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语言研究有关论文例文 和《镜花缘》对于清代语言的重要性相关论文范文

主题:语言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镜花缘》对于清代语言的重要性,本文是语言研究有关论文范文与语言研究和《镜花缘》和重要性方面论文范文.

语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杂志花火语言教学和杂志花火杂志

《镜花缘》n1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著的长篇小说.李汝珍是清代京师顺天府大兴县人,19岁随其兄李汝璜迁居海州板浦.《镜花缘》成书于嘉庆年间,是其迁居板浦之后开始酝酿创作的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离的故事;后半部分主要写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及其他九十九名花仙托生的一百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各有作为的故事.该书以幽默的文笔,批判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及“男尊女卑”传统思想,同时诉说了自己不得志的烦闷,提出了个人的主张和理想,想以此唤醒世人.

对于《镜花缘》这本小说,各方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都集中于小说的社会批判性和艺术性,近几十年才渐渐发掘其语言学价值,对《镜花缘》的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事实也是如此,《镜花缘》对研究清朝晚期的语言现象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语音方面,与《李氏音鉴》交相辉映

《李氏音鉴》是李汝珍作的一部通俗韵书.《镜花缘》中举了231条双声,102条叠韵,共333条,还加上四个反切,这些都是与《李氏音鉴》里的内容相契合昀.然而,近代多数学者对《李氏音鉴》持否定态度.且因,清代小说属末流,难登大雅之堂,《镜花缘》也未被给予足够重视,但是,随着近现代《镜花缘》的研究不断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镜花缘》中描写的音韵学知识注意到《李氏音鉴》,也对其有了不同的评价,认为李汝珍颇具眼光,敢于变古,《李氏音鉴》中记录的当时的北京大兴的语言体系是十分可贵的.

《李氏音鉴》中“字母五声图”中的列字尤其是入声,是作者根据《等韵》列字的,“北音入声论”则是作者口语的反映,以往学者在研究《李氏音鉴》的音系时,大多是以“字母五声图”为主要依据,因此,对《李氏音鉴》的评价以贬居多,更忽视了“北音入声论”的研究.众所周知,在清代,全浊音声母清化,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并产生舌上音,尖团音逐渐相混,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声分阴阳两类.在“北音入声论”中,不仅尖团音相混,而且“果”、“拙”两撮开合两呼完全相混,齐撮之间的界限也变得不清晰了.且作者还在“北音入声论”中说明,当时北京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而是归入阴、阳、上、去四声.

二、词汇方面

自白话文学普遍传播,口语词(包括方言词)大量进入文学语言,清代后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暖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大量的新词.

(一)方言词汇在《镜花缘》中的应用

李汝珍自小在大兴长大,约二十岁时随其兄李汝璜迁居海州板浦,《镜花缘》的材料搜集、酝酿构思到成书都是在板浦,因此,当地的方言在书中运用得熟练自然.据统计,《镜花缘》里所用的海灌方言有近二百余条,此次只略举几条,如:

(1)对人心路

例句:林之洋一闻此言,口中不觉垂涎道:“九公真是好人,说出话来,莫不对人心路.”(第二十三回第112页)

“对人心路”,“对”在海灌方言中读“dou”,指两人说话投机,能说到对方心里去.

(2)口面

例句:唐敖道:“这个河道其实看也罢,不看也罢,小弟久已立定一个主意.我想河水泛滥为害,大约总是河路壅塞,未有去路,未清其源,所以如此.明日看过,我先给他处处挑挖极深,再把口面开宽,来源去路也都替他各处疏通.大约河身挑挖深宽,自然受水就多;受水既多,再有去路,似可不致泛滥了.”(第三十六回第169页)

“口面”在海灌方言中指河面的宽度.

(3)出室

例句:“宣信道:都在十五六岁.大小姐名书香,许与林侍郎公子林烈为妻;二小姐名墨香,许与杨御史公子阳衍为妻.现在府中,都未出室.”(第五十七回第275员)

“出室”在海灌方言中指出嫁.

(4)嚼蛆

例句:青钿道:“你们变着样/L骂我,只好随你嚼蛆.但有辱圣言,将来难免都有报应.”(第八十七回第418页)

“嚼蛆”是海灌方言里骂人的话,指胡说八道

(5)憨头郎/L增福延寿

例句:兰言笑道:“过于明白原非好事,倒是带些糊涂最好.北方有句俗语,叫做‘憨头郎/L增福延寿’,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第九十三回第454页)

海灌方言以“憨头郎/L增福延寿”称人憨厚老实自然会多福长寿.

(6)巴

例句:书香道:“秀英妹妹,这是怎讲?好容易吃了辛苦,巴到此地,却将文书平白给人.请问妹妹好端端为何不要赴试?”(第六十三回第300页)

“巴”一词语出宋代杨万里《过沙头>诗:“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是海州方言词,指盼望、等待.

(7)俺

例句:林之洋道:“俺对现实实说罢,他知是知的,自从得了功名,就把书籍撇在九霄云外,幼年读的《左传》右传、《公羊》母羊,还有平日做的打油诗、放屁诗,零零碎碎,一总都就了饭吃了.如今腹中只剩几段‘大唐律例注单’,还有许多买办帐.你要考他律例、算盘,倒是熟的.俺求你老人家把这美馆赏俺晚生罢.”(第二十二回第104 105页)

“俺”是方言词,是我的意思.至今北方方言中仍在使用.

(二)《镜花缘》中包含大量的俗语词

据统计,《镜花缘》中大概包含俗语词汇四百余条,其 中俗语二百多条.且多是双音节俗语词.如:

(1)慈心

例句:(通使)左思右想,踌躇多时,因向仆人耳边说了几句,即到唐敖面前跪下道:“大贤在上,小子闻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我父女两命皆悬大贤之手,只要大贤肯发慈心,我父女就可超生了.”(第三十回第144页)

“慈心”是清代才出现的口语词汇.

(2)扯谎

例句:林之洋道:“你身上有孕,不便前去,明日俺去见了妹子,只好权且扯谎.但妹夫包裹须要藏好,惟恐妹子回来看见,不大稳便.”(第四十回第187页)

“扯谎”指说假话,最早出现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却不肯说出来,只是嘴里扯谎吓人.”

(3)撕打

例句:小春、婉如见众人这宗样子,再想想自己文字, 由不得不怕,只觉身上一阵冰冷,脚底寒气直从头顶心冒将 出来,三十六个牙齿登时一对一对撕打,浑身抖战筛粽,连 椅子也摇动起来.(第六十七回第320页)

“撕打”一词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指扭扯,殴打.

(4)偏偏

例句:(玉芝)正要朝下接令,因耽搁多时,只顾注意笑话,倒把题目忘了,偏偏牙签业已归筒,不由暗暗发急.(第八十三回第403页)

“偏偏”表示事实恰巧与主观愿望相反.始于清代中期《再生缘》第二十一回:“太后偏偏自要吞,倘有一些差失处,说不得,严刑立斩郦词林.”

(5)推托

例句:话说风姨闻百花仙子之言,在旁便说道:“……今月姊既有所恳,无须推托,待老身再助几阵和风,成此盛会.况在金母筵前,即玉帝闻知亦未便加罪.设有过失,老身情愿与你分任何如?”(第二回第5页)

“推托”指借故推托或拒绝.《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也有这个词:“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次,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

三、语法方面

语法上,时体助词“着”、“了”的用法进一步固定,结构助词“的”、“地”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产生.

(一)时体助词用法的进一步固定

1、“了”表示完成.如:

(1)想起当年光景,再看看目前形状,真似两世为人,万种凄凉,肝肠寸断.这日晚生,足足哭了一夜.(笫三十四回第162页)

(2)唐敖付了课资,起课的去了.(第三十五回第164页)

(3)当时铺了红毡,众姊妹一齐团拜.(第五十六回第页273)

2、“著(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如:

(1)林之洋接过扇子,掮着道:“这样说,日后回家,俺要多买几担书摆在桌上作陈设了.”(第十九回第89页)

(2)二人信步进了小巷,走了几步,只见有一家门首贴着一张红纸,写着“女学塾”三个大字.(第十六回第76页)

(3)忽见白猿走来,也将碑记拿着观看.(第五十四回第263页)

(二)结构助词“的”的普遍使用

“的”表修饰关系.如:

(1)林之洋道:“……今听九公这话,才知他说差得一米,却是煮熟的清肠稻.”(第九回第37页)

(2)兰言道:“这话错了!自古至今,分家的也不少,为何不闻别家有甚树/L警戒呢?……”(第七十一回第339页)

(3)小春道:“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笑话,就如戏中‘加官’一样.玉英姐姐先把加官跳了,我们好一出一出慢慢的唱.”(第八十二回第398页)

(4)紫芝道:“好好的行令,怎么忽然把祝大姐夫请出来?”(第八十三回第401页)

(5)麻姑道:“我喜你者,因你棋不甚高,臭的有趣,同你对着,可以无须用也,即可取胜.……”(第三回第9页)

(6)忽见山上起一阵大风,刮的树木刷刷乱响.(第九回第40页)

(三)使用了大量的语气助词

《镜花缘》中用到的语气助词主要有“哩”、“罢”、“呢”、“么”、“的”、“了”等.

1、“哩”有表肯定语气、推度语气、感叹语气、反问语气、列举等几种用法.如:

(1)林之洋说知来意,那后生道:“既有宝货,何不请进我家,先生正要买哩.”(第二十一回第102 103页)

(2)多九公道:“才女请坐.……幸而才女请教老夫,若问别人,只怕连一半还不记得哩!”(第十六回第77页)

(3)多九公道:“他这口音还不过于离奇,将来到了歧舌,那才难懂哩!”(第二十六回第125页)

(4)因指紫衣女子道:“这是小女.……不瞒二位大贤说,这叫做‘临时抱佛脚’,也是我们读书人的通病,何况他们孤陋寡闻的哩!”(第十六回第76页)

(5)妇人道:“既如此,为何一心只想讨妾?……我这男妾,古人叫做面首.面哩,取其貌美;首哩,取其发美.这个故典并非是我杜撰,自古就有了.”(第五十一回第245页)

2、“罢”表委婉语气.如:

(1)织女道:“成事不说,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践行的,还说我们践行正文罢.”(第大回第25页)

(2)多九公道:“此地离船甚远,我们即恳大师指路,趁早走罢.”(第十四回第64页)

3、“呢”表疑问语气.用于反问句句末、疑问句句末和特指句句末.如:

(1)公主道:“蜡梅本系冬花,此时得了雪气滋润,所以大放.至别的花卉,开放各有其时.此刻离春令虽近,天气甚寒,焉能都开呢?”(第四回第13页)

(2)若花道:“我们还是投井呢,还是寻找厨刀自刎呢?”(第五十回第243页)

(3)吕氏道:“甥女上去,上面既无房屋,又无茶饭,夜间何处栖身,日间所吃何物呢?”(第四十六回第223页)

4、“么”表疑问语气.同“吗”.如:

(1)公主道:“你把三十六花借师、友、婢之意,分为上中下三等,固因各花品类与之区别,据我看来,其中似有爱憎之偏.即如芙蓉应列于友,反列于婢,月季应列于婢,反列于友,岂不教芙蓉抱屈么?”(第五回第18页)

(2)那妇人停了针线,望着唐敖道:“你这妇人敢是笑我么?”(第三十二回第154页)

5、“的”用于陈述句中表确定语气,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语气,用于感叹句中表感叹语气.如:

(1)多九公忖道:“据这女子言谈倒也不俗,看来书是读过几年的.可惜是个幼年女流,不知可有一二可谈之处.如果稍通文墨,今同外国黑女谈谈,倒也是段佳话.必须用话引他一引,只要略略懂得文墨,就可慢慢谈了.”(第十六回第77页)

(2)紫芝望着兰芝道:“姐姐,如何?这难道是我自己赞的?”(第八十回第385页)

(3)兰芝把紫芝瞅了一眼道:“据我看来,第一次部试是三月初三日,第二次覆试又是三月十三日,那杏花又是三十三朵,我们又是三十三人.如果二十三日补考,恰又合了签上‘前三三、后三三’的话.这课一定灵的.”(第六十五回第313页)

6、“了”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确定语气,用于感叹句中表感叹语气.如:

(1)百花仙子连忙说道:“小仙所司各花,开放各有一定时序,非比歌舞,随时皆可发令.月姊今出此言,这是苦难我了.……今要开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月姊此言真是戏论了.”(第一回第4页)

(2)林之洋道:“这鱼当日跟在船后走了几日,后来俺们走远,他已不见,怎么今日忽又跑来?俺见世人每每受人恩惠,到了事后,就把恩情撇在脑后,谁知这鱼倒不忘恩.这等看来,世上那些忘恩的,连鱼鳖也不如了!请问九公,难道这鱼他就晓得今日俺们被难,赶来相救么?”(第二十六回第125页)

四、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说,《镜花缘》都是研究晚清时期汉语语言的重要语料,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回顾述说: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语言研究和《镜花缘》和重要性方面的语言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语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杨凝式和他的《韭花帖》
一杨凝式(873—954)是五代首屈一指的大书家,字景度,华阴人,唐咸通十四年癸巳生,故题识多自称弘农人、癸巳人,又自号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 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迁.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下分析《半生缘》里顾曼桢的悲情人生
张爱玲,被誉为20世纪40年代上海最耀眼的女作家,其生平代表作,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就是略带悲彩的小说半生缘 这部小说的主要背景是上海,部分描述了南京,时间跨度长达18年之久 小说女主人公顾曼桢本性.

新编昆曲中抒情性和叙事性的差异化以《春江花月夜》和《流光歌阕》为例
【摘 要】昆曲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戏曲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试从中国戏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特性出发,以春江花月夜、流光歌阕.

歌曲《葬花吟》的演唱比较以陈力、郑绪岚为例
王立平先生是国家一级的作曲家,为19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创作的“红楼音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葬花吟是流传较广演唱较多的一首插曲,深受群众喜欢 葬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