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音乐教育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音乐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该文是音乐教育类论文范文和音乐和幼儿和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音乐教育杂志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摘 要】在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育以更加符合幼儿的理解力和天性的特点,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更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文章主要针对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音乐环境;音乐感受;音乐表现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6- 0121-02

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挖掘大脑潜在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素质.因此,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除了每周固定的音乐课以外,每天都会有儿歌的学习和韵律节奏的练习.比如,早饭前,小朋友拍手朗读童谣、歌唱儿歌;课间休息时,小朋友们听着音乐排队喝水、上厕所;午休时,听着安静的曲子、伴着有韵律的读故事声入睡……可以说音乐教育已经融入早期幼儿园教育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一些幼儿园和音乐培训机构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譬如课堂教学设备闲置、教材使用不够全面、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表面知识过多,追求量的多少,忽略质的变化,能力训练少、重知识技能、忽略内心感受、缺少音乐表达的训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改善早期音乐教育的局面,拓宽早期音乐教育的层面和深度.

一、音乐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也非常重要,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讲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针对学前儿童,孩子们的音乐教育面临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环境的创设,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而最主要的就是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音乐也不例外,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以及引导者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场景,采用生活化的音乐教育,以便于幼儿接受和参与音乐活动.幼儿园结合教学和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他们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音乐,在休息时间和玩玩具时间播放一些音乐让孩子融入音乐的环境里.比如,在节奏练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孩子们排队时的口号一二,一二一;拍手,拍拍手;通过这些口令的练习,让孩子们掌握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时值区别,从而正确掌握这两种音符.这种融入生活场景的教学方法要比课堂上专门讲授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比例关系,效果要好很多,也更利于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快乐、分享快乐,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需要教师不停地唤起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应该为学前儿童的音乐课堂营造出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借助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活力和动力,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到家之后,更加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与孩子做亲子游戏时,可以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孩子在音乐背景当中快乐玩耍.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不同风格和具有典型音乐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让孩子感受,陪孩子一起绘制音乐图谱,让他们通过图谱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进行.随着音乐的变化,带领孩子一起在游戏当中,在音乐中感受生活,让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总之,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庭环境要逐渐形成生活化的教育背景,摆脱功利化的专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幼儿对音乐的憧憬与兴趣,而不会过早被枯燥、专业化的技能技巧学习与训练磨灭天性.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包括很多内容和层面,从音乐风格、形式到音乐题材、流派,再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总之,音乐教育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切入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则应主要从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两个方面来入手.

二、音乐感受

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曾提出,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根据投入的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从音乐感觉角度上;第二个层面是从音乐情感角度上;第三个层面是从音乐理论的角度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则主要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从音乐感觉的角度去引导幼儿感受音乐.音乐感受,注重的就是音乐感觉,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带给人们情绪上的变化,要很好地感受音乐,就应该从学龄前儿童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开始入手进行培养,这使得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和生活当中,无疑多掌握了一门了解和感受世界的语言,既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针对学前教育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学生欣赏和感受音乐需要直觉因素的参与,大多数停留在音乐的感觉角度上.一些歌曲由于有歌词的引领,学龄前儿童比较感兴趣,而一些器乐曲或者古典音乐,则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欣赏和感受,大部分孩子会说听不懂,不好听,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因此,音乐图谱的制作和教学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由于更加直观和更加易于孩子们接受,显得尤为重要.音乐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现,将抽象的音乐架构到直观、具象的图谱之上,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音乐的构成和发展,从而体会音乐,感受音乐.

语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故事化引导,创编讲述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背景,去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使音乐教学过程变得有故事、有情节,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表现

音乐的表现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借助熟练的演奏(演唱) 技巧来再现音乐,包括对乐谱的认真解读,对节奏韵律的感知,对音色以及音乐情绪的掌控能力;也可以借助优美的舞姿或肢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感悟.在本文中,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在面对孩子们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音乐表现应抛开音乐美学意义上的音乐表现,而更多地指向幼儿听到音乐之后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借助于音乐旋律与肢体律动的融合,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进而去表现音乐.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很好地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孩子们欣赏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结合肢体动作、舞蹈、打击乐器等,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音乐,同时表现音乐.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摸索和实践.学龄前儿童的音乐表现技能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和阅历,逐步得到提升.对此,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地域特色,使教材编排更多样化,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破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规规矩矩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表现音乐的.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都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所以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适量地设计一些律动活动、乐器演奏在幼儿园进行教学,以音乐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

总之,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在理论与技巧的培养当中,在内心感受与外在表现的层面上要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重在感受与表现,而不应该过度重视理论技能的培养.由此,才能在幼儿园教学和家庭生活环境当中逐渐营造音乐氛围和音乐情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音乐的美,并逐渐摆脱功利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使得孩子始终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宋君凯.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

[2] 曹源.做美的使者——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J].大众文艺,2011,(4).

[3] 张淑琼.浅谈在音乐欣赏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编辑:朱泽玲)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音乐和幼儿和教育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音乐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音乐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澳大利亚幼儿早期教育和保育服务新动向与
澳大利亚的幼儿早期教育和保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简称ECEC)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 在2008年,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通过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the.

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相关音乐活动的成果与结晶,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熟悉音乐历史,认识并学会分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逐渐了解与掌.

东三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现状
【摘 要】21世纪是全民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与以往不同,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更加侧重个性化培养与整体人格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其中,学前音乐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框架体系下的关注度越来越显现 鉴.

尊崇天性、尊重个性幼儿率性教育策略
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我们可以说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教育 在这些教育当中,幼儿教育对人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针对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而言,存在着一些阻碍幼儿发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