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汉语类论文范文素材 和从词汇层面汉语思维对于德语写作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汉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从词汇层面汉语思维对于德语写作的影响,本文是关于汉语相关毕业论文范文跟思维和德语和词汇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论文参考文献 写作论文论文的写作写作投稿德语论文题目

任何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都会经历母语习惯迁移的问题.所谓语言迁移指的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习惯对外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认为,外语学习者之所以会出现语言错误主要原因是语言的迁移,即外语学习者将母语中的固有表达和语言结构带入到了外语习得的过程中.

对比语言学家Carl James(1980)认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主要出现在三个语言层面:一,单词拼写、标点符号错误等;二,语义、语法等方面出现的偏离目标语结构的错误;三,篇章语言学层面上衔接连贯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对于James 所提出的第二层面上,重点针对词汇的语法语义问题,对出现的常见的语言表达错误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对汉语思维的语言迁移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并对该现象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 词汇中的语义错误

在词汇方面,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基本是以母语的思维在勾画文章内容,那么在选用词汇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将中文的表达意思生硬地套入到德语的表述中去,即,寻找所谓的语义对应词汇.然而在很多场合,看似语义一致的对应词汇并非真正地能在语义或语法应用上做到一一对应.

比如在学生习作中想要构造如下意思的句子:“周末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在家玩.”这里的“玩”学习者经常简单地使用德语中的“spielen”,而没有意识到德语中的spielen 表示“玩”这个义项时只能指儿童的玩耍,或者在球类运动以及乐器演奏的相关词组中作为动词使用.而此处可以使用“etwas unternehmen”,意为做一些能让人开心快乐的事情,也就是原先学习者想要表达的“玩”.

另如在学生习作中也频频犯错的“finden”和“f ühlen”在中文里都有“觉得,感觉”的意思,“finden”在表示这个义项时侧重于对人或事的主观评价,而“f ühlen”则表示对自己身心状态的一种感觉,故两者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学生在表达“我觉得这很好”时会使用“fühlen”作为动词,但其实“finden”才是正确的表达.又如“买了车,人们就会感觉自己很富有”此处的正确动词则是“fühlen”.又如“举办运动会”中的“举办”,在中文表达中该动词的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举办的事件,即“我们会在每年秋季举办运动会”,或者“运动会在每年秋季举办”.“举办”在德语中所对应的是“statt/finden”及“veranstalten”,但是前者的主语只能是举办的事件,后者的主语只能是人.学习者受制于中文的思维经常不分析动词的语法要求而随意使用.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窥见,学习者在德语表达时倾向于将想表达的中文意思翻译到德语中去,也就是寻找语义上的对应词汇,然后汉语中的一个义项可能会对应德语中的几个词汇,且各个词汇之间的语义侧重点可能各有不同,也可能语义能与中文的相对应但是语法搭配上相去甚远,这也是下面要总结的词汇方面受中文思维影响导致的常见错误.

2 词汇中的语法结构

汉语语言结构的一大特点就是动词和宾语直接相连,而德语中的动词搭配就比较复杂多样,有动宾搭配,也有不及物动词与介词搭配的情况.由于动词与介词搭配在中文中并不存在,所以德语学习者在表达中也经常会容易犯错.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去某处”,如此处的“某处”为“学校”,而“ 去”这个动词学习者会偏向于应用语义对应的动词“gehen”,那么正确的表达为“zur Schule gehen”或者“in dieSchule gehen”,但是初学者经常会遗漏介词“zu”或“in”.除了以上表示方向的动词需要用介词结构表述方向,德语中的很多动词本身需要介词来搭配使用,如auf...warten, auf...verzichten, über...sprechen 等,这些介词搭配都是德语写作表达的易错点.

动词是德语学习者在进行书面表达时出错频率最高的,因为德语中的动词在句子中处于支配地位,动词决定了句子中的所有成分搭配,如补足语及说明语.除了动词以外,句子中的名词、形容词、介词以及副词在学习者进行中文式思维时,也就是说学习者试图将该德语词汇的语义或者语法使用与相应的中文词进行一一对应的配对时,也容易产生一定的错误.以下试举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德语中的“nicht”和“kein”在中文里表示“没有,不”,而且在中文的表达当中“没有”既可以否定名词也可以否定动词甚至介词结构等,如“没有钱”,“没有说话”,“没有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决赛”等,关键看这些词汇怎么进行组合.“不”通常而言否定动词、形容词、副词,但是如果动词是“是”,则可构成“不是+ 名词”的结构.中文的语法是词汇组合型语法,词与词之间的界限取决于怎么组合,但是德语中的“nicht”和“kein”有着严格的区分,即“kein”只能否定名词,而“nicht”则否定名词以外的成分,如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结构等.

学习者大多在了解了这两个词的这些语法规则后,会自行将“nicht”翻译成“不”,而“kein”解释为“没有”.正因为中文的表达方式中对于否定没有严格的界定,导致学习者在德语表达中易对“nicht”和“kein”产生混淆.如学习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为:“这不是获得成功的路径.”按照学习者固有的中文思维表达模式,容易将这里的否定词翻译为“nicht”,而忽略了德语表达中否定的对象为名词“路径”,即正确的否定词为“kein”.

3 固定搭配

受中文表达的影响,学生往往倾向于将想表达的意思逐字逐句翻译成德语,那么容易造成所表达的德语不符合德语习惯.最显而易见的错误就是德语中的一些词汇或表达存在固定搭配.

如,“给某人留下印象”这样一个表达,初学者容易直接将“给”翻译成了德语的“geben”,看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该表达忽略了这里的整体要表达的意思是“留下印象”,而德语中“给某人留下印象”的固定搭配是“Eindruck auf jemandenmachen”.

上述从词汇层面进行的错误分析不仅仅意在展现汉语思维对于德语写作的负面影响,更意在以此为出发点反思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可以避免过多的语言负迁移.语言教学研究学家Kleppin(1997)认为学习者产生语言表达错误的原因也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错误引导,例如没有把词汇的意思解释清楚;在外语习得中过度简化或者过度强调某项语法规则时,学习者也会出现过多地使用这一规则导致产生错误.外语语言表达中产生错误即使源于母语思维的迁移,但也并非不可避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对词汇和语法规则清晰无误的解释,并积极地寻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两者相结合探索出更加适合学习者个体情况的教学方法.任何时候,教学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地输出教学内容,尤其是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一方面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互动的形式不断发现学生的困惑并为之解惑.

本文结论,本文是一篇适合思维和德语和词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汉语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汉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阅读兴趣对中学生写作的影响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强我们的人文底蕴,健全我们的人格 青春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没有读过几本有价值的书籍,对于生命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 刚进初中.

学生的说理思维是提升写作核心素养的关键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关于如何提升写作的核心素养,先从一节课说起,主题是“语言的运用” 在课堂上,两个学生为一个句子争辩起来,其中一个学生说“我.

母语思维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母语思维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吴 哲 冯琳卓(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各个学科专业研究很重要 学习者在阅读英.

论汉语思维在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体现
【摘 要】英语与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会产生“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本文以学生英语作文为例,对汉语思维在英语写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