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发展相关论文范本 与两型多元中的青海武术有关论文范例

主题: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两型多元中的青海武术,该文是发展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青海武术和型多元发展中和武术方面论文范本.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连续型电子期刊连续型电子期刊可以评职称吗

摘 要: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与理论体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一生为二的两型武术发展机制是中国武术多元一体发展的整体趋势.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加之其得天独厚的高原优势,青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武术项目作为其整个体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青海武术整体而言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较之我国整体水平而言,特别是在传统与竞技两型发展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两型多元 武术发展 青海武术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05-ZQ

1.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武术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原始社会的起源追溯到当下的大力推广与普及,纵观整个发展历程,在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背景下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使其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历经了兴衰往返,并于长期的历史考验中,得以演化,得以转型,得以传承.所以说,武术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与研究价值.

青海省幅员辽阔,属多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武术亦是各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回族为代表的八极拳、八门拳、以及当地的昆仑拳、鞭杆等优秀传统武术均在民间得到广泛开展并流传至今.相较而言,青海的竞技武术没能借力打力,发展相对缓慢.另以方面,由于人们对武术的认知显得过于片面,诸如“花架子、舞术、体操”等词均源于对竞技武术难美性及观赏性方面的认知,认为竞技武术脱离了武术原有的技击性及养生功能.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如何齐头并进,共同繁荣才是问题的聚焦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地位的逐渐提升,为了融合西方体育文化,适应当今社会需求,武术经历了多次革新,如今最为典型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成为发展中的两大主要型态.然而,原本一脉相承的武术体系一分为二,日趋极端化,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进而体现了新旧派认知对立,中西方文化对立以及价值功能的取向差异性对立.与此同时,随着武术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大大推进了竞技武术的发展速度,无疑使得传统武术边缘化程度愈发明显.

2.武术发展的“两型多元”

2.1、时代背景助推“两型”机制的确立

武术早期的发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由于人类领土意识、分配制度、生产方式的形成、武术的作用价值是较为显现的,人们的习武动机也是以“技击”作为主要核心点.这一时期的武术通常以“武艺”、“武功”、“功夫”等名词作为符号特征.经过长期的历史背景,随着武术的作用和内涵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武术开始发挥其外延更广的价值作用,逐渐向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渗透.因此,武术在建国以前,无论、民间,风靡盛行的“演武文化”和“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某一时期的民族特征,也因此奠定了武术后来形成诸多体系和流派发展与传承的基础.

新中国建国初期,上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我国社会系统混乱,“革命运动”与“反革命运动”再一次掀起了阶级斗争的浪潮;其次,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也是在这一历史环境之下所提出的.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当时的中国国情和社会环境因素间接性导致传统武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遏制.1950年,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确立了武术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党实施公有制度,不可私有设馆授徒,从而一些以实战著名的拳术,如八极拳、咏春拳等一一被禁.也正因如此,看似就此搁浅的武术,打开了新的发展窗口,开辟了“国标武术”转型之路.

另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一度形成了“西学思潮”,其中涵盖了体育文化领域,我国的体育教育就曾引进和借鉴苏俄和日本体制,不断的学习和“效仿”的过程当中,竞技体育开始了萌芽初期的发展阶段.这一趋势,也为武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倾向性的思路.

因而,武术在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我国的文化体制,还是社会背景,乃至政治基础,都为武术一生为二的发展模式创造了必然性条件,也是确立武术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种型态共存发展的文化生态因素.

2.2、武术“多元”发展的本质特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相容,人类大同”是费孝通先生早年关于“多元化”较为形象的表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墨韵香浓,底蕴丰厚,多元一体的民族特性,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基础.武术的多元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也是其发展的文化本质特征,其流派多,体系杂、形式多样、功能丰富、价值宽泛.其次,中国儒、释、道的文化思想体系,即多元一体的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合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武术也融合了这类思想体系.如少林与佛教思想的融合;武当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武学文化的传统思想,也是传承的根本.

上述所指的武术的“两型”主要指的是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两种基本发展形态;而武术的“多元化”则以其体系的多元化、文化融合性的多元化、流派传承的多元化等综合体的总和.

3.青海地区的武术文化底蕴

3.1、青海武术发展历程的演进

青海地区民族色彩浓厚,民风淳朴,其以西宁市为代表的武术发展历经久远.据马宏在《青海回族武术》中的叙述,关于青海武术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西征东返时,回回军受忽必烈旨意,随地入社,自此定居在西北等地屯垦放牧,后逐渐吸收其他民族成分形成回族.回族式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善使长毛和弯月刀,尤其精通刀法和拳法.流传的拳法有回回弹腿,回回七势等.

时至明清,有关青海的武术的记载更为详细.据《西宁新府志·卷八·地理志·风俗篇》记载,西宁“迫近西戎,修习备战,高上气力,以涉猎为先,以兵马为务.”民间的习俗是“爱礼不胜爱举之心,重武愈于重文之念.”由此可知,当时的武术在青海的发展地位之高,尚武精神已然有之.

民国时期,青海武术较为盛行.1929年1月,青海改建为行省,代主席马麟推行“崇文尚武”的政策,一方面在军界、教育界开展国术活动;一方面兴办国术馆.1930年5月经省务会议决定,聘请黎丹、王玉堂、马凤图等五人为筹备委员,由王玉堂负责筹建青海省国术馆,馆址设在西宁民众,民政厅拨付经费购置器材.1930年7月正式成立.

建国后,青海武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自86年挖掘整理的武术套路中,较为完整的流派有八门拳、查拳、翻子劈挂拳、心意门等.这些流派中包括了较为丰富的徒手拳和器械类.特别是八门拳在青海群众中流传时间长,范围广,深受青海群众的喜爱.据普查材料统计青海省武术家、拳师、运动员、武术工作者、武术爱好者在全国对于青海人口所占的比例来说相对较多.其中苗玉龙、马登山、马凤图、马怀德、马天武、马蕴甫、马成乾、赵万英、马呈祥、马岭、马兴隆、马生贵、冶国福、者青、周生祥、马玉忠、罗世清、妥文洲、脱华、马吉青等人被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

由此可见,在不同历史时期,青海具备良好的武学环境,且和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武术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传统文化,其流传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详述我国历史,从生产方式来看,“武术起源于远古的劳动人民”;依据文化区域的划分,“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从功能价值辨析,“武术来自于军事战争”;以其外在表现特征可知“舞武同源论”亦是有理有据.但无论哪种起源学说,都表明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与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且不可分割.由此推论,青海过去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产方式、族群结构等均符合且具备孕育和滋生武术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3.2、青海武术运动管理的组织结构

(1)青海武术管理结构体系的构成.

青海省武术运动管理组织结构是由青海省体育局、体育总会及下属单位(省武术协会、市武术协会)构成.青海省武术协会又分别由八门拳研究会、少林武术研究会、太极拳研究会、查拳研究会、昆仑武术研究会、形意拳研究会、少林武术研究会、穆斯林武术馆、大酉山武术之乡、海子沟武术之乡以及散打委员会构成.此外,随着2014年青海省再次组建的省武术运动队是不受省协会直接管理的,而是由省体育局体工大队共同协调组织管理.可见,其组织结构成分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青海省并没有设立单一的武术项目运动管理中心.整体的管理与组织相关工作是由体育总会负责各项工作指导与监督,省武术协会则组织相关活动的开展,市协会协助实施.

(2)青海武术管理结构的经济体系.

对于项目的财政支持方面体育总会有一定的经费用于各种武术活动的开展和各级各类武术赛事,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与财政预算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随着社会市场化经济的转变,其中一部分的经费来源则通过依靠社会各类企业以投资或赞助的方式获取.由此看来,青海省武术运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是由政府宏观领导和社会自主管理的结合形式构成管理体系.

4.以八门拳为代表的青海传统武术

以多民族为特性的青海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交融下得以和谐发展是各民族人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差异性文化的相互尊重是当地人们保留传统思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传统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各民族之间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以武为媒”、“以武会友”是青海地区习武者的共同认知,也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条件.

4.1、“多元流派,百家共荣”的传统武术

青海拥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术流派.诸如:八卦、八极、形意、八门拳、天齐棍 、通备、查拳、心意、翻子以及陈、杨氏太极等.但关于青海传统武术流派,人们更愿意谈及青海地方拳种——“八门拳”.相较其他流派拳种而言,其中以回族为代表的八门拳作为青海地方拳种,传承体系比较完整清晰.据悉,青海把门拳是由甘肃流传而来,但在青海极为盛行,多数拳师均以习练八门拳为主,且流传范围广泛,在青海湟中、大酉山、大通等地均有八门拳体系的传延.此外,八门拳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门拳研究会主席杨学海老先生是八门拳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其次,除八门拳以外,陈、杨太极在青海的普及和推广度也很高,深受大众喜爱,也被作为青海省大力推广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而通备拳的传入是马凤图先生所传,但由于传承的过程中不够细致和系统,并没有得到太好的发展.类似的还有由宁夏至民和再到青海的天齐棍,建国后的查拳、心意门等也相继由外地传入青海.所以,结合青海省武术协会组织结构构成体系来看,囊括了众多传统武术流派组织,青海省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可谓“多元流派、百家共荣”.

4.2、青海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传统武术的沿袭与发展成为当今较为热议的话题,也是武术发展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由于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原有的传承方式逐渐被人们淡化,通过访问调查发现,青海过去习武的拜师传统是存在的,这种传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拜师传统能保证传统武术能得到较为专一性的传承,也就是人们说的正统传习.但这种传承方式也有其弊端之处.例如传承人在其传承过程中对技法的保留;其次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制度;再者家族内部传承制等都会导致传统武术逐渐面临失传的困境,同时也直接导致这种传承方式传承范围窄等问题.

另一方面,青海省武术相关师资力量比较匮乏,教练员大多来自民间武术爱好者,没有受过良好的系统培训,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练风格出入太大;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武术是一项训练周期较长的运动项目,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更多的青少年纵有一个功夫梦也不得不“弃武从文”,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习练武术.

5.探索阶段的青海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是武术整体发展顺应时代的必然产物,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竞技武术是引领中国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

青海省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也曾有过竞技武术运动专业队及体校武术队,但由于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受省内发展的局限性,前期发展中,省武术运动队的队员均为本土运动员,后期开始有了协议队员的出现,但在全国比赛中成绩并不理想,也得不到重视和支持,遂逐步解散.近年来,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愈发得到国家的重视,且竞技武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种趋势奠定了青海重建武术队的基础.其次,重组武术队也是为了能在本省普及和提高青海整体武术水平.所以直至2014年又一次将解散了20多年的省武术运动队得以重新组建.但青海省整体竞技武术发展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究其原因发现,由于青海竞技武术自我发展能力存在问题,后备人才欠缺,且训练周期长,出成绩较慢没有选材基础,衔接层次无法保障.其次,制约青海竞技武术发展的因素还包括财力物力的支持力度和上层领导发展思路的建构,如运动员最终职业方向的确定以及协议体制签约进来的队员的基本保障措施能否有效实施都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6.结语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关系存在矛盾但并不冲突,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养分,竞技武术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武术走向世界;传统武术拥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基础,竞技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武术,传统武术需要竞技武术的创新与引导发展;传统武术需要加强传承与保护机制,竞技武术同样需要继续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所以,由上述辩证关系来看,青海武术在其发展的里程碑中,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发展机制,建立完善工作管理体系,夯实“两型”发展基础,并以青海武术为载体,致力打造民间传统武术传承型发展,同时以青海民间传统武术为抓手,积极提升我省竞技武术整体水平,加强经济投入力度,做好普及推广工作,从而在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武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

[2]马宏.青海回族武术[J].青海民族研究,1996,2.

[3]王昱.西宁新府志[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04.

[4]武述文.中国武术人名辞典[J].中华武术,1995(4).

点评,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青海武术和型多元发展中和武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发展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高校版画多元拓展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国内高校版画教学的不断普及,传统版画教学模式已逐渐向多元化拓展型教学改进 立足传统、整合教学资源、跨专业跨学科、校内外推广版画教育和版画思维方式是我校近年来版画教学实践的重点 关键词版画;多元.

多元统计分析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20摘要论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特点,探讨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实践的方向与途径 关键.

青海高原一株柳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

近几年广东短篇小说新城市文学的多元和同质
内容摘要活跃于广东文坛的作家,大多注重描绘当下现代大都市人们的生活百态,在艺术形式上,搭建起一个个自成风格的、丰富多元的城市空间 然而城市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的同质性,造成了新城市文学从题材到主题,从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