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旅游规划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遗产活化的古村落旅游规划实践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旅游规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7

基于遗产活化的古村落旅游规划实践,本文是关于旅游规划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和旅游规划和古村落和活化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旅游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旅游电子商务论文城市规划杂志社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摘 要:国内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着缺乏保护与过度开发的双面矛盾,如何在古村落规划保护与旅游发展中达到协调,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研究提出在遗产活化理论指导下的古村落旅游规划思路,基于遗产活化理论,以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峪城村旅游资源的分析、主题的定位、区域的布局和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对长峪城的古村落旅游进行合理开发,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合理确定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一条旅游线路、两个重要节点、三大功能分区、四个主题观光园”即“一线、二点、三区、四园”的发展布局.在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引入遗产活化理论是必然趋势,可以实现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遗产活化;古村落;旅游规划;长峪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cjas18010013

0 引言

古村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古老乡村几百年、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传达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人地关系、血缘宗族以及社会意识等多种重要信息[1],具有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等特点.古村落旅游是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农业文化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因满足了长期生活在都市的市民回归田园自然和享受历史文化熏陶的需求,吸引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前来游玩[2].在名目众多的乡村旅游中,古村落旅游因为独具特色的古村落、悠久的历史遗迹等,成为众多乡村旅游地中的“文化宝石”.在古村落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山川、河流、草木等自然景观,体验农耕等农业活动,而且可以感受来自沧桑古城墙、庙堂钟楼等文化遗迹带来的文化熏陶.古村落旅游的开发使得历史斑驳的文化古迹焕发新生,让古村落的百年千年文化和乡村田园风光交相呼应、熠熠生辉.

然而,当前国内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着缺乏保护与过度开发的双面矛盾.一方面,古村落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周边城镇,使原本富有遗产文化的古村落空心化,村落中缺乏年轻的继承人继承民俗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不少开发者打着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开发的旗号超载开发或是错位开发,造成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等的破坏,如为了打造整体的所谓古镇古街、重现复古文化氛围,对破败严重的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仿建,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破坏了古村落当地历史的真实性.如何在古村落旅游发展与规划保护中达到协调,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部、国家旅游局等在2012 年联合公布了包括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长峪城古村落的历史约500 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合理开发长峪城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对于保护好其自身的历史古迹和文化,进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4].笔者将遗产活化理论引入古村落的保护与规划中,以北京市长峪城村为例,对长峪城古村落进行旅游规划实践,通过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和设计规划古村落旅游项目,试图探索出一条古村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并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期为其他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古村落遗产活化的内涵与意义

2004 年在国内学术界,叶春生第一个提出“民俗遗产活化”的说法,是针对民俗文化遗产收集—整理—留存—束之高阁的传统“静态”保护做法提出的,是指要将民俗遗产活化,培养传承人,使之在民间得到传承,生生不息[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领域,北京音乐人陈哲在“土风计划”中通过普米族“村寨民间文化传习小组”,采用建立传承机制和培训的方式,让云南村寨文化在年轻人中得到活化传承[6].在工业遗产领域,苏州等地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彰显“工艺之美”,通过改造对工业遗产进行活化和艺术复苏[7].台湾学者首次将遗产活化理论应用到名人故居的旅游开发中,通过打造集古迹展示、科普教育、生态休憩等为一体的七海文化园区,赋予名人故居遗产更多的活力,真正让名人故居遗产“活”起来[8].遗产活化就是遗产旅游化,就是在对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将遗产资源转化为遗产旅游,寻求在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9].遗产活化分为2 个方面:(1)对遗产本体的活化[10],即对遗产修复保护等;(2)对游客活动的活化,从遗产文化和活动的契合点出发,开发科普教育、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遗产活化是对古村落遗产最好的保护.

对古村落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的保护上,应将遗产活化理论引入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图1),将古村落文化景观遗产转化为古村落旅游产品,引导传统村落的现展路径,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古村落遗产恢复经济活力,这对于促进古村落文化传承、人居和谐和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11].

2 基于遗产活化理论的古村落旅游规划实践——以长峪城为案例

2.1 长峪城村概况

长峪城村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西南高山上的一个民俗村,距离昌平区卫星城54 km[12],村庄最高处海拔大约1400 m,总面积为18.5 km2.村庄北靠北京市延庆县,西临北京市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位于三地的交界地带.以2016 年为例,长峪城村共206户,在户人口319人,从业人员185人,常住人口多为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大多在山下工作生活[13].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种植的农作物、政府补贴和一些公益工作岗位.

2.2 资源分析

2.2.1 资源现状长峪城村深处山峦之中,地势南低北高,村庄主体呈南头北尾的龙船形状.村庄最北的密林深处有龙潭泉水常年流淌,龙潭泉水南部则是被村民称为“龙潭塘”的水库.

村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每到夏季更是清爽无比,素有昌平“小西藏”的美誉.由于长峪城村庄常住人口并不太多,并且位于深山,不适宜小麦等过冬粮食的栽种,村民只是少量种植一些玉米、土豆等供自家食用.山谷遍布经济林,以山杏、沙果、山里红居多[14].

据《光绪昌平周志》记载,昌平区长峪城村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十五年,即1920 年.长峪城村属于居庸关一带,由于三面环山,地势极为险要,与镇边城、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村庄南部仍保留有燕长城遗址,城门垛口依稀可见.

长峪城村至今还有5 座寺庙,分别是菩萨庙、真王庙、关帝庙、永兴寺和小龙王庙.村庄旧城为石头城,新城则是砖城.永兴寺和关帝庙位于旧城城内,旧城门外有真王庙,新城内有菩萨庙和小龙王庙.其中以“道佛合一”的永兴寺最为闻名,是北京市昌平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庙[13].长峪城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传统,拜龙神、立夏粥、娘娘庙会、送灶王爷等当地人如数家珍,最为有名的要数传承至今的“老梆子”戏曲[13].

2.2.2 定量评价通过对长峪城村的实地调研,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长峪城村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分类[15],长峪城村的旅游资源有7 个主类、15 个亚类、30 个基本类型,具体见表1.

根据表1 的分类结果,长峪城村旅游资源类型所占全国资源类型标准数目的比例如表2所示.

表1~2 的结果显示,长峪城古村落的主要旅游资源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分类所规定的全部8个主类中的7个主类型,占到全国资源主类的87.5%[16];31 个亚类中的15 个亚类型,占到全国资源亚类总量的48.4%;155 个基本类型中的30 个基本类型,占了19.4%.长峪城的资源结构合理、类型丰富,从调研中可以知道包括了菩萨庙、观音庙、长城遗址、永兴寺、南口战役抗战纪念碑、梆子戏等人文遗产旅游资源,龙潭水库、山地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以猪蹄宴为特色的美食文化资源.

2.3 规划设计总体定位

2.3.1 主题定位基于遗产活化理论,以长峪城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将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为“寻古风、游古城”.重点对长峪城村的古村落文化景观进行开发和规划,用古遗产文化串联整个古村落的休闲观光景观节点,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打造以古风文脉为灵魂,集遗产文化、山水田园、特色饮食等为一体的京郊古村落休闲观光文化品牌[17].

2.3.2 规划策略

(1)注重村庄景观设计,提升村居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理念,规划以打造村落景观设计为主,基于长峪城村的自然和文化遗迹景观,从宏观上的整体村落布局景观设计到微观上的古宅庭院、街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景观的设计,坚持保护修复第一的原则,将一片果林、一条古街、一段长城、一座古庙等融入原住民和游客的休闲生活方式中,提升古村落整体的自然景观美感和人文资源享受.

(2)打造多元文化产品,激活村庄活力.针对不同的游客喜好,基于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库观光、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山地运动、古村养生等多样文化为主的旅游项目,优化古村落旅游文化结构,激活村庄活力.

(3)实施遗产活化战略,推动人文旅游.自然风貌依托的旅游活动季节性大,而基于历史古迹、红色遗址等资源的人文旅游对于游客的吸引更持久,实施遗产活化战略,在保护遗产的基础上,从布局规划、抗日文化纪念场馆等重点项目的设计进行“活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产品,留住古村落的根和魂,推动古村落的人文旅游发展.

2.3.3 整体格局规划设计在分析长峪城村的地理位置、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等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长峪城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一线、二点、三区、四园”的空间布局(图2、表3).

2.4 古村落旅游景观设计

2.4.1 街道景观设计首先明确长峪城村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巷,坚持不能更改的原则.而对于普通街巷,一是对长峪城村内部的街道路面和墙面进行平整,使用长峪城村当地的石块、沙土进行路面和墙面修复,形成具有长峪城当地特色的土黄墙面景观,并在墙面进行长峪城历史等的字画展示宣传.二是在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等处设立富有当地特色的指路和宣传标志.对村内已有的广告宣传牌的内容、规格、颜色等进行规范约束.另外,对于长峪城古村落中路线标识、景点简介标识等的设置一定要满足简洁醒目、具有当地特色等原则.对乱堆乱放垃圾的地点进行整治,在道路两侧和村庄景点周边放置必要的垃圾回收装置,垃圾回收装置的设置不能破坏长峪城古村落原有的古朴氛围和生态环境.三是加强村内道路两侧的绿化,在确保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加大对绿地、盆景等的设置,提升游客的步行和观景体验[18].

2.4.2 村落庭院景观空间设计长峪城村古村落的院落形式多为南北向的三合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正房坐北朝南[19].古村落庭院是当地居民每日居住的场所,对于长峪城村内原有院落的规划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保持庭院内部的红砖、黑砖、泥墙等原有铺设,在庭院点缀辣椒串、南瓜、玉米等,充分体现院落的乡村田园风格.将绿化融入庭院,增加庭院内的绿植摆设,注重选择能体现当地特色的花卉,并确保庭院内的常年绿化.由于长峪城村古民居的院落不是很大,在规划设计时要遵循简洁的原则.

2.4.3 非物质文化景观设计长峪城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传统,可以充分利用长峪城村的元宵灯会、娘娘庙会、拜龙神、立夏粥、送灶王爷等传统民俗活动[20],开展一些对外的节庆活动,将节庆活动融入游客的游览中,充分进行长峪城传统民俗的宣传.对于长峪城村的“老梆子”戏曲,一方面可以将长峪城村“老梆子”戏曲的历史沿革典故整理成册,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造长峪城社戏文化遗产的活态景观,如唱戏老翁等.

`对长峪城古村落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应借助专业的旅游文化产品策划公司的力量,遵循突出当地文物或文化特色的原则,做到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融为一体.对于当地特色食品的开发,应以深加工为主,在宣传和包装上注重对本地特色的凸显.通过对长峪城古村落的调查了解,可供开发的长峪城村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1)特色食品系列产品,包括咯吱、猪蹄宴、榛子、海棠、山杏、沙果等;(2)旅游纪念品系列产品,包括红色革命书籍和字画、社戏声像制品、庙宇文化工艺品和其他旅游工艺品等;(3)旅游日用品系列产品,包括印有长峪城特色文化和建筑风格图案的文化衫、遮阳伞、扇子、帽子、毛巾等.

3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1 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保障长峪城旅游规划的实施

坚持以政府为龙头,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导作用.由北京市政府、昌平区政府和相关旅游主管部门确定古村落总体发展方向和定位,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和执行标准,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和改进工作.组织专家等进行实地勘探,制定长峪城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并制定长峪城村古村落和遗迹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另外,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协调社会、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吸引相关社会企业等的投资和支持,确保在长峪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充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往返公交车通勤次数,打破长峪城地处偏僻的发展现状,吸引更多的选择公交车出行的游客.

3.2 注重参与式规划思想的应用,促进长峪城村民的社会参与

当地村民是长峪城古村落旅游规划中的重要主体之一,促进长峪城村民的社区参与,可以充分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收入和幸福感[21].在长峪城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当地村民共同参与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级党支部的作用,调动本地村民对于规划改造的积极性,增强当地村民的参与、支持和自豪感,在长峪城规划开发、文物保护等过程中可以积极建言献策,并倾尽全力对自家的庭院进行改造和美化.

3.3 开拓多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打造长峪城旅游营销新热点

充分利用长峪城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注重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创新,制作选取有创意的长峪城旅游宣传营销短片,借助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力量加大对长峪城村民俗旅游产品和长峪城村百年古村落的形象特点的宣传.利用名人文化效应,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前往长峪城进行采风或度假,提供优惠政策与真人秀节目、电影记录片等进行合作,以长峪城村为取景地进行拍摄,借此提升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宣传热点和知名度.在北京市国际机场、地铁广告位、公交车广播以及城市主要交通节点进行播放宣传片和张贴宣传海报等轰炸式宣传,激发游客前往长峪城游玩的.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更应强化互联网新媒体如长峪城旅游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并积极寻求与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站的合作,联合长峪城各家农家院定期发布各主题节庆的促销活动,利用体验、有奖转发等方式打造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朋友圈营销爆点.

4 结语

古村落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2].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于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基于遗产活化的旅游开发,是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必经之路[23].当前,遗产活化理论在古村落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24].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遗产活化理论,对长峪城村古村落旅游进行发展规划[25],以古村落文脉地脉为基础,识别资源现状,打造多元文化内核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试图延伸长峪城古村落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长峪城村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一产向三产转化,提高村民收入,为同期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笔者从资源分析、主题定位、区域布局和项目设计等方面对长峪城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实践,是基于遗产活化理论对于北京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一次探索与尝试,弥补了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的空白[26].但是要通过在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引入遗产活化理论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并真正实现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专家学者的深入实践、研究以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支持.

回顾述说,本文是关于旅游规划和古村落和活化方面的旅游规划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旅游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以桂林兴安界首时空王国为例
一、基于反规划视角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城市在出行、健康、舒适度……方面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要尽量.

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公共利益保护
前言近几年,在旅游规划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诸多旅游景点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一系列违规违法行为也是层出不穷 法律法规虽然充分强调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但当前还没有之相适应的保障制度,这也是导致公共利益的维护一.

佛教文化遗产活化以山东中山寺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在对遗产进行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佛教文化发展、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物质文化遗产多得到妥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普.

乡村旅游规划问题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享受 很多旅行者开始向往到乡村去游玩,这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则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