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中国葡萄酒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中国葡萄酒产业特点与竞争策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中国葡萄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1

中国葡萄酒产业特点与竞争策略,该文是有关中国葡萄酒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葡萄酒和竞争策略和产业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葡萄酒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葡萄酒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卫生产业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我国葡萄酒产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现已进入理性调整期.2012年之后,葡萄酒产量在114万千升上下浮动,目前依然没有走出调整期,而国内葡萄酒市场消费量每年呈递增趋势,消费量与产量之差约为60万千升,即每年约有60万千升的葡萄酒通过进口补充,所以,国内葡萄酒产业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竞争压力,引起了行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葡萄酒产品以及葡萄酒文化等主要特点进行剖析,认为通过创新葡萄酒生产技术与产品种类,完善葡萄酒产业集群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葡萄酒知识、文化普及和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来提高中国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葡萄酒产业;产业核心竞争;葡萄酒文化;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TS262.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14/j.cnki.zwpp.2018.05.0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我国跻身全球十大葡萄酒市场行列.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达173万千升,成为世界第五大消费国[1].然而,在整个中国葡萄酒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葡萄酒产量却陷入停滞状态.最近5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6%,最近2年虽然下降趋缓,但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图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完成酿酒总量为113.74万千升,同比下降2.04%;累计实现利润48.7亿元,同比下降6.59%;企业累计亏损1.98亿元,同比增加3.27亿元.2017年,我国葡萄酒产量约100.1万千升,比2016年减少13.6万千升,降幅5.3%.2017年1~11月份,累计实现利润37.33亿元,同比下降9.12%.与我国葡萄酒产量不断下滑和企业利润降低的趋势相反,国内葡萄酒消费量和进口量却节节攀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约为63.8万千升,同比增长15%;进口额23.08亿美元,同比增加16.7%.2017年葡萄酒进口总量74.6万千升,同比增长约18%.年进口葡萄酒总量已占年消费总量的1/3以上.随着智利、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葡萄酒零关税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葡萄酒产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我国葡萄酒产业何去何从?本文对我国葡萄酒产业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寻找增强中国葡萄酒竞争力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主要特点

葡萄酒具有色、香、味、酸、甜、涩、度数和酒体8大基本特征.葡萄酒的生产链很长,葡萄酒品质受品种、气候地理环境、栽培方式、采摘方法、酿酒师、酿造工艺及储存工艺等多重因素影响.品质好的葡萄酒更是一种艺术品.葡萄酒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唐乃至清代都有葡萄酒生产的记载.清末,张士弼引进葡萄酒生产工艺,开启了我国葡萄酒工业.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葡萄酒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1.1 中国葡萄酒产业处于成长期的早期阶段

判定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有助于剖析葡萄酒产业特点,制定利于葡萄酒发展的政策.国内学者对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李华等[2]认为,我国葡萄酒生产经历了小规模增长、平稳发展、转型波动、加速发展4个阶段.何瑜[3]从市场结构角度将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划分为:启蒙阶段、调整与规范阶段、恢复阶段和加速阶段.章佳清[4]基于中国葡萄酒产业规模指标认为,自2007年后葡萄酒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陈强强等[5]综合应用皮尔生长曲线法、计算判断法以及经验对比法,从产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政府角色等方面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成长期的早期阶段,并在产品研发、市场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提升等方面进入一个重大的调整与升级阶段.2013年和2019年分别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起飞点”与“飞跃点”.预计到2026年,中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成熟期,届时产值将达到1216.6亿元,并不断趋于产业饱和值1541.9元,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葡萄酒产业早期阶段的特征明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有不足.葡萄酒质量显著提高,酿造工艺、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已与世界同步[6];葡萄酒产业组织日趋合理化,葡萄酒产业链日趋完善,优势品牌初步形成[7] ;葡萄酒标准及法规逐渐健全;葡萄酒区域化研究日渐成熟[8],多个优势产区已经通过地理标志保护[2];葡萄酒文化大力宣传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葡萄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后开展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9],形成了稳定、高素质的葡萄与葡萄酒教研学队伍.2001—2016年,中国知网出版总库中酿酒葡萄相关文献已达3948篇[10].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葡萄酒产业存在很多不足:如品种结构有待优化[11];部分葡萄园农残超标[12];机械化程度低[13];葡萄酒质量认证和管理体系相对滞后,葡萄酒质量良莠不齐[14];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比较低[7],葡萄酒产业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缺乏;产区特色不明显,风格缺失[15];产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西部发展不够均衡协调[16];国内市场的短期行为泛滥,消费导向缺乏正确认知,性价比严重失衡[17];葡萄酒产业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差,企业融资瓶颈没有得到有效,企业经营困难局面没有改善[18];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不够深入[3];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19]还困扰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1.2 具备葡萄酒风格多样化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葡萄酒风格的重要外界因素[20].酿酒葡萄品种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条件下种植才能发挥出其潜力,生产出独具风格、品质优良的葡萄酒[21].尽管东部产区夏季高温多雨,西部产区需要越冬埋土,增加病虫防控和劳动力成本,但我国广阔的土地,复杂的环境气候类型,成为葡萄酒多样化、个性化的有利条件.科技工作者根据我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点制定区划指标,对葡萄酒适宜产区进行有效的划分.最近,王蕾等[22]根据我国2294个气象站点1982—2011年30年平均气象数据和中国全境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将我国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划分为36个不同类型的小产区,为形成和完善葡萄酒地理标志标准、生产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Wang等[23]通过调查得出,在我国179个县有酿酒葡萄栽培,并利用无霜期、干燥度和年极端低温三个指标对我国酿酒葡萄产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1.3 酿酒葡萄品种及酒种单一

酿酒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而酿酒葡萄品种单一,各产区同质化严重[24].比如,在河西走廊产区的规模葡萄酒企业中,紫轩、莫高拥有较多产品系列,其它葡萄酒企业的产品种类、口感、形象和产品结构都较单一[25].山西省葡萄酒红色品种中超过60%为赤霞珠葡萄[26].从全国范围来讲,红葡萄品种所酿的酿酒葡萄占市场80%,白葡萄品种约占20%.多数较有名气的葡萄酒厂都以干红为拳头产品,酒种单一.白葡萄酒很少,而半干、半甜的优质红(桃红)、纯汁发酵气泡酒等酒种稀少,天然甜酒、雪丽酒等低度葡萄酒品种尚待开发,消费者难以享受各类葡萄酒带来的愉悦.国际市场葡萄酒种类繁多,竞争力强,我国高级白兰地等市场就已被法国产品垄断.

酿酒葡萄品种的单一化导致葡萄酒风格的同质化,背离了葡萄酒的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属性,降低了我国各产区葡萄酒的竞争力,也使得我国地域广、气候复杂多样的特色优势难以发挥.

1.4 葡萄酒文化相对薄弱

葡萄酒文化指在大范围内、有规律地将葡萄酒与一般餐饮相搭配饮用,并养成在特殊场合品尝高档葡萄酒的习惯[27].葡萄酒文化是影响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是人力资源培养的基础[7].像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的国家葡萄酒文化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欧洲人饮用葡萄酒是为了欣赏葡萄酒的美好,捕捉其变化时带来的惊喜,感受葡萄酒赋予的内涵.中国饮酒文化体现着一种交际,往往体现着礼仪和权力,开怀畅饮,追求雄壮豪迈,喜欢酒的烈性和醉态[28].国人一般将葡萄酒做为白酒的一个酒种来对待,饮用葡萄酒时更在意饮用葡萄酒的快感,缺少对葡萄酒文化的认知和葡萄酒自身品质的分析和评价,能欣赏和追求葡萄酒美好品质的更是寥寥无几.

2 葡萄酒产业竞争策略

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就是产业链研发、葡萄酒文化、人才支撑体系和政策等要素的竞争.只要健全与完善这些发展因素,我国葡萄酒产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不断壮大.

2.1 葡萄酒产业链升级

葡萄酒产业是第一、二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产业链涉及范围广,技术难点多.健全和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有利于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葡萄酒起步同样较晚,基础落后,但通过重视对葡萄种植、酿造技术等产业链步骤的研发,葡萄酒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9].

2.1.1 加强葡萄酒产业集群建设

葡萄酒产业价值链长,生产分工明确,产业集群特征明显.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有利于产业竞争[30].研究表明,葡萄酒的“旧世界”和“新世界”都拥有成熟的产业集群.葡萄酒“旧世界”的3个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都具备高度的区域集群特征,如法国的波尔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1],意大利的基安蒂(Chiantti)等.“新世界”葡萄酒产业通过增强规模化、集中化、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模式等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马秀蕊等[31]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产业集群结构效益指数、产业集群影响指数和集群专门化率4项指标对中国葡萄酒产业集群绩效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我国葡萄酒产业集群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但各产区葡萄酒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程度差异明显.加强各产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种植业者和中小葡萄酒企业技术培训、信息整合和资金支持,有利于葡萄品种改良和种植、葡萄酒酿造技术研发、葡萄酒市场销售及咨询、葡萄酒生产的配套服务产业等主要环节建立,有利于提高产区甚至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

2.1.2 加强优良品种引进与选育

舆论导向和追求单产等多重原因造成多产区酿酒葡萄品种单一.‘赤霞珠’在中国酿酒葡萄的比重占据对优势,已形成“大江南北赤霞珠”的局面.‘赤霞珠’‘美乐’‘霞多丽’‘意斯林’等品种栽培面积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的80%,国产葡萄酒同质化严重,缺乏特点,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32].我国酿酒葡萄引种和育种需要符合我国消费者口感喜好和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多个科研机构正在进行酿酒葡萄抗性和品质改良的引种和育种工作,这有利于推动我国葡萄品种多样化的发展.

2.1.3 加强葡萄栽培难题的技术攻关

优质葡萄原料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基础.葡萄栽培的目的和任务是根据不同生态类型,确定适当的品种以及相适应的栽植技术,做到适地适种、科学管理,在保证生态资源永续利用和葡萄植株寿命的前提下,追求葡萄产品质量和产量上的最大效益.根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种品种,发挥品种自身优势,选择与品种相适应的修剪模式和管理方法.合理科学灌溉施肥和用药,节约人力资源和水资源,减少甚至避免农药的使用.发展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使酿酒葡萄达到安全、优质、营养、高产、经济,从葡萄生产环节提高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

2.1.4 研发葡萄酒酿造工艺

葡萄酒产业不仅要有优质的原料做后盾,也需要先进的酿酒工艺和设备.澳大利亚、智利和美国等国家采用现代种植和酿酒科技,市场开发相结合,开创当今多彩多姿世界葡萄酒潮流,被称为葡萄酒的‘新世界’国家.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瓶酒和散酒进口量最多3个国家中,有2个是来自葡萄酒的‘新世界’.科技赋予葡萄酒产业竞争优势.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起步晚,但增加产业科研投,产业竞争力迅速增加.其研发的温度控制程序保证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的高品质,使用不锈钢发酵替代橡木桶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研究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氧化与预防措施[33].催陈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成酒速度,使最终的产品果香馥郁、风味优雅.由此可见,吸取和创新酿酒新工艺是提高改善葡萄酒产品的重要技术.

2.2 加快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葡萄酒文化深刻的影响着葡萄酒市场.Corsi等[34]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意大利进口葡萄酒准入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法律和传统文化是意大利葡萄酒进入的主要障碍.在中国,消费障碍与意大利截然不同,中国消费者的教育背景、葡萄酒相关活动、沟通渠道、品味、原产地、质量和排名等因素是影响购买和消费的重要因素[35].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古老的葡萄酒文化大国,葡萄酒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餐饮而言,酒具与酒种搭配、酒种与菜肴搭配、品饮温度、斟酒、品尝等都有礼仪规定.薄弱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国葡萄酒市场健康限制因素[2].加强对酒文化的研究,促进葡萄酒文化与我国酒文化融合,培植本地葡萄酒文化土壤,形成具有中国风俗民情和中国风格特色的本土葡萄酒文化体系,加快对葡萄酒知识传播,将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起重要作用.

2.3 不断提升葡萄酒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任何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世界著名葡萄酒生产国都拥有强大葡萄酒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院校和机构.法国200多所农业院校,均有与葡萄酒相关的专业,并有多所培训机构.美国研究农业顶尖的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及康奈尔大学都设有葡萄酒专业.澳大利亚的农业大学也是如此.学习的内容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新型葡萄酒研发、生产管理、酒类营销、旅游管理、品酒等,整个葡萄酒产业链都是其教学内容.我国葡萄酒产业起步晚,葡萄酒专业人员数量和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是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已有60余年的历史,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也都开设葡萄酒工程相关专业,但是人才数量与质量与需求量相比还是远远不够[7].葡萄栽培管理、葡萄酒酿造、酒庄管理、葡萄酒推广等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注重培养对象的实习实践,*培训机构,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改善落后的人力资源状况;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培养国际产业人才,也是快速提升我国在葡萄酒贸易中的智力资本有效途径,这对提升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大有帮助.

2.4 加大法规和财政扶持力度

多项有益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了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如:“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政策.《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山葡萄酿酒技术规范》《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葡萄酒 GB l5037—2006》《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规使中国葡萄酒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但与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葡萄酒产业生产规程还有待完善.意大利和法国一些国家对葡萄酒命名和酒标标识、葡萄酒分级制度都有严格的规定[23].葡萄酒生产规程可以保证国产葡萄酒质量,提高国产葡萄酒在消费者中认可度.

葡萄酒产业是第一、二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收起积极作用.世界各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均把葡萄酒作为农产品,给予多种农业补贴及优惠税收政策.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葡萄酒主产国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即将全部实现葡萄酒进口‘零关税’,将给我国葡萄酒产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加大税率改革和财政扶持有利于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

从我国葡萄酒生产、消费和贸易来看,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但长期来看,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会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等几方面.

3.1 人口与人才优势

据OIV数据显示,2017年,世界消费葡萄酒241万千升,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3.32升.而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2017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1.4升,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2.

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于成长期的早期阶段,离产业饱和值1541.9亿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5].巨大的消费潜力使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葡萄酒消费市场.中国对于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的研究单位已初具规模,科研实力逐渐增强,相关专业的人才将源源不断的进入葡萄酒产业,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改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3.2 开发特有葡萄酒种和挖掘产区优势

葡萄酒主要产于欧洲和美洲,受餐饮文化和习惯影响.现在中国消费的葡萄酒大多是欧亚品种和欧洲的酿造工艺,适合欧洲人的口感,而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酒很少,我国葡萄产业工作者,更了解中国的消费习惯,具有开发更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消费习惯特有葡萄酒种的有利条件.我国白酒消费超千万吨,葡萄酒的消费量仅100多万吨,国产葡萄酒中,用本国葡萄酒品种酿造的葡萄酒更少[24].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很多品种的优势品质还未开发.利用山葡萄与欧洲品种杂交,获得大量山欧葡萄品种,酿造出特殊口感的葡萄酒,已受到消费者好评.以通化市山葡萄为例,通化市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稳步上升,从2000—2015年以山葡萄为主的葡萄酒产量达到从0.8万千升发展到现在3.7万千升,产量增加了3倍多[36].上世纪90年代以来,酿酒品种的国际化品种选育带来巨大压力,加工品种的培育处于停滞期[34].尽管自行培育的酿酒品种在生产中推广面积有限,我国科研工作者还是利用耐寒、耐湿野生品种资源培育出山欧葡萄品种‘北玫’‘北冰红’‘雪兰红’等[37];利用刺葡萄选育出‘塘尾葡萄’‘紫秋’‘金枝刺葡萄’等[38],利用蘡薁选育出‘野酿2号’‘北香’等优良品种[39].再者,中国拥有广阔而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具备生产多种优质、特性突出的葡萄酒的条件,适种葡萄地域进一步精细划分[22],并推荐相应的适种品种,为优势产区开发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挖掘产区优势创造了条件.

3.3 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加深

中国葡萄酒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消费者多出于好奇与跟风心理饮用葡萄酒.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各种信息工具的利用,葡萄酒饮用文化在中国迅速传播,已被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2006—2010年,中国葡萄酒消费增长了240%,仅2009—2010年间就增长了33.4%.虽然2010—2012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有所回调,但2014年开始葡萄酒消费迅速回升,2014—2016葡萄酒消费增长率为6%.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餐厅提供葡萄酒服务,葡萄酒正在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

面对国际化竞争,我国葡萄酒产业可能要经历更多调整的阵痛.但只要发挥葡萄酒产业优势,创新和完善产业链,开发与中国品味相适应的种类,充分与中国文化特征相结合,注重葡品牌培植和文化培育,我国葡萄酒产业就能走上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括而言之: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中国葡萄酒本科中国葡萄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葡萄酒和竞争策略和产业方面论文范文.

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奶山羊产业新高地
9月13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农业厅和陕西省商务厅承办、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陕西培育千亿级奶山羊产业东盟推介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陕西省纪委驻省农业厅纪.

集政企力量推动中国银杏产业持续健康
11月2-3日,由郯城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郯城县医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药理学会协办、中国中药协会支持、上海信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以“银杏与心脑血管健康”为主题.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性竞争策略
摘 要文化综艺节目是近几年来获得收视率口碑双佳的电视综艺节目,朗读者是文化综艺节目中成功案例,全新的文化传播理念、内容定位、节目模式、节目团队和节目运作模式是其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核心竞争力;.

人文为本需求为先科技助力2019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年度盘点
2017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国文化产业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都起.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