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散文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梁衡文化散文录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散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梁衡文化散文录,本文是散文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文化散文和梁衡和启示录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彭青

梁衡散文创作独具一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散文有写景散文、政治散文、文化散文等,笔者在阅读这些散文作品时,发觉其文化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阅读这些浸透着历史、人文情怀的篇章,读者的思绪随作者遨游,情绪为之激动不已.这些散文除了具有启心益智的理趣美之外,更有对读者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寻的启迪作用.“文化散文”出现于20世纪十年代,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命的终极追问.文化散文在历史文化与散文之间找到了一块交界地带,用文学的形象和情感来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用历史文化的精神维度来丰富散文的深度.文化散文的作者大都为学者,如余秋雨、张中行、陈平原、马步升等,而梁衡除了学者身份之外,还有两重身份—记者、文化官员.记者的足迹,游历更为广泛,写作视角更为多样;文化官员的平台,视野更为开阔,接触生活的横断面更为纵深.学者、记者、文化官员的身份,决定了梁衡文化散文的与众不同,可产生多重启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梁衡的足迹踏遍中国大地及世界各地,他的文化散文写作,大都与其亲自行走、丈量的每一寸土地相关联.梁衡以记者敏锐的嗅觉,以散文家宽广的胸怀,找寻历史的踪迹和历史人物的过往.在其文化散文创作中,“行千里路”显得尤为突出,他的人物散文大多是在“行走中”产生创作灵感,然后下笔成文的.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这话适合于每一位作家,对于记者出身的梁衡来说更为贴切.通过阅读梁衡的文化散文,读者可以体悟到,他的每一篇文化散文创作都是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踏遍千山万水、寻访人文古迹之后完成的.作者甚至反复多次到同一人文胜地,寻找创作的灵感与契机.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人物、历史、文化、地理的考究,这是梁衡写作的显著特点,也是其散文高人一筹的原因之一.文化散调行走,强调在场与现场感,用自己的脚印去追寻前人的脚印,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建立某种精神应答.余秋雨将自己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就是最好的诠释.梁衡先生也是如此.例如,在写作《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一文前,作者两次去陶渊明的故乡—九江,寻找感觉,不仅找到了创作的感觉,而且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美文.《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写清末名臣左宗棠在西征、收复新疆时,在西北栽种柳树的故事.作者循着左宗棠的足迹,由西安进入甘肃境内,再次来到甘肃平凉,在柳湖畔思索,抒发了左宗棠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及其人格魅力.梁衡在行走中,以敏锐的嗅觉嗅出文化气息,丝毫不放过任何创作的契机.作者在川藏交界的康定,了解到著名歌曲《康定情歌》的发现整理者是吴文季,吴文季乃福建惠安人.此后作者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件事,几年来到处搜求与吴文季有关的资料.当作者的足迹踏上惠安这片土地的时候,便开始踏访、寻找吴文季生活过的蛛丝马迹,写出了《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一文.文章苍凉悲慨,将吴文季悲剧的一生写得感人至深,写出了个体生命在强大的体制面前的无奈与脆弱,写出了对被历史所遗忘和抛弃的人物的怜悯与关爱之情,写出了像吴文季一样的艺术家苍凉而悲怆的人生遭际.

在谈及梁衡“行走”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其扎实的阅读功底.在《我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作者专门探讨了自己阅读与写作的历程,从多个角度阐释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情动辞发 不落窠臼

散文写作最能反映作者的精神、性情和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言:“凡方寸中一种心境,一点佳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皆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1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情动”.唯有“情动”,才能“辞发”,才能写出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美文.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认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后产生内在的情态.情不动,找不到感觉,是无法进入写作状态的.梁衡的文化散文创作,完全是建立在情动的基础之上的.他在《为文第一要激动》一文中,专门阐释了散文写作是以“激动”为前提条件的:“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喷发.你可以在学识、技巧各方面已有足够的准备,但是没有一个契机,它还是不能成文.就像一座火山要等百年千年才喷一次……”这种激动,是创作灵感的爆发,是文章写作的契机,也是立意新颖的出发点.范仲淹、柳永、辛弃疾、李清照、林则徐、韩愈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文学成就、人生经历,经过多年的演绎,早已为民众耳熟能详.在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散文创作时,怎样才能不落窠臼,写出新意,并能真正反映出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这是摆在写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梁衡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索,并写出了富有新意的散文名篇《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解读》《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

《把栏杆拍遍》以辛弃疾一生郁郁不得志为主线,以武功不能施展,反而造就一代词坛巨擘为主旨,写出了人物在历史中的悲剧与无奈,映照出辛弃疾傲岸而又不屈的灵魂,是一篇别有新意的佳作.辛弃疾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梁衡认为“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让我们闭上眼睛细细沉思:当年意气奋发的辛弃疾,率领一万多士卒投奔南宋朝廷,一腔“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被搁浅,空有一腔热血、一身武功,国破家亡,报国无门,只能“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一幅多么悲怆、伤感而又无奈的画面啊!这一画面已经牢牢地定格在历史的画卷中,梁衡紧紧抓住这一画面,写出了《把栏杆拍遍》,成为脍炙人口的美文,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也是其散文的闪光点所在.对于辛弃疾所经历的人世沧桑与多重的不如意,作者以“把栏杆拍遍”为契机,将辛弃疾心中的孤独、愤懑、无奈、抑郁进行最大限度的挥发与阐释,让读者体会到个人遭际、命运在时代中的不如意,唯一能遣怀、排解心中之忧的就只有诗词了.这些熠熠生辉的诗词,映照了词人不屈的灵魂和高昂的头颅,这是个体生命在精神方面的成果,也是个体生命在时代中的碾压下发出的呐喊!这发自内心深处的沉重的叹息,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食粮和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成为支撑起民族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梁衡在对历史人物命运、心灵的阐释中,使读者不仅得到心灵的净化,同时也受到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之美的陶冶.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解读》写的是李清照一生的欢乐和磨难.作者将李清照的后半生归纳为“三大磨难”: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第二大磨难是颠沛流离,四处逃亡;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在对第一大磨难的写作中,作者对李清照给予无限的同情,并站在当代文明的高点上,对史上给予李清照不平等、不公正的评价,诸如“不终晚节”“无节操”“晚节流荡无归”等进行纠正,写出了李清照敢爱、敢恨、追求个性独立和解放的精神气质.在对李清照悲剧的剖析中,作者认为:“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难免有孤独的悲哀.”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李清照卓尔不群的才华,她那高于时代的见识,是其孤独与悲哀的根源所在.因此,她将胸中旷世的愁苦转化为词的境界之美,“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梁衡对李清照婉约与阳刚并兼的词风,通过其人生经历和心灵高度进行阐释,这是作者创作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达到了“情动辞发,不落窠臼”的艺术效果.

知性为文 理趣之美

英国作家毛姆说:“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2所谓“斯文人的谈吐”,就是不偏激、不僵硬,即富有“知性美”的写作. 知性美是一种淡定的美、成熟的美.知性美介于感性和理性的中间.知性的意义在于使人由不知到知,由无知到有知,由浅知到深知,由知其表到知其里,由知其一到知其二、知其三乃至知其万物.知性美需要有超越利害的纯粹求知态度,需要有尊重公理、尊重逻辑的精神,需要有一种容忍不同见解的雅量.梁衡在散文创作中深谙此道,他的文化散文尽管天马行空、纵横捭阖,但却绝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而是有所节制,是一种“知性”的表达.在创作过程中,梁衡的感性偏向热情、理性偏向冷静,他的写作风格是智慧型的,可以启发人们不断地思考.这种知性美文,以比较丰厚的知识底蕴为基础,体现出作者在思想、观念、性格、爱好等方面的性情,形成了某种具有文化气息的气质和风格,并在行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读者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这是梁衡文化散文知性美的主要特征.

《岳阳楼记》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美文,梁衡在《永恒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解读》中,以知性思考为前提,重点突出该文的思想含量,即“人格思想”“政治思想”和“艺术思想”,与此对应的分别是“教我们怎样做人—独立、理性、牺牲的人格之美”“教我们怎样做官—忧民、忧君、忧政的为官之道”“教我们怎样做文章—文章达到的’三境’之美”.没有读过梁衡这篇散文的读者,看到笔者上面的归纳后,一定会武断地认为这是一篇说教文章.但细读这篇文章之后就可感觉到,在知性之中包含着理趣之美,激荡在文字中间的是一股浩然正气和一腔爱国济世的情怀.文章以史实为前提、为依据、为参照,在富有文学意味的叙事中兼顾相关的问题辨析与本事考证.《永恒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解读》不是以生硬的说理为主,而是将人物传记、历史典故、人文情怀等糅合在字里行间,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与启迪.我们从范仲淹这位人物身上看到其闪光的一面,范仲淹也成为当代人尤其是为官者良知拷问的一面镜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梁衡散文具有启心益智的理趣之美,这是其散文与一般学者散文相比的最大不同点.

结 语

文化散文以历史文化为承载对象,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表达之中,在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是使普通读者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梁衡文化散文多次重刊,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对中外历史人物的抒写,也有对当下文化现象的剖析,更有对经典文章《桃花源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等的诠释.他的这些文化散文不是掉书袋式的卖弄,而是通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解读、阐释,来启发当代人的思考,为当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提供一份正面参考,起到了精神导向和文化引领的作用.梁衡文化散文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是“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典型范例.梁衡文化散文是“文人文章”和“道德文章”的有机结合,既有澎湃的情感抒发,也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索,更有对当下民众精神的引领启迪作用,这是梁衡散文的价值所在.

1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7页.

2转引自余光中:《情人的血特别红》,《余光中自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92页.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本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散文和梁衡和启示录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散文本科毕业论文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先行者访国际文化艺术院常务院长梁凤仪小姐
承传文化艺术, 做“ 一带一路”的文化先行者2 0 1 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伟大构想,沿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为之一振,围绕此摩拳擦掌,一展身手.

梁邦昌:弘扬酒文化,彰显白酒核心价值
又一次见到梁老,是在不久前参观茅台大商、收藏家许大同丰富多彩的收藏馆时 年愈80的梁邦昌是一位性情中人,他认真的端详每一件藏品,并如数家珍地不时回忆起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参观之后,中国酒业记者再次与梁.

赤水市:依托康养之地,助力文化养老,共建银发之家
近日,赤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离退局局长吴维伦,市老年大学校长袁莉带领老年大学教务科干部到葫市镇天岛湖、天鹅堡社区调研 据了解,天岛湖、天鹅堡社区是主要面向四川、重庆……外省市游客打造的高山旅游度假小区.

节日欢歌  绽放精彩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行
近日,茅台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举办,离退休党支部组织近100人的队伍参加本次活动 茅台集团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四年举行一次,以各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队参加 在本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