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马来西亚方面论文范文集 和从小学华文教育看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马来西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从小学华文教育看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该文是马来西亚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华文教育和马来西亚和华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马来西亚论文参考文献:

马来西亚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小学教育论文选题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摘 要:马来西亚有近七百万的华人,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国家.华人精英在教育领域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马来西亚华人常常自许马来西亚拥有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究竟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多少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笼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可通过华文小学的课程内容窥探一二,因为马来西亚有超过九成的华人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因此,华文小学的华文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华文小学;华文教育;传统

中图分类号:G759.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29(2018)01010607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早在郑和下西洋时期,就有少量中国人移居马来半岛,与当地人通婚,被同化,形成了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而中国人大量移居马来半岛,则要推迟到英殖民时期的19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群体最大的特色就是同化程度较低,保留了较多的中华文化.马来西亚可说是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以外,中华文化最浓厚的地方,虽然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跟其他地方可能不尽相同.历经四代人居住在马来西亚,普通的马来西亚华人究竟还保留几成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成分又是什么,这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马来西亚的华人能保留较多的中华文化,主要是靠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早在华人刚来到马来半岛的时候,就开始开办学校.根据记载,最早开办的华文学校是1819年成立于槟城的五福书院[1]34.马来西亚独立时,就已经把华文小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2010年,马来西亚已拥有1 291所华文小学,学生人数共计604 604人[1]35,另有70多所华文国民型中学及61所独立中学[2].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统计,2010年,有93%的华裔报读华文小学(以下简称“华小”),华小一直是华裔家长的首选学校.在升中学的时候,这些华小毕业生不一定选择华文教育[3],但有小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华文独立中学或华文国民型中学华文国民型中学的教学媒介语是马来文,但是华文科被编排在正课的时间表里.

,其他的学生则会升到国民中学、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只有华文独立中学的教学媒介语是华文,其他学校的教学媒介语主要是马来文或英文.不过,这些学校大多还会保留一科华文科,但不一定是必修课.

除了独立中学和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都是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的课程纲要编排的.虽然华小的教学媒介语跟国民学校不一样,但是课程的内容是一致的,除了华文科.因此,华小的华文科就成了保留中华文化的关键之一.正如胡春艳所述:“华文小学是华文教育的根,是完善母语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一环.”[1]35因此,通过研究华小华文科的教学内容,就能一窥马来西亚华裔大众(非精英)的中华文化造诣.本文以下通过分析、比较1970年代和2000年以后华文课本的内容(主要从历史人物、文学、民俗节庆和文物几个方面),探讨马来西亚华人的小孩究竟接受了怎样的中华文化教育.

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一)华小华文科教学内容

笔者曾经在多篇论文中深入探讨过马来西亚华小华文科的教学及发展情况[47],在此不再赘述.本节只交待一些背景.

马来西亚教育部将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独立前时代;第二阶段,后独立时代;第三阶段,新经济政策时代;第四阶段,国家发展时代;第五阶段,国家宏愿时代.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教育政策也有所区别.作为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国民型华文小学自然也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本文所分析的课本取自新经济政策时代,即1970年代和国家宏愿时代(2000年代).这些课本都是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在这两个时代中间,从1983年开始,马来西亚经历了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推出的3M教育政策,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最彻底的一次教育改革,在这之前或之后的改造都只能算是一种政策上的调整而已.所以,1983年是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教育历史的分水岭.

在教育理论上,3M政策强调让学生掌握阅读(Membaca)、书写(Menulis)和计算(Mengira).这些目标在现在看来并不新奇,也无多大难度,但是在马来西亚刚独立不久的当时,国家还处于贫穷阶段,文盲遍布,要让全民掌握阅读、书写和计算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之事.使这项政策成为马来西亚教育历史分水岭的原因是,它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教育逐渐摆脱英国人留下的教育政策而逐步迈向本土化的开始.所以,本文主要分析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课本,如此,可以清晰地显示3M教育政策实施之前和之后的区别.

华小华文科的教学内容主要聚焦于几点:读、写、听、说等语文技能;语法、文化和知识内容.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后者.1960和1970年代的课本列明编辑要旨如下:(1)指导儿童养成道德观念,激发爱护本邦的思想,培养本邦各民族和谐共处与互助合作精神;(2)指导儿童熟练掌握标准的华语,养成发音正确、语调流畅的能力;(3)指导儿童认识基本文字,欣赏儿童文学,培养阅读的习惯,使用、理解迅速,记忆正确的能力;(4)指导儿童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5)指导儿童习写文字,使其有正确、迅速、整洁的优良习惯.

3M教育政策实施后的课本虽仍然强调道德观念和欣赏文字的目标,但更多强调语文的运用技能、思维技能和语法[7].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初中的华文教学中.江翊嘉在评论初中华文教学时指出:“教材方面,比较新旧课程纲要下的教科书选材,发现两者编写理念不同,旧教材偏重*性和知识性,中华文化气息浓厚;新课程教材则强调语文工具性,中华文化特性稍嫌不足.建议初中华文教学内容作出平衡调整,贵精不贵多,以符合教育心理学,以‘工具、人文本位’的和谐编制价值取向为依归;课文教材增加中国名家经典文言文篇章,加强文化教学;活动教材须反映多元文化国情与时代面貌,发挥‘一纲多本’的作用,提升教材素质.”[8]iii这一观点用在小学的华文教学上也是贴切的.

在关于文化和知识的教育方面,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华小华文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主题或单元来呈现.这些主题或单元包罗万象,包括家庭关系、历史、人物、社会、科技、名胜古迹、节日、民俗、文学,等等.马来西亚华人主要就是通过有关中国历史、人物、节庆、民俗等的教育,来实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的.

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已逐渐发生变化,从早期认同中国为祖国,到逐渐地认同马来西亚为自己的家园.在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中,已经很少有人会把自己当成中国的侨民了.现在,马来西亚华人一般自称为华裔马来西亚人.这种现象反映在了马华文学的发展上[911],自然也反映在了华小的华文教育上,尤其是在执行3M教育政策之后[45,7].甚至还有人提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应该跟中国“断奶”或脱离关系.不过,这是极小部分人的观点,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还是强烈地认同中国和中华文化是他们文化的根源.这明显地反映在华小的报读率上.问题的关键是,到底这条根有多粗,入地有多深?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二)历史与人物教育

3M教育政策实施以前的课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人物传记和人物趣事占用了大量篇幅.这些人物传记或趣事一般用以反映某一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或人物的人格特质,抑或歌颂人物对人类、中国或马来西亚社会的贡献.

表1中显示的是马来西亚华小课本中出现的大量的中国人物释迦摩尼也被列为中国人物,主要原因在于大家都已经忘了他是印度人.他已经被高度地汉化.,其中主要是古代人物.在课本里,关于这些人物的传记或趣事都旨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或凸显某种值得称道的人格特质.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彰显了司马光的机警;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是强调礼让的精神;子路背米的故事,宣扬的是孝心和坚毅.这些故事主要出现在较低年级的课本里,从四年级开始,其关注重点转向这些人物在各个领域的贡献.例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的贡献,孙中山在革命上的贡献,孔子和孟子在中华文化上的贡献,郑和在马中交流和航海事业上的贡献,等等.这些人物里还有一些现代文学家,如胡适之和辜鸿铭,课文旨在歌颂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

表2中显示了马来西亚华小课本中出现的一些马来西亚历史人物.他们编入课本的理由与中国人物出现在课本中的理由基本一样,但更多强调人物的贡献,而非人格特质.例如在1868年成为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甲必丹甲必丹是英国殖民政府册封的华人领袖称号.的叶亚来,他使吉隆坡从一个荒凉的小镇变为了一个繁华的大都会,为建立和发展吉隆坡奉献了一生.再如陈齐贤,他发展了马来西亚早期重要的橡胶事业;胡子春是吉隆坡锡矿大王;汉都亚(HanTuah)是公认的马来民族英雄;文西·阿都拉(Munshi Abdullah)原名Abdullah bin Abdul Kadir.“文西”在波斯文中的意思是作家.是著名的马来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名家,是第一位用白话文写作的马来文豪.

同样的,表3显示的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著名人物大多是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者.这其中有科学家,如牛顿、富兰克林、爱迪生、孟格菲兄弟等;有政治家,如华盛顿、林肯、莱佛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主要的贡献是把新加坡建立为国际港口.等;有航海家,如哥伦布;还有第一位护士南丁格尔、海盗神父桂太龙等.

马来西亚将以上这些名人、伟人,不论是中国人、马来西亚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编入华小课本,旨在告诉学生,做人就该像他们一样正直、聪明、勇敢、坚毅,应该对人类和国家民族有所贡献.在这些人物当中,中国人和马来西亚华人更是当代马来西亚华人学习的典范,同时,他们也代表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所推崇的价值文化.

表2、表3显示,外国人物和马来西亚人物中,只有五年级的课本里提到哥白尼、六年级的课本里提到马苏丽.表4则很明显地表明:在2000年后的课本里,历史人物已经被减到最少.所幸的是,一些中国典范人物被保留下来.但是以下两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没有现代人物被保留,那些古代人物之所以被保留,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某些历史故事的主角;其二,被保留的,主要是对文化有贡献的人物,如至圣先师孔子、中医鼻祖神农氏和华佗、工匠鼻祖鲁班等.其中有两个人物的名字并没有被明确地提出,但很明显,课本里讲述的故事是关于他们的.“他们”就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和端午节所纪念的爱国诗人屈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却不提屈原的名字是不可思议的.

2000年后,马来西亚华小课本完全没有提到任何的马来西亚华人,甚至最被称颂的叶亚来也被除名,这是一大遗憾.马来西亚华人已经在马来西亚生活了四五代,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却没有一位值得歌颂的人物,这是马来西亚华人所不能接受的.将马来民族英雄汉都亚和马来文豪文西·阿都拉除名也是一大遗憾.汉都亚被除名可能跟荒谬的传闻——汉都亚是华人——有关.文西·阿都拉则曾经是英国人的翻译官,因在第一本著作《阿都拉传》(Hikayat Abdullah)中批评当时的马来王朝而变成敏感人物,现在已经很少有马来人提起他.把著名的世界伟人从课本中排除,更是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这些世界伟人在1990年代的课本里,主要是被一些马来西亚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如历任首相和在任教育部长所取代.后来可能认为不妥也被除去.这也可被视为一种本土意识抬头的尝试.

以上种种的转变,证实了江翊嘉的观察:马来西亚现在的华文教育不再强调文化传承,而是变得更加具有工具性.

(三)民俗与节庆教育

马来西亚华人犹如其他东南亚华人一样,承续了许多中国节庆传统[12].而且很自然地,大家会预测有关这些节庆的介绍会大量地出现在马来西亚华文课本里.但很有趣的是,马来西亚华小华文科课本里只提到两三个比较重要的华人传统节庆.

1970年代,马来西亚华小一年级的课本里有三章与新年(春节)相关的短文.这三篇短文简略地介绍了一些新年的活动,如穿新衣服、拜年、贺岁等.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关新年的文章稍微多一些,共有五篇.第一篇是有关新年为什么只杀猪而不杀其他动物的民间故事.这一则故事旨在提醒学生要做有用的人.第二篇介绍当时流行的贺年片.此后的两篇描述了妈妈如何准备过新年的活动.最后一篇再次描述了拜年活动.

2000年代的课本提到的节庆更多,但是介绍新年的文章减少,只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本里各保留了一篇.二年级课本里的短文简单地描述了跟爸爸一起回乡吃团圆饭的欢乐;在三年级课本里,则是一篇描述新年喜庆气氛的打油诗.

另一个在华小课本里较常出现的华人传统节庆是端午节.1960年代的四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讲述吃粽子的故事的短文.短文主要是在歌颂屈原的爱国精神.2000年代四年级的课本中,也有一篇关于端午节的短文.有趣的是,短文竟然没有提到屈原的名字,只描述了一位“爱国诗人”的无奈,介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由来.

2000年代的课本中,还提到其他华人节庆:清明节、中秋节和卫塞节.但是这三个节庆都只是在介绍景点和课堂活动时提出并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地讲解.或许,教师在组织有关这些节庆的活动时,会有比较详尽的解说.

其他在华小课本里出现的节日还有母亲节(1970年代)、校庆、教师节、开斋节、国庆日、建校纪念日和世界环保日(2000年代)等.

很显然,2000年后的课本更加注重介绍传统华人节庆,但是在介绍时却没有之前的课本深入.整体上,不论2000年之前或之后的课本在承载传统华人节庆上都不尽如人意,也未能真实反映民间对华人传统节庆的热情.其中原因,最大可能是这些节庆涉及敏感因素,如政治和宗教.例如爱国诗人,爱的是哪一国呢?所以干脆不提名字,只指出爱国的重要性.一些马来西亚华人经常庆祝的节庆如中元节、游神活动、观音诞等,都不适合宗教中立的课本马来西亚宗教——伊斯兰教——的节庆除外.故开斋节被接受..

彭妮丝的调查显示[12],马来西亚留台华裔学生在节庆的偏好上仍以华人传统的三大节日为主.三大节日,即新年、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也正好佐证了华小华文教育的成果.

(四)文学与文物教育

在马来西亚,不论是1970年代还是2000年代的华文课本,都大量地选用了民间文学作品.1970年代的课本中,相关文章共有97篇,其中63篇是历史故事中国学者一般不把历史故事视为民间文学,但笔者认为,历史故事符合西方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故列为民间文学之一.、中国民间故事、笑话、神话、传说、童谣等,另有10篇讲述的是马来西亚本土故事,剩余的24篇则是包括伊索寓言在内的外国故事.2000年代的课本选用了70篇民间文学作品,其中56篇来自中国,6篇来自本土,8篇来自其他国家.在民间文学篇幅数量和文章深度方面,后来的课本都较之前的课本逊色[4].笔者在博士学位论文和之前的文章里都已经详细地论述过民间文学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华人文化中的作用,在此也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马来西亚华人很多时候是通过这些属于小传统的民间文学来传承传统价值观的[7].

但本节更关心的是中国的大传统,即经典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华文课本中的选用情况.在这方面,华小的课本是令人失望的.1960年代的课本从四年级开始,编入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具体见表5.

但到了2000年代,这些作品在课本里都绝迹了,只剩下《鲁滨孙漂流记》和新选入的《小人国》.同时,剧本文体也被去除了.很显然,2000年代课本中所选作品的文学水平已无法与此前课本中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相对而言,初中的华文课本则选用了较多的中国名家作品.不过,新课本也同样减少了对中国名家作品的选用[8]8691.

在艺术文化作品方面,1970年代的课本介绍了中国书法、马来短剑和皮影戏.课本中的文章简单地讲解了短剑“克利斯”(Keris)的制作方法和种类,阐明在马来王朝时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配短剑,因此,它在马来文化里相当于中华文化中的宝剑.马来皮影戏更是一直被视为马来表演艺术的一绝.但是,随着马来社会逐渐地伊斯兰化,皮影戏中,古老的早期泛神论宗教元素也就成了禁忌.如今在马来西亚,皮影戏已成了一种具有争议的马来传统表演艺术,更一度被马来西亚伊斯兰党执政的吉兰丹州政府所禁止.2000年代的课本则重点介绍了马来西亚华人发明的二十四节令鼓和一些传统游戏(主要是马来人的).二十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华人发明的最有名的表演艺术.二十四个鼓代表中国古代农业文化里的二十四个节令,每个鼓所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配合各种动作,表演起来声音动听、气势壮观.二十四节令鼓代表了马来西亚华人在艺术文化上的创造成果[12].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综上,我们可以对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华文科所开展的华文教育做以下小结:

第一,在早期,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华文化,主要是靠一些历史人物和民间文学,包括历史故事维系.但是到了2000年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来西亚华人在身份认同上的变化.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对于中国,更多的只是保留文化和价值观上的认同.对于如爱国诗人屈原和孙中山等政治家的认同,则更是显得尴尬.同时,对伟人的认同越来越转向只对文化伟人如孔子、神农氏、华佗和鲁班等的认同,政治上的伟人如孙中山、吴凤和岳飞等则在课本中消失了.对集政治家和文化伟人为一身的人物如孔子,课本里则只提他们的文化贡献.在后期,所谓文化认同更多是凭借对节庆的认同,但也只集中在几个比较重要的节庆如新年(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上.

第二,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是片面而零星的,只有非常少的人对中国历史有系统性的认识.而且,在马来西亚华人眼中,中国是静止的,而且是越来越遥远的.课本只强调一些古代的历史,对近代和当代事物似乎是不关心的.当然,也不能关心.

第三,在文学上,课本也显示出一些要跟中国“断奶”的现象.2000年以后,马来西亚华文课本对中国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似乎是漠视的,完全不选用任何经典名著的篇章和五四时期优美的散文,这是一大遗憾.当然,更谈不上欣赏当代的中国文学.这或许跟本土化没有关系,而跟马来西亚整体文学水平下降有更大的关系.这从连文西·阿都拉这样的马来大文豪也被舍弃而又没有用其他人物代替上,可见一二.

总之,多数只受过华小教育的马来西亚华人[13]根据统计,只有大概6成的华小毕业生在中学报考华文科,加上大概1成的华裔没有报读华小,所以大概有一半的马来西亚华人只受过小学层次的华文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多是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的经典和现代的大传统,他们可说是接触得非常少的.而且,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在课本中的比例也在逐渐减低.照此发展下去,将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就可能只剩下“华文”教育了.因而,笔者认为,传承中华文化必须依靠更多正式教育以外的手段,同时鼓励更多华人在中学选修华文.

参考文献:

[1]胡春艳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SIA K Y. SRJK (Cina)dalam system pendidikan kebangsaan: Dilemma dan kontroversi[D].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Malaya,2005.

[3]英文教学吸引家长,私立小学渐受冷落[EB/OL](2013101)[20140426].http://www.sinchew.com.my/node/1351582.

[4]SEE H P. The use of folk literature in modern educ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M]. Kuala Lumpur:IIUM,2010.

[5]SEE H P.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in Malaysian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Subtle changes in content and objectives[J]. 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2(2): 2943.

[6]SEE H P. Malaysian Chinese stories of hard work: Folklore and Chinese work valu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Studies,2015,11(2):16.

[7]徐云彪1960-2000年代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华文课本的内容和发展[J]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2014,3(2):4352

[8]江翊嘉马来西亚初中华文教学研究[D]金宝:拉曼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何国忠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M]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2

[10]安焕然传承与建构——华人文化调适的研究思路[J]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2013,2(1):4352

[11]游雅雯马来西亚华人认同的形朔与变迁——以马华文学为分析文本[J]台湾国际研究,2015,11(1):139170

[12]彭妮丝华人节庆文化活动认知探究[J]东亚汉学研究,2014(4):294305

[13]40%华小生不报考SPM华文[OL/EB](20160226)[20170826].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128355.

Approaching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ee Hoon Peow

XU Yunbiao

(SEGi College Kuala Lumpur,Kuala Lumpur 43000, Malaysia)

Abstract:There about 7 million Chinese in Malaysia. Malaysia is the country where the Chinese culture is most widely practiced outside of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u). The Malaysian Chinese elites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and in preserving culture is considered to be on par with the Chinese nationals. The Malaysian Chinese take pride that they he developed a complet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rimary to the tertiary levels. However, how much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preserved in the Malaysian Chinese folks dairy lives? This is a general and difficult question, but we can he a rough idea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since more than 90%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receive a Chinese primary education.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eserv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Malaysia and shaping the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Malaysia;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tradition

责任编辑邓香蓉

上文点评:这是关于经典马来西亚专业范文可作为华文教育和马来西亚和华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海外华文教育三教现状、问题与
海外华文教育“三教”现状、问题及对策黄方方(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摘 要海外华文教育“三教”的现状和特点是师资培训模式具有个性.

从修订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看华文教师教育
从修订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看华文教师教育侯 颖(北京华文学院 发展规划与科研管理处,北京 102206)摘 要国际汉语教学领域正面临“师资荒”问题,历经多次“制定与否.

严晓鹏:让华文教育之花开满世界各地
结束了在学校的会议,严晓鹏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里收拾行李 开学季事情繁多,让他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休憩 因为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他又要再次踏上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那片他“深耕&rdquo.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吴彩娥(湖北省仙桃市第二中学 湖北 仙桃 433000)【摘 要】民族音乐文化已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因此,本文针对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