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藏文化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巴塘弦子:传承千年的藏文化艺术瑰宝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藏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巴塘弦子:传承千年的藏文化艺术瑰宝,该文是藏文化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弦子和巴塘弦子和文化艺术类本科论文范文.

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小论文一千字大学生两千字论文范文三千字论文三千字论文格式

在藏区,一提起弦子,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巴塘.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人口5.36万,其中藏族占97%,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更成为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各族民众的喜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戴爱莲、胡松华、罗念一等著名艺术家先后到巴塘对弦子进行采风、学习.他们将弦子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向外界介绍,使巴塘弦子走出了甘孜州,走出了四川,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各种音乐教材.

2000年,巴塘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2006年6月,巴塘弦子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歌卓到弦子

巴塘弦子,藏语叫“谐”,是歌舞的意思,全称“嘎谐”,意为圆圈舞,西藏人称之为“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巴塘弦子” 的原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歌卓”.

战国时期,巴塘隶属白狼古国.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面对大自然的风霜雪雨等各种灾害,人们毫无办法,于是迷信鬼神、信仰祖先、崇拜图腾,便产生了一种叫歌卓的祭祀舞蹈.每当集体祭祀时,参加者由年长者排头,自然分成两排,不论男女,互相牵手或搭抱,弯腰垂首,围着篝火舞蹈.“蛮夷所处”“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时适”不仅是对巴塘自然环境的写照,也是白狼羌人跳歌卓舞最古老的歌词.

在唐代,歌卓逐渐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成为在生产劳动之余、时令佳节之期、婚丧嫁娶之时集体所跳的舞蹈.其队形也由两排变为圆圈;其舞姿由弯腰垂首变为手舞足蹈,人们称之为“嘎谐”(圆圈舞),这便是巴塘弦子的雏形.经宋元到明清,嘎谐在巴塘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清康熙年间,川滇藏陕等省的汉、回、藏等各族商人到巴塘经商,促进了巴塘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加之茶马古道的兴盛,使巴塘成为多民族文化交会的走廊,这时的嘎谐在充分吸取其他艺术特长的基础上完全成熟,成为藏区独树一帜的民间歌舞艺术——巴塘弦子.

巴塘弦子形成,最初没有并乐器伴奏.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赵尔丰在巴塘改土归流后,因往来巴塘的商旅甚多,文化交流频繁,于是巴塘弦子在原来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歌舞的长处,开始试用乐器伴奏,从而使巴塘弦子独具风韵,并在康巴地区乃至整个藏区开始流传.

巴塘弦子的乐器为胡琴.第一把胡琴是一个弦子艺人用牦牛角做琴筒,用羊皮蒙琴面,用枝条做拉弓,用马尾做弓弦和琴弦制作而成的.后来,有人将牛角琴筒改为圆木琴筒而流传至今.琴头多由龙头或宝塔顶装饰,意寓吉祥.这种胡琴音质纯正,音量厚重,音色深沉,既适合于行进间跳动时拉奏,又易于制作,深受琴手的喜爱.

优美典雅的艺术特色

巴塘弦子是集诗、琴、歌、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歌舞以琴手为核心,整个舞蹈的节奏由琴手掌握,跳弦子歌舞必有藏二胡伴奏.跳巴塘弦子舞不受人数和场地限制,在弦胡手的带领下,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并按能歌善舞者及长者在前的习惯排列,按顺时针方向围成圆圈且按顺时针方向舞动;领舞的弦胡手是控制节奏和整场弦子舞高低潮的主导者.弦子舞开始时,由领舞的弦胡手引入,所有的参舞者按照这个曲子特定的舞步随节奏翩翩起舞,边舞边唱,循环反复,舞曲的速度由慢逐渐加快,把舞曲推向.一场弦子舞结束时,所有参舞者齐声高喊“谐亚”,意即跳得好,跳得尽兴.在稍作休息后,当领舞的弦胡手拉起另一首曲子时,参舞者再次翩翩起舞,如此一曲曲跳下去,直至弦子舞会结束.

巴塘弦子的唱词内容可分为七种类型:祭歌、团聚歌、风土人情歌、婚嫁欢歌、情歌、悲歌、祝福歌.其中有六字一句、四句一组的;有八字一句、两句一组的,每首歌词都可以放进任何一支弦子曲调中舞唱.“不要咚咚敲门,爸妈定会责备;小哥若有心计,门栓用针拨开.”(情歌);“知心朋友聚一堂,自酿美酒喷鼻香;喜逢欢聚宜畅饮,愿此聚会更经常.”(酒歌),唱词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藏区儿女的豪放之情.据介绍,一个弦子舞蹈可以有很多种唱词,流传下来的曲目有3000多种,可以说是藏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弦子曲调优美,短小精悍,节奏整齐,易唱易记.女性舞姿以柔美见长,男性舞姿刚劲豪放.与藏区其他地方的弦子相比,巴塘弦子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加轻盈抒情、优美典雅,主要体现在曲调旋律、弦胡拉奏手法和舞蹈姿势上.

从曲调旋律上讲,巴塘弦子突出藏区典型农耕文化的细腻,注重柔和多变、优美抒情的特点,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中汲取了适合自身需要的元素和手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一是音域宽广,旋律变化更加丰富细腻,调子多为6调式、5调式、2调式,也往往有几种调式交替出现.二是装饰音用得相对较多,某些乐句的尾部,别的地方不加装饰音或只加一个装饰音,而巴塘弦子却加有两个装饰音,第二个装饰音时值很短(多为三十二分音符或六十四分音符),或上扬或下滑,不仅使曲调更加优美,而且也更加抒情.三是从节奏速度上讲,巴塘弦子旋律由慢到快,节奏优扬,充分体现其典雅风格.

从二胡的拉奏上看,巴塘弦子技巧更丰富更讲究.先说按弦的指位,用的是第一指节的中部或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的位置来按弦,比通常的弦胡手用第二与第三指节之间的位置来按弦,手指灵活得多;再看弦胡拉奏的把位,巴塘弦子的弦胡手通常不换把位,碰上乐曲出现比第一个把位最高音还高时,是将小指和无名指下移至所需位置来按弦,这样难度更大,效果却更明显;在空弦的节奏性指颤音上,巴塘弦子用得很多,不仅在乐句尾部加装饰性节奏时用,在乐句中某个过度音上也适时地加上短暂的指颤音,用得很巧,为曲子增色不少.

从舞姿上讲,巴塘弦子的舞者身姿端庄,抬头挺胸,有弯腰的动作时,也保持上半身的挺直.长袖是其一大特点,若想舞动长袖有翩然之感,双臂舞动幅度就得大,因而有舒展飘逸之美.其他地区的弦子,双臂舞动是随音乐节拍有明显的停顿动作,而巴塘弦子则不停顿,讲究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流畅感.巴塘弦子踏步、擦步、跨腿步、前点步等舞步也非常轻盈优美,有流畅感.

传承与影响

弦子在巴塘非常普及,城乡各地男女老少没有不会跳的.他们除在劳动之余、时令佳节、朋友聚会、耍坝子时尽情歌舞外,还在婚丧嫁娶、开张营业、乔迁新居、祝寿贺岁之时以跳弦子为主人支撑场面.在巴塘,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三岁孩童,只要一听到胡琴声就会忘情地跑去结队欢舞,围着篝火或火塘,跳个通霄达旦,甚至跳上几天几夜也丝毫没有倦意.人们常说,巴塘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可以说弦子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位巴塘人的生活和心态.

今年58岁的扎西是“巴塘弦子”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七岁开始学习巴塘弦子舞,从艺五十年,制作弦胡近4000把,他自己的家就是一个弦胡的制作作坊.如今,扎西开办了弦子培训中心,闲暇的时候,就教孩子们跳巴塘弦子.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巴塘弦子的传承和发展上,就是希望巴塘弦子后继有人.

作为巴塘弦子的新生代传承人,洛松达瓦对巴塘的民俗风情文化、民族民间舞蹈了然于胸.他虚心向老前辈请教,与同伴们携手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撒播巴塘文化.每一次下乡演出,都是洛松达瓦收集巴塘弦子音乐和唱词的好机会.他常常会在演出前后,寻找当地唱弦子的老艺人,用手机、录音笔等把老艺人的唱词记下来.“以往交通不方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唱词.我们下乡去演出,既能把文艺节目带给当地百姓,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没听过的弦子、山歌.”洛松达瓦说.

有着几千首曲目的巴塘弦子是藏族民间音乐的宝藏,是保存最完好的藏族音乐的“活化石”,其音乐和唱词已经渗透到了藏族其他各种文学艺术当中,保护巴塘弦子对于保护藏族歌舞艺术、研究藏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巴塘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弦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于2011年全面启动了弦子数据库完善工作.洛松达瓦和同伴们一起花了3个多月时间,将巴塘弦子录入到数据库中,而这样的收集整理工作还将一直持续下去.(责任编辑/文风 设计/毛艳梅)

综上而言:这是一篇关于经典藏文化专业范文可作为弦子和巴塘弦子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西部药王谷:隐匿千年的桃源秘境
在地球北纬30°这条神奇的纬线上,深藏着众多人类最古老的文明遗迹和世界自然奇观 而地处我国西部高山峡谷中的药王谷,正在这条纬线上 这里地质结构神秘,生态气候独特,盛产灵芝、天麻、辛夷、杜仲、虫.

传承千年古乐今朝欲捐国家
三年前,李忠林把村里喜欢古乐的17名乐手组织起来,成立了音乐会(即银音会),并自费1万多元购置了音响设备 每当空闲时间,这些人便组织到一块儿,按照村里老人传下来的古谱练习,他曾多次带领银音会的成员参加.

雄安新区:被千年大计改变的那些小县城
201 7年4月1日,党、国务院宣布成立雄安新区,新区囊括容城、雄县、安新三地及周边部分区域,这里被定义为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在这片厚本以制鞋、服装加工、塑料生产而著称的.

永远的青春之歌:八千湘女上天山
六十多年前,一则征兵消息,引发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八千湘女上天山 上世纪50年代初,王震将军致信湖南省委黄克诚书记,提出“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参加支援新疆建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