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论离散马华文学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以林幸谦和陈大为的诗文创作为中心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论离散马华文学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以林幸谦和陈大为的诗文创作为中心,本文是文学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马华和陈大为和离散马华文学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文化论文

潘颂汉 (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533000)

摘 要:离散写作是全球化时代文学的跨国流动的主要形态,凸显了作家的流寓色彩.在不断地流动中,马华作家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是他们维系族群文化与身份的重要基石.虽然全球化时代作家认同的多重面向与身份构成的多样性,以及他对宏大主题的解构伴随着后现代大潮的涌起而不断激荡,但是象形文字和节庆风俗里融入了许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符码,其隐隐然的美学乌托邦作用,仍然是华人精神上不断回溯的文化之源.

关键词:马华文学;离散;文化中国;乌托邦

马华文学的跨国流动使之有了离散于家国之外的历史脉络和论述空间.然而,随着移民心结的日渐淡去,离散的马华作家们对原乡中国的怀想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的记取;不同的族群与文化之间互相对话的结果,也导致了移民后一种新的身份的逐渐建立.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对于移民社群来讲,身份观念是由“杂交性”来定义的,“通过改造和差异不断生产和再生产以更新自身的身份.”1那么,在新身份的建立过程中,华人对文化中国的态度势必会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对于东南亚华人来说,随着“二战”后政治身份的确立,华侨已经逐渐转变为华人,在特定时期内,中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国度,他乡已经转变为故乡.当移民的下一代出生,他们身上已经难见父辈强烈的去国怀乡感,但是,当国内族群关系稍显对立,文化中国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作用,便会立时显现.所有这些原因,导致了离散的马华文学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的隐性存在形态.

一、林幸谦散文里的文化中国乌托邦书写

居留香港的马华诗人林幸谦青少年时期饱尝文化压抑之感.国内敏感的族群关系,常常让马华社群如坐针毡,马华作家们的作品中便常常出现感时忧国的激愤心情.中华文化在马华作家们的笔下,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族群凝聚力的保障,因而对于华文的学习常常带有许多神圣的意味.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就被林幸谦视若世外桃源,“小小的中文系/是我梦外的兰亭小巷”2.1989年大学毕业后,林幸谦选择了留学台湾,像一只溯河的鲑鱼,充分表现生物界对于故乡的迷恋、向往和忠于朝拜的传统,目的就是回归中华文化母体,寻求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寄托.在他的诗文世界里,林幸谦不断地诉说自我的文化中国的美学乌托邦情结:“如果血是灵魂的故乡,祖国便是人类心理上的文化故乡.追寻祖先的故乡,和追寻生命的梦幻一样,都是人类理性与感性、天性与人性的综合活动——一种洗涤、解剖,进而解禁灵魂的生命美学”3.然而,彼时的台湾却已非纯粹的中华文化基地,而是各种文化的杂糅体,因此,来到台湾留学的林幸谦自感于异乡的漂泊,完全没有回到文化母体的精神安顿感,以至于来到香港后,他还是觉得游走在文化中心的边缘,感觉就像是一只失林的漂鸟,最终沦为漂泊伶仃的“海外人”,在精神上永远处于流浪的状态.

基于自我定性的漂泊基调,有些评论家常常把林幸谦和李永平类比,认为他和李永平一样,都是大中国意识下的精神流浪儿,夷民衣钵的不二传人.但是林和李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因为李永平始终坚持中华文化作为自我的精神信仰——虽然在李永平的笔下一再呈现败德、沦丧,甚至是虚无等反文化中国乌托邦的主题.而去台留学后的林幸谦已经迅速地转变到对自我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的省思上来.林幸谦的诗文善于自我剖析,推己及人,常常从反思自己的漂泊命运开始,然后推而广之,最后上升到反思海外华人的整体命运上.将自我放逐在文化中国的边缘,导致了林幸谦文化与身份的暧昧与纠结,这些复杂的情愫又常常使他感到无助、愤懑和哀伤,他试图解构“中国”这一牢固的集体身份,在后现代语境里用破碎的乡愁来构建自我,在精神的狂欢中追寻故国,因此,他所书写的漂泊更甚常人,“与其视故乡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意想,不如视之为现实人生与现实世界的一种象征,从而解构了乡愁,也摆脱了漂泊的迷思,安然走在回家的路上.”4只是,当这个无解的问题浮出海面,我们就不得不反问:既然(文化)乡愁已被解构,家在何方?

由此看来,在“对话”后所建立起来的后殖民文化体里,林幸谦纯粹的文化故国是永远都追寻不到的,它只是,也只能是一个幻象、一种梦境,是完完全全的、形而上的存在,俨然艺术世界中的美学乌托邦.经由这个文化身份,林幸谦在大马以及两岸三地穿梭往来时,绘制了自己独特的发声坐标,在书写中通过个体记忆来推己及人,进而反思族群属性及文化身份.尽管漂泊的足迹从宝岛移至香江,在林幸谦的文化身份构成里,文化中国总是在不断解构的同时,混杂了欧美、马来西亚、台港等区域文化后,已经型塑为复杂的多元文化体,但文化中国在这个复元文化体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仍然是不可否认的.

东南亚华人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往往涉及到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对此,王赓武曾精辟地指出,“现代的东南亚华人,与当今的大多数人民一样,并不仅有单一的认同,而是倾向于多重认同”5,正是认同的多重面向与身份构成的多样性使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书写异彩纷呈,其对宏大主题的解构伴随着后现代大潮的涌起而不断激荡.

二、陈大为诗文世界里的文化中国乌托邦书写

离散书写对应了一个流寓的身份,在跨国流动的生涯开启之后,文化中国越来越成为离散马华作家的文化乌托邦,这其中,就典型地表现为作家对于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的过程.陈大为的散文集《流动的身世》里就不乏其对身世的追问.在《稿纸》一文里,陈大为描述的是书写汉字带给他的沉重但却充满幸福感的负担,以至于虽然稿纸久不使用,但是在书店见到它们时却能“重燃我的稿纸情结,仿佛一对久别的情侣破镜重圆”6;《木部十二划》里写的是作者书写繁体字“树”的时候,这个有着十二个笔画的汉字常常被童年时的作者简写为内涵丰富的“村”字,进而扩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榕“树”下的村民们的简单而知足的生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一再强调的是:马华社群虽然源自中华,但是其文化已自成系统.然而,正是在作者对繁体汉字“树”和“村”之间的某种共通以及华人村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中,不经意地泄露了文化中国意识仍然发挥着精神维系作用的天机.

如陈大为所述,尽管他走进广西会馆的时候“绝对不会遥想桂林的山水”,“南狮也无法延伸珠江的涛声”7,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作者对“大中国意识”的解构企图.当现实中的阻隔不再,马来西亚的龙族溯归中华,现实版的神州毕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唯美,所以作者宁愿从印刷品和电子影像里去阅读这个美学乌托邦.木部十二划的繁体“树”字,在那个祭典屈原的午后,童年陈大为挺剑刺向大榕树树瘤的一瞬间,类比的虽是罗宾汉和泰山,但在《青色铜锈》里的青年阿虎,在他截杀日本侵略军的传说里,作者有意无意地将他和清末的大侠王五相提并论,赋予阿虎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英雄气概,书写的不正是文化中国里所独有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侠’的观念,不是一个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可用三言两语描述的实体,而是一种历史记载与文学想象的融合、社会规定与心理需求的融合,以及当代视界与文类特征的融合.” 8对于新世代马华作家来说,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里,虽然言必说五千年的文化,使得符号化的“中国”听起来确实僵化而空洞,但文化中国里的文字与节庆风俗已经如细雨般浸润马来西亚华人的心田,“侠”的魅影和象形文字的“铁画银钩”,甚至是“阿伦他祖母裹的粽子”9,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自然而自在的存在,型塑为纯粹的美学乌托邦.即使是在台湾留学时的温瑞安,他通过组建“神州诗社”而达成的对“文化中国”的反复摩挲,并不是期待着现实中对中国的热情拥抱,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美学上的文化中国乌托邦,通过夜雨江湖,大发武侠奇梦,并借以扫荡心中种种愤懑和不平.“二战”后,在东南亚华人的政治、文化身份的转换以及转换后的一段时期内,合乎人情的是,在渴望融入和文化失根的双重焦虑之下,他们的认同和新的身份的建立势必要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和调整,对此,虽然只是论及印尼华人的认同转变,但是王列耀教授的观点对于解读东南亚华人的认同转变过程不无指导意义:“通过这两个家园的建构,一方面反映了华人无法完全融入印尼社会的悲凉和文化上‘失根’的忧虑,从而表现了在两个家园中的双重流浪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在历史与现状交织的困惑中追求新生、主动建构的积极心态,从而表现了华人美好的家园理想.”10总之,新的身份在“对话”之后的逐渐确立,虽然产生了个人的文化、身份认同的转变——或者仅仅只是杂糅(Hybridity),但是“中国”既然在象形文字和节庆风俗里融入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符码,即便退居二线,其隐隐然的美学乌托邦作用,仍然是华人精神上不断回溯的文化之源.

三、结语

面对全球化的滚滚浪潮,离散马华作家对于原乡的追寻还在继续.离散于家国之外,凸显的是离散者的漂泊心态,乡土马来西亚的存在也是离散马华作家无法抹去的原乡情结的来源,而文化中国在文化上的精神维系作用却使得离散作家们在多乡之间常常处于精神的摆荡之中.随着族群对立情绪的日趋缓和,文化中国的乌托邦作用也开始呈现隐性的存在状态,但无论如何,只要离散马华作家开始追问自我的文化身份,文化中国的乌托邦作用就会不断地涌现在他们的作品里,成为他们不断延宕、不断追思的文化源头.

注释:

1.[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8、222.

2.林幸谦.《诗体的仪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186.

3.林幸谦.《群雨低湿的海岸》,载林幸谦.《狂欢与破碎》.台北:三民书局,1995:51.

4.林幸谦.《漂泊的诸神:北台湾的边缘岁月》,载 林幸谦《狂欢与破碎》,台北:三民书局,1995:36.

5.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235.

6.陈大为.《稿纸》,载 陈大为:《流动的身世》,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40-41.

7.陈大为.《会馆》,载陈大为:《流动的身世》,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74.

8.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9.陈大为.《木部十二划》.台北:九歌出版社,2012:68.

10.王列耀.《隔海之望: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22.

作者简介:

潘颂汉(1982~),男,广西南宁人,壮族,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

综上资料,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文学专业范文可作为马华和陈大为和离散马华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寻回现代文学版图中释的失落评谭桂林《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
在近百年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中,从东汉,经六朝隋唐,到两宋元明,自汉至清的中国佛教文学得到系统梳理和重新叙述,各种研究著述较为全面地勾勒了佛教文学的面貌,并建立起大体框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8年高观.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观以中国文学史著作序跋为中心
段江丽(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 100083)关键词明治;日本汉学;中国文学摘 要明治年间,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批判和否定的风潮中,却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学史&rdq.

文化中国扮靓国际旅游展
第三十八届马德里国际旅游展近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会展中心举行,来自16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企业和旅游机构参会 本次展会凸显了数字化和高科技产品在旅游业广泛应用的前景,被视为迄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展会 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