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方式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用神秘的方式表达神秘康定斯基与其艺术思想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方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6

用神秘的方式表达神秘康定斯基与其艺术思想,本文是方式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康定斯基和艺术思想和方式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俄狄浦斯王论文投稿方式小福尔摩斯杂志艺术期刊

○ 许章伟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Wassilyevich Kandinsky, 1866-1944],俄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抽象艺术的先驱者.在艺术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他的生平、艺术作品与理论思考,都值得后人反复研究,站在不同的历史视角,都会获得新的启示.德国艺术家、艺术史家维尔·格罗曼[Will Grohmann, 1887-1968]认为,康定斯基的愿望是“用神秘的方式去表达神秘”,事实上康定斯基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一直致力于此.他的生活经历与他艺术观念的形成密不可分,从儿时接触艺术的兴奋、到而立之年投身艺术的与笃定;从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轨迹都不难看出,他的生活经历与他的艺术观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师诞辰150周年(1866-2016)之际,再一次回顾他的艺术生涯,既是出于对这位艺术大匠的尊敬,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父亲瓦西里·斯维尔特罗维奇·康定斯基[Wassily Silverstrovich Kandinsky]是一名茶叶商人,据说是一个西伯利亚贵族世家的后裔.他鼓励年幼的康定斯基学习艺术,还为他请了一位绘画方面的家庭教师.5岁时举家迁至敖德萨[Odessa],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余下的童年时光,毕业于敖德萨艺术学校[The Grekov Odessa Art School].康定斯基对艺术的敏感,自小就已经形成.13岁时,他用平时节省下的钱买了一个颜料盒,日后他曾经描述颜料从颜料管中挤出来的兴奋与惊喜:

手指一挤压,这些奇怪的东西就出来了……它们被称为颜料——狂喜的、冷峻的、郁闷的、模糊的、自恋的、深刻严肃的、无赖愉悦的、带有放松的叹息,带有深深地默哀的声音,带有反抗的力量和抗争,带有谦恭顺从和奉献,带有顽固的自我控制,带有敏感不稳定的平衡.{1}

可以看到康定斯基把绘画与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对年轻的康定斯基来说,他非常渴望能过成为一名艺术家、画家,他对艺术的热爱超越了一切.

1885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获博士学位.1892年通过司法考试,与堂妹安娜·什米亚基娜[Anja Shemyakina]结婚.可以说,早年的艺术求学经历与熏陶,在康定斯基的身体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而法律与经济方面的知识,同样构建了康定斯基严谨的作风.

1895年,印象派画展首次在莫斯科举行,康定斯基对莫奈[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的作品《干草堆》[Les Meules, 1890-91]印象深刻,触发了他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1896年,30岁的康定斯基放弃了多普大学为他提供的法律学教授的职位,转而前往慕尼黑学习绘画,从而开启他的艺术生涯.先后追随安东·阿兹贝和弗兰茨·凡·斯图特[Franz von Stuck, 1863-1928]学习绘画,后自辟新路.1909年,与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共同组成“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Neue Künstlervereinigung München],后脱离协会,与德国表现主义运动[the German Expressionist Movement]重要人物之一、画家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 1880-1916]一起组建了“青骑士”[Der Blaue Reiter],编辑出版了1期的《青骑士艺术年鉴》[Der Blaue Reiter Almanach, 1912].1930年,在谈到“青骑士”这个名字的由来时,康定斯基说:“我与弗兰茨·马尔克选择了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一天我们在辛德尔斯多尔夫的一个树荫下喝咖啡,我们都钟情蓝色,马尔克喜欢马,而我喜欢骑士,因此,青骑士这个名字便诞生了.”{2}这个组织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与“桥社”[Die Brücke, 1959]一起南北呼应,成为德国表现主义运动两股重要的力量.

康定斯基的纯抽象艺术风格与观念,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童年时代,康定斯基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1889年康定斯基参加了一个民俗调查小组,对莫斯科北部的沃洛格达地区进行旅行考察.他研究了当地民间艺术中在深色背景上使用明亮色彩的骗人手法,这种手法在他早期作品中留下了痕迹.几年后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

德国美术史家哈乔·达汀[Hajo Düchting, 1949- ]把他的艺术生涯分成了六个阶段{3}:初期[1866-96, Beginning, in Moscow]、变形[1896-1911, Metamorphosis, in Munich]、抽象的突破[1911-14, Blue Rider]、俄罗斯间奏曲[1914-21, Returning to Russia]、点,线和面[1922-33, in Bauhaus]、生物的抽象[1934-44, Biomorphic Abstraction, in Paris].限于篇幅,笔者选择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和观念进行梳理与分析.

康定斯基,这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与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 1872-1944]和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 1878-1935]一起,被视为抽象艺术[Abstract Art]的开创者.殊不知,在1908到1911的四年间,康定斯基孤身一人,受到了太多的奚落与嘲讽.他的同事、新闻媒体都批评他浮夸、不切实际,甚至认为他是骗子、已经疯了.更有甚者提出要把康定斯基绑起来,防止他的解构能力的进一步破坏.但还是有人慧眼识才,弗兰茨·马尔克第一个向康定斯基伸出了橄榄枝和友谊之手,不遗余力帮助他四处奔走,寻求出版社和*人.此外,阿尔弗雷德·库宾[Alfred Leopold Isidor Kubin, 1877-1959]、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n

berg, 1874-1951]和赫沃斯·瓦尔登[Herwarth Walden, 1879-1941]也相继成为康氏生命中的贵人.经多方努力,大众对康定斯基作品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赞美之词.

康定斯基早期的艺术创作,受印象派[Impressioni]、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

]、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和俄国民间美术的影响,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性,都以对色彩的感受为特征,许多是以叙事的童话性为特点.他担心观众无法很好地理解自己的创作理念,并未彻底放弃再现客观现实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街道》[A Village Street, 1908]、《构图2号》[Composition II, 1910]、《蓝山》[Blue Mountain, 1908-09]等.这些作品中依旧可以看出一些具体的形象,如房舍、街道、人物和高山等.《蓝山》就是一件浪漫的点彩派作品.他把色点组织在几个大块的、平涂山形和树形的轮廓之中.骑士的轮廓清楚,呈正面化组成一幅运动的图案.技法上的特征,可以追溯到高更 [Eug&egre;ne Henri Paul Gauguin, 1848-1903]的色彩空间和修拉[Georges-Pierre Seurat, 1859-1891]的点彩主义;其装饰的程式,提示了新艺术运动的东西.

一战爆发,康定斯基辗转回到莫斯科,与马列维奇、利西茨基[Lazar Markovich Lissitzky, 1890-1941]和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1885-1953]等人往来密切,成为当时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中坚力量.不幸的是,康定斯基的创作倾向于抽象主义风格,受到苏共和列宁的严厉批评.纵使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回到苏俄的那几年对康定斯基来说是艺术上的浴火重生,让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进一步剔除了早期创作中那些具体的形象,创立出一种完全通过点、线和面等基础元素来表达自身情感的抽象构成风格.从作品《构图8号》[Composition VIII, 1923]、《缓和的跃动》[Tempered Elan, 1944]和《黄-红-蓝》[Yellow-Red-Blue, 1925]等可见一斑.以《黄-红-蓝》为例,这件作品被认为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最好诠释.它试图把抒情和几何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的办法就是在几何结构与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与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绘画富于和想象.抽象艺术本来就是捉摸不定的意念图案,所以,面对《黄-红-蓝》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无谓的猜测、揣摩与思考,在色彩、线条的舞动中,尽情体会艺术的纯粹与美丽.

也许有人并不习惯这种没来由的表现,这丝毫不影响画面中传递出来的美以及形式感上的和谐.这种美拥有与心灵节拍相吻合的节奏,或混乱,或激荡,或野蛮,或明快……不用在画面中费尽心力寻找什么,仅仅在视觉的纯粹享受中,你就已经感受到了.1908年前后在施瓦宾格[Schwabing]的短暂居住,对康定斯基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里自由主义思潮浓厚,“通神论”[Theosophy]是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这种带有神祗性质的宗教哲学思潮,倡导通过冥想与秘传来达到某种精神境界.实际上,在19世纪末2 0世纪初的欧洲文化圈、艺术圈,这一思想已非常流行,早期象征主义[Symboli]和纳比派[Les Nabis]艺术家就对此潜心钻研过.康定斯基也受到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拜读了著名奥地利哲学家、改革家、建筑师和教育家鲁道夫·约瑟夫·洛伦兹·斯坦纳[Rudolf Joseph Lorenz Steiner, 1861-1925]的名作《神智学》{4},还专门前往柏林旁听斯坦纳的讲座.受此影响,康定斯基将通神论的思想引入艺术创作,他认为,艺术应当是神圣的,是一种优雅的豪放或内敛的精神符号.他极力主张艺术家要有选择表现自己钟爱的主题的自由,不管这些主题是现实的还是抽象的,甚至是众多不同的抽象同现实的和谐统一,都应当自由随意去表达.

1910年,著名的《论艺术的精神》[ü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 1910]出版,康定斯基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他关于抽象艺术的主张与理念.他认为“精神”是世界之本源,“物质”仅仅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薄纱,世人唯有透过这层薄纱,才能一窥内在的闪光精神.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太少,只有通神学的先知和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这样的能力.对于艺术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能力,康定斯基认为,“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很难为人察觉的“心灵的激荡”,更是一种包含在自然形式下的特殊的状态.对他而言,只要是内在需要的、源于心灵的,那就是美的.他对每一种绘画元素都进行了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的分析.对内在的概念而已,元素并不是形式的本身,而是活跃在形式内部的张力.对外在的概念,每一个独立线条或画面的形式就是一种元素.就两者的关系看,外在的形式并不具备一张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这样的力度等于活跃在形式中的张力,才成为其内容.书中,他反复强调,认为绘画是一种精神的行为,将超自然的和非理性的因素作为艺术的有效成分.透过宣扬什么是感知和直觉且反对物质主义,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解放了当时许多读者的思想与观念.

康定斯基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教师.对大师来说,包豪斯10年的从教经历,并未影响他进行艺术创作与理论思索,为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透过课堂与工作坊,把自己的理念传递下去.包豪斯汇聚了当时一批重要的艺术与设计大师,与他们结交,也为康氏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康定斯基对包豪斯初步课程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抽象绘画语言转变为几何抽象风格,以新时代的艺术思想和观念,为包豪斯的教育理想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他的教学,被标以新鲜、和不敬的标签.他受命领导一个壁画工作室,透过课堂教学与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理念.对图片中的独立元素进行深层次分析与研究;对颜色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究与试验,在教学中运用他的分析方法与结论.在教学中,康定斯基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点滴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但他要求学生的观点不能与自己相左,不能违背大师的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最终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在包豪斯,康定斯基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师,他能够系统地、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他认为,色彩与形式,应该从再现已知主题性事物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应该在包豪斯所有的工作室与作坊中蓬勃发展.

除了潜心绘画创作与教学之外,这一时期的康定斯基不断著书立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想.继第一本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后,还陆续出版了《点、线和面》等[Punkt und Linie zu Flaoche, 1926]、《艺术与艺术家论》[Essays über Kunst und Künstler, 1963]著作,收录了康定斯基大量的论文,还包括他与家人、友人的书信和少数回忆录,无论是对后世艺术家对启发,亦或是研究康定斯基,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文献.许多重要的观点都在文中传递给读者,如1912年出版的《青骑士艺术年鉴》中,康定斯基发表了《关于形式的问题》一文,将纯抽象与纯现实之间画了等号{5}.而1926 年发表在《点、线、面》的论文:“绘画元素分析论”,讨论了绘画创作与艺术理论相护验证下,在具象、抽象、几何元素的形态之间,探索从构成元素到综合性的概念,不仅探讨了绘画、也属于造型原理性的课题.在创作中,色彩与形式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这在康定斯基后期的创作中可见一斑.作品大多具有一种“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的倾向,其中精神的、灵魂方面的表现与冲突,在对客观现实中解决了造型、线条和色彩的混乱而无序的问题.

康定斯基具有“联觉”{6}[Synesthesia]的能力,他能非常清晰地听见色彩.这对他的艺术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甚至把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据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编撰出一本绘画元素和音乐相对应的词典.但无论是康氏本人,抑或是后来的许多艺术家,纵有心尝试,但却难以实现.绘画和音乐,这两大艺术之间,肯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笔者认为,这样一本字典的不出现,或许是幸运的.让艺术保留些许的神秘,也正是康定斯基一生的追求和愿景.终其一生,他将色彩与音乐等同起来,希望让世人可以“聆听”绘画,“描绘”音乐.

年少时与艺术的初次邂逅,就此埋下艺术的种子.青年时期,恰逢现代艺术蓬勃发展期,艺术的自由表现称为社会的主流,各种艺术运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康定斯基,就像一名奋力冲锋的“青骑士”,通过各种尝试,不断实践,力求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包豪斯10年磨一剑,从到理性,进一步锤炼了康定斯基.他在完善自身艺术观的同时,恪尽职守履行者一名教师的职责,从艺术创作走向艺术教育,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传给青年学子,他与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等人一起,建构了包豪斯基础教学体系,对后世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发展,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释:

{1}[美]尼古拉斯·福克斯·韦伯著,郑忻、徐晓燕、沈颖译:《包豪斯团队:六位现代主义大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页.

{2}Amy Dempsy, Styles, Schools and Movements: The Essential Encyclopaedic Guide to Modern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2, p.94.

{3}Hajo Düchting, 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A Revolution in Painting, Koln: TASCHEN. 2000.

{4}Rudolf Steiner, Theosoph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iritual Processes in Human Life and in the Coos, eng. trans. Catherine E. Creeger, New York: Anthroposophic Press, 1904.

{5}[俄]康定斯基著,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6页.

{6}又称为共感觉、通感或联感,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共同”和“感觉”,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Synesthete].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

责任编辑 孙 婵

该文总结:该文是关于方式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康定斯基和艺术思想和方式相关方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一大最神秘的代表:尼克尔斯基
田海涛95年前,出席一大的15名代表齐聚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这里面有13名中国人,还有共产国际派出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两名外国代表 几十年来,世人对荷兰人马林有大量的了解和研究,但对俄国代表尼克尔.

琵琶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庞培婕(太原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古语有云“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也就是说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内心映像而生的产物 作为拥有古老历史的琵琶.

形式的悖论论康定斯基的一幅早期作品与其艺术理论
吴 宾 (丽水市文化馆 323000)摘要康定斯基在艺术发展史中具有“转折点”的意义,深深地影响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诞生和发展 本文首先以康定斯基的一件早期作品作为考察对象,以论.

对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的认知
【摘 要】论艺术的精神是康定斯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讨论非再生艺术的概念 “精神”是本书主要论述的核心 康定斯基这种直觉纯粹的表达,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路线,对抽象艺术的发展有启示作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