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有关视角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生态人类学视角下苗族百鸟衣的审美探究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视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苗族百鸟衣的审美探究,本文是有关视角论文范文集和百鸟衣和苗族百鸟衣和生态人类学方面论文范文集.

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生态旅游论文生态经济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苗族历史悠久,有属于自己的服饰文化.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风俗文化制约下形成的独特的服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的百鸟衣.它是苗族人民实践的产物,是苗族整个社会文明的结晶,体现着苗族人民内在的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1]P(32) 不管是其服饰本身,又或者是透过服饰所反映出来的苗族人民的审美意向,都是表达他们审美心理的一种特殊方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民族观念的具象表现,是审美感受的集中体现,可谓民族服饰艺术中的一件瑰宝.它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民族心态和审美感情,自有其特别之处,蕴藏着苗族人民共同的审美意向.[1] P(35) 本文将从生态人类学视角,通过对百鸟衣的来源、款式、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苗族人民尊崇自然、崇拜万物的生态审美心理,更进一步地探寻其背后诸如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等崇教信仰的文化内涵.

一、苗族“百鸟衣”源于自然生态的尊崇

百鸟衣是苗族服饰中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服饰.由于衣服上绣着造型各异的鸟纹,加上裙脚缀满白色绒球的彩条,看上去好像翩翩起舞的鸟儿,因此称之为“百鸟衣”.关于百鸟衣的来源有这么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町的猎手,为除虎害,一直在山上打猎.有一年冬天,村里要过鼓藏节了,他跑回家里.可是要进笙堂鼓场必须要有新衣.由于阿町一直没种地,所以没有新衣.于是他满怀悲伤地回到自己在山上建造的那个小木屋里,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在梦中,他梦到很多只美丽的鸟儿,它们千姿百态,相互间嬉戏打闹.一转眼,一件鸟羽衣飘落而下,他伸手去接,可又不见了.醒来以后,他便猎取百鸟,削羽做衣.人们看了以后,纷纷称赞.[2] P(20) 于是,聪慧的姑娘们从中得到启发,将林中的百鸟绣制在衣裙上,做成了流传千古的百鸟衣.[2] P(21) 另外,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还提到:蝴蝶妈妈生下的十二个蛋,是由鹡宇鸟孵化成自然万物,而这其中就有苗族的祖先姜央.[3] P(65)所以苗族人便把鸟作为自己的图腾.他们为了表达对鸟的感谢,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绣上鸟的图案,代代相传.[3] P(66) 苗族人民对于鸟、枫树、蝴蝶妈妈等的崇拜,表现出苗族人民尊崇自然的生态审美心理.

二、苗族“百鸟衣”工艺设计中的生态观

(一)款式方面

百鸟衣的款式为对襟、长袖、无领、无扣.百鸟衣不但有男装和女装之分,还有分体式和连体式之分.[2] P(17) 男装在苗语中叫“欧花勇”,女装在苗语中叫“欧花闹”.分体式,即衣和裙是分开的.连体式,即开襟无纽的衣裙连体衣.

男装上有很多变形的龙纹和其他一些刺绣纹样,裙脚还缝缀着鸟羽.穿着时,头部用外面镶着两排银锥的银带箍着的青色土布包裹着,在脑袋后面打一个结,并将飘带挂在身后,一直到臀部下面.上衣对襟无领,比较宽松,两个袖子宽大挺直,与衣身成垂直关系,下摆与飘带裙连接在一起.直襟无纽扣,除了袖口用土篮色布装饰外,其余全部绣花,也有织锦的.绣花者为精品.图案结构为衣背正中有一斜着的正方形图框,框内或为一太阳纹或一圆形圈龙纹,四角为枫叶纹或蝴蝶纹,框外四角为凤头龙身图或异形龙图,两袖则多是圈龙图,也有各种飞鸟或异形动物图案.[3] P(68-69) 女装由前后几幅条带的“鸟龙”构成.在穿着时,身上会佩戴很多银饰.比如头上常常佩戴山字形银角或者是用鸟羽装饰着的银冠,与银角搭配使用的还有银梳、银花、银钩.上装基本布满刺绣图案,其肩部、背部、衣袖上都用手工绣着龙凤图案;下装是连接在衣摆上的飘带羽毛裙.裙子前面系着一块菱形刺绣裙帕,脚上穿蜡染脚套并用编织带系住.长袍上主要有鸟纹,还有龙纹、铜鼓纹、蝴蝶纹、鱼纹等纹样.飘带裙由16 至18 根绣满花鸟等图案的彩条组成,裙脚还排列着一束束鸟羽,但现在已改用家禽羽毛.[3] P(69) 透过男装、女装的款式,可以发现它来自于对鸟和其他自然万物的仿生,表达了苗族人民崇拜自然万物的生态审美心理.

(二)图案方面

苗族服饰的图案素材来源很广,其中以历史传说和大自然为主,比如有模仿自然物或神话传说中的一些形象,当然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1] P(33)苗族百鸟衣上的图案,主要是鸟还有蝴蝶、青蛙、石榴、花草和几何纹等图案.这些图案不但有美化服饰的作用,而且还承载着苗族许多的历史文化.

鸟纹,是百鸟衣的主要图案,体现着他们的祖先崇拜心理.百鸟衣上的鸟纹千姿百态,有侧面、正面,有仰视、俯视,有大、有小,而且每一根羽毛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鸟图形,姿态万千,含义委婉生动,造型美丽大方.

蝴蝶纹,体现了苗族人心中的祖先崇拜.传说枫树生出蝴蝶,后来蝴蝶又生下了十二蛋,这十二个蛋包括了宇宙万物,于是人们称蝴蝶为蝴蝶妈妈.苗装中蝴蝶的造型有的形象,有的抽象,有的写实,有的则蕴藏内涵,可谓形态各异.

蛙纹,体现了苗族的蛙神崇拜.古人的生殖能力和成活率比较低,所以,远古先民希望能像“蛙”一样生出许多健康的宝宝,祈求繁衍不息.于是蛙就被作为象征生殖崇拜的一种图腾,逐步运用在服饰之中.

石榴纹,由于石榴外观特别,皮内百籽同房,籽粒晶莹,象征多子多孙、生殖繁衍,被运用在服饰之中.在服饰上石榴纹多以红色为主,光彩夺目.

花草植物纹,如荞花、蕨花、梅花、杏花等,在百鸟衣上非常普遍,通过艺术加工,描绘出生机盎然并极富生活情趣的画面.这也反映了苗族在迁徙过程中,将沿途所见植物绘制于衣裙之上,作为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后来便作为传统图案而传承下来.

几何纹,表达了苗族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苗族先民采集、耕作时,体会到了自然的美,因此在服饰上描绘出太阳纹、星辰纹、水波纹、山川纹、湖泊纹等图案,寄托了他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该图案可以看出苗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自然物象的模仿,而且还进行了艺术的加工,这也反映了对迁徙路线的记录.[3] P(71)

苗家妇女们为了审美的需要,还将它们进行组合,比如蝴蝶和鸟的组合,鸟与花的组合,牛和龙的组合,龙和凤的组合等,很多看起来不合逻辑但又合乎其原始思维的艺术形象.[4] P(77) 这些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等物象被绘制在同一个画面上,体现出苗族人民心中万物平等、和睦相处的生态观.

(三)色彩方面

色彩是服饰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感知服饰美的一个最基础的内容,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对于苗族服饰,人们往往最早注意到的就是其艳丽的色彩.[3] P(32) 百鸟衣上红、黄、蓝、黑、白等各种丝线绣出的五彩缤纷的图案,让人着迷.她们能够用几个的颜色创造出单纯、强烈、鲜明的色彩效果,这就是苗族刺绣图案所追求的艺术风格.这种简约的用色方法,也源于中华民族在远古图腾时期创立的“五色论”,即青、赤、黄、黑、白,世间万物都可以用这五个颜色来表现.[5] P(91) 这正是体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观念,正来自于中华民族的这种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将人们所穿着的服饰,作为能与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的一种物化的感性显现.[5]P(90) 表达了苗族人民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心理愿望.

三、苗族“百鸟衣”的文化生态理念

社会人的心理被视为该时代的包括艺术在内的所有意识形态的共同基础.这也就是承认,艺术最直接的受社会人的心理制约和决定.[6]P(10) 百鸟衣作为一件被称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的服饰,它所体现的审美理想是对整个苗族群体审美经验的总结,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积淀,保存着苗族深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

(一)图腾崇拜

在原古时代,很多氏族或部落认为自己的始祖不是人而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甚至某种自然现象,所有的成员都是由它繁衍而来,都是它的后代,并用特别的态度对待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始祖”同类.[7]P(5) 鸟本来没有任何所谓的观念意义和社会属性,它只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物种.但是人们却将一些观念意义强加在它的身上,这明显是出于一种超现实原始观念的考虑.其实,将鸟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的想法,最早产生于图腾崇拜的历史时期.[7]P(5) 图腾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但是从中国所有的民族来考察,目前仍把图腾放在头上作为族徽的,已很少见.而苗族正是把图腾放在自己的头上、身上.比如在鼓藏节中鼓藏手盛装时穿着的百鸟衣,衣身布满鸟纹刺绣,飘带裙上的图案也多以五彩缤纷的几何纹与花鸟纹为主,形成二方连续的效果,裙摆还缝着白色的羽毛.[8]P(118)这都表现出苗族图腾文化的独特之处.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氏族人口的相互融合,导致苗族支系众多,因此所崇拜的图腾也就有很多种.苗族用羽毛装饰自己的历史非常遥远.尧、舜、禹时期,华夏同现在南方苗族祖先的三苗之间爆发战争,结果三苗战败.于是他们被迫一路迁徙到西北方的三危一带.后来以鹰为图腾的东夷人后代的九黎族也被打败,一路南迁,最后融入三苗.至此鸟纹进入了苗族人的生活.[7] P(5)

(二)神灵崇拜

苗族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复杂,一般认为苗族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从神灵角度展开的,所以,他们赋予自然万物以人性化的精神和情感,他们对自然的表达也充满了神性.[9] P(129) 在百鸟衣上的很多图案都寄托了苗族人民神灵崇拜的思想.

蝴蝶纹就是指生下宇宙万物的蝴蝶妈妈,在苗族人民心中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是苗族原始观念的物化显现.要关注神话传说,要讨论他们的哲学思想,首先便会遇到他们的“蝴蝶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至今还存活在黔东南苗族生活中.[10] P(184) 鱼纹是构成苗族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原始观念中,鱼是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繁衍不息.苗族有一句俗语说:“旧欧若旧然”,意思是:“要让鱼绝种,除非河断流”.也就是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鱼.因此,苗族民间祭祀仪式中消耗了很多鱼.我们也能经常看到跟鱼有关系的词句和图案.在苗族人的民间宗教观念中也有鱼变龙、龙变鱼观念,一般与荷花、莲子等联系在一起.苗族鱼图案的运用也与苗族生活风俗离不开鱼有关.《山海经》文中就有苗族先民“食海中鱼”的记载.先秦时期生活在“右彭蠡,左洞庭”之间的苗人有着稻作渔捞的生产方式,并一直保持.[7] P(174)龙是一种虚幻的物象.它不仅有善恶之分,还有山龙水龙之别.龙上能登天乘云,下能入地探渊,可让山崩地裂.龙变幻莫测,可能给人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福气,龙既让人害怕又让人想亲近.人死之后男人变龙,女人变鬼.人能够变成龙,鱼、虾、牛、蛇等也都能变成龙,而龙又常常以这些动物的形象出现.这种相互间的转换非常自然,让人深信不疑.在苗族人的平常生活中招龙祭龙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基于这样的观念和生活基础,苗族妇女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奇特的龙图案.苗族这种龙纹无定式的现象正好反映苗族的龙的观念,符合中国古代对龙的想象.[7] P(173)

石榴图案多以红色为主,鲜艳夺目.皮内共有百籽,寓意人丁兴旺,因此人们常用石榴来表达他们对于生命繁衍的崇拜.

百鸟衣上具有这种神灵崇拜观念的图案还有很多,每一幅图案完全凭借作者的想象和情感自由倾泻.她们还让不同的图案在一幅画面存,比如让桃花、梅花、菊花共存,让天地中的动物同生,艺术性极强.[4] P(77)这些被赋予神灵意义的图案,表达了苗族人民内心神灵崇拜的观念和万物和平共处的心理愿望.

(三)祖先崇拜

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从史前时代到有史可查的时代,从黄河流域到江淮流域,从洞庭湖畔到武陵地区,进而到四川山区、云贵高原,甚至到东南亚各国,到澳洲、美洲和欧洲一些地区.痛苦的迁徙史并没有让苗族人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反而是更加看重,并以古歌、服饰和宗教仪式等途径把他们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来.这些因迁徙而生的民间艺术成为苗族重要的美学基础,也是传承其美学思想的载体.[4] P(37) 百鸟衣上的图案象征着苗族祖先居住过的东方,波浪分别代表着长江黄河,交错的条纹代表着田野,画点代表稻谷.还有山川、湖泊、太阳、星辰等图案,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从该图案可以看出苗族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又做了抽象与概括,也反映了对迁徙路线的记录.[3] P(71)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苗族人民对那段悲惨的迁徙史的难忘,对于祖先的尊敬和崇拜,还有对于自然万物的敬仰.

四、结语

百鸟衣是苗族历史传承下的遗物,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展示了苗族生态价值与生态审美的魅力,是苗族在与自然的反复斗争和融合中创造的,并随着苗族的发展而发展.[11] P(68) 不管是它的服饰款式、图案还是色彩等都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体现苗族的自然生态观,展现着苗族人民尊崇自然、崇拜万物的审美心理,显露出苗族人民内心深处关于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信仰的历史文化.

此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百鸟衣和苗族百鸟衣和生态人类学方面的视角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本土书展的智能化基于新媒体生态的视角
【摘要】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对外传播中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窗口,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版权输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扶持促进了相关主题类图书的版权输出;大数据、.

生态人类学视阈下藏族村落的生计文化变迁以八什卡村为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扶贫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生计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迁 先前更多的研究是基于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学的视角,运用生态人类学文化适应理论来阐述八什卡村农牧户生计.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
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