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帝国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大清帝国最后的政治班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帝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大清帝国最后的政治班底,该文是帝国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跟大清帝国和政治班底和班底类论文范文集.

帝国论文参考文献:

帝国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杂志大科技杂志健康大视野杂志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载字辈”中的佼佼者

宣统皇帝( 溥仪) 的生父,26 岁的醇亲王载沣担任了摄政王;两个亲叔叔载涛和载洵都加封了郡王衔.不久,21 岁的载涛掌管禁卫军,24岁的载洵得到了海军大臣的职位.在此之前,40岁的镇国公载泽出任度支部尚书,控制了大清国的财政权;42 岁的肃亲王善耆当上了民政部尚书,获得了大清国的警务权.

如果说“载字辈儿”仅仅是因为血统就能走进权力中心,倒也未必.大清帝国走到1908 年,已经度过了悠悠260 余载.凤子龙孙大把的,其中能上位的,还算是有点真才实学.就说这个摄政王载沣,也算是有过历练.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狩.第二年,大清国签下《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赴德国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杀地点修建一座品级相当的石牌坊,为德国人“涤垢雪侮”( 注: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就是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事变期间,被清军杀).这显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硬不起,软不得,搞得不好还会被人骂为汉奸.

作为大清国第一个出访西洋的亲王,年仅18岁的载沣展现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有理、有力、有节,令本想侮辱中国的德皇对他也称赞有加.德国人认为他“慎重外交,不辱君命”.

因出洋而名闻中外的载沣,回国后受到慈禧太后的重视.1903 年春,刚满20 岁的载沣就被任命为随扈大臣.1906 年春,受命管理对守卫京城负有重要责任的健锐营.1907 年6 月19 日,24 岁的载沣受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他成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国大计莫不总揽”的最高机密机关的领导成员.

改革力度超过张之洞的政治明星

1905 年,大清国逐渐从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中走了出来,缓过了这口气儿.与此同时,立宪的日本打败了专制的沙俄,深深地刺激了大清国的统治者们.这一年,清政府迈出了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在出洋的“五大臣”中,37 岁的载泽和44 岁的端方尤为耀眼.

五大臣中的头一名,是身为皇室宗亲的载泽.他也是五大臣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载泽回国后,立即成了君主立宪政体的鼓吹者,并说服了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使得“立宪”成为了大清国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

五大臣中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是端方.当年,有“旗下三才子”之说,所谓“旗下三才子”指的是大荣( 荣庆)、小那( 那桐)、端老四( 端方),他们三个都是皇上着力培养的青年干部.纵观端方的一生,闪光点几乎都是不断带兵平定各地的“乱党”,可谓是革命党人的一颗克星.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逃亡西安,端方以拱卫周备,深得慈禧欢心.当年,各地义和团闹得厉害,陕西却在端方治下十分太平.义和团没起来闹事儿,教会也比较收敛,足见端方的本事.这一点,太后老佛爷看在眼里.局势稳定之后,端方出任湖北巡抚,与张之洞搭班子.

端方的改革力度也超过了张之洞,甚至在政治上也比较自由化.他曾顶住张之洞的压力,帮助湖北留日学生办报纸,还曾资助典型的革命派人物——蔡锷.这些也只有根红苗正的亲贵才敢干,干了也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政治动机.

1905 年,端方被召回北京,任闽浙总督,未及上任,便成了“五大臣出洋考察”的人选.此时的端方与载泽一样,成了满洲贵族中推动立宪的积极分子.同时,这两颗政治明星也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巨大关注.

1909 年,端方出任直隶总督.这年11 月15日,慈禧奉安大典隆重举行.作为朝廷大员之一,直隶总督端方参加了葬礼.按照成例,一位官员可以带几位仆从跟随.在端方所带的仆从中,有3 位摄影师.他们用冒烟的照相机拍照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葬礼主管官员的注意.结果,端方被牵了出来,并因此而落马.

这可帮了袁世凯和革命党的大忙,因为端方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如果由他掌握直隶,或许可以消化掉袁世凯的北洋军.而且,端方与张之洞搭班子时一手缔造了南方新军,如果有端方在朝里顶着,新军未必会乱.

端方再次回到历史舞台已是1911 年5 月,他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此时,“保路运动”如火如荼.四川总督赵尔丰因此被免职,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湖北新军前往镇压.端方到四川后,武昌起义已经成功,以至于军饷不济.端方的手下军官挑动军队哗变,端方和弟弟端锦被哗变的士兵杀死.

辛亥革命中表现抢眼的军事人才

说到晚清之中有谁能带兵,除了端方之外,当属铁良和良弼.

铁良的祖父曾为江西吉安知府,但是随着祖父和父亲的相继去世,家境败落,最贫苦时一度断炊.无奈之中,铁良只得放弃科举.从神机营月薪一两的“书手”干起,历任通政司参议、大理寺少卿、户部侍郎等,最高做到了陆军部尚书,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铁良是晚清贵族中少有的人才,他担任陆军大臣期间十分注意训练部队,使得中国建立了一支可战之军.1903 年,铁良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清廷设立总理练兵处,统一编了新军.庆亲王奕劻为总理,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为襄办,并暗中监视袁世凯.

1906 年官制改革,兵部、练兵处和太仆寺统一为陆军部.铁良专任陆军部大臣.慈禧恐袁世凯尾大不掉,将北洋六镇中的一、三、五、六镇尽数划归铁良统领,造成铁良与袁世凯相抗的“均势”.

实际上,早在1905 年,铁良任户部尚书时,就开始着手从财务上对北洋军“钩稽精核”,使得北洋粮饷捉襟见肘.同时,铁良开始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依靠留日归来的良弼联络士官学生,与袁世凯嫡系倾轧.不仅如此,铁良用人不拘一格,后来成为革命党人中的军事人才的吴禄贞、蒋百里,都是这位王爷提拔上来的.

1906 年春夏之交,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纷纷回国.8 月26 日,清廷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立宪事项,在这次会上,关于立宪缓急,铁良和袁世凯又发生了一场争论.在他看来,主张设立大权独揽的“责任内阁”,还想担任副总理大臣的袁世凯,野心已昭然若揭.

1906 年11 月,清廷颁布上谕,设陆军部,一切军务均归其管辖,任命铁良为该部尚书.袁世凯大势已去,只得主动交归北洋六镇中的四镇.次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明升暗降,失去了军权.1908 年慈禧太后、光绪帝死,铁良因劝说隆裕太后训政,企图排挤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排挤出京,调任江宁将军.

尽管如此,铁良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仍然相当抢眼.他与两江总督张人骏死守江宁.江宁陷落后,他又跑到陕西组织了一支部队,经历大小数十战,攻克了十几座县镇,几乎控制了全陕西.就在此时,清帝宣布逊位,这位忠心耿耿的王爷只好放下武器.

最后的皇权捍卫者

晚清宗室中另一位有军事才能的人就是良弼.良弼,姓爱新觉罗,虽出身满清宗室,然而血统疏远,其远祖是努尔哈赤之弟,该支系后又因故族籍被革,直到嘉庆年间才得以归宗,且仅是“红带子”,身份低于真正的帝胄“黄带子”.良弼还是“苦出身”:他幼年丧父,家业早衰,全赖母亲抚养.

不过,比之平民百姓,贵族毕竟能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22 岁时,良弼由湖北省选送赴日留学,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4 年后,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回国,入练兵处,成为了陆军第八标统带官.后擢升禁卫军训练大臣.

或是得益于早年的磨难,良弼没有八旗子弟的纨绔习气,为人简朴上进,讲究忠孝,且有真才实学,此外尚有清廉、知人善任诸般优点,在集体堕落的晚清官僚队伍、尤其在宗室中,堪称鹤立鸡群.

1912 年1 月12 日,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 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1 月26 日议事完后回家,在光明殿胡同家门口,遭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杀手彭家珍向其投掷炸弹,被炸伤左腿,不治身亡.

《清史稿》记载,良弼临终之际,反赞刺杀他的彭家珍“奇男子、真知我者也”,并感叹“我本军人,死不足惜,其如宗社从兹灭亡何?”良弼死后,宗社党大多鸟兽散,大清王朝也在一个月之内寿终正寝.

( 据《文史天地》、《北方新报》)

——/附录/——

八旗子弟的主流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如载泽、瑞方、铁良、良弼之类的人毕竟不是主流.他们是八旗子弟中最优秀的代表,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八旗子弟的主流还是载振这样的“贵二代”.

载振是总理大臣奕劻的长子、乾隆帝五世孙.1902 年,他曾挂着贝子的头衔,代表清朝廷赴英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1903 年赴日本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回国后,他奏请成立商部,任尚书;1906 年,成立农工商部,任大臣,也算是“成绩斐然”.实际上,载振的思路才是八旗子弟的主流思维:借着祖上的势力,赶紧发财.

一小撮满洲亲贵的力挽狂澜,挡不住另一大批满洲贵族的挥霍无度.这些人挥霍的不是银子,而是政治信任.

1907 年,载振莅临天津视察,北洋系军人段芝贵以巨资将名伶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得到署黑龙江巡抚之职.此事被《京报》披露后,轰动京城.慈禧太后命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彻查.载沣、孙家鼐为保全皇室体面,复命查无实据.舆论哗然,朝廷的体面碎了一地……

此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大清帝国和政治班底和班底方面的帝国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帝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大清铁帽子王一代不如一代
清朝王爵分封的最高待遇是“世袭罔替”,其子孙世世代代继承王爵,并不降…… 如果王爷犯法,则只判其人,不削其爵, 由旁支承袭 这种待遇被形象地称为“铁帽子王&rdqu.

是什么拖垮了大清王朝
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的130多年间,是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皇帝统治大清帝国的时期,被很多人称之为“康乾盛世”,它的一系列成就显示了自己的辉煌 18世纪的超级大国康乾时.

1896年光绪批准开办大清邮政
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中国山西昔阳大寨人,为农民及政治人物,曾任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陈永贵出身贫农,是新中国第一位农民副总理,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大寨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