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国有企业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国有企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该文是关于国有企业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三项制度和实践探索和国有企业类开题报告范文.

国有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论文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集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激发了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既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升级和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化用人机制

1.持续优化职位体系

一是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作用.持续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各级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全覆盖,提高直属党组织班子与行政班子成员重合度.进一步做实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产经营、安全环保、队伍稳定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职位体系.持续优化各层级职位设置,明确三支队伍横向流动规则,促进纵向晋升、横向流动.分层分类编制岗位说明书(领导人员职务手册),通过签订聘任协议,规范职位运行,建立与业绩目标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和聘任、退出机制.

三是积极探索“去行政化”的有效措施.结合人才成长通道建设,鼓励管理人员转聘相应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职位,促进三支队伍职位序列横向贯通,缓解管理通道“拥挤”状况.探索撤销机关部门内设机构,实行“岗级分离”和“A/B角管理”,推动基层管理人员转任高级主管、主管或高层技能职位.落实专业化和总师技术负责制要求,配合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对相关专业管理负责.

2.健全灵活开放的选聘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根据实绩研判干部专业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结构.采取“加长板凳、先进后出”等方式,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年轻干部培养,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加大党政之间、机关与基层、基层与基层间干部交流力度,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多种环境、多种岗位上锻炼成长,着力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是积极推进竞争性选拔.科学选择适宜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的职位和范围,竞争性选拔以通用型专业职位为主.对职位空缺,本单位(部门)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进行竞争上岗;本单位(部门)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急需补充紧缺专业人才的,进行公开招聘.

四是拓宽选聘的渠道和方式.通过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逐步形成以业务竞赛为主要手段和形式的人才选拔机制.为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对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可通过企业人才配置平台,引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熟人才.

3.健全科学精准的考评机制

一是完善领导班子考核制度.推进领导班子考核工作常态化、系统化、高效化,增强考核前瞻性和计划性;分类构建差异化关键考评指标,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增强考核针对性和系统性.进一步落实全面考核、专项考察、定向考察以及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制度,原则上每3年对直属领导班子进行一轮全面考核.

二是完善组织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的要求,将组织绩效考核职能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干部选任、员工管理高度融合.

三是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针对三支队伍不同特点,细化标准,量化指标,促进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根据不同岗位属性,科学设置考评权重,组织业务关联人员和员工代表参与,实现360度考核;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绩效考核系统,提高考核效率和精准度.

4.健全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

一是推进能上能下制度落地.修订完善《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等制度,突出业绩导向,建立负面清单,明确“上”的条件和“下”的标准,严格执行,狠抓落实二是完善能上能下配套措施.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容错与纠错并举,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关怀、培训、容错纠错等配套措施,对“下”的人员做好关心关爱,确保能上能下稳妥推进.

二、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

劳动制度改革方面,重点是打破“铁饭碗”,解决能进不能出问题.

“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是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直接关系经营机制的完善和企业活力.

1. 健全劳动用工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管理

一是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夯实劳动用工基础.建立以定岗定编为依据的用工总量控制和员工调配招录制度,以劳动合同期满考核为依据的评价退出制度,修订完善用工总量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以及员工管理等相关制度.

二是强化劳动合同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和劳动合同相关条款,对符合相关情形的员工,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加大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期满考核力度,确保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率不低于

1%.

2. 坚持市场化导向,实施用工多元化

一是探索市场化配置.建立市场化人才招聘制度,对亟需的专业化、成熟人才,以“优胜劣汰、进出通畅”为目标,增强刚性约束,实施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薪酬、制度化退出.

二是推进用工模式调整.在划分业务类别基础上,确定用工模式,对技术密集型核心业务,以使用劳动合同制用工为主;对非核心和劳动密集型业务,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原则,逐步推行业务外包,由“管人”转变为“管事”.

三是合理使用灵活用工形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依规使用派遣制用工;探索在新产品研发、法律事务等领域,采用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引智.

3. 完善扁平化管理,加大劳动组织优化力度

一是组织开展扁平化管理“回头看”.结合“三定”工作,积极探索“大部制”、“大岗位”.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生产作业单元实行区域化管理.进一步梳理管理职能,理顺管理关系,缩短管理流程,推动管理机关管理重心下移,真正把基层做实.

二是持续优化劳动组合.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平衡岗位负荷,合理进行岗位撤并,调整作业模式,轮班岗位全面实行“四班两运转”作业制度.积极推进系统操作,实现“技术管理专业化、内操系统化、外操区域化”.

4.控制总量,用好增量

一是严控总量.继续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确保用工总量年度计划、规划目标、愿景目标落实.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节约用工;通过人力资源输出、业务承揽、阶段性调动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二是用好增量.做好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依据用工总量和目标定员,结合企业发展需要,确定人员增补数量、结构和配置方向;根据人员流出实际,适当引进大专高职毕业生,有序推进技能操作岗位新增用工“属地化”,降低用工成本、稳定一线操作队伍.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化薪酬机制

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重点是打破“大锅饭”,解决能增不能减问题.

收入“能增能减”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激发创造性的动力之源.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一是完善基本薪酬制度.全面梳理现行基本薪酬制度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基本薪酬制度及相关配套管理规定.

二是改进奖金分配模式.突出岗位价值、业绩贡献导向,加大奖金分配与单位绩效、岗位业绩挂钩力度,有序改革现行按“单位系数”确定奖金水平的分配模式.

2.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一是加强人工成本预算与分析.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为目标,加强和改进人工成本管理,将人工成本预算融入财务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分析,重点关注人工成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变化.

二是增强用工成本意识.根据各单位目标定员和实际人员情况,探索工资总额包干制,建立用工自我控制约束机制.

3.改革创新薪酬制度体系

一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参照劳动力市场价位,加快收入水平与市场接轨,合理确定薪酬策略,理顺各类人员收入关系.对高层次人才、核心人才、骨干员工,参照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薪酬价位,让该高的高起来;对辅助岗位人员,参照本地劳动力市场价位,让该低的低下去.

二是实施差异化薪酬制度.对中层管理人员推行“年薪制”,根据不同岗位合理确定年薪待遇;对基层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实行“岗位(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薪酬制度,以岗位价值和员工能力定岗位(基本)工资,以业绩贡献定绩效奖金,同时设置高技术、高技能职位津贴.

三是优化薪酬结构.按照基本薪酬总额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不低于

50%的原则,适时调整基本薪酬薪点标准.根据所负责任和对单位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调整不同人员基本薪酬占总收入的比例,其中:

中层管理人员原则上不超过40%,主体生产操作人员可达到70%左右,后勤服务人员一般达到80%左右.

四是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高技术(技能)人才长效激励机制.修订现行企业年金、激励性年金管理制度,提高高层次人才、核心人才和骨干员工企业年金缴费比例和激励性年金奖励额度.

4.完善福利制度体系

一是调整企业年金适用对象、执行标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2014年10月1日以后招录的普通岗位合同制员工,不再执行企业年金;对在生产、管理等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适当提高企业年金划入个人帐户比例.

二是探索建立差异化福利制度,制定菜单式福利计划.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承受能力,探索对高层次人才、核心人才、骨干员工建立疗休养、健康体检、专项培训等菜单式弹性福利计划,满足员工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对新入职员工,按照学历和院校层次设立不同标准,为其提供包括生活补助、免费住宿等福利.

四、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注意事项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经营管理变革,企业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三项制度改革中取得初步成效,三项制度改革仍任重道远,深化改革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高度重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找准合适的改革时机,建立改革组织管理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层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负责到底的责任心,落实各级管理责任,明确改革分工和职责,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

2.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要结合企业实际,统筹部署,循序渐进,防止“冒进”脱离实际或“不进”裹足不前.要与其他各项改革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务求实效,全面推进改革.

3.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理解改革,积极参与改革.要保障职工的权利,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要履行企业内部必要的程序,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职工和谐稳定.

五、结语

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调动职工积极性、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要措施,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的内在机制.国有企业要紧紧围绕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克服一切困难,加快改革目标的实现,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国家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三项制度和实践探索和国有企业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国有企业本科毕业论文国有企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牢记嘱托接力奋斗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福建林改的突出成效经过15年实践,集体林改充分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激发了集体林业活力,实现了荒山育成“绿山”、农民捧上“金山”、发展有了&ldquo.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依赖
2016年10月,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国情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战略大背景,而简单从企业市场经.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使命十九大报告国企改革精神的初步学习体会
文 李 锦改革开放近40 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去,社会各界都高度关心和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

推进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就先后对67 家企业的793 个境外项目开展了监督和检查,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6 个,检查涉及的资产总额达到了2 55 万亿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