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职业技术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职业技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文是职业技术学术论文怎么写和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和工商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职业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职业技术杂志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情况,总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两个标杆专业的建设经验,提出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雄厚的师资队伍,以及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成功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075-03

  一个高职专业的成长路径,一般会经过“从开设到顺利招生,从招生到生存维持,从维持到发展成长,从成长到做大做强”四个阶段,如何确保专业能成功跨过每个阶段或飞跃式跨过某些阶段,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着力点,在于提高专业建设过程的质量,即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环节的质量.本文通过研究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情况,以及标杆专业建设的成功做法,探索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总体专业建设表现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招生方面,2004年,招生专业6个,招生数(特指招收且实际到校入读的新生数,以下皆同)512人,专业招生均数85人.到2015年,招生专业增加到16个,招生数增加到2885人,专业招生均数也增加到180人,分别增长了2.7、5.6、2.1倍.规模方面,在校生数由2004年的512人增长到2015年的8103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在专业数、招生数、在校生数都快速增长的发展背景下,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并初见成效.

  (一)从整个时期来看,专业开设数多,招生率高,但夭折率高,成才率低.2004—2015年,学院总共开设专业69个,其中,未招生专业19个,占比27.5%,招生专业50个,占比72.5%,专业开设且能招生的比例较高,即专业招生率高.

  在招生专业中,生源持续的专业14个,占开设专业比为20.3%,生源不持续的专业36个,占开设专业比为52.2%,说明专业招生后不能持久、消亡的居多,即专业成长率低,夭折率高.

  在生源持续的14个专业中,8个专业的生源波动起伏,占开设专业比为11.6%,2个专业的生源略有减少,占开设专业比为2.9%,4个专业的生源持续增长,占开设专业比为5.8%,说明专业成才率低.

  在生源不持续的36个专业中,27个专业完全停办,占开设专业比为39.1%;9个专业曾停办又续办,占开设专业比为13%;其中续办后最终又停办的专业5个,占开设专业比为7.2%;续办后生源增长的专业1个,占开设专业比为1.5%;续办后生源波动起伏的专业3个,占开设专业比为4.3%,说明曾经夭折过的专业即使再续办成功率也不高.

  (二)从不同阶段来看,当前阶段的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2004—2009年,学院总共开设专业58个,招生专业41个,占开设专业比为70.7%,生源持续的专业9个,占开设专业比为15.5%,生源增长的专业2个,占开设专业比为3.4%;2010—2015年,学院总共开设专业11个,招生专业9个,占开设专业比为81.8%,生源持续的专业5个,占开设专业比为45.5%,生源增长的专业2个,占开设专业比为18.2%,专业招生率、成长率、成才率分别提高了11.1%、30%、14.8%,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三)从最近几年来看,在“依托粮食行业,突出财经大类”的专业建设方向引导下,部分专业突出重围,成长为广西排头兵.从2009年,学院开始确立“依托粮食行业,突出财经大类”的专业建设方向,聚焦财经类专业,打造财经类优势专业及粮食类特色专业.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到2013年,总共有3个专业成长为广西在校生数排名第一的专业,占当年学院25个招生专业的12%.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3年在校生数为811人,在全区18个学校当中排名第一,占全区该专业在校生总数的13.3%;市场营销专业,2013年在校生数为579人,在全区32个学校当中排名第一,占全区该专业在校生总数的7.4%;财务管理专业,2013年在校生数为549人,在全区12个学校当中排名第一,占全区该专业在校生总数的18.1%.

  二、标杆专业建设表现:规模大,增速快,质量高

  专业的建设成效主要从专业招生的规模、增长,以及专业建设过程的质量这两方面来进行衡量、考察.标杆专业,指的是在专业招生和建设过程两个方面都做到全院最好的专业,即招生数在全院是数一数二的,增速也是排名前列的;在专业建设过程的七个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综合表现是全院特别突出的.

  经过对全院所有专业的招生数量分析,以及校内专家对每个专业建设过程质量的评价打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被认定为学院专业建设最为成功的两个标杆.

  (一)标杆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于2006年申报创立,2007年开始招生,2011年9月获批“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011年12月获批“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5月,工商企业管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2012年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大,增长快.招生数从2007年的162人增长到2015年的390人,招生数占全院招生总数比从2007年的11.7%增长到2015年的13.5%.招生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6%,高于全院这个时段9.6%的平均增速.在校生数由2007年的162人增长到2015年的1103人,2015年的在校生数占全院在校生总数的13.6%,在校生数排名全校第一.

  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也普遍高于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方面做得尤其突出,而且这几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

  (二)标杆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学院的传统强势专业,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专业创办于1953年(中专),2004年6月开始开设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2011年9月获批“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012年12月获批“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会计电算化专业招生份额常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能保持较快增长.招生数,从2004年的132人增长到2015年的359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招生数占全院招生数比,2004年为25.8%,2014年为12.3%.在校生数由2004年的132人增长到2014年的908人,2014年的在校生数占全院在校生总数的12.1%,在校生数排名全校第二.

  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评价较高,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当,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方面亦做得尤其突出.

  三、标杆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七个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强化,相互支持.比如,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准确,师资建设才会有的放矢,反过来,师资队伍质量数量高,才能支撑更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

  对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两个标杆专业的深入研究显示,这两个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的关键在于: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雄厚的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体系,这三方共同驱动,形成强大的发展推动合力.

  (一)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坚定地定位于培养在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具备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层管理岗位技能的人才,毕业生在企业的基层工作一二年内晋升到基层管理岗位,在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三五年后,经过自身努力及提高,可向企业更高的管理职务发展.从招生情况来看,近几年招生数复合增长率为11.6%,学生报考连年创新高,人才培养定位得到高中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从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反映来看,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左右,专业对口率达到90%,从业岗位有大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人力资源部文员、小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人才培养定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定位于为广西中小企业服务,培养掌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财务会计数据和处理各类会计事务,具有操作规范、严谨细致的会计职业素养,能胜任各类中小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人才.从招生情况来看,近几年招生数复合增长率为10.5%,学生报考热情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3%左右,毕业生数据显示,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两个标杆专业通过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了“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和“掌握什么专业技能”两个核心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从而也满足了学生的求学需求,这是两个标杆专业可以从全校69个专业中脱颖而出的决定性因素.

  (二)雄厚的师资队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是全校专任教师最多、高级职称教师最多的教学团队,是学校实力最强的教学团队之一,体现在:(1)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充实,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6名,占到全校教师的17%,师生比达到1∶19.6;(2)专教师结构合理,校内专任教师32名,占该专业专任教师的69.6%,校外教师14名,占30.4%,专任、教师比例为2.29∶1;(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高,正高职称4人,占该专业32名校内专任教师的12.5%,副高职称6人,占18.8%,校内“双师型”专任教师21人,占65.6%,骨干教师21人,占65.6%;(4)校外教师职称高,14名校外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8人,占比达到57.1%.

  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是全校专任教师数第二多的教学团队,是第一个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称号和第一个产生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的教学团队,也是学校实力最强的教学团队之一,体现在:(1)专教师构成合理,教学团队中有专任教师34人,占到全校教师的12.6%,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1人,校外教师13人,专比例为1.6∶1.(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高,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和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57%,“双师型”教师占71.4%,2010年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被广西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14年团队成员之一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是学院首位区级教学名师.

  这两个标杆专业从第一年招生开始,就全力以赴地集中师资资源,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业师资、倾斜政策支持教师技能职称发展、高薪聘请企事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入校授课等,确保专业高速扩张的同时,教学质量输出始终高质、稳定.从这两个标杆专业的实践来看,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体系.课程建设、教学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三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建设能产生比单个环节建设更大的整体功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经过将近十年的探索、积累,形成了一套基于企业典型业务流程开发的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体系,表现在:(1)课程基于典型的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开发与设计,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典型业务流程模块以及工作内容设计课程知识点和技能,借鉴企业ERP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和过程优化组合设计课程知识点和技能.(2)配合课程设计效果的实现,教学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练结合.让学生在企业ERP仿真系统上学练营销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了解各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和管理过程,并形成较强的管理操作技能,学生就业后马上能学以致用,将“所学”转换为“所用”,迅速适应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3)为了强化学练结合的质量,形成了“沙盘实训、ERP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全面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其中,沙盘实训,借助沙盘进行仿真的、模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实训;ERP实训,通过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实训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手段;顶岗实习,通过1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代表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市场营销技能比赛,2013—2017连续五年获得广西赛区第一名,2015年获得全国赛一等奖.

  会计电算化专业则从一开始就着力打造,并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基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的培养体系,表现在:(1)课程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内容设计和开发.以“取得或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发和安排课程内容,将会计核算理论知识和会计岗位工作技能融合在会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之中,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在做的过程中内化会计理论知识.(2)配合课程设计效果的实现,教学上,初始以一个仿真企业实际会计业务为背景,按会计各工作岗位设计学习情境进行组织和安排教学,继而再以一个真实企业为会计教学工作环境,按企业全盘会计账务处理完整过程组织和安排教学,真实地再现实际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3)为了更好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实践上实行手工模拟、电算化实训一体对接和“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合二为一,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也更能牢记业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施“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将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引入实训室,学生根据企业工作任务要求同步进行校内会计核算,将校内实训与真正的会计职业岗位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工学结合”.

  过去几年,基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培养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不俗的成绩,如参加“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广西赛区第一名.

  两个标杆专业在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培养体系建设上的积累和成熟化,成功地打造了专业教育的坚实平台,成为两个专业在广西区排名前列的核心优势.

  通过对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两个标杆专业建设的深入考察,可以看出“定位精准,师资雄厚,以及课程、教学、实践协同配合”是这两个专业能够“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尽管不同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关键因素对于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同样具备借鉴的意义.

  总之,高职专业要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做大做强”的发展,需要不断探寻总结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加强建设,借鉴本校及兄弟院校标杆专业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麦可思,夏祎辰.万“建”不离其宗——专业建设七大标准[EB/OL].(2015-09-06)[2018-04-22].http://58.192.114.179/zhuoyue/ueditor/jsp/upload/file/20150906/1441503457967064464.pdf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高职专业建设的过程控制与管理研究”(SK13YB17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锋雄(1981— ),男,壮族,广西邕宁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所长,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高职教育.

  (责编 王 一)

归纳上述,本文是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和工商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职业技术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职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 本文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策.

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法语专业人才培养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带一路”是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在今年“”上,全国政协.

基于混合所有制模式创业学院建设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混合所有制模式探索创业学院建设——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王晓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浙江 义乌 322099)摘 要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学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

完善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引言人才队伍建设与学院发展存在直接联系,师资队伍水平则会对教育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想要保证学院事业的发展,建设师资队伍不仅是前提还是基础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对师资队伍的作用引起了足够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