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浅析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和道德绑架现象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浅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道德绑架现象,本文是关于浅析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与道德绑架现象和浅析和道德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道德的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关于道德的论文道德的力量论文

浅析道德绑架现象

廖 怡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道德往往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重要观念标准,表现着人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当道德偏离了这种自主性和自律性,成为一种威压和胁迫人的工具时,道德便异化为道德绑架.道德的异化迫使道德的约束走向反面,不仅损害了个体的自由,也使得道德的约束作用出现错位.中国社会转型中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化,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道德绑架;道德层次;解决路径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时空限制小、资源获取量大等优势揽获了大批的使用者,为人们提供了极大地更全面感受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便利,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让人们去表现自我.同时,人们的道德观念趋于多元化,网络匿名性和低准入门槛等让人们能对各种事件肆意发表见解,人们通常会基于自身的道德观念对事件进行“善恶”判断,经过舆论发酵,人们所谓的“应该”、“正义”极易带上“捆绑”色彩,比如给青少年贴上公交必须让座的标签.“道德绑架”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一、道德绑架的内涵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通常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调节着各种社会关系.梁治平先生认为“德行产生于自决,必须以自由为前提.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说道德的本质特征是自律.”绑架意为用暴力把人劫走.社会不断出现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他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的现象,在舆论持续发酵下,这种道德便逐渐异化为道德绑架.

覃青必认为道德绑架是人们打着行善的名义,利用舆论胁迫他人履行行为或终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杜振吉和孟凡平认为:“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其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干涉他人道德行为选择的一种行为.”王一坷、褚凤英认为道德绑架是人们自以为公正的行使着道德权利,借助媒体的强大力量,要挟强制他们认为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文章将道德绑架定义为:道德绑架是人们用自身观念系统中的道德标准制造舆论压力来胁迫他人行为或不行为的一种干预行为.

道德之可贵便在于内在要求大于外在要求,而道德绑架却更多地关注在强制要求他人.其具有三个显著特征:舆论指向性.各种网络媒介对事件争相报道,真假信息交错,非理性情绪交互感染,舆论形成“一边倒”的现象;道德与不道德同在.道德绑架通常始于人们内心对道德的遵从和发扬,若他人违反这种道德标准时,便会被贴上“道德缺失”等标签,最终使得“道德”的初衷演变为道德绑架;软强制性.道德绑架所使用的“工具”是存于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说到底利用的是人们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心理和需要获得他人认可并生活在社会圈子中的现实,是心理层面约束.

二、道德绑架的原因

道德本应引导人们向善,对社会起到平衡调节作用,却为何陷入困境,出现“绑架”人的现象?

社会制度层面.一是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对一些行为的禁行无明确规定,导致舆论多向发展并最终在道德上形成判断;二是制度执行“真空”,即制度缺乏具体性执行部门,或者执行部门没有或无能力将制度贯彻到实际事件中去,制度上的欠缺使得人们更加依赖道德观念进行评判.

二分的道德观念.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广泛存在于人们的道德观念里,人们倾向于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进行粗暴分辨.在隐蔽的网络空间里,真假信息混淆,各种言论不加筛选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强烈的正义心往往促使他们还未了解事件缘由就发表过激的言论.如青少年公交让座一事,让座是道德的,未让座便不道德的看法缺乏理性,或者说就是道德绑架.

心理因素.当事件持续发酵时,原始信息被覆盖,人们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会选择站在多数一方,这种心理会使行为主体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另外,某些网民为找寻存在感和彰显正义感而迎合大众口味,或跟风造势,或妄加揣测,加剧道德绑架的产生.

网络媒介的参与.很多事件在发生伊始只是单纯的个人事件,后来由于各种网络媒介的参与,局势变得愈加激烈,网民在持续的带动下“正义感”也愈加强烈,极易导致道德绑架.例如,广东省电白县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家里不堪重负,网友“冰尘”建言让中彩票的人捐款,恰巧电白县一位彩民双色球1200万,于是很多人自愿到站拉横幅呼吁的人捐款,网上也是呼声一片,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道德绑架的危害

道德与法律错位,道德作用上的法律化.梁治平在《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指出:“过分地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把它变得如同法律一样威严,不可侵犯,其结果是取消了道德,磨灭了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与法律同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法律强调“必须”,道德强调“应当”,道德绑架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道德应当起到的内在约束和引导作用被模糊,极易引起社会冲突.

权利与义务失衡,破坏社会秩序.谁都无权强迫他人放弃自身正当权益来成全别人的便利,社会经历和地位不同,其在道德领域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基本底线道德之上,每个人都有选择践行道德行为的自由和权利,某些“不为”也不应上升至“不道德”的层面.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成名后举办过约150场免费报告,他自述说不敢收费,因为公众认为道德楷模不应过多计较利益,道德楷模却被道德绑架,最终使他也开始逃避此类活动.

泛道德化.“从道义上讲”这句话经常出现在人们评判某事上,人们习惯将対某事的看法与道德相连,将事件上升到道德高度,想在道德上达到理想状态.另外,道德绑架、道德评价等概念的混淆,使社会有笼统的将道德行为归为道德绑架的嫌疑.例如对党员干部所作的某些较高的道德要求并不能称为道德绑架,但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社会底层群众就容易演变为道德绑架.

引起社会叛逆行为.对道德绑架的过度报道和争论使“道德绑架”一词被歪曲利用.一些人在不道德行为后,面对社会的指责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是“道德绑架”,甚至故意继续此类行为.更有一部分人,出于对道德绑架的反抗,人们越是要求什么,他就越不做什么,这都可能引起社会冲突,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四、道德绑架的解决路径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近在咫尺,鉴于道德绑架已经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更应严肃对待道德绑架问题,促使道德建设稳步推进.

审视道德的层次性,使公众达成切合实际的道德层次共识.非此即彼的二分道德观念应当摒除,我们须知道德本身也具有层次性.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指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道德具有不完全对等性,人们对道德的理解总是带有一定的阶层特色.包利民在《生命与逻各斯——希腊*思想史》中构建了四级道德体系,他利用“内容”、“意义”、“要求”、“社会态度”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将道德分为四个层级,即“公正”、“*”、“道德”、“普爱”.公正为最基本层级,即不得伤害其他主体;其次为*,指家庭、亲友等亲密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其后为道德,指自觉积极去助人;普爱为最高层级,指主体愿意为他人或全人类牺牲自己.基本底线道德之上越是高层级的道德越是诉诸于自愿,做不到也不应被冠上“不道德”的标签.

因此,一方面,我们不仅要意识到道德内容的规定不是固化的,它以不同阶层的生产状况为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改变,另一方面,不能简单二分道德与不道德,它们之间还有其它中间标准,因而要结合特定的阶层背景和道德的层次性进行道德评价,防止演变为道德绑架.

厘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正视道德权利.法律由国家机关制定,有明文规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而道德存于人们的内心,更注重一种自我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人们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他人,强制要求他人按照自以为的公正去行事,模糊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义利对等”在道德问题上无法回避,虽然得到回报不必须是道德行为的前提,但合适的回报能成为良好的激励机制,因此对道德权利的正视刻不容缓.

区别道德评价,重塑道德的约束作用.道德评价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下进行好坏评定的过程,也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区别于道德绑架,因而我们不能一概将合乎道德规范的道德评价也归为道德绑架.同时,我们应多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作用而不是外向的去要求他人.我们应将道德主体层次和道德要求层次相结合,这对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都非常重要.

完善社会制度及其实施.面对社会日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应当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防止“制度真空”,对于已不适用的制度规范要及时调整、完善或取缔.另外,政策真正发挥效用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具体执行,当政策制定后,应当明确具体的执行部门及执行方案,使社会有规范可依.

理性上网,净化网络空间.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网络监管,严厉打击一些极端网络行为,建立更加切实可行的网络许可条例;网民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网络修养,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理性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反对道德绑架是反对那种以道德为武器,忽视他人正当权益和自由的行为,并不意味“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完全道德漠视,更不希望社会将目光过多的聚焦于道德绑架上面,将道德逐渐引向消极道路,社会应该大力宣扬道德的正面引导价值,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66-270.

[2] 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05).

[3] 杜振吉,孟凡平.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学术研究,2016 (03).

[4] 王一坷,褚凤英.对自媒体时代网络“道德绑架”现象的思考[J].新闻世界,2017(0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2.

[6]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思想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14-23.

作者简介:廖怡(1995- ),女,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道德绑架现象和浅析和道德方面的浅析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对自媒体时代网络道德绑架现象
【摘要】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形式正在迅速发展,其影响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关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道德绑架”事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对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文就.

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冲突
王钟的这几天, 题为 阿姨, 对不起, 我不能给你让座 的视频火了, 这段视频由几个小片段串联起来, 喊出了“拒绝道德绑架” 的口号 视频中“最烦非让人喝的酒桌文化.

拒绝道德绑架更要防止道德散架
江曾培近年来, 有句叫做 “拒绝道德绑架” 的话, 成了流行语 查查网上那些控诉 “道德绑架” 的案例, 较多的是不满意于在公交车上老年人要求青年人让座.

道德绑架当休矣
孟强有媒体报道,一些老年人在乘公交或地铁时,对不给他们让座的人强烈指责、破口大骂,有的老人甚至逼迫年轻人给自己让座 这些新闻,看后让人唏嘘不已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孟子就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