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电大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语言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类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语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本文是关于语言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情境和语言习惯和养成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文学论文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语言论文语言教学和杂志

何为素养?两本权威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解释为“平素的修养”.何为修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三个意思:

①道教教徒修炼.②思想、理论、知识或技艺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③长期养成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涵养.

现在在教育领域经常提到的“素养”大概是把后两个意思糅合起来的结果,它和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素质”意思是一样的.“素质”这个词可以指先天的,也可以指后天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显然是指后天形成的.而“素养”一词更强调后天的“养成”.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的素养.至于“必备”和“非必备”的界限,永远都不可能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一些基本的判断上形成大致的共识.世界各国对素养的认知基本都包括这样几个概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情境.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是素养的主要内容,但它们必须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引领下´针对正确的生活情境才有意义.过去,我们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研究得较多,但对学习情境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现在,“情境”一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词,有必要对它及其作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情境?我比较同意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 H.C.Lindgren)的观点:“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它应该指场合、氛围、交流的深度、思维的热情等.刨设学习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的环境中.同理,创设学习语文的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语言的环境中.

要有清晰的语言目标

语文学习在表达上的要求是什么?现有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列了11条,除了写作态度、写作范围和写作数量外,真正涉及表达方法的只有两句,“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仍然是较笼统的要求,学生对通过学习要实现的在表达上的具体目标并不清晰.

我们应该从接触学生的第一天就清晰地告诉他们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语言有节奏.汉语有四声,讲平仄.四声过去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国对联常常是上联尾字读仄声,下联尾字读平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比“欲穷千里目,要登最高处”读来抑扬和谐.

这个节奏感还体现在汉语多四字词语连用.例如,“几年后,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雨后春笋”是成语,“越来越多”不是成语,但属于四字词语,若改成“特别多”或“逐渐多”,读来就不顺.汉语的这种表达习惯不胜枚举,如“这位老师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二、句式多整句.所谓整句,就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相同、字数也相同,就构成了对偶句;两个以上的这样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也构成排比句.整句除了体现出节奏感外,还有一种对称美.如:“和别人_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周国平《论独处》)句号前后就是两组句式比较对称的句子.

三、顺序讲逻辑.如果几个词语排列在一起,谁在前谁在后要符合事理,不能随意.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上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其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就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排列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敢碰硬、动真格、求实效”.“敢碰硬”是精神层面的,“动真格”是行动层面的,“求实效”是结果层面的.这个顺序显然也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以上是汉语表达时最需要掌握的特点.当学生明白汉语的这些基本特点后,在表达时就会身体有律动,思维有目标,不这么说话就不舒服.这就进入到了一种明白表达的情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语感”就会悄悄地“养成”.

创设情境有助于生成更丰富的认知和能力

养成的过程就是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不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拿成语学习为例,大家都知道,学习成语是要有一个积累过程的,不可能整节课整节课地讲成语.有的教师喜欢让课代表每天在黑板上抄一个成语,让大家记,效果非常有限.比如“如水投石”这个成语,意思是像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如果我们只是给出意思,这充其量只达到了“识记”这个层级,而且是毫无语境的识记.考纲中对考查的内容设置了六个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识记是最低能力层级.如果我们把这个成浯放到考试的句子中,如:

在市人大代表会议上,他递交了一份有充足事实依据的提案,这份提案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水投石,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那么,我们根据成语的意思就能判断出这个成语使用错误.这个句子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境也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对成语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然是有限的.虽然你判断对了,也拿上分了,但由于所给语境错误,你可能仍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如果我们提供一个正确的语境:

多年来,虽然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但中小学生减负却一直如水投石,无大效果,这是单一的评价机制长期没有改变的结果.

那么,我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意味着我们可以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进行表达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个错误的语境是不是把“如水投石”理解为“如石投水—了?我们可以再给学生提供“如石投水”的正确使用语境:

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可谓如石投水,莫逆于心.

这样,学生就有了两个成语的正确使用语境,但原来那个错误的语境到底应该用什么词语仍然没有解决.如果学生答不出来,那就告诉学生吧,应该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看,一个成语我们带出了三个正确的语境,在情境的比较中更易形成记忆.

如果我们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如水投石”的意思是言无效果,那我们在这个成语的后面再跟一“无大效果”,是不是有些重复?这就上升到探究的层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成语的使用例句,看看媒体上有没有类似的使用情况.经过搜集,我们会找到很多类似的使用情况:

1.有人想阻挡中国发展的车轮前进,那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2查摆问题要下真功夫,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我们坚信这艘鞋业巨舰将更加稳健快速地游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1

4对确定的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这些句子中的成语前三个都是先形象化比喻,后直白式表述;后一个是先直白式表述,后形象化比喻.看来,这种表述在媒体中是经常出现的,是不算重复的.那有没有语意重复的错误表达呢?当然有.下面这些就是:

1.“浑身遍体鳞伤”

2.“忍俊不禁地笑了”

3.“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4.“人民生灵涂炭”

5.‘冷人匪夷所思”

画线的内容语意重复.解决一个成语的问题,我们是在丰富的认知中完成的.如果我们把学生引导到这个程度,学生就会始终保持在一种期待的状态,并能对成浯的使用产生一种顿悟,而顿悟常常是探究有深度的表现,是情境学习中最能给学生带来快感的意识状态.

创设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热情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大脑支配,语言行为的进行当然也不例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结果,思维大多也要借助语言来完成(有人认为跳跃、零碎的思维是不借助语言的).语言能力越强,越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维;反过来,越复杂的思维越有助于形成复杂的语言.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主动思维的情境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热情.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思维热情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拿一位教师对《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他的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以众多写秋的诗引出课题.

2.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3.提出问题: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讨论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结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4.再提出问题: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教师发表观点: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

5.总结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6.联想自己家乡秋天里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它在……它在……

我听过许多教师讲这一课,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整个设计基本没有能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地方.

但有一位教师的问题设置很有新意.他问学生:…静’好理解,‘悲凉’也好理解,但‘清’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立刻就蒙住了.“蒙”其实是一种关注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去想带有“清”字的词,学生一会儿就找出了许多,即使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找出几个,如清净、清静、清唱、清纯、清淡、清晨、清廉等.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点,得出“纯,不杂”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到北平赏秋,因为北平的秋最纯正.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具有情境感的问题呢?首先,问题具有意外性.这一课我听过20多次,没有一个学生提问过“清”的意思,说明学生并未进入到思维的状态中,而是随波逐流,你说什么,我就认同什么.而这一意外的问题就把学生的关注点都吸引了过来.关注就是进入情境.其次,问题具有可深入性.如果一看就是按程序便可回答的问题,学生就很难产生主动思考的热情.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清”的意思,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自己找出含有“清”的词语,让学生归纳共同点,这就上升到较高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层级.能力层级越高,思维就越有深度;思维的深度不仅包含着抽象的判断、分析、推理等,也包含着对应用场景的想象.想象就是深度进入情境.

在想象的情境中丰富语言的表达

想象,就是想那个“象”.象,形态.有形有态,当然是情境的一种.想象是无此物而想到此物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这里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想象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有新形象的产生.新形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新鲜语言的生成.比如我要写一首关于月光的诗,就会联想到月光如流水的印象,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进而通过想象,便可创造出这样的句子:“今晚的月光,是从李白窗前流来的吗?是从苏轼把酒的那一片青天中流来的吗?是从朱自清吟涌的荷塘中流来的吗?”

好的语言常常是想象力丰富的结果.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那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微风”‘清香”‘高楼”‘歌声”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意象,但当把“清香”和“歌声”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嗅觉和听觉沟通,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培养想象力,就不能随意展示出终极的那个“象”.比如有些教师喜欢在朗涌文本的过程中展示相应的画面,就有可能破坏学生的想象力.现在普遍的教学状况是:教师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间架结构的搭建,变成了碎片问题的堆积,变成了速成的“过关”,很少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别忘了朱光潜先生的教导:“慢慢走,欣赏啊!”我们不可能每篇文章都抠得很细,但我们也不能每篇文章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试以小说《边城》的一个片段为例(括号里的内容是笔者的注解):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想象一下画面:抱着白鸭的祖父,打着火把的翠翠,背景是城墙,前面有水波荡漾.多美的画面.美好的景配着美好的人,让读者沉醉其中)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想象一下此时翠翠的o理:除了顺顺和大老,还有别人吧?多希望你说说那个人啊!读者有点急了)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为什么“太高兴”呢?恐怕不只是白得了只肥鸭和许多粽子吧)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征求孩子的意见呢)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是不是真生气)

祖父话虽不说了,(你怎么就不说了呢?此时我们已经进入到故事情节中,相信了这个事实的真实存在,并为翠翠不能继续听到有关自己婚事的事儿而着急),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祖父自己也认为这些念头“可笑”和“不好”吗)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些恼又有些o事的小姑娘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她在故意惹爷爷,以引出他的话题)向前快快地走去了.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那稀罕什么呢?大概是二老吧)

短短260多个字,小姑娘神情毕现,呼之欲出.如果不发挥想象,不细细品味,该是多大的精神损失啊!有些情景就让学生用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吧,也许在描述的过程中,自己也将置换其中,亲自体验一把故事里的经历,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借助作品的滋养逐渐丰富起来.

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并列的,而是相互融合、互有影响的.比如想象也是一种思维,丰富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认知能力互有影响等等.总之,我们要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对语言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努力深耕生活的土壤,施以足够的养分,让优美的语言不断得到滋养并最终生成.

上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情境和语言习惯和养成方面的语言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立足书法课堂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 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

幼升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文/Blue春季,幼小衔接的话题又开始悄然升热 当我和一群孩子即将踏入小学校门的家长讨论学习习惯时,氛围很快升温 的确,好的学习习惯直接连接着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那我们该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孩子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孩子智力的一把金钥匙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是语文教.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