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纪录片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激活和强化:香港回归社会记忆的建构以纪录片《紫荆花开》为例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纪录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激活和强化:香港回归社会记忆的建构以纪录片《紫荆花开》为例,该文是关于纪录片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和香港回归和《紫荆花开》和建构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

纪录片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语言学论文社会科学家杂志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摘 要】纪录片《紫荆花开》担负着唤醒、存储并传递国人和香港同胞共同的集体记忆的功能,从叙述个体记忆到承载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场”.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紫荆花开》对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纪念与呈现,认为该片主要通过影像再现、纪念仪式和微观叙事对“香港回归”社会记忆进行建构,激活历史记忆,强化个人记忆,提升民族认同感,最终上升到集体记忆.平衡新闻报道侧重,客观呈现中国实情;最终达到由宣传中国到说明中国的公共外交思维的转变.

【关键词】香港回归;紫荆花开;社会记忆

2017 年6 月26 日至30 日,纪录片《紫荆花开》在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播出,6 月27 日至7 月1 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重播,通过连续高密集的播放次数来庆祝香港回归20 周年.纪录片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展现香港回归二十年来的变化和繁荣景象.每集三十分钟,共五集.前两集《开启归途》和《神圣时刻》重在讲述香港回归的历史细节,后面三集《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从现实入手,表现香港这二十年来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在大力支持下持续繁荣稳定,为祖国做出贡献,同时也向广大国人和同胞们分享了发展带来的硕果累累.本文将具体阐释该片是如何营造记忆场、建构“香港回归”社会记忆的以及建构社会记忆所达到的效果,希望对当今社会利用信息传播技术建构社会记忆有一定的启发.

一、作为“记忆场”的纪录片《紫荆花开》

法国的皮埃尔.诺拉在其代表作中提出,“记忆场”可具体可抽象,包括地理场所、艺术品、纪念碑,也包括某一个纪念日、共同记忆、甚至一个历史人物等.随后,德国文化记忆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阿斯特莉特·埃尔在《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中对“记忆场”做出概括总结:“任何能在集体层面与过去和民族身份联系起来的文化现象( 无论物质的、社会的或精神的) 都被称作为‘记忆场’.”【1】因此,纪录片《紫荆花开》沉淀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集体记忆,其作为一个整体,与一些地标建筑物、有纪念意义的庆典、历史遗迹等一样,是一个可以唤醒人们民族记忆的意向,从而达到促进形成民族身份认同的目的.

纪录片《紫荆花开》作为记忆的媒介,生动、细致地向观众展现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由来,以及二十年来在香港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该片作为一个承载记忆的载体,具有唤醒、存储并传递共同记忆的作用,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场”,以纪录片影像呈现与亲历者口述等方式实现了从记忆中的历史到历史的记忆场所的转化.该片展示了国人记忆中的历史,同时也记载了“香港回归”这一整段历史的记忆,联结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一)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平衡

新媒体时代,创新、贴近时代的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受众更想看的是展现人文关怀、有温度的纪录片,而因传统纪录片的理念和主题都相对宏大,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普遍需要.真正能够被接受并受欢迎的纪录片应是能从细微处体察受众的日常生活、关注生存状态、与受众有较好情感呼应、能够引起受众共鸣的.《紫荆花开》叙述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香港回归的亲历者或间接被影响者的个体生活和情感体验,纪录片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跟拍记录以及采访者的内心独白等形式进行细致入微的展示.例如,第四季《同舟共济》中,讲述了香港餐饮业者凌志强的粤菜饭店在2003 年香港非典疫情遭遇关张危机,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不放弃,在穷困时依然不气馁,拥有斗志.在香港开通自由行后,积极顺应局势,缓解了危机并迎来了饭店的黄金期.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平民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香港回归给香港的经济带来的好处.《紫荆花开》中的每一个人物展开的都是“图像化”的鲜活的个体记忆.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关联,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依托和基础.《紫荆花开》叙述的个体记忆是每一个亲历香港回归的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当纪录片播出之后,作为影像的记忆媒介,《紫荆花开》实施了存储、唤醒和传递集体记忆的功能.

(二)宣传目的与艺术审美的平衡

对于《紫荆花开》这部纪录片来说,纪念香港回归20 周年这一主题较为宏大.但是该片突破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将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融入其中,从传统的宏大主题,国家历史的范畴转入寻常百姓家,选取题材贴近时代、社会、生活,使得作品达到了宣传目的与艺术审美的平衡.

《紫荆花开》在色调上用了早期香港电影的风格,让观众在观看时眼前一亮,片头也营造了浓墨重彩的油画效果,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影片风格具有代入感和年代感.纪录片通过空中和地面镜头的巧妙构思,展现出具有香港特色的意蕴.注重场面宏大的同时不缺乏温度,注重体现香港的文化历史特点和风貌的同时也关注香港人内心的变化.

同时,该片通过镜头展现了香港经历的风风雨雨.因此,片中采用多处静态快进的香港风景的镜头,既有乌云滚滚和暴雨中的维多利亚港,也有香港日出和日落的影像,从侧面用无言的镜头表达一种世事变迁、时光飞逝的感觉.在拍摄人物时,都会用到三四个机位,有特写也有跟镜头,配合人物的情绪表现出他们的或压抑或激昂.而拍摄的主体镜头会采用仰视的角度,这样拍摄人物形象不仅高大,并且充满自信感.同时,为了展现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大型直升机航拍是该片拍摄的亮点,用俯瞰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审视香港,将香港国际大都市的高楼林立和海港的繁忙景象一一呈现给观众,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也在无形中达到了宣传目的与审美价值的平衡.

(三)讲述历史与关照现实的平衡

纪录片《紫荆花开》共五集,前两集《开启归途》与《神圣时刻》讲述历史,后三集《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聚焦现实,贴近生活的故事、亲历事件者的讲述、关键节点的阐释、城市飞速发展的镜头等串联起“一国两制”从构想到实践这二十年来的巨大成功.同时,该片对于香港回归二十年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矛盾,例如香港占中事件、2003 年非典肆虐、金融风暴等,也并没有刻意回避.

该片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关照了现实,两者的结合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同时也升华了内涵.将香港回归这一社会记忆与后来发生的其他社会记忆结合在一起,关照了现实,有力地证明了香港回归这一实践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记忆.

二、《紫荆花开》对“香港回归”社会记忆的建构策略

(一)激活社会记忆:影像再现的纪实手段达成共识

纪录片因具有强烈的、真实的再现能力,可以呈现过去,又可召唤记忆.那些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我们无法亲临现场,见证事件的发生,但通过纪录片,可以将时间倒流,让观众在思想和感官上再次回到事件的发生点上.纪录片将历史影像证据的搜集展现、事件亲历者的讲述、历史事件的模拟重现等结合重构,形成审美价值和纪实价值相结合的作品,激活社会记忆,从而通过影像进行深层意义的传递.

香港回归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关于香港回归的记忆,而《紫荆花开》通过再现当时历史场景的影像资料、亲历者生动的讲述以及生动、具体的画面与同期声,将没有具体意向的时间纳入集体的想象空间,公众记忆因此被唤醒,并达成共识.受众在观看《紫荆花开》时,当1997 年7 月1 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的画面出现时,影像资料与脑海中的记忆产生碰撞,记忆有了真实的载体反映,变得鲜活和生动,社会记忆被再次激活,二十周年纪念的意义也在无形中实现.

对于建筑、街道、风景等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平时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它们却用砖瓦、水泥、色彩等或虚或实的载体承载着曾经的历史印记.《紫荆花开》中有非常多香港城市街道、建筑、风景的镜头,摄制组在香港组织了大型直升机航拍,从空中到海上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透过城市发展的现状用看似无意,实际有意的方式展现了香港回归20 年的最新面貌.空间、高楼大厦和城市,这些真实的存在于无声中胜有声.

(二)强化社会记忆:纪念仪式提供集体记忆的具象表现

仪式化是建构集体记忆的关键,纪念仪式对于强化社会记忆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传统的仪式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参与和建构,那么,纪录片对于社会记忆的建构则是一种基于共同认知的象征性虚拟文化仪式.

2017 年7 月1 日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纪念日,《紫荆花开》以此为契机,拍摄纪念纪录片强化受众的社会记忆,这种方式属于历年再现仪式,通过影像表达重现当年的事件,将逐渐被淡忘的时刻再次强调,变为群体特别关注的时刻.在《紫荆花开》中,香港回归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影像资料、歌曲以及香港街头的风景和标志性建筑都在片中来回切换,这种纪念性的符号更加强化了“香港回归”这一社会记忆,通过载体联系到记忆,无需过多的言语强调,记忆自然强化浮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重塑社会记忆:微观叙事丰富生动历史情节

微观叙事相较于宏观叙事来说,从题材上会较少从宏大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出发,更多的是将镜头投射在普通人熟知的环境和事物中,从平视的角度,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做出细节化、个性化、碎片化的记录.传统媒体的宏大叙事被“小”和“细”的方式进行拆解,使节目内容更加贴合受众的取向与需要,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纪录片《紫荆花开》在讲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碰上了“铁汉子”时,掷地有声的四川话同期声:“主权,是不能谈判的”加强了社会记忆的现场感,从侧面反映了语气的强硬,观众在潜意识中感受到了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在第二集中,驻港部队防务交接仪式中方卫队长谭善爱“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的同期声,被观众认为是最霸气的交接语.这种生动的历史画面有助于引导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联想到当时的历史境遇、人物的内心活动、时代特色等,在传承过去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附带地承载着历史、

在第二集《神圣时刻》中,中方要求五星红旗必须在1997 年7 月1 日零时零分准时升起.当晚,先是英国查尔斯王子讲话,不知出于不舍还是故意,发言时间拖慢,留给中方升旗的时间非常紧张,这关系到五星红旗能否准时升起.这个细节相信很多观众在没有观看《紫荆花开》之前是不了解的,只记得五星红旗在7 月1 日准时升起的那一幕,却并不知在这之前各方做了多少努力和调整.这个细节丰富了香港回归的来之不易的表达,通过细节化和故事化的情节,观众的情绪被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中,社会记忆重现在眼前,并且更加生动和细致,重塑了“香港回归”这一社会记忆.

三、建构社会记忆所达到的效果

(一)从个体记忆上升到集体记忆

人类的个体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趋于淡化甚至遗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通过一些纪念活动、文艺作品、亲历者讲述回忆等方式激活记忆,唤醒沉睡的记忆.香港回归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对于“香港回归”的记忆也会相应淡化,但是因为承载了国人集体记忆的活动、文艺作品等的周期性出现,个体的记忆被一次又一次唤醒,不断强化,进而上升为集体记忆.

纪录片《紫荆花开》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它通过在艺术作品保存国人的个体记忆,并经过持续、密集性地播放,来唤醒集体记忆.同时,还发挥了将集体记忆传递给后代的功能,历史不会被遗忘,记忆会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二)凝固历史,提升民族认同感

纪录片《紫荆花开》作为“记忆场”,成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记忆.当“香港回归”这一社会记忆以亲历者们的个体或集体记忆为具体内容,以面对面口述的方式被载入艺术作品中时,《紫荆花开》将凝聚国人共同记忆的历史场景凝固在了艺术作品中,这也与诺拉的观点不谋而合,记忆场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时间停止,阻止遗忘.

香港回归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紫荆花开》抓住2017 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纪念的契机,唤起国人的社会记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归纳上述:该文是关于对写作香港回归和《紫荆花开》和建构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纪录片本科毕业论文纪录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现实跫音白描《秘境》八人谈
涉深水者得蛟龙阎纲陕西地面出作家,特别是小说家,能在沙土地里捏出油来,互相摽着劲儿干 没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就没有柳青的创业史;没有柳青,就没有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一批俊才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就是.

主编和刊物:以克珠群佩和《西藏文学》为例
和平解放初期,西藏地区是没有自己的文学刊物的,西藏文学的前身叫西藏文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文艺也酝酿出世,尽管它是全国创办最晚的省区级文艺刊物,但由于这是雪域大地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份文艺杂志.

凡人英雄战争记忆解读哈金的《南京安魂曲》
当我们回首20世纪的时候,那些与我们的生命经验密切相关的人道主义灾难,成为了文学创作者不能回避的一个书写主题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书写人道主义灾难,要如何书写人道主义灾难,以及我们的书写应该达到什么样的.

从意象中看张式苍凉:以《花凋》为例
“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对照 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