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道德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理性精神在道德和法治课程中的培养刍论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道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6

理性精神在道德和法治课程中的培养刍论,本文是道德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理性精神和德与法和课程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和法治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摘 要:核心素养提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就要明确教育价值,进行理性指引;和谐师生关系,营造理性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理性思维;开展课外实践,践行理性行动.

  关键词:理性精神;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3-0019-0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2014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思品教师要承担起培养理性精神的重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一、进行理性指引——明确教育价值

  按照主体的不同,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前者是个体意义,后者是社会功用,并寻求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国家赋予教师课程理解的自由和权利,课程理解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要让理想的课程和正式的课程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化经验,必须经过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加工”,无限接近课程的本意,从而达到教学中的理性指导.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走近教师”时,教师确定了本课的教育价值:自我成长价值——体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理解教师的职业,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我与他人的关系——主动走近教师,悦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对教师职业和行为的评价,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传承“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教师通过明确的教育价值,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让学生更理性地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二、营造理性氛围——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在权利地位上平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是合作伙伴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主动走近学生,营造、宽松、有度的课堂,学生就能够大胆发言,互有争辩.这时,教师才能听到学生的真实声音,才能深入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才能发现精彩的、有创意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为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培养理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课堂“活”起来,而且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和谐共振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达到培养其善于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理性思维习惯.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一课,在讲解教育的作用时,教师发现当前的社会中也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但他们却可以衣食无忧,甚至掌握一些社会财富.为此,教师收集了一则材料:近日,“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的话题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事件源于一项关于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的调查,2016年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平均值为4985元,而一个工地的钢筋工每月工资为8000元.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对‘读书是不是真的无用’你怎么看?”然后让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刚开始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赞同读书无用论,因为身边的确有这样的人.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学生指出,虽然大学生刚就业的时候待遇可能不如农民工,但是他们今后发展潜力巨大.还有一些学生指出,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一些体力工作会逐渐被机器人所替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欣喜地感受到学生的理性思维处处可见: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没有被学生所忽视,同时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未来发展前景肯定不如大学生有潜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完整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四、践行理性行动——开展课外实践

  开展课外实践时,教师应善于将道德与法治课的探究性学习延伸至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法律为我护航”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设计问题,印发调查表,走访中小学校深入调查,最终形成调查报告.这样,既可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使学生更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在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行为更理性.

总之,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理性精神被定义为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教师要承担起培养理性精神的重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柴贵顶.浅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5(12).

[2]覃正爱.理性精神:法治与哲学的共同呼唤[J].理论视野,2015(02).

点评: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理性精神和德与法和课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道德本科毕业论文道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统整实践
【摘 要】 “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出发点,笔者积极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统整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从学习到行动,实现有效.

活动设计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初中活动型学科课程《道德和法治》为例
郭 然1 刘 岚2【摘 要】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活动设计方面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文化基础”素养,师生共定活动主题和目标;立足“社会参与”素养.

问题导学法对初中生道德和法治问题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中心性,强调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道德与法治的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新一轮课改非常注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提出和探讨 而提出和探讨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落实不到位,模式的科学性仍有待加强……因素,生活化教学在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