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新闻报道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试析融合时代融合新闻报道的4C理念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新闻报道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试析融合时代融合新闻报道的4C理念,本文是新闻报道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理念和新闻报道和4C理念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新闻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时代教育杂志新闻投稿网站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众多媒体纷纷转向技术层面.笔者认为,在技术、平台、渠道融合的同时,仍要重视以用户为导向的报道方向.本文借助市场营销学中的4C理论提出融合报道中也要有4C理念,并对媒体融合报道的4C理念进行了深入阐释.

关键词:媒体融合 新闻报道 4C理念

4C理论原是市场营销学概念,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在融合报道时代,媒体除了在融合本身下功夫之外,还应

重视如何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融合时代用户的角色及其作用.因此,笔者把4C理论引入媒体融合报道中,对融合时代新闻报道探索“抛砖引玉”.

一、消费者(Consumer)——提升融合报道的用户意识

用户意识要求融合报道首先要了解用户.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认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这种理念对融合报道中的“用户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公众欲知各种最新变化的信息.比如,在增收慢、买房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困扰下,人们希望知道及地方政府关于就业、税收、房产、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信息,以便从政策动态中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出科学的规划.在股市,相关信息更是牵动着股民的神经,一个政策出台极易影响相关行业的股市行情.这些都是公众欲知的事实,新闻报道应及时报道.公众应知的事实是指那些与公众利益或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关的事实,如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信息.

融媒时代的新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言论纷繁复杂,虚假新闻、网络谣言泛滥,融合新闻报道需要坚守“用户意识”,提供用户欲知、应知的新闻信息,而不以“点击率”“转发量”“评论数”为追求目标.

二、成本(Cost)——权衡融合报道的质量成本在各媒体竞争的压力下,新闻报道成本逐渐攀高,主要表现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上.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以“厨房”为代表的融合报道更是成本高昂.

1.处理好融合报道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报道成本的高低.一味地增加新闻报道数量,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导致成本增加,也使得各平台上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程度高;相反,如果只顾提高质量推出精品而不在乎数量,也不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难以有效提升传播影响力.当前,媒体融合高速推进,各大媒体面对众多的传播渠道,一条新闻以多种方式加工后再在各渠道发布,形成了狂轰滥炸的局势,尽管提升了报道的数量和覆盖率,但质量却得不到保障,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做大做强融合新闻报道,就要改变这种片面强调一方的做法,探索数量和质量平衡的最佳方法.

2.考虑深度报道的成本问题.面对媒体融合的激烈竞争环境,传统媒体要赢得市场,除了在融合的渠道下功夫,内容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内容上,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角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避开“时效性”劣势,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做深度报道,仍值得继续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都会涉及成本问题,深度报道人才的招揽,所需的时间消耗等,都需要充分考虑和权衡.因此,媒体在采用深度报道模式时,也应谨慎,量力而行.

3.解决融合创新的成本问题.媒体融合的首要前提无疑是创新,不管是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创新模式中的技术开发、硬件购买,都是高成本的工作.以“厨房”为代表的渠道创新模式正得到各大媒体效仿,事实表明,“厨房”建设中动辄上千万的硬件成本,加之系列运行、维护、保障、人力成本等,一般媒体无法承担.在选择融合创新模式时,媒体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力择优选择,量力而行,并且要充分发掘自身内在创新动力和人才培养,摆脱只靠引进和购买的思路.

三、便利(Convenience)——提供通俗易懂融合新闻

融合报道面对的是新媒体环境熏陶出来的用户,这些用户习惯了新媒体阅读方式.如何让用户更好地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理念,对媒体报道予以认同,需要在“便利”上下功夫,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通俗易懂”.

1.融合报道的内容要通俗易懂.通俗易懂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新闻写作的文风、语言.新闻报道与书籍、学术期刊不同,面向的是普通公众,既包括知识精英,也包括都市白领、大学生、农民工等,所以新闻报道语言绝不能过于晦涩,或过于口语化.过于晦涩主要是针对科技新闻报道,切不可大量使用专业术语,而是要学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以形象生动的例子辅以报道,帮助受众理解内容.过于口语化则是指使用采访对象地方话、口语化的现象,使用适当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过多则会损害文章的可读性.

2.融合报道的形态要生动活泼.当前形势下,媒体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构想,尚没有成熟的模式,各大媒体都在探索之中.笔者认为,媒体融合不仅是新旧媒体平台的融合,更要讲究报道形态的多样化,要生动、形象、活泼,符合新媒体的时代下受众的阅读习惯.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表现上,要充分交融、交叉,使报道形态不拘一格,形成融合新闻报道的特色.目前,在一些媒体的融合报道实践中,这种理念已逐步得到重视和运用.

3.融合报道的手段要丰富多彩.如今的传播技术多种多样,融合报道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技术,使新闻体现出融合的特点.比如,在H5、VR、AI、大数据等技术上,不仅要充分发掘各项技术的报道功能,更要探索不同传播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使传播技术真正服务于融合新闻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大数据和AR、H5之间的融合已经有一些成熟的经验,H5和AR之间,或其他技术之间,是否可以探索出更好的融合形式?

这值得媒体融合报道在创新中去尝试.

四、沟通(Communication)——注重融合报道的反馈互动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新媒体的挑战下,基于互动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频繁和简单.可以说,新媒体的强互动性特征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开始重视受众反馈、与受众互动,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1.加强融合报道的互动功能.互动、分享是新兴媒体的重要特征,也是融合报道在做好“沟通”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用户体验.一方面,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使用户有被尊重感和存在感,进而提升用户对媒体的信赖和依赖;另一方面,要把互动结果纳入到融合报道中,切实提升报道内容的水平.在新媒体高速发达的今天,“互动”几乎已经成为公众的一种习惯,看了新闻就想回帖,看到微博就想评论或转发,受众这种“互动意识”的养成要求融合报道必须更加重视“互动意识”,并且在平台设计时充分考虑互动功能的开发和运用.

2.发掘用户生产内容的报道价值.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参与互动,在很大程度表现为用户生产内容,并已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能够补充职业新闻生产的不足,但其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真实性难以保障.融合新闻报道作为一项基于新兴媒体而产生的报道方式,应在职业新闻生产之外,广泛吸收用户生产的内容,通过职业新闻范式对内容进行甄别、改造、加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新闻功能.

新闻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事实变化信息的知晓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新闻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不管媒介技术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公众意识如何提高,新闻在社会变迁中扮演的角色不会改变.因此,当有人喊出“报纸的消亡”“走向黄昏的新闻学”“全民皆记者时代我们如何做记者”的口号时,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原则,利用不断发展的平台技术,提高内容质量,满足受众需求.

作者单位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参考文献

[1]陈国权.中国媒体“厨房”发展报告[J].新闻记者,2018(01).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动态过程构建——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

文/张 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大众信息井喷、传播手段更迭,突发公共事件的数量及影响力均呈指数飙升状态,而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资源依然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官建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一书,从专业领域的理论入手,通过搭建认知框架、建立评估指标的方式,对舆论聚散进行力学研究,并提供了中外突发公共事件的详细案例,以数据、图表等客观形式,解剖舆论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丰富了舆情应对的相关理论资料.

舆情发展过程的传播演示.公共事件舆情的概念来源于大众,是某一群体对突发事件情绪、评价、态度的聚合体.尤其在当下社会的传播背景中,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式扩散,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听觉刺激已不能满足大众,人们急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掌握公共事件的话语权.这就导致了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同一突发事件,人们争相发表个人观点,立场偏颇与感情投入往往使得双方各执一词,将事实模糊化、负面效果扩大化.该书在第一章中开宗明义,对现代社会的传播特点及社会风险理论进行阐释,并分析其现实意义,这对后文构建动态的舆情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点明了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我国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使得政府有了更加重要的管控责任,同时也要求民众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注意维护公共舆情的传导方向.

在全面探析时代背景后,作者方才有条不紊地切入公共事件舆情话题.该书所使用的论证逻辑并非单薄的线性叙事,而是将舆情的动态演化与专业概念的提出相结合,在认知框架、舆论聚散力学、心理作用机制的分析中,渗透动态演变的过程,便于以更加精英化的视角看待瞬息万变的突发事件舆情.尽管公共事件涉及的社会层面较广,即时性与互动性又极易滋生不稳定因素,但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找到了不同类别事件背后统一的认知框架,并将其作为分析舆论动态演化的根本手段.通过本书可以看出,舆情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拆分为舆论引爆、舆论激化、舆论退潮三部分,三者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例如,舆论激化期的情绪化特征,使得大众情绪带有一定的偏激色彩,又因关注者的大幅度增长,可能导致舆情雪崩;而舆论退潮期看似走向平稳,却可能隐藏着新一轮的讨论量激增,形成舆情的衍生状态,因此管控部门依然不能放松监督力度,以便于疏导群众情绪,从而彻底平息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效果.

此外,作者也将舆论聚散的力学分析作为一个探究角度,与时间轴上的效果演变相辅相成,共同纳入影响舆情结构的重要因素.这种聚散力学也同样反映在舆论产生与演化的双重过程中,并与来自事件外部的场域角力形成交互关系,而不是单独作用于某一环节.聚散力学的应用,更加全面地说明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动态演化特征,从潜伏到热议再到逐渐隐退于公共视野之外,这种极具张力的概念表达,对话题与大众之间微妙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渲染,也为后文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中外事件背景的对比分析.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正逐步被纳入统一的话语体系中,突发公共事件也因此成为全球化的议题.中西文化的碰撞往往激荡出不同的声音,面对国际层面的公共事件议题,在舆论交融的全过程中,我国管控部门更需加强引流力度,正确分析舆情从引爆阶段到退潮阶段的走势,并展开可信度较高的实时预测.事实上,我国的舆论引导机制建立较晚,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链条,但在不稳定因素极大的突发事件面前,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漏洞.这就要求我们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欧美发达地区的舆情应对经验,提高我国管控部门的舆论引导水平,并设置相关应急系统,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与当下互联网社会相匹配的管理制度.

该书中,作者单独使用两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国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传播,从报道方法、报道原则、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入手,解析外国相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并就舆情演化规律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客观地呈现出中西双重语境下的形态差异.这些理论的产生,一部分基于前文所提到的舆论演化过程,在建构动态框架的同时,对中西方舆情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解析,另一部分则来源于中外群众迥异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通过参考美国、加拿大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国家的经验,可以进一步了解互联网时代舆情传播媒介的变化,与现实发展接轨.该书中丰富的国外案例分析,为读者了解中西方社会舆情的差异提供了现实依据,在舆论生成规律上,中西方也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正是在对比之间,才能有效选取其中适合我国借鉴的部分,剔除与社会发展水平相互排斥的部分.

作为一种形式特殊的信息管理对象,突发事件舆情在信息时代尤其受到重视,外国政府对舆情,尤其是网络舆论所采取的监控手段,有很大部分值得我们借鉴.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社会背景后,作者在舆情评估指标的确立及评估信息平台的建设两方面,充分结合发达地区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转型期社会的舆情管控机制.科技进步更意味着在舆情管控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对不良信息与恶意评论进行过滤,从而确保舆论引导大方向的正确性,避免过于偏激的言论占据制高点.国内外的对比分析在该书中没有占据过多篇幅,保持着中心观点下的附属地位,但这一研究方式的现实性依据极强.通过对外国媒体舆情应对策略与应急系统的借鉴,可以增强我国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管理能力,从法律制定、科技手段、组织机制等方面对舆论进行强有力的引导.

专业与大众化的双重视域.该书在多个章节提出了专业视角下的新型概念,由内而外对舆情本身进行拆分式解析,认知框架的分化变异、心理机制的双路径等理论,归根结底服务于评估体系的创设,将精英化的视角用于指导我国舆情应对策略.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部门对舆情进行适当程度的干预,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但因循守旧的管理模式、技术与能力的滞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良性引导.与洪水激流一样,舆论“宜疏不宜堵”,变高高在上的管制理念为亲民利民的服务意识,应是信息时代相关部门对于舆情控制的自觉转型.尤其是基于当下信息跨媒体传播的现状,重视多方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作为解决舆情引导问题的一条捷径.

同时,该书中的理论也对广大民众合理参与公共事件讨论提供了参考.作者指出当今大多数群体所采用的是抗争性话语,缺乏自我审视与事件反思,这种带有明显个人立场与强烈感彩的观点不但不能作为引导舆情走向的标杆,还很容易煽动社会公共情绪,造成特定领域的局势动荡.因此,针对架构合理的舆情引导机制,作者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寻找契合转型期社会的代表性案例,提出了成立舆情案例库的设想.“万宁校长事件”“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突发性新闻被列入案例库中,它们从不同方面折射出我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又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引发了跨阶层、跨终端等热议,话题讨论不断发酵,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突发公共事件缩影.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中对案例库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介绍,正是想通过具体事件,以较小的切口、相对大众化的方式,引起民众对舆情应对的关注,激活其参与感与自觉维护意识,与其他章节中提出的大量专业概念形成互补.双重视域下的舆情应对分析体现出这一话题强烈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大众化趋向更印证了舆论扩散的规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叙事语境,唤起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的重视.

面对当今跨媒体、多终端的舆论发展趋势,以及愈加复杂的公共信息环境,舆情应对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导向政策的制定.该书作者从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征入手,具体分析了各种变量下的舆情应对策略,并架构起复杂多元的公共舆论空间.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公共事件舆情的全面勘察,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发展中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演变过程的动态分析,引导社会舆论及政府监督的流向,这样的深度解析对于当下的舆情把控,无疑有着强有力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解释性效果: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评《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

文/吴鸿芳

传播学大师拉斯韦尔将传播过程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由此形成了传播学研究历史上著名的“5w”模式.这一基本模式向人们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要素,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同时,这一模式也开创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在这五大领域中,效果研究尤其为研究者所重视,成为统领传播学研究的重镇.在以美国为首的实证学派研究中,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尤其重视,这一方面源于美国独特的选举政治,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媒介集团等对效果研究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传播媒介的格局,也对传播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一时期,由于受众不再只是受众,而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用户”,用户使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动机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效果研究能否适应新时期的情况,这是媒介效果研究亟须突破的地方.在这一情况下,由魏然、周树华和罗文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的《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一书,回顾、评价了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媒介效果研究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被称为“解释性媒介效果”的研究新范式.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媒介效果研究范式中,以媒介内容为主导的直接效果研究已经难以解释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媒介效果.因此,亟须效果研究的范式转移.在新媒体时代,基于用户(受众)自身认识的媒介效果研究更具有解释力,应成为突破当前媒介效果研究藩篱的重要方向.

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形成了诸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就当前的效果研究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宣传战争为主导研究而产生的魔弹效果论.这时期,研究者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具有重大效果,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其内容对人的影响正如打中敌人一样.第二阶段是随着战争结束,媒介效果研究方式的改进和对其他学科的引入,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强大,它的产生需要考虑诸多条件因素.因而这一时期的效果研究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 其中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克拉帕《有限效果论》的诞生.尽管大众传播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媒介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在此情况下,一些研究者开始注重大众传媒对社会整体和公众认知的影响.第三阶段是以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的,此后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相关理论陆续被提出.这一段时期,研究者重点关注大众传媒内容对整体受众的影响,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几个层面.

作者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取向和当前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主观认知传播效果.作者认为,传统的媒介直接效果研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它过于注重媒介内容对个体的影响,形成了单一解释变量的研究模式,因此难以顾及社会层面和社会因素对效果的影响,造成研究“只见传播,不见社会”的弊端,为此,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对媒介认知型效果研究的重视.这种模式更能适合新的媒介环境,它专注于更为严谨的、有受众主导的、伴有社会制约条件的解释性传播效果.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加和接触信息平台的多样化,受众越来越主动地去接受、吸收和使用信息,即人的主观认知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解释性媒介效果重在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的主观认知来解释并验证媒体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不同于媒体内容对受众的直接影响,因而被称为“间接式媒介感知效果”理论.

间接媒介效果研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它符合新媒体时代及其媒介效果研究的需求,能够突破客观媒介效果研究的局限性,从受众主观视角去解释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这就将以往的个人层面扩展到了社会层面.二是能够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者,这更符合当前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现实情况,因而也就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效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解释性效果研究的新范式,作者从第三人效果理论入手,认为以第三人效果理论为代表的媒介效果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过去媒介效果研究大多关注“媒介对个人信念的效果”,而第三人效果则关注“个人对媒介效果的信念”.这意味着过去的效果研究大多聚焦于探讨大众媒介内容对受众所产生的直接效果,而第三人效果则特别关注受众认为媒介内容可能对他人的认知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介绍了国外关注较多而国内学者较少关注的多元无知理论和媒介敌意理论,并分析了媒体的主客观偏差.多元无知理论重点在于解释人们对民意的偏差现象,并探讨偏差带来的后果,其核心要点在于人们对他人的态度、意见、观点的认识以及对整体民意立场的判断往往都是不准确的.它和第三人效果一样,都揭示了人们对他人的态度和意见的判断可能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多元无知产生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媒体和敌意媒介理论在多元无知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人际传播能够通过沟通的方式减少多元无知的存在.

所谓媒介敌意理论实际上是对媒体偏见的一种研究,它意味着来自受众的主观偏见能够影响自身对媒介效果的认知.即媒介敌意理论认为,对某件事和议题持相反意见的对立方都会认为均衡媒体报道是对己方带有敌意的.该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为受众属性(观点相左的受众)、媒体报道(均衡媒体报道)和媒介效果(双方均认为媒体对自己带有偏见).这一理论并不是一种直接的效果理论,而是一种基于受众认识的间接效果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们对媒体内容的感知.因此,从其发生机制上看,受众基于个人立场对媒体产生的主观偏见是其发生的主要源头.而这一点和基于媒介自身而对受众所认为的媒介效果对他人影响的第三人效果理论有所不同.因此,受众对媒介事件和议题的涉入程度,以及受众对媒介先入为主的偏见就成为解释敌意媒介效果发生的重要因素.

此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媒介效果研究的新领域,如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影响以及对媒介情感效果的研究等,都从受众的角度对媒介效果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都揭示了媒介效果因为受众认知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如电子游戏效果的研究中,作者重点分析了人们喜欢玩电子游戏的动机和心理.在媒介情感效果研究中,作者重点分析了情感和情绪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媒介效果方面的作用.为此,作者回顾了相关文献和经典研究,如在说服性研究中对情绪的控制和监测,以及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正是典型例证.这说明,作为受众认知一部分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传播效果的实现和受众的情感情绪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总之,媒介效果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媒介效果研究就没有传播学研究.在新媒体时代,当前的媒介效果研究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修正、重构媒介效果研究,实现效果研究对现实的解释力,推动效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是传播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所幸,该书为当前的效果研究探寻出了一条新路径,即通过受众主观认知来研究媒介效果.这符合当前受众在传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解释以受众为中心的效果研究,最终通过受众这一核心勾连社会因素,形成对新闻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该书在对一些经典媒介效果理论进行分析的同时,开拓了媒介效果研究的新领域,还能够为当前的研究指明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该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新闻报道本科新闻报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理念和新闻报道和4C理念方面论文范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国际新闻是指超越国界并具有跨文化传播价值的新闻,是新闻在国家之间的一种流动性传播,主要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报道、国内新闻国际报道、国际新闻国际报道三类 目前,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语境下,国际新闻所占比重.

重大新闻报道的全媒体融合实践
2 01 7年56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太湖局、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通力合作,历时30天,跨越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逐一对数千个规模以上的入河排污口进行核查 长江委宣传出版中心.

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报道
【摘要】报纸作为传统媒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想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在原有基础上对报纸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创新,从网络新闻的优势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数字化报纸新闻.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
【摘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推动了新一轮传媒业态的重构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媒介融合时代下报纸、微信和微博……平台发布的内容的特点,探讨媒体报道方式的变化 【关键词】媒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