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评论相关论文范文 和心有蛟龙的人(评论)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评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心有蛟龙的人(评论),该文是评论相关论文范例跟蛟龙和评论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评论杂志心内科护理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聂梦

聂梦,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三十年后的今天,谈论先锋是容易的,实践先锋却很难.它需要行动的力量,需要强力意志和理想主义,需要偏激、固执和豁出去赌一把的不管不顾.说起来,这些因素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当它们置身在日趋调和混沌的背景之下时,清晰轮廓与锋利边角的珍贵性与困难度便凸显出来.

前段时间做去年的中篇盘点,一位大叔的台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都是心有蛟龙的人.”(张欣《狐步杀》)这种硬汉气质的、决绝的、甚至略显悲情的形容极易打动人.陈鹏就是这样的人,心有蛟龙的人.在鲁院读高研班时,他在房间里一边喝酒一边跟诗人王震海争论,奶牛为何不可以上高楼(陈鹏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做《奶牛住进我们家》),后来,他又辞去多年的稳定的新华社工作,挑起《大家》的担子.至少换作我,可能不会如此澎湃、大刀阔斧地去说、去做.刚接手《大家》的时候,陈鹏就动过做一个先锋栏目的念头,对此,我的想法是:好,但是难.

这相当于将一场文学想象从观念层面落实到技术层面.首先,先锋本身就是个问题.如果把目光集中在那个相对紧密的、在小说艺术上更趋向于形式(强调叙述和语言)的群体及其写作身上,如今,时代语境发生了变化,先锋作为一种文学资源已部分地纳入主流叙事和文学史之中,当年的叙事策略再度启用,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倘若同时考量先锋派的流变,考量其隐匿、转化与更新,将先锋提炼为勇气和新意,泛化为一种精神,那么,离开了理论冲动与变革、抗衡的诉求,写作本身的内驱力很可能会遭到削弱;绕过这些争论集中的地带退一步说,即便先锋可以被简化为秩序的他者,为了描画旗帜再设计出一套条条框框,按图索骥,难免会令自己陷入新的悖论当中;而时下,又有多少作家愿意被贴上先锋的标签,有多少文本经得起先锋的质询和考验?

这些陈鹏不是没有意识到.

问题永远层出不穷,事情还是得一点一点做.

最后,他索性将落脚点放在了先锋的开放和动态上,给作者、作品和自己都预留了回旋的余地.独创性、理性,探索,创新、不合时宜,不流俗等圈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小说家的任务是警惕虚假的文化地理,对人类生存的真实和真理作出独立而自由的思考和判断.”回过头看,如果不是有股一往直前大不了重新来过的劲头,“先锋新浪潮”恐怕维持一年,应个景,也就差不多了.眼下的境况是,栏目不仅坚持了下来,并且坚持得有模有样,陆陆续续推出了何凯旋、学群、曹寇、何小竹等一批人的创作.依照陈鹏的想法,坚持三到五年,多发掘些极具才华的优秀作家.这样的意愿最终能否达成还未可知,但起码有个盼头,有种期待感在里面.毕竟,当年余华、苏童等人从华东师范大学招待所深夜出去找吃的时,也不确定接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先锋文学专号以及其他的种种.

不得不说,先锋新浪潮已经刊发出的作品,有许多是很不错的.“有想法有新意有冲劲的小说”,基本实现了这样的预期.这次收到的李昕的《废墟》和水鬼的《五食记》也是如此.两位作者都是80后,履历单纯,在期刊发表这个领域称不上是熟面孔,但他们写作的诚意、智慧与文本掌控力却是一目了然.编辑将这样两篇稿子安排在一起也颇费了些心思.城市村落,现代古代,个体人群,铺张俭省,诘问笃信,在文本层面上,它们从各个角度彼此呼应、填补,共同之处在于,都指向死亡.

《废墟》有一个略显陈旧的外壳.“世界简直就像一个强拆队,不断地在拆毁着她所珍爱的每一样东西.”她的一生都在忙着接受现实,抵抗来自世界的恶意.父母死后,旧房子成了世上最后一道围栏,当这围栏也无法幸免即将变成废墟时,她选择在火光中终结一切,包括自己.寻找、漫游的主题,死亡的片段,成长之痛,失败感,孤独,抵抗,绝望,这些无疑是青春写作里最常见的质素.

第一次读《废墟》时,不由得联想起祁媛的《我准备不发疯》,15年《收获》“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的头条.两篇小说放在一块,有点像一对双生花,又或者是一个人的表里:《我》发生在白天,梦呓一般却煞有介事地冲着别人大声讲述自己的遭遇;《废墟》则出现在夜里,是一个人缩在墙角无比清醒时的喃喃自语.白天行进的是演讲,夜幕降临了,没有情节的独白才真正开始.就个人而言,对于这类作品一直有点抵触,很怕那些“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坚韧又十分简单幼稚的虚无主义”陷入到一种喟叹忧伤的小资调调里.但《废墟》却没有.它提供的痛感并不幽深阴暗,更没有病态的歇斯底里.那个穿着皱巴巴花裙子的女人,始终站在废墟里,仔细把砖头瓦片往回堆着.她试图搭建一座新的墙,代替母亲的庇佑和保护,她认真地处理伤口,希望离毁灭再远一些.结尾处的大火,是孱弱的人对于超越自身力量的渴求,是当所有的努力最终被击溃,只剩下毁灭时,心灵之痛因坦诚而萌生出的强大的干燥的力量.

《废墟》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从一定程度上指认出城市经验的精神归属.把一栋房子当做掩体,掩护自己不被世界注意,不至于被一览无余,就连附近的野草和电线都承载着呼吸与喜悦.这恐怕是只有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才会拥有的经验.法国插画家让—雅克·桑贝曾创作过这样一幅画作,空荡荡的大厅里,相邻的两个扶梯一上一下运行,扶梯上的人趁着相遇的一瞬间,隔过传送扶手,迅速地将手握在一起(《电梯上的邂逅,一秒钟的握手》).李昕的《废墟》同样捕捉到了一秒钟的握手带来的神经末梢的震颤.一秒钟,可以让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也可以刺破那些以传统乡村叙事为对照的武断的城市想象:生活在城市中的,不一定都是无根的单向度灵魂.

吃本是为了生,《五食记》里却遍布着死亡.

小说以冬瓜、黄豆、米、萝卜、白菜等五种饥荒时节人们赖以为继的吃食为题,由五个表面独立、实则彼此勾连的故事组合而成.五食,是饥馑中的五食.因为吃食的极度匮乏,人的各种、念想,人生的种种偶然与必然都数倍放大.笃信佛法的信泉因误杀一个藏匿在冬瓜中的婴孩而性情大变;赶路人险些被强人灌下生黄豆一命呜呼;为了求米,亡魂被丈夫休弃,游荡在山间不得超生;显明将阳精遗洒在萝卜上令豆腐铺的女儿闷声投江;黑衣人试刀,祖孙二人自此阴阳永隔.“都是吃,都是为了一口吃”.强人、行脚僧、遗孤、黑衣人的故事,实际上都是信泉的故事.从《五食记》来看,作者水鬼应当也是位理想主义者.小说写宿命,写出了崩坏的世界里的真和信,从这个角度讲,《五食记》称得上是有骨架的写作.水鬼的用字、行文处处透出古典的韵味,侠肝义胆、传奇志怪中,语言的俭省与意指的丰盛形成鲜明对照.最后一个故事里,小姑娘“是我阿婆”的一唱三叹,更是见真见切,显足了功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死亡,在上述两篇作品中的形貌,与当年先锋派的文本呈现还是有着较大的不同.在余华等人那里,死亡是摒弃时间与历史的异质性他者,是挺身而出的独立个体,是存在主义的死亡,是作为他者的死亡.《现实一种》中,老太太溘然长逝前,甚至感受到异样的兴奋在体内流动,同时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局部死去,“她不禁微微一笑,于是这笑容像是相片一样固定了下来”.而在《废墟》和《五食记》里,死亡则是结构性的.它放弃了扩张的姿态,后撤为故事的一个关节.与拆楼过程相伴相生的死亡隐喻,和在食物面前的向死而生,都从观念和思维层面上与非叛逆的、不得已的、试图寻找肯定性的建构因素融为了一体,并隐约透出历史言说的冲动和无力.

事实上,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并试图实践先锋时,无论是致敬先锋派还是从中剥离出自由和新意,挣脱现有文学秩序惯性的探索和创造都应当是最后一个被舍弃的.只有挣脱惯性,文学才能充分释放焦虑,才能不断打开精神感受力和语言表达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陈鹏马可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评论专业范文可作为蛟龙和评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评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当90后和80后相遇(评论)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在与时代的纵横交错间呈现出了更为耀眼与驳杂的面貌,而这其中作为中国文学重要一环的少数民族文学也不断推陈出新,蓬勃发展,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一起用自己的笔为中国文学添砖加瓦 于.

隐微和忠厚(评论)
曾攀,生于1984年,复旦大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 官场之上,全是套路 摆上台面的武功,全是名门正派的招数 政治要正确,程序有正义,江湖中人也断不是邪魔歪.

宇秀的散文很小资(评论)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澳门文艺特聘副总编,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

重温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评论)
北 村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那头传出久违的声音,称我作“康叔” 在记忆中,我平生唯被一人唤作康叔,这个人就是俞帆 俞帆乃我大学老师俞兆平先生之子 我和他结缘于我大学毕业成为文学编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