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思想类开题报告范文 和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道思想学说比较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思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4

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道思想学说比较,该文是关于思想论文范例和学术思想和儒道和学说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文/邝士元

◎ 儒道之论道

儒、道两家皆言“道”.然道家以自然为中心,更以自然界之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认为人类比诸道所从出之“自然”,则人实极脆弱,人更永不能胜天,故曰:“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类只能顺着自然界,最多不过辅助一二,而不能有越乎自然创造,故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莫敢为.”此种否认人类创造能力的论调,与儒家刚好相反.儒家以人为中心,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讲“道”与老子之“道”是具有不同的含义,所说“志于道”的“道”,不是指天地之“道”,乃是:“人之所以道也,君子所以道也.”(荀子《儒效篇》)

总之,儒家所说的“道”,从不离开人事而作玄妙的解说.即使像《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所命的,自然赋予的,就是人的本性;遵照本性去做,就是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这个“道”字也是真理的意思.“道”字在儒家来看,它本身一点也不玄妙.

至于道家所说的“道”,可真神妙得很.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是说有一种混混沌沌的东西,在天地还没形成之前,它就产生了,而勉强称呼它叫做“道”,勉强形容它称为“大”.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读作:jiǎ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第十四章)惚恍就是若有还无,若无还有,“道”就是这样的东西.但老子又说过最深奥的人生原理的“道”.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有形的万物,追本溯源,推到最后,必定是无.正像庄子所说的:“物物者非物.”(《知北游篇》)而“道”字正是“无”,正是“非物”.所以“道”在道家的解释是神妙的.

道在儒家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观念,在道家更是最基本的哲学根源.而道字的原始意义是路,儒家把它从道路引申为人生的准则、社会的规律、政治的典范等,但道家却把它作为宇宙原始物质的代号,进而演成自然主义的理想.

◎ 政治观点之比较

一、就源流而论,儒道两家皆承自吾国历史传统之学术与智慧,但道家思想中经隐者之一变,而为退避恬淡;儒家自孔子问礼之后,始终承继正统文化而发扬之,故主维持旧制度、礼仪,并认*道德为修身治国之圭臬.孔子主张“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老子却主张“没身不殆”、“外其身而身存”.孔子要一身率之,老子却说:“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要“啬”、要“长生久视”.孔子则提出以忠、孝、仁、义、礼、乐作为政治的骨干,他说:“礼义以为纪……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二、老子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不仁”、“不尚贤”,甚至于反对“五色、五音、五味”.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换言之,即反对种种人类的后天文化.而孔子的政治体系是建立在*观念上的,据《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孔子要以君臣、父子名分维护封建制度.但老子却否定现状,希望反转到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思想方法之比较

孔子的思维方法是折中主义,亦即“中庸”之道.孔子的全部学说中,无不以“中庸”作中心.如《论语》所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中庸的注脚,因此,孔子教化弟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老子的思维方法则是“相对主义”,如他所举说的道与名、有与无、善与不善、美与恶等.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

“仁爱”观念在孔子认为,“仁”为“士”的理想人格.他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仁者爱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平准.”老子则主张“绝仁弃义”.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两者相同要点

其一,身份论.孔子所称“君子”、“小人”,老子所称“善人”、“不善人”,都是指该人在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而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老子则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故两人同样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等,颇有相同之处.

其二,对工商业的意见.孔子是赞成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的,他说:“所重:民食、丧祭.”他是深恶痛绝商业的.由“求善贾而沽诸”一语,可看出商业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但孔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老子对战国工商业的突飞猛进以及所产生的交换经济是反对的.他说:“绝巧弃利.”“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都是反对工商业的言论,并把“为盗”“行妨”归之于物质的进步所造成的.

其三,两者皆言道德.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老子则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孔子曰:“以德报德.”老子曰:“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多有相同的见解.

其四,两者之主柔弱.老子讲柔弱谦下,以避祸存生.《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郑玄语云:“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是儒教亦以柔弱为主.子路野人也,夫子屡挫之.《中庸》云:“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盖凡教育之结果,无不使粗野刚鄙之人,化而为柔和谦虚也.

其五,两者对天之观念.道家对天之观念,认为系自然,为无意志者,不能赏善罚恶,与儒家荀子之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完全相同.但因荀子甚为积极,故进而为制天、用天之主张;而道家则始终留于顺天、应合之观念中.另外,庄子主张与道冥合,与万有为一,孟子亦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二者之分别处,就目的言,庄子为求超脱,孔子为求道德(义理之道德,孟子认为本体即道德,道德即本体).就方法言,庄子用“心斋”、“坐忘”,孟子用存仁心、养善性之方法,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其六,两者皆向往无为政治.道家讲无为政治,孔子亦甚羡慕.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认德化为政之基,与道家“至德内充,万物自化”之观念相类似.儒家主张贤人政治,以化民成俗,收风动草偃之效,亦不能不谓其受道家之影响.

其七,哲学思想之相同.荀子主张虚一而静,以明大道,与庄子“唯道集虚”、“无心为道之宗师”同一旨趣.庄子所说的“道”,有近似老子的,也有近似儒家的.他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齐物论》)学派不同,见解不同,但这个“道”字,却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字真理意同.庄子又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篇》)这段话虽是道家自然主义理想的运用,但道字的意思,和《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道字,没有两样.庄子又说:“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qūqi&egre;)篇》)这段话的“道”字,是道理的意思.而且这个道字所包括的圣、勇、义、知、仁,完全是儒家的德目.儒家的道是众德的共名,它包含了仁、义、礼、智、信、勇、恕等.道家的道却和众德相去很远,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而庄子拿圣、勇、义、知、仁来解释道,是和道家相反,和儒家却相吻合.换句话说,庄子书里的道字,杂糅了儒道的意义.

总论之,老子为我国自然哲学之鼻祖,其思想与博学,早为当时人士所尊敬.孔子赞其言,闻其理论,亦蒙其影响.老子言道德,孔子亦言道德,而《论语》之言,虽有出于老子,但孔子之解释,与老子不同,如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视老子“报怨以德”之说,为得其是非之准;至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则视老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使民无知无欲”之论,则为另一意义.此老子之主张,见于孔子之态度;而老子之思想,亦多表现于孔子言论之中,可见两人关系密切.

摘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

上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思想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术思想和儒道和学说相关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拓学术思想阔医疗平台
一年访学,终身受益,访学研修也是学习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我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称为同学,一是觉得亲切,二是考虑到学习的形式是.

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法思想学说比较
文/邝士元春秋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日渐崩溃,社会政治发生很大变动,一时学者纷纷研究补救之道,故在东周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到战国时,又出现许多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之学者,故后人称他们为法.

传世著秋枫红叶纯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学实践
韩锺恩纯之先生是我就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期间的专业导师,从二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毕业,整整四个年头跟随先生学习 一定程度上说,在上海音乐学院我是先生唯一一个理论专业的学生 2016年正值先生90华诞.

梭罗和儒道思想的生态共鸣述评
国际上通常认为美国超验主义者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于1862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梭罗论是梭罗研究的开始 在这100多年中,对梭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