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中华论文如何写 与基于汉字形义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育人价值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中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基于汉字形义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育人价值,该文是中华硕士论文范文跟中华和育人和汉字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中华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文化论文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中华文化论坛杂志企业文化的论文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文峰学校 李申松

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只要深入中小学一线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我们并未做好应对的准备:一是,汉字学并没有走出塔,发挥出它应有的育人价值;二是,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以下简称“经典”)也无多大亲近感,经典诵读走口不走心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更好地弘扬经典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植根价值,本文以汉字形义解析为切入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再现历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记录和传承的最重要的工具,它虽历经演变,但有很多是有脉可循的.只要溯源流,明孽乳,中华民族的历史便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半亩方塘,从而积蓄起他们的历史感——这是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内容.

我们都知道,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中华民族讲信修睦,崇尚和平.传统典籍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智慧名言,例如:“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第一》)“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

可是,何为“和”?何为“睦”?何为“兵”?

和,金文为,左边的是“口”,表示说话,右边的是“禾”,为“龢”的省略,表示用竹管编连而成的笙箫之类的吹奏乐器,比喻不同人的言论如音律般协调、合拍.也有人将“和”拆解为“口+禾”,解析为“老百姓口中有饭吃,天下便会安定、和平”.细究起来,这种解读颇有教育意义,因为在古代农耕社会,只要风调雨顺、吏治清明,大部分家庭基本上可以通过男耕女织、分工协作的方式解决吃穿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安定的前提.通览封建时代的盛世,无一不是统治者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还耕于民的结果.由古论今,目前国家对国土进行严格的分类治理,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守耕地红线的方式,确保粮食安全,也是为了社会的安定,让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日子.

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睦,目顺也.从目,坴(l&ugre;)声.一曰:敬和也.”所以,彼此之间看着顺眼便是“睦”,即敬和.对于任何国家来讲,敬和意味着国与国之间讲信修睦、互利共赢,即便是存有不和谐音符,也会从大局出发求同存异、搁置争议.这样一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关注时事的时候,他们对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就会产生认同和理解;对目前我国与东盟有关国家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提出的“主权归我,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十六字方针也会形成理性认知.

兵,甲骨文(双手)+(斤,斧子).造字本义为:双手持握斧子作战的士卒.后借代引申为武器、军队、战争之意.古代用兵,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高境界,“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这其实也是维护和平的一种方式.我们都知道,“武”的本义是“肩扛武器,出征作战”,后来又演变出“止(阻止)戈为武”来.笔者认为,“武”字字义的演变,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二、对接现实生活,培养社会责任

众周所知,缺失诚信已成为当下社会的一大公害.作为按照社会发展要求来培养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理应把诚信品质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诚,一个人待人诚实、真诚,首先表现在语言上,故从言;成,表声亦表义,有“实现、达到”的意思,表示实现诺言.信,金文为,左是人,右是口,表示说话,它以语言的偏正关系——人(的)言语,构成意向性的价值判断——一个人开口许诺、发誓,要讲“真实”.在汉语训诂学中,意义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训释.在《说文解字》中,“诚”“信”二字便是互训:“诚,信也”,“信,诚也”.“诚”与“信”的意义相同在哪儿?从“诚”中有“讠”,“信”中有“言”,我们便可窥知古人是很“慎言”的——说话要内诚于心(诚),外信于人(信),即“诚于中而信于外”.典故、成语中有许多是讲诚信的,例如曾子杀猪、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多失实、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等;古诗文中也有许多,例如“民无信不立”“信,国之宝也”“言而无信,行之不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言必信,行必果”“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谈诚信教育,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个问题还有深究下去的必要.在笔者看来,社会诚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而一个人做人做事不负责任,也往往与其缺乏自律和仁爱之心有关.

先说自律的“律”.彳,表示遵行;聿,亦声亦形,是“筆”的本字,表示写在简册里的行事准则.故“律”的本义是写入法典、供人们处事时遵行的条文、规则、法规等等.法律法规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自律则是内在的自我约束.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一个慎独的人,即便是在只有天知地知的情况下,也不欺心、不诈人;而且,他(她)还会由自律生发出自爱、自尊、自明的品格——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灵魂走向高贵的前提.

再说仁爱的“仁”.甲骨文写作,即上“人”下“二”,据蒋善国先生说,“二”是重文的记号,也就是说仍然是个“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便是“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它指向人际适当关系的实现,也就是“善”.正是基于此,才有“仁,亲也”“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说法.

由“仁”,我们可以想到花生仁、核桃仁.其中的“仁”,是果实中最柔软的部分.而这柔软之所在,也是孕育生命的精华之所在.所以一个有厚仁博爱之心的人,是不会损人利己的,他会自律、爱人,也会尊重自然:遇事能做到将心比心、言行如一、遵守契约;见到他人遇到困难,会施以援手,甚至会雪中送炭;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也会以敬畏之心对待一花一草一木,真正做到众生平等——这是以爱的方式,以温暖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所以说,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培养,终究要归结于仁爱之心的培养——人人若能做到爱己爱人,整个社会定会四季如春.

三、借助传统思维,夯实人文底蕴

我们都知道,《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被誉为“群经之首”.品读《周易》时,我们要抓住一个核心——意象思维.为什么?因为“易者,象也”.何为“象”?“象也者,像也”.“象”何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象”的来源.

结合汉字的形义解析,再用意象思维的方式去理解《周易》,是很有意思的,以既济卦、未济卦为例:

“既”的本字是“旡”.旡,甲骨文等于(转向背后的“口”)+(跪坐之人),表示一个人吃饱饭后,掉头朝后,嘴背盛放食物的器皿(“既”的左边类似于盛放食物的高脚器物“豆”).所以,在古代、现代汉语里,“既”有“已经”之义.

“济”,从水,齐声,“氵”表义,故“济”本为古水名,后引申出“过河、渡”的意思,如“同舟共济”.在古代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渡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所以“济”又引申出帮忙使度过困境之意,如“救济”.故既济卦表示已经克服困难,抵达成功(既济卦,上坎下离,上水下火,水灭火也好,火烧水也罢,均可成).

“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枝桠重重,表示枝叶繁茂.树木枝叶繁茂、绿意葱葱时,太阳高照树下必有阴;而且枝叶繁茂时树上的果实(北方的)大多不成熟,所以“未”引申为否定副词.这样以来,未济卦就表示还没成功(未济卦,上离下坎,上火下水,水灭火也好,火烧水也罢,均不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第六十三卦是既济卦,第六十四卦是未济卦,既济(成功)在前,未济(未成)在后.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它告诉我们:成功就完了,因为成功是顶峰,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所以成功时,我们不能骄傲,不能高枕无忧,不能不思进取,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笔者看来,忧患意识既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的精神底色,也是一个有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的精神底色.正因为如此,“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治未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至理名言才能以厚重的方式,奏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乐章.

意象思维,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象”和“意”通联起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在通联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并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我们就会觉得外物仿佛也有同样的感情——这样,美就产生了.传统经典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皆是如此.这样的美,达到了极高境界——物化,即物我界限消解的境界;拥有这种美的人生,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艺术人生,即有“庄周梦蝶”般妙境的人生.

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中去找.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也就是说,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做准备(宗白华在《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深刻地理解罗丹说过的一句经典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美不远人,一个人如能忘掉自我,心中存美,他就会像一面镜子,照见整个世界,丰富自己,也丰富文化.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一个人人文底蕴的基色——审美情趣.

四、倡导致虚守静,促进精神发育

许多人谈及教育本质的问题时,往往会引用希腊德尔菲神庙镌刻的格言“认识你自己”;或者会论及西方哲学的三大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还有的会借用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诚然,这样的引用会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哲学之思.可是从传统经典中,我们就发掘不出可以促进学生精神发育的富有哲学之思的教育资源吗?答案并非如此.

我们不妨拆拆“學(学)”字.“冖”,表示房屋;“子”,表示教的对象;两个表示“交往”——上面的一个表示学生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交往,下面的一个表示与历史文化和未来梦想的交往;包着的两侧,是,意味着我们要千方百计伸出援手,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

无论是何种“交往”,都需要有一个原点——初心.人不同,初心也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唯有不忘,方得始终”.

如何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致虚,二要守静.《庄子·达生》说:“凡外重者内拙.”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与名利保持一定的距离,莫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老子“贵无”的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为何要“守静”呢?因为“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一个人得以“养浩然之气”“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基本前提.这样,再品读一下《大学》中的这两段话,就格外富有教育意义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引导学生学习“修齐治平”,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做学问,以促成其精神的良性发育,无非是教习一个“诚”字——以“诚”为人者,必勤于自我反省,努力健全人格;以“诚”处事者,必善于包容理解,寻求和睦共处;以“诚”做学问者,必富有科学精神,努力探究真知.这正所谓:诚者自成.

其实,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育人价值远不止这些.把思考的石子捡起来,投入优秀文化传统的湖水中,希望能激起一些可以漾开的涟漪.

综上而言,此文为一篇关于中华和育人和汉字方面的中华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论中职音乐欣赏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
摘要在整个中……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中职音乐欣赏课极为重要,并且其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传承并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中职音乐欣赏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院G641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20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教育方法和丰富资源对于提.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路径
【摘 要】高校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的深厚人文底蕴和精神价值,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