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供给侧改革论文怎么写 和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两大问题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供给侧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两大问题,本文是供给侧改革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陈锡文和供给和农业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改革论文政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农业期刊有哪些

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是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在于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整个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

粮食产量在增长,进口和库存也在增长

为什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长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平均每年增产粮食318亿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很多人已经关注到,最近几年我们的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粮食产量每年都在增长,另一方面进口的粮食每年在增加,此外,库存的粮食也在急剧增加,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国内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大豆需求急剧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内的大豆产量却在逐步下降,于是造成了大豆进口需求的快速增加.2015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2429亿斤,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大概离国内的总需求还缺500亿斤左右.因此,适当的进口粮食是必要的,但缺口只有500亿斤左右,实际上的进口却达到了近2500亿斤.为什么要多进口近2000亿斤粮食?因为国内缺的是大豆,增产最多的却是玉米,因此只能大规模进口大豆,去年进口大豆占到了进口粮食的近2/3,达到8200万吨.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其他粮食增长再多也弥补不了大豆的缺口,所以结构需要调整.

第二,整体上看,中国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在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出现了能生产出来却未必能卖得出去的现象.小麦、大米、玉米的国内平均要比国际市场的高出30%-50%.原因很复杂,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相对人口来说相当稀缺,农业成本比其他国家高一些,但更有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背景因素.从这几年的情况看,造成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没能管控好要素,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甚至出现高于GDP增长的幅度,这必然反映在农业中,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迫使政府不得不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

二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政府,只要有能力,几乎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刺激性的金融政策,为了挽救经济投入大量资金,当时很多经济学家就已经预测到,一定会出现后期的通货膨胀现象,果然到2010、2011年全球出现通胀.但这一轮通胀的出现并没有拉动经济的回升,需求反而下降,所以2012年开始出现全球大宗商品急剧下降,包括粮食.粮价在2011年国际市场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此后就迅速下降,特别是2012年到2015年之间,国际市场的粮价下跌非常明显.中国的粮价在上涨,全球的粮价在下跌,于是出现了中国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30%-50%的局面.

这些情况非常复杂,有不确定性,到底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现象,到底对今后中国粮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需要去研究.但是,中国粮食生产中,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应的问题,总体上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如果不改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产得出来卖不出去的现象.正因如此,才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改革不是多种一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

如何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是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在于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整个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我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是两点,一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二是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如何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近两年,改革已经在逐步推进.2013年研究了大宗农产品的和补贴问题.2014年年初,国务院在新疆推进了棉花目标改革,在东北推进了大豆目标改革.2015年夏天,国务院在长江中下游推进了油菜籽的改革.2015年明又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推进了玉米临时收储的改革,把东北和内蒙古四省区的玉米临储从2014年的每斤1.12元,降到了2015年的每斤1元钱.但这仍然不行,因为进口玉米的到岸完税成本价每斤不超过0.8元.

因此,2016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实行重大的改革措施,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两句话: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出台之后,很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突出的表现是东北地区的玉米播种面积,2016年和2015年相比减少了2300万亩,相当于减少了10.50/0.由于是市场决定的,它迅速回归到供求的平衡点上.从这个角度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举,就是必须让市场在形成机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步在玉米方面能做到,我想在其他大宗农产品方面也应该能够逐步做到.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这一点不言自明.举一个例子,比如大豆,去年进口粮食中2/3左右是大豆,全世界出口的大豆中,2/3都到了中国.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现在大豆的产量已经降到了世界第四.巴西、美国、阿根廷都比中国多.什么原因?也很复杂.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豆生产的科技投入不够,大豆的整个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不足.48年前,我从上海下乡到黑龙江兵团种地,也种过大豆.那时候大豆的亩产大概是210斤左右,国家1956年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大豆的亩产应该达到260斤,60年过去了,这个目标到现在还没实现,大豆的平均亩产全国不到250斤.同样是纲要的规定,对其他粮食来说,黄河以北地区亩产要达到400斤,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要达到500斤,长江以南地区粮食要达到800斤,这些目标现在已经全部超额完成.如果大豆平均亩产250斤,国家在东北地区的大豆目标为每斤2.4元,一亩大豆的毛收入就是600元:但玉米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按2015年的临时收储价每斤1元,就是大豆亩毛收入的两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不可能去种大豆.

问题在于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大豆的目标?恐怕不能.因为现在进口大豆的到岸完税成本价每吨不超过3500元,即每斤1.75元.现在全世界的大豆平均产量每亩达到370斤,比我们高出120多斤,从这个角度看,大豆的根本问题是科技问题.对于其他竞争力不够的农产品来说,同样也是科技问题,所以,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才能使我们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席之地.

第三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对中国来说,分散、粗放的经营方式,是导致生产成本高、上涨的根本原因.但改变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中国的农民数量太大,中国要推进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过程.总书记在2013年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曾经讲过,“关于人口的城镇化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这确实是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的.

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近几年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关于农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新的制度创新,农村土地的流转速度比较快.目前中国农村有两亿三千万农户承包了集体土地,其中大概有6700万农户已或多或少地流转了自己的承包地,整个农村土地流转的总面积已经占到了承包地总面积的1/3.

目前,流转虽然在正常进行,但其速度取决于农民转移的速度,中国农民的转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这种转移并不取决于农民,而是城市和非农产业到底能够给农民提供多少新的就业机会.这是我们的现实,但不能用行政命令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让少数人种地,这样虽然种地的效率高了,但引出的社会问题会很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明确提出,农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农民自己已经探索和创造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比如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土地代耕等.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为创新农业的经营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比如,1%的农户购买了收割机,通过农户之间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了机械化服务,带动实现了冬小麦的机械化收割达到了95%以上.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前段时间农业部公布了一个数字,我国经营土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已经达到了350万户,而这些经营主体经营着的农地达到了3.5亿亩,平均每个规模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就是100亩.这100亩对中国来说确实是规模经营,因为要把十几户农户的土地集中于一个农户,并不容易做到.但与新大陆国家相比,这样的规模经营面积仍然太小.

更重要的一点是.—二百亩的规模并不能够运用最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但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农业机具都在我们的田野上使用,因为购买了现代机械的农户不只是为了种自己承包的土地,而是在为几十户、上百户,乃至上千户农民提供服务.

因此在我们这样的小块土地上,特别是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的生产上,每户虽然承包的土地不多,但进行一定的基础改造之后,使耕地相对集中连片,绝大多数农户都可以使用上最先进的机械.从这一点出发,规模经营需要有至少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扩大每一个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的规模.第二可以扩大农业服务产品的范围,让服务主体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服务,以此来弥补土地规模的不足.这几个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走出一条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四个重要方面,要改进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国作为WTO的成员之一,对农业的补贴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财力,而且要服从于WTO的规则,从目前的补贴状况来看,我们对有些产品的补贴已经超过了对WTO的承诺,比如棉花和蔗糖.有些产品,如三大谷物,按照WTO的规则,现行的补贴办法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抓紧研究怎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补贴制度.

WTO规则下对农业的补贴有三个大的方向:一是补贴进入农业生产成本,但它会扭曲和贸易,一些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补贴不能超过i塞个产品本身产值的8.5%.而第二、第三类补贴,不会扭曲,也不会扭曲贸易.举个例子说明,补贴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就是进入成本的补贴.如果国家支持农业的水利建设,这个资金就被划归为绿箱补贴,而绿箱的补贴是不受限制的.所以,我们要研究怎么把补贴转到绿箱中去.还有蓝箱补贴,当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时候,能不能通过给农民一定补贴的方式,鼓励他们对土地实行休耕.轮作休耕的补贴,也同样是不受黄箱政策限制的.中国真正对农业进行补贴才十来年的时间,因此缺乏经验,在这方面应该向发达的农业国家学习,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通过这些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市场机制在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创新农业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就一定可以使中国的农业逐步走出目前的困境,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据陈锡文在《财经》年会2017:预测与战略上的演讲内容整理,有删改)

该文汇总: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陈锡文和供给和农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供给侧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供给侧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陈锡文:加大推进新形势农村改革力度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彰显了党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意志和决心,释放出不断加大农.

吃饱到吃好:从一号文件看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 年的一号文件继续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改革的大幕正在拉开 那么,为什么要持续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该如何进行政策布局企业又可以关注些什么招商银行金融.

农业供给侧改革风起农产品期货:复制黑色传奇?
文 张利静周一开盘前,各大期货投资群就热闹了起来,“买农产品”成了眼下最时髦的谈资 一开盘,投资者李先生就“闭着眼”买了一把农产品玉米、白糖、大豆、菜粕.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谨防“新瓶装旧酒”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而供给侧的体制机制障碍则是形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 农业是国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