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海洋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论海洋强国语境中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海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论海洋强国语境中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该文是海洋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海洋强国语境和文化教育和高职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海洋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环境保护论文海洋测绘期刊海洋世界杂志海洋科学期刊

沈燕红1,2

(1.宁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 要: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半壁江山,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但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海洋文化教育长期缺失,高职学生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文化对海洋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建议加强海洋文化教育,并从五个方面建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体系:确立海洋文化教育理念、营造海洋文化校园氛围、构筑海洋文化教学体系、组织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形成海洋文化教育合力.

关键词:高职;海洋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7615( 2016) 01 - 0018 - 05

DOI:io. 15958/j. cnki. jywhlt. 2016. 01. 003

收稿日期:2015 -12 -20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浙东渔歌叙事研究>(课题编号:12JCWH03YBM)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沈燕红(1966 -),女,浙江舟山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古舆诗词、海洋文化与教育.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全球性的海洋时代.世界范围海洋竞争日趋激烈,濒海各国开发海洋雄心勃勃.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决策,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6月的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中国“海洋观”,海洋的重要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欲建海洋强国,必先文化强民;不仅要发展海洋经济和海防实力,还需加强海洋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海洋意识.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半壁江山,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建设海洋强国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因此,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价值,大力开展海洋文化教育,培育学生海洋文化素养,打造具有现代海洋意识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尤其沿海高职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20世纪80年代前,海洋文化还没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海洋文化受到学者的关注,发轫于80年代末;学界对海洋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并纳入学科建构,始于90年代之后;新世纪,海洋文化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乃至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海洋文化?著名海洋研究学者曲金良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简言之,海洋文化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是人与海洋互动关系的结果与产物.

从广义上说,海洋文化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海洋物质文化层,二是海洋精神文化层,三是海洋制度文化层,四是海洋行为文化层.从狭义上看,海洋文化主要指海洋精神文化,包括海洋意识(观念)、海洋文化哲学、海洋渔业精神、海洋民间信仰、海洋神话传说、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理论等.其中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是深层次的海洋精神文化.

(二)海洋文化的时代价值

1.海洋文化是保障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软实力.世界近代史表明,大国崛起、民族强盛、国家兴旺与海洋休戚相关.21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走向海洋成了世界强国共同的战略选择.唯有走向海洋,才能拥抱世界.我国虽为海洋大国,但岛屿主权不断受到挑衅、海洋资源不断受到掠夺,国土安全不断受到威胁.如何将我国从海洋大国建设成海洋强国,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海洋强国的竞争既是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军事等海洋硬实力的拼搏,也是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海洋战略等海洋软实力的较量.海洋软实力所产生的文化吸引、价值认同和制度规范,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国民海洋意识,普及海洋文化教育,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是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和必要保障.

2.海洋文化是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有人认为,海洋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主要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产生的独具区域特色和鲜明海洋特征的文化现象.海洋文化与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相互依存、共荣共生.海洋经济催生海洋文化,为海洋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海洋文化反过来影响海洋经济的运作模式,提供海洋经济以智力支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能和经济效益,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发展.无论是海洋物质文化、海洋精神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行为文化,既能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又是沿海高校不可多得的文化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海洋文化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将不断产生新的活力,催生新的生产力,激发区域的永续发展力.因此,打造区域特色海洋文化,充实海洋文化教育,强化区域文化软实力,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定支撑.

3.海洋文化是助推高职海洋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海洋人才.海洋人才是指“在海洋经济、管理、科研、教育和服务等领域的就业人员中,具备一定的海洋人文素养和海洋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海洋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国务院2008年2月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一文提到:“把普及海洋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展海洋基础知识教育.加快海洋职业教育,培养海洋职业技术人才.”海洋教育是沿海高职打造海洋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尤其是海洋文化教育对海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海洋文化所包蕴的“开放交流精神、博大兼容精神、刚毅无畏精神、开拓探索精神、重商勤勉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等,是海洋职业人才的重要精神养分.因此,凝炼海洋文化精神,深化海洋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软实力,是高职海洋人才培养的驱动条件和质量保证.

二、海洋文化教育的缺失和高职学生海洋意识的淡薄

(一)中国重陆轻海观念的影响

中国背靠欧亚大陆腹地,东临太平洋,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海陆具备的地理格局.自古我们的祖先便创造了璀璨的海陆文明.正如海洋文化研究专家陈国灿所言:“在以中原为代表的内陆腹地孕育出发达的大陆文化的同时,以东南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积淀起深厚的海洋文化.”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被“黄土文化”、“农耕文明”、“大陆文化”所占据,“蓝色文化”、“海洋文明”、“海洋文化”处在被视为文明“蛮夷”的边缘位置,一直受到排挤和驱逐.由于受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安土重迁的民众心理及“舍海而注意于陆”的治国思想的影响,顽固、保守、封闭的意识逐渐形成,阻碍了中国社会向海洋发展的历史步伐.这种重陆轻海、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人们对海洋资源、海运贸易、海疆海防、海洋权益等海洋意识的缺乏,决定了国人对土地的深厚依恋和对海洋的淡漠遗忘,因而也遮蔽了海洋与海洋文化的价值.

(二)高校海洋文化教育的缺失

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除独立学院共2542所,以海洋命名的大学仅有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后4所从水产学院升格而来,以水产类专业为主干.其他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设置了相关的涉海专业.”可见,普通高等海洋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极少,且都以自然科学为主,专业性强,难以承担全民海洋文化教育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出现了几所海洋类职业技术学院,如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主要集中在海上航运领域,培养海洋技能型人才.目前,1228所全国高职院校,包括沿海地区的众多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没有海洋类专业,也基本不实施海洋文化教育.尽管所有高职院校都设有国防教育课程,但很少涉及海洋国防知识,更罕见全面的海洋意识培育.有些地处沿海的高职院校,偶见海洋文化类课程,也仅是个别老师凭个人兴趣爱好开设的公选课或通识课,因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专用教材,教学效果往往不甚了了.即便有几门高质量的海洋文化教育课程,也因覆盖面少,对体的海洋文化素养,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微弱作用,高职学生的海洋意识也就可想而知.海洋文化教育在高职课堂的缺失,无疑是造成高职学生海洋意识不足的重要病症.

(三)高职学生海洋意识的淡薄

意识,一般是指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的心理感知和价值认识,包括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海洋意识(海洋观),是海洋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笔者对任教的本校公共课和公选课7个班级320个学生做过一次关于“高职学生海洋意识”的问卷调查,涉及国际学院、电信学院、工商学院、服务外包学院、海天学院、化工学院、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的23个专业,生源来自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河南、贵州、四川、甘肃、新疆,以浙江学生为主.尽管是小样本调查,但具有代表性意义.

1.对海洋常识和海洋国土的了解.在被调查对象中,只有16%的学生知道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能准确描述海洋深度的仅为8%.询问我国的国土面积一项,95%的学生认为是960万平方千米,在他们的心目中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全部领土;只有5%的学生了解我国还拥有被称为“蓝色国土”的接近1/3陆地面积的300平方千米管辖海域;能说出我国四大近海的为25%;能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为7%;而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国土概念的准确理解几乎为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海洋基本知识贫乏,相关概念模糊,国土意识淡漠.

2.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认知.大多数人反对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但仍有31%的学生认为“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无穷无尽,尽力捕捞不会造成多大危害”;70%的人对“海洋上微小的浮游生物,与人类生活有没有关系”表示不关心.多数学生听说过“赤潮”,但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不知道“是海洋环境被破坏的结果”;对于“海洋被污染后,是否会影响人类生活”,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不会”.对于“海洋防灾减灾的知识”,仅有不足二成的学生表示了解或了解一些.调查结果表明,作为沿海地区的高职学生,对海洋渔业资源萎缩和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的事实了解不够,关注度不高,而且缺乏海洋防灾意识.

3.对海洋主权和海洋安全的态度.大部分学生欠缺对南海问题的关注,95%以上的学生没听说过三沙市的设立.对于“你是否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我国钓鱼岛的地理、历史和日方争议的来龙去脉等问题”,表示主动全面地了解为6%,主动了解一部分13%,没有主动去了解、但是比较关心67%,没有主动去了解、无所谓9%,和我无关、不关心5%,可见大部分学生并不主动关心钓鱼岛问题.对于“你赞同以何种方式去处理我国黄海、东海、南海与邻国有争议海岛的问题”,主张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占72%,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21%,表示放弃的有3%,表示不关心、无所谓的也占3%.调查结果看出,高职学生内心有较强的海洋主权意识,行动中并不十分关心岛屿主权和海洋安全.

4.对海洋宣传、海洋教育的认识.86%的学生不知道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同样比例的学生感觉“我国公众能够接触海洋宣传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90%以上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里开设海洋类课程,非常有必要接受海洋文化教育以增强海洋观念,非常有兴趣参观海洋博物馆,非常愿意参加海洋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各个层面海洋宣传渠道和宣传力度不足,学校海洋文化教育又长期缺位,难以满足学生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的愿望,由此造成学生海洋意识的严重欠缺.

三、建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体系的对策措施

沿海地区高职学生的海洋意识尚且如此,更遑论内陆地区的高职院校了.海洋意识作为海洋文化的灵魂,是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提高海洋意识,既是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达强盛的要求.因此,必须科学建构高职业海洋文化教育体系,以提升学生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素养.

(一)突出海洋意识,确立海洋文化教育理念

我国是一个拥有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0平方千米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放眼全球,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海洋越来越多地涉及我国的战略利益,牵动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影响着我国的安全和社会稳定.”但长期以来受重陆轻海传统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国民海洋意识十分薄弱.为了贯彻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要大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沿海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接班人的主阵地之一,担负着输送具有现代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二)重视物化环境,营造海洋文化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构筑富含海洋文化特色的校园物化环境,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受到海洋文化的深深熏陶.一在校园文化设施上,通过以海洋为主题的标志建筑、文化广场、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的建设,充分释放海洋文化气息.二在人文景观布置上,可以建设海洋文化长廊,呈现我国海洋文明发展史;设置海洋文化宣传窗,介绍海洋社会、海洋经济、海洋政治的最新动态;置放海洋文化名人雕像,展示他们对海洋历史、海洋文明的贡献;校园的湖、园、林、路、楼的命名都可以带上“海”味,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三在体艺活动设计上,可以引入舞龙舞狮海洋民俗活动,借用其道具;用海洋渔民画装饰海洋主题绘画教室;用渔业用具船、篷、橹、桨、锚和其他涉海物件,模拟海洋生存环境,架构海洋素质拓展训练营,让学生体验海洋原生态文化.

(三)优化课程设置,构筑海洋文化教学体系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海洋文化教育也要通过教学主渠道加以实现.通过海洋文化教育教学,使学生了解海洋文化常识,感受海洋文化精神,培育海洋文化素养.一是开展海洋文化通识教学.建设一门《海洋文化概论》精品课程,成为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开设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满足部分学生对海洋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二是专业教学中融人海洋文化.开设海洋文化类专业选修课,也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海洋文化内容.如物流专业,渗透海洋港口文化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强化海上贸易文化教学;旅游专业,重视海洋景观文化教学;中文专业,增设海洋文学作品教学等.三是加强海洋国防教学.在始业教育的国防课程中,沿海高校尤其要全面增设海防知识,了解国际海洋规则,提升国家海权意识;思政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加大对海洋政治、海洋经济和海洋军事热点的关注,以增强对海洋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国梦的认识和信心.

(四)搭建多元平台,组织海洋文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体验海洋文化生活,拓宽海洋文化视野,掌握海洋文化技能.一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如组织海洋文化论坛,邀请海洋专家讲座;成立海洋文化社团,开展海洋相关活动;举办海洋文化节系列活动,如海洋科技文化节、火红青春海洋节、蓝色非遗文化节等.二组织校外涉海活动.参观海洋文化博物馆,如浙东沿海的高职可带领学生参观位于舟山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岛礁博物馆和中国盐业博物馆;参与大型海洋节庆活动,如中国海洋文化节、开渔节、祭海谢洋节、国际海洋沙雕节;组建海洋社会调研小组,体验海岛渔村生活,考察海洋民俗文化,如海洋渔歌、海洋谚语、海洋民间故事的田野采风.三加强海洋竞技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海洋文化知识竞赛、海洋文学作品写作大赛、海洋诗歌朗诵比赛、我爱海洋演讲比赛、海洋景区导游比赛、船模制作比赛、海洋创意广告比赛等,践行海洋行为文化,升华热爱海洋的情感.

(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海洋文化教育合力

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方能实现培养学生海洋文化素养、打造现代海洋意识人才目标.一是国家层面,需尽快出台海洋文化教育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制度.二是政府、区域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经费的大力支持,从财政上保障海洋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三是学校层面,要形成党政一把手负责,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海洋文化教育科学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海洋文化教学师资队伍,保障海洋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田野调查,在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艺术、海洋文学、海洋民俗、海洋旅游、海洋贸易、海洋教育等海洋文化领域,都能有所建树,多出研究成果,以指导教学实践.四是域外经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的台湾都非常重视海洋文化教育,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四、结语

海洋文化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加强高职海洋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服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自觉选择,更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海洋人才的打造,并非一朝之功,需要长期的努力.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海洋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做到理念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注重效果,扎实推进高职业海洋文化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多元化发展,为强国梦、复兴梦的实现做出努力和贡献.

回顾述说,上文是关于海洋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海洋强国语境和文化教育和高职相关海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传统建筑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基于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中华传统建筑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国哲学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郭川精神
文航海衣羊想不起在哪次航海活动中见过这位青岛汉子,记忆中,他的脸上书写了刚毅和坚忍不拔,表现出航海家勇往直前的精、气、神,遗憾的是没有跟他直接打招呼 当我听到他失联的消息后,凭航海人特有的敏感,心中惊.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
2月11日,人民日报整版刊文,称中国迎来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期,建设海洋强国正当其时 这是对中国海洋发展状况的一次集中审视,也是对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意义的一次积极表态 全球性的挑战1月8日,中国社会.

1972:跨过最辽阔海洋的握手(下)
(四) 被拒绝的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当天晚上,由周恩来出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宴会 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对此次尼克松访华的重视不言而喻 唐龙彬说,尼克松夫妇房间的布置总理都要亲自过问 而在欢迎晚宴上.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