以作为高建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一个人干什么事情,或者写一本书,是不是把你所表现的这个题材,是不是穷尽,是不是把它写透,很重要.高建国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把新四军这支红色军旅写透了,就是说,有人再想写这个题材,我觉得是比较难的.写透,就是无论是对新四军的历史,还是对红色经典产生过程的描写,这种采访,起码我感觉是把它写透了,这是一个.

这里面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个,就是高建国为这部书所进行的深度采访,还有就是精心书写.这里面不光是跑了很多地方,刚才说了十四个地方,其实是十四座城市,采访的点、采访的人物加起来,不计其数,我相信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没有这样一种深度采访,要想成就这样一本大书,很难.

高建国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很多我们可以引起重视或者思索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首先是什么呢?就是说体现了一种自然心.什么自然心?就是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这样一种态度.我觉得特别是这些年来,我们看了,在网上、在文献里,有大量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颠倒黑白的文章,或者作品,使我们搞不清楚革命历史的真正面目,就是我们怎么去认识那些人,怎么了解那些事情,或者怎么评价我们曾经有过的这样一种历史.我觉得脑子里有一点犯糊涂,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反正我自己有这样一些零乱的想法.高建国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我相信他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就是来正视或者来澄清我们的历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它的原生态,它的原貌.这对今天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是非常有好处的.

前几天,何建明副主席带领我们在赣州开了一次研讨会,到那个地方,我很受震撼.我们的革命历史,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一些部分,其实是非常不够的.我们可能是知道了一些东西,但有可能被净化、被过滤,你可能不能完全地、全面准确地或者真实地去了解那样一个面貌,这样,历史留给我们这个印象当中,是打了折扣的.这种后果是什么?我们在很多的问题上,对历史抱着一种虚无主义态度,就是对未来可能就抱着一种很天真的、很幼稚的看法,就是我们怎么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或者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时候,我们用一种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值得思考.如果是我们不能很严肃、很认真、很科学、很客观地去看待我们历史的话,我相信,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很客观、很理性、很严肃.

这部作品,我觉得它特别重要的就是这两个方面,一颗代表的什么?就是我们的战争历程,一部红色经典,代表的就是文艺创作.这两个方面,高建国都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很扎实、很到位的一些史料,让我们看清历史.这部书还反映了什么?就是我军文化工作者的特色,或者是一个历史阶段我国军事文化工作者的特色.其实这本书的书名就极具概括性,像里面写到的新四军战斗历程,写到的“江抗”,我们过去看黎汝清写的《皖南事变》,写的是什么?指挥权在项英手里了,项英是错的,叶挺是对的,后来搞成了反的.所以,皖南事变这种悲情结局,有它整个大环境这种必然性,也与人物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就是项英和叶挺之间的这种关系.

作品对皖南事变前前后后的事情,对“江抗”前前后后的事情,描写得特别到位,特别清晰.这一点特别可贵.说实在话,我们就知道六十年代看《沙家浜》是怎么回事,这本书里面写得太详细了.作为非虚构的作品,作者在里面进行了多么巨大的劳动,才成就了这样一本书.这可以作为好多专业作家来学习借鉴的,没有这样一种坚持,很难很难.

还有就是,这本书里的政治判断.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点心存疑虑的.因为《沙家浜》这个名字,有许许多多的让你联想到“”的事情,就是这个“”怎么处理,这部经典在作品里怎么去进行表现,这需要作者的政治判断和政治智慧.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高建国作为一个高级将领,长期的这种文学写作,在这里面体现了丰富的经验和作品的深度调研.在作品里,你看不出来那种不妥当的描述,就是原原本本把这种事情给写清楚,写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忠于历史的态度.这是非常高明的,没有被别人所指责的地方.而且这里面还有,关于《沙家浜》之所以后来成为经典,今天其实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今天产生了大量的舞台剧,其实99%以上都是很差的,无论从思想、从艺术层面上,都经不起推敲.原因何在?都是粗制滥造的.《沙家浜》从第一场到最后的一场,从里面的人物、情节的设定,到一些台词的修改,都是经过干锤百炼.我们今天好多剧目,根本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地方,但是人家在舞台上演的时候,也可以受到很高的评价.我觉得像《红灯记》《沙家浜》,包括《红色娘子军》这样的作品,真是干锤百炼、艺术感很高的.它有它产生背景的问题,高建国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处理得非常好.这种判断,很稳妥,也符合向今天读者讲清楚新四军的历史,讲清楚这部红色经典产生的感人过程,这是很值得赞赏的.

第三个就是文化的色彩.我们怎么用这样一种历史,用这样一种文化创作过程,来告诉今天的人,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历史,经历过怎样的文化创作.不是说过去凡是有问题的,凡是受到批判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其实有很多东西,是很值得思考的.就比方说我们这个军队,刚才秀生讲得很好,我们高级将领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他出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整个军队出了问题,这是两回事情.其实我们军队,广大的官兵,当然也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支军队本质是好的.我们可以想到,历史上最能打仗的这样一支部队,我们可以数数看.人家说成吉思汗这个队伍所向无敌,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这支部队装备很简单,每个人就是一匹马、一壶水、一袋干粮,一个长矛或是大刀、弓箭,就是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就是这样,很简单,但是这支军队吃苦耐劳的精神你很难想象,行动快速,那种编制、那种体制,最符合这支远征的队伍.还有日军,其实日军的装备是很精良的,同时这支部队组织很严密,基层官兵的战斗力是极强的.后来我们的红军,我们的志愿军,在这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衣衫褴褛,装备很差,能够不被打败,其实有些东西是很像的.像新四军这种战争中诞生的部队,因为人数比较少,在整个抗战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这支有文化的军队,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部书,把新四军的这一切和具有的这样一种文化精神,写得相当透彻.

最后一点印象,这是一部之书.高建国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他视野很开阔,想的问题很深.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来进行这样的写作,有一种基本支撑,使这本书就有了这种本质.同时,他写得很严谨.另外,他写的一些内容,我觉得都是可靠的,就是我在阅读过程当中,他写的我都是相信的,我相信他在采访的时候很到位.对一些采访的素材,采访的一些人,我绝对相信,哪些东西能够站得住,哪些东西是不是很可靠,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地进行客观把握的.这就是这部书的应有价值,就是战争生活和文化的结合,才使这部书产生了奇效,应该是这种感觉.这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部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的作品,向高建国表示祝贺,表示感谢.

白烨

著名评论家

我在文学之外有一个兴趣,就是军史,不是一年两年了,几十年都这习惯,晚上去看军史.这部书写的这段历史很重要.新四军东进的苏南,是整个新四军里头最难的一个区域.新四军发展的难度在什么地方?新四军跟八路军非常不一样的是有“两限”,一个是被限制,划区,把新四军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还有一个是项英的限制,没有积极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统一战线中只讲团结不讲斗争.所以,新四军特别难,而且装备差.新四军在苏南难立足,是因为别的地方主要是“日伪顽”,苏南还多了一个“匪”,还有民团和大刀会,有时候你还没有跟敌人斗,“匪”先把你收拾了.所以,出现一部写新四军的作品非常难,又是写苏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这部作品我看后觉得有三个特点,或者说有三个贡献.

第一个是,由刘飞身上的一颗切入,构成了抗战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史诗,而且充满悬念,甚至可以说化残土为传奇.因为大家可能会问这颗怎么来的,怎么回事?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大家的关注.所以我认为,书中关于沙家浜的活动,当然讲了过程,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个由头来讲这段历史是主要的.我对这个感兴趣的是,我想知道他们此后是怎么回事,这本书解决了这个问题.刚才说到的阳澄湖养伤的36个人,以及跟他们相关的医护人员,包括后来的情况都说清楚了.所以,把这段历史写出来,而且是通过采访、自己踏访、实地调查、史料整理等多种方式,占有几个方面的材料,这点非常重要,对全面准确反映这段历史非常有用,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个意义,是通过阳澄湖36个伤病员,以他们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新四军在艰难环境中的苦斗.新四军特别难,难就难在它是处在一种特别复杂的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生存都很困难.那时候他们有一个顺口溜,我只记得前两句:“一天三战,一夜三移.”可见那种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所以我觉得新四军这种难,书中就写得很充分,尤其是通过阳澄湖的36个伤病员,把这个史料写出来了,让我们看到新四军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后来新四军为什么顽强?为什么叫铁军?这种顽强和善打恶仗,与经历的环境有关.所以,后来为什么粟裕就那么厉害,被称之为和林彪齐名的一个指挥员,他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所以,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写出来,那种顽强的、坚韧的精神,而且是由几个人发展成几十个人、上百人、上千人,用各种办法去发展,越来越壮大.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新四军贡献大的有三个人,应该讲首功是陈毅,正因为有陈毅这种坚决往苏南、苏中到苏北的发展,才有新四军重建的基础.再一个是周恩来,周恩来在协调叶挺、项英关系当中起到很大作用.因为这两个人都听他的.还有一个是刘少奇,1939年9月起,有两年时间他是在新四军,把的新精神带来了,纠正了项英不发展人和的思想,对于统一新四军思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后来新四军重建时,刘少奇立了很大的功劳,因为他已经把工作做得非常好了.所以,这一段写得非常成功.

第三个,这个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新四军六师十八旅,然后写到二十军.二十军很重要,是三野里的第一个军.三野十六个军,二十军贡献非常大,刘飞是二十军的首任军长.把二十军的历史写出来,这个很重要.因为我觉得二十军的历史,应该得到完整的展现.这本书让我看到好多历史,有些是我以前不清楚的,作者给说清楚了;有些是我清楚的,又重温了,很棒.

总的说,我觉得这本书不错.但是我觉着,你现在是有很多材料,在我看来,觉得还可以再继续做文章,就是把我所期待的六师十六旅再写一写,我希望再用你这种方式,把这段历史挖掘一下,给我们再留下一个重要的文学见证.

李炳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我和高建国认识有28年了,后来虽然没联系,但很早就接触到高建国的一些作品.那个时候,从他的作品看,他对文学的这种期待,他的文学视野,像《本世纪无大战》,是视野很开阔的作品.后来高建国担任部队领导职务,还有时间写作,现在有这样一部作品提供给我们,我非常高兴.

这个作品有一个特点,切口很小,从一颗进入,但是进入之后非常丰富,非常宽广.作者写这段历史,不像有些作品写历史,光写过程,打什么仗怎么回事,战役的进程.高建国写作过程中,始终是把背景,或历史的许多事件、或人、或人的命运,介绍得很好,所以写了很多故事,包括“江抗”要东进的时候,陈毅与项英之间的摩擦等等,写了很多细部的东西.所以,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感觉这里面好多事情似乎知道,但又知道得不是很清楚,不很自信.但正是在这个似曾知道但又不甚知道当中,对人有一种诱惑,使人产生兴趣.样板戏《沙家浜》,过去讲了很多,但《沙家浜》怎么发展成后来这样,这一次我才知道.《沙家浜》这个名字还是起的.“智斗”这场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历史的、细部的,但又很重要的东西.

所以,这个作品,我感觉一个方面很厚,延续时间很长;再一个很宽,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我觉得这部作品的写法,作者是下了功夫的.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有直接访问、亲自踏勘,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写实文学最需要做的工作.我看这部作品,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写得很到位,就是吃透了,用细节说话,用事实说话,用人的命运说话.所以,总体感觉这部作品非常好.

我们今天如何面对我们的革命历史.自从《亮剑》出来之后,我们过去写革命历史是一种倾向,过去我们叫反对战争恐怖论,革命烈士写得很浪漫,写得很悲壮,残酷的东西不让写.但是《亮剑》出来以后,好像写领导的战争就是打打杀杀.但是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不光是打打杀杀,还有智慧,还有像新四军这种文化程度比较高的部队.这是与《亮剑》那种作品不一样的.再有,就是像那些抗战神剧,简直是对我们革命历史、革命战争的一种很歪曲、很随意的戏说,很不严肃.但是这部作品,在揭示我们革命历史的时候是严肃的,是庄重的,是动情的,也是很有情感和历史担当的,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给我们今天再写革命历史题材、历史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写这样的东西,像过去那种简单的、机械化的、新闻宣传的写法不行,像《亮剑》和后来的抗战神剧这种写法也不行.就是要很好地真正地还原历史,不是搞所谓的揭秘.现在写历史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认为过去宣传的革命都是假的,里面有很多阴谋的东西没有写,现在有些人要从猎奇、揭秘的角度写,用怀疑的态度去写.现在好多小说,包括一些谍战剧,打着虚构历史的旗号,以党的某个阶段、某场战役为背景,专写一些“阴谋”的东西,说的都是怎么耍手腕,怎么搞阴谋,怎么欺骗老百姓.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它是正确的、健康的、真实的;揭示我们革命历史当中的一些重要片段,不回避残酷,不回避内部的矛盾,不回避生存的艰难.不回避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样的作品有说服力.高建国在这么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提供这样一部作品,真是不简单,令人佩服.

贺绍俊

著名评论家

这本书的确很好看,其实仔细想想,作者写的内容并不是很新的,也不是很独的.一颗写的是刘飞,其实背后写的是新四军;一部红色经典写的是《沙家浜》,这些我们说起来也熟悉,而且相关的书也很多.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绝对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印象.所以,我是非常欣赏高建国的这个写法,大家也说了,是一个很小的口,的确是一个很小的切口,进入一个很宏大的空间.这本书大致上可以说有三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新四军的历史、重点是新四军“江抗”的历史,另一个内容是刘飞的个人史,还有一个就是《沙家浜》这部红色经典的成长史.这三方面内容,每一个都可以独立成篇,都可以写一本很厚的书.但是作者把三方面内容糅起来,从一个很小的切口进入,这是很特别的写法.你很难说他是一种什么写法,所以我特别感慨.文学是没有常规的,你遵循着内心就是规矩.这部作品完全是遵从作者内心,他内心这么走,就成为了规矩.

我就想到作者和书中引的一句话很有联系.他引用了一句话,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读了这句话我突然很有感悟,觉得作者写作时,其实也是从战术范围向战略敲门,他的整个写法,是有一个战略的构想.

首先,我是愿意把这部作品当成是一次文学史的写作.为什么?其实是对当代文学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来进行研究,这个经典作品就是《沙家浜》,但是又不是一般化的文学史写作,完全是一个革命性的文学史写作.一般我们分析文学经典,会首先介绍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是我的重点是在作品本身.高建国的这个文学史写作上的革命成就,首先体现在,他是把时代背景推到了前台,让时代背景与经典作品本身来平分秋色.其实他重点在写这个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把背景推到前台,而且他不仅强调时代背景,还强调了背景的背景,就是把历史背后的逻辑推演得更加透彻.为什么说是强调了背景的背景?比方这个《沙家浜》,它的时代背景,其实是刘飞这样一批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这是它的背景.但作者并不仅仅写刘飞以及新四军六团,写他们的成长发展这样一个过程,而是把这个背景放在整个新四军发展的大背景中写,我们就对《沙家浜》这个红色经典背后的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的逻辑,看得更加透彻了.

第二个,这是一个英雄军人成长史的传记写作.这个传记写作,同样也是一个革命性的传记写作.他不是纯粹就以刘飞为主角,围绕他这么一路写来,虽然写了刘飞这样一个英雄军人的成长、发展,以及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历,他不仅仅写这个,或者说他不是特写,不完全是特写镜头,他更多的是长镜头,用长镜头来体现这个英雄军人.就像在一个队列中间,在雄壮的行军中间,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支英雄的队伍,同样我们在队伍中间又看到了刘飞.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写法,一种新的文学构思,他就是在背景上做文章,把背景当成正文来写,就写出一种新意来了.

这个写法上的确是很新,阅读上也很有新鲜感,但是也许有利有弊.比方说,从主题的突出来说,让我们阅读的期待往哪方面走,有时候可能是比较模糊的.但是,也许这个模糊是另外一种阅读期待,也未尝不可.我们是想获得新四军的更多知识,还是获得《沙家浜》这样一个特殊的红色经典的知识,就说你的阅读期待,它的方向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个是好还是坏,我也没想清楚.反正我是特别欣赏高建国这种打破常规,根本不去理睬常规,从内心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崭新的写法.

徐坤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我主要想说三点.第一个,表示祝贺.第二个,作为这个作品的第一任值班主编,或者说第一个责任编辑,在编辑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经受了一次感动,这是一次感动之旅.第三点,多年前王蒙先生就说过,作家要学者化.高建国通过这部作品,深刻了证明了这个道理,同时也给后来的一些年轻作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这部作品是去年7月拿到我们编辑部来的,作为投入了太多精力、太多关爱、太多崇拜的一个责编来说,拿着一部这么厚重的作品,感觉视同己出.稿子交给我之后,我是连夜就看,大概两天就把它看完了,立刻写出一个审稿的意见.

我第一次看完初稿的感觉,跟刚才诸位专家说的一样,首先感觉这是一个厚重之作,第二是填补军事史空白之作,第三我觉得是能够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写这个东西的人太多了,但是像他这种写法,得有一个作家的敏感性和创作,一个很小的、刁钻的切口来切入,然后后边放开了那么大一个历史史实.所以,我就写了一个详细的审稿意见,跟施主编交流.施主编说,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把它发出来.我们俩不谋而合,商量了这个稿子怎么运作,认为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出了就完了.首先,我们要把它变成一部信史,要很谨慎地刊发,一定要通过出版社到国家新闻出版履行报批手续,一定要由我们集团内部来出版,于是跟作家出版社建立起联系,通过他们向上报告选题.这期间经历了差不多有三个月的时间.后来给我们回复了军事科学院和文献研究室两个部门的审读意见,都是一级的,拿到尚方宝剑就可以出了.在这三个月期间,高建国也不断在修改,在增添内容.一有空,他的脑子就转到这里了,想起一个什么事件,一说就是很长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星期六和礼拜天,那种,就是一个作家深度进入创作状态,他出不来,我身为责任编辑,特别理解.

再就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作者本身是军事学博士,而且大量采访、原地踏勘,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不断修改,这个太令人敬佩了.今天开这个研讨会,等于是给这部书最后一个最准确的定位,一个应得的评价.当年陈忠实说过一句话,一个作家到五十岁的时候,能写出一部枕着睡觉的书来就踏实了.这部书真的是可以枕着睡觉的,要入文学史、入军事史的,而且我特别希望明年能拿到“五个一”工程奖.

李朝全

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

我是在2015年12期《人民文学》上读到这个作品.一看到《人民文学》这么大篇幅来发这个作品,我就琢磨为什么要发.读完以后发现,题材选材角度确实非常独特,从一颗人手,我觉得这个选材也是新的角度、新的书写.刘飞将军衔弹人生,一直到去世时才被取出来,这颗现存博物馆,作为他们刘家的传家宝,作为精神的标识物留存下来的.作家能够发现这个题材,展开了深入的采访和挖掘,写出这样一部很厚重的作品,这部书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所讲述的实际上就是一段革命的历史,如何变成文学作品.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部文学经典是怎么样炼成的,文学经典要炼出来是非常难的.通过书我们能看到,像《沙家浜》这样一个样板戏,或者一个时期的文学经典,是经过长时间琢磨和许多人的参与创作,才创造出来,而且是一个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那时候的作家,确实是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完全深扎下去.而且一部优秀作品要真正成功,走进大众,它有一个传播的过程.所以,这个作品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读样板,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何传播、如何走进大众.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创作是有启发的.包括高建国写这本书,也借鉴了红色经典的创作方法.刚才责编讲的这些情况,包括他自己非常深入的采访,都能看出来他是在一种脚步行走、实地采访、大量勘察史料、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创作的,创作过程中也是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修炼出来的.所以这个作品首先提供的,就是一部经典是怎么炼成的样本意义.

第二,作为文学作品,归根结底还是要写人物,还是要塑造人物.这部作品中的有些人物形象是非常鲜明的.第一是写出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比如叶挺,从北伐军英雄到后来脱离党组织多年,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时,党起初对他是有疑问的,是经过再三考察的.但在皖南事变中,叶挺以大局为重、大义凛然,冒着风险下山谈判,最后被国民党扣押.最后好不容易解救出来,又重新申请入党,就在看似结局即将完满的时候,他坐的飞机又坠毁了.写这个人物的过程,他的这种命运,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还有性格非常耿直的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朱克靖,当面质问为什么要发动内战.五连指导员周文江,带一个通信员,一下子俘获四百多名国民党官兵.这样一些传奇故事,可以说生动描画了“江抗”英雄谱的群像.对那些反面人物,像的出尔反尔,诬蔑新四军叛变,还取消了番号,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书里面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个杀害项英的叛徒刘厚总,我认为作者对这个卑鄙小人的刻画非常形象,对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作品后半部描绘人物的命运方面,特别彰显人物的精神.一个是,刘飞的在身上携带了45年,叶飞的在身上留了60年,一直到去世才取出来.这既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刘飞和夏光既是戏内的人物,同时也是戏外的活生生的人物,戏内人生和戏外人生在书中都有充分反映,这种表现都是体现人物精神的.

包括对那些文学家、艺术家形象的刻画,像对崔左夫、汪曾祺这样一些重要人物的塑造,作家也是用了非常厚重的笔.汪在“”时受到了批判,一直到1979年平反,这样一个文人和传统的士大夫,在“”中和“”后的遭遇,书里头引用了他自己的总结文章,叫《随遇而安》,就可以看出一个有作为,或者注定能够有成就的大作家的那种心态.最后厚积薄发,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短篇小说圣手的地位.书中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鲜明的.我觉得,这本书从人物塑造刻画来说,是成功的.

刘 琼

《人民日报》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特别丰富的一个指向,因此它具有了很多丰富的对象,而且阅读的感受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陛.这当然首先来源于作品提供的这样特别密集的一个信息.这部作品的题目就是《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这是作品写作的由头.但在我看来,重点可能不在红色经典,可能在这颗,所以我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上面.我是芜湖人,芜湖也属于皖南.我从小是在军分区大院里长大的,我爷爷当年也参加过新四军.这部书里面叙事那么详细和具体,而且还有我过去不曾接触到的东西,我觉得可能跟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有关.因为带有这样一个个人色彩在里面,所以我看得特别仔细.在我看起来,“江抗”前这一段,当时为什么要六团东进,书中对国际国内局势的背景讲得很清楚,而“江抗”这一段,恰恰是在宏观背景下的一个特殊任务,并且发挥了特殊作用.书中对新四军宏观的和相对微观描写的结合,这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

另外一点,这上面写到了现代和近现代.现代这一块,写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叫作当代,但是重点是在现代这一块.这部经典,包括《芦荡火种》和后来的《沙家浜》这一段,我比较熟悉.但是在写这样一段具体历史的时候,我觉得这部作品的优点在于,写历史的具体性的时候,写出了相对的客观性,还写出了超越性.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写实的一个价值所在.就是说,一定是以当代这样的角度来写.当代史,一定要写出这个历史的超越性.包括皖南事变也好,新四军也好,“江抗”也好,其实有很多人在写这些东西.那么这部作品的特点在哪里?就是对历史本身的思考.作者作为部队的领导干部,一是在于对军队和历史本身的这样一种责任,再就是对于人本身的思考,一种哲学性的思考.书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其实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东西,像最近几部军事题材的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

我们今天写军事文学,当然首先是要写一个大的军队集体,但是同时也写一群军队的将士.写战争史,一定把人的历史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就一定要写这一群人.所以我想,这一颗就是一群,是一群人.在这里面,最吸引我的是对项英的描写,包括叶挺以及他跟项英之间的关系,还有对陈毅的描写.这个时候,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一开始刘飞没有出现,他是在38页以后才出现的.书中写这样一群将士,要逐步写到刘飞,从高层到中层,再往下面写.作者在写这一群军人的时候,是在真实鲜活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呈现人物群像,我们的指挥官也好,兵士也好,他们在血与火的厮搏中的具体表现,因此特别有意思.刚才大家提到这样一个人性的东西,比如说战友之间的感情问题,比如说婚姻和爱情,我发现作者对这个东西颇有研究,作者曾写过《当代中国军人婚姻*>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研究?因为部队政治工作者必须要涉及这个问题,对人的具体性的掌握和研究.所以作者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写出了为什么在一个具体环境里,一个人的婚姻生活会有这样的走向,而另一个人会是那样的走向,这是特别有意思的.这就是文学陛的东西.

胡 平

著名评论家

书中刘飞这个人物写得很有意思,把性格写出来了.这个人留着斯大林式的胡子,后来因部队伤亡大,一生气把胡子剃光了;他身上的没有取出来,于是对天气很敏感,准确判断将下大雨,对指挥部队利用雨幕掩护攻城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放后,组织上安排他参加学习很激动,刻苦读书眉毛都掉光了,头发也掉了不少.六十年代还穿草鞋,去见的时候才换上皮鞋,要他去,开始根本就不愿意去,跟见面以后,就再也不愿意提《沙家浜》了,特别低调.作者把这个人物写出来了.

李朝全插话:刘飞是这本书里写人物写得最好的,给我们留下印象特别深,这是作者的成功.既然是报告文学,写人物是很中心的价值之一.当然,这本书不光是用和经典这样一个题目切进去,着重还是写“江抗”的历史,“江抗”是新四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个写出来,就把《沙家浜》的背景写出来了.

胡平:再有一个,就是关于《沙家浜》的前后创作修改过程,也写得很有意思.我读了以后感觉比较深的一点就是,《沙家浜》是属于个人执笔的一个集体创作,集体创作这种形式还是有它的优势的,尤其在戏剧方面.样板戏干锤百炼也是有价值的,但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加入进去了.比如说陈荣兰,她是个领导,东来茶馆的主人原来是男人,是她提出来改为女人,这个主意对戏的作用相当大.《沙家浜》是集体创作,写出这一段来,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都有好处.凡是成为经典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这点我们看了很有感触,这一段很有价值.

杨瑞年这个人物写得特别好,给我印象特别深.很漂亮的一个,很有立场,很有信仰,很有意思.《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这个题目很好,角度很好,但实际上它的内涵不止于一颗.总的来讲,这本书有这么扎实均内容就够了,很不简单了.

赵海虹

各位都是专家和领导,我主要是来听一下,来学习.我是江苏人,对高建国写的这部作品确实感同身受.我们家里头好多纪念碑,都是新四军活动遗迹,记得我小时候,六姥爷就是为新四军服务,九十年代当时我们一个大家族,那时候长辈的长辈就为新四军服务,给新四军做被服.当时我那几个姥爷当中,六姥爷就很聪明,他四几年跟新四军做衣服的时候,就找新四军要了个条儿.九十年代退休,当时他就拿出这张条儿来,说我是离休干部.但是我另外几个姥爷都没有,就他拿出来,就算离休,给他分了一套房,最后每个月离休工资一万多块钱.

读了高建国的大作,心里头对我们家族那段历史也有一个回顾,确实很感动,感觉他在创作这部作品当中,对笔下人物都充满着感情和真情,是带着感情和真情来写的.不是说写这段历史,就是我对笔下的人物本身就有感情,是带着感情去创作,所以说感觉这个作品确实打动了我.书里头的很多章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些英雄的牺牲,包括刚才说的杨瑞年,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他们的牺牲,很多地方看着都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而且高建国在采访当中,对资料信件的摘录,确实很珍贵,看着这些信件,你就觉得跟这些历史人物进行一种心灵的对话.那种震撼感是文学创作达不到的,那种信件的引用,确实让我们感觉到革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不光是口号式的.对爱情、对亲情、对现代人都有启发,让我们感觉到人性的美好,这个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第二个方面,这部书的史料价值,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对“江抗”发展,对这种“江抗”精神的研究,对后人了解“江抗”是一笔无价的财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没有这种沙里淘金—样的毅力和辛劳,是无法f故到的,这是一种精神.我觉得,尤其为当前文学乃至文艺界的创作,可以说是值得我们保持和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本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一颗*与一部红色经典》和实录和研讨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研讨会本科毕业论文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
设计思路】记念刘和珍君是目前高中教材中仅存的鲁迅的为数不多的经典篇目之一,教师皱眉说难教,学生摇头说难学,这都是事实 文章究竟难在何处呢周旭东教授认为,文章难在一是复杂、强烈而曲折的情感不好把握、理解.

起承转合皆有情信马由缰都是歌《我的第一本提问书》课堂实录与评析
一、埋下伏笔师上课前,我给大家看样东西 (出示日记)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这是日记 师谁来读一读这则日记(指名读)这则日记有什么问题(生自由发言,发现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开头没有空两格 “.

初见黛玉视角中的那些人《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课前谈话检查预习,利用问题启动思维师课前老师已安排你们预习了,还要求同学们提出问题 有在课业纸上提出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太棒了!这些问题都是你们自己不能解决的吗生是 师好,自己能提出问题才叫真读书 但.

红色经典作品《延安保育院》的戏剧符号学解读
张 瑾,郭学文(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摘 要】本文以主旋律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为对象,从演员艺术的符号化、戏剧景观的隐喻性表达和结构模式的去冗化三方面着手,对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