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研究问题开题报告范文 跟当前公共领域问题综述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研究问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当前公共领域问题综述,本文是关于研究问题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和公共领域和综述和研究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研究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范文论文综述模板幼儿园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生

烟台南山学院文史哲教学研究中心,山东烟台265713

摘 要由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公共领域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公共领域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中国公共领域的历史争论、特征及构建必要性做了归纳说明,最后,对研究情况做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公共领域中国 公共领域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05-02

近年来,随着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深入,公共领域也逐渐为我国学术界所关注.通过中国学术论文期刊总库检索篇名包含检索词“公共领域”的文献,发现研究文章达540篇,硕士论文有68 篇,博士论文为16 篇.由于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特别是2002 年“十六大以来”,“和谐社会的提出,社会建设的吁求,社会政策的改革和社会重建逐渐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议程.”中国学者在扬弃西方公共领域理论的同时,开展了构建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工作.可以预见,中国公共领域建设问题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新的热点.

一、公共领域内涵的研究

汉娜·阿伦特在《人类条件》中最早提到“政治公共领域”一词.在阿伦特看来,公共领域作为人的卓异性的表现场所和展示人自身的空间存在并显示自身为“共同世界”的永恒存在,是与私人领域相对的.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了系统化的公共领域理论,他详细介绍了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涵义、要素、运行机制,并且提出在理性批判交往的公共领域的基础上构建全球公民社会.当代一些著名学者,如加拿大的查尔斯·泰勒、美国的托马斯·亚诺斯基等人关于公共性的理解使公共领域的概念日益丰富和完善,如泰勒认为:“公共领域是政治外的公共活动空间,政治权力在此必须倾听”,“在公共领域中,整个社会透过公共媒体交换意见,从而对问题产生质疑或形成共识.”我国学者黄宗智和许纪霖将“公共领域”看成是不同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充满张力的区域,将“公共领域”视为一种“第三域”.

可见,关于公共领域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从以上概念争论来看,对公共领域概念界定大致有两种路向:一种观点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处于公共权力之外与之对立的,主要由公共舆论和公众意见所构成的领域,对公共权力的批判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另外一种观点倾向于温和、理性,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处于个人两者之间但又不隶属任何其一的社会领域,它是一个由和平民共同承担、公开的、公众主动参与的中间舞台.

二、关于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

对于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观点.陈勤奋认为构成公共领域的要素分别为“公众”“ 公共舆论”以及“公众媒介与公共场所”.许英等认为所有类型的公共领域都应同时具备“(同质或异质的) 参与者”“(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以及“(辩论或非辩论的)共识”三大要素.黄晶认为公共领域的构成要件为:公众是公共领域的主体、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平台、自由交往是公共领域的核心.罗贵榕认为,公共领域由三大要素构成,即“参与者、公共空间以及自由交往”.杨仁忠在其著作《公共领域论》中指出,“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要素包括公共空间、民间组织、公共传媒以及社会运动”.

三、对中国公共领域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一)关于中国历史是否存在公共领域的争论

最初是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经验的框架来解释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纯粹的学术尝试.兰金的《浙江的精英活动和中国的政治演变,1865 - 1911》,罗威廉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会共同体,1796 - 1895》都力图运用公共领域理论范式从中国社会内部着眼,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西方史学界的研究也带热了我国在这方面的讨论.大量的关于公共领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文章问世,主要有王笛的《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许继霖的《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等.

综观上述主要文献,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存在说.美国学者萧伯齐、中国学者王笛、李长莉通过他们对晚清中国社会的调查与实证研究认为,中国自明清以来已经形成包含国家和社会两个方面力量的公共领域.其二,不存在说.美国学者孔复礼、中国学者马敏等人认为中国近代并未形成足以与国家对抗的自治空间,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被当成对国家的一种非正式辅助.其三,第三领域说.美国学者黄宗智认为,第三领域是指“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认为中国清末出现的是这种第三领域,可以采用“第三领域”这一概念标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与存在.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领域存在的形态

对中国公共领域存在与否的争论,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还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共领域.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伟教授认为,中国并未产生公共领域.他认为,中国现在虽已出现公域与私域分化的趋向,但更多仍是形式上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共领域已经存在,如厦门大学社会学系胡容等就持此看法.由于当今传媒的发达,民众能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事件作出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公共领域的发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种全国范围内的公共领域,尽管还不是很成熟,功能还不完善.这种公共领域已经开始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如敬海新、罗贵榕、杨海平.该观点认为,虽然新中国建国后由于社会与国家的高度融合,公共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批判空间逐渐消失,但自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与社会关系再次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于是公共领域重新发育和发展.

(三)中国公共领域建设的必要性

张峰认为,我国构建公共领域的必要表现为:一是公共领域为现实政治提供合法性基础.二是公共领域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理念.三是建构公共领域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排斥和分裂.四是公共领域有助于公众外交.杨仁忠教授认为,公共领域发挥着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信息的沟通与传递、社会减压阀与缓冲器、促进国家与个人良性互动、促使社会整合与群体认同等功能.敬海新博士认为:首先,大力培植公共领域是由其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特点决定的.其次,有利于提供合法性资源,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良性互动,为政治体系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再次,培植公共领域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最后,有利于正确界定国家与社会的边界,防止国家的越位和缺位,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治发展等.

(四)中国构建公共领域的途径

关于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途径,学者主要给出了两种思路:一是自上而下的路径,强调国家在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由国家、政府出面来统筹规划,这是一种权威主义模式.另一种就是自下而上的路径.在这种路径下,政府行为受到强有力的监督,公民借助于公共领域的平台参与国家、社会生活事务,这是一种平义模式.“从实际操作上讲,我们在建构公共领域时不可能只按照一种思路进行,而应该综合各个模式的优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具体措施角度提出:一是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加大培育社会中产阶级的力度;二是整合媒体并加强其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以促进人民对各种议题的呼应;三是以重大社会事件为切入点,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促进公共领域建设.

上述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公共领域理论以及中国公共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但研究也存在不足.由于学科背景和问题的复杂性,学者们对公共领域、中国公共领域的理解存在差异;研究者主要以公共领域在西方场域中的内涵及应用为基础,不能以实证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公共领域的早期形态与传统以及当今中国公共领域的现状,导致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内在生发渊源的忽视,而将公共领域理解为西方现代性在中国移植的产物,这不利于解释中国公共领域的规定性.中国学者西方对思想史、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用力,而对中国古代、近代公共领域思想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研究对公共领域建设必要性、应然的东西强调过多,对实然的状况语言不详,具体的操作方案比较少.

参考文献:

[1]张敦福.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美]汉娜·阿伦特.人类条件[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8,(8).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25).

(责任编辑曾卉)

归纳上文: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公共领域和综述和研究方面的研究问题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研究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视角下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
摘 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媒体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取代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而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典型代表有网络、自媒体…… 如何促.

物联网测控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 和应用
【摘要】 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物联网便是有一次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热潮,是通信领域的一大热点 公共安全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公共安全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公共安全物联网的概念;以RFID 技术、传.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综述
【摘要】国内学者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领域的内涵与特征、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性、网络公共领域的前景与困境以及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问题而展开 虽然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把公共领域理论运用到中国社.

公共领域语境下的博物馆旅游探析
摘要随着公众需求的变化,博物馆的休闲性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博物馆的文化休闲功能逐渐被认可,成为文化旅游市场的一部分 在公共领域的语境下,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动态的适应不同时代公众的需求,演变出文化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