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学模式硕士论文范文 和构建问题讨论实践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教学模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构建问题讨论实践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本文是关于教学模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三位一体和教学模式和实践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思修课论文教育实践和杂志经贸实践杂志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张明进 (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导向不足、 讨论探究不深、 实践体验不多等问题.因此, 构建 “问题—讨论—实践” 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发挥其协同教育功能, 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问题; 讨论; 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 11-009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新的形势下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 必须对问题予以关注, 了解学生需要, 树立问题导向, 增强讨论探究的课堂设计, 增加实践体验的锻炼, 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一 “问题” “讨论” 和 “实践” 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概述

1 问题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 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1] . 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起点,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树立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刘云山强调指出: “要坚持与时俱进、 树立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作用. ”[2] 因此, 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固有品质和基本属性.高校思政教学中的 “问题意识” 是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坚持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牵引,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设立考问实质问题的思路, 启发学生积极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讨论, 带领学生对问题的厘定、 问题的表现、 问题的成因、 问题的解决等进行多向度的批判性分析、 认识和探索, 达到难点问题的教学目的 [3] .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问题为教学过程中的 “问题” 及 “问题意识” , 把问题立足于教学的起点, 并贯穿教学的始终. 只有树立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教学导向, 才能对教材逻辑结构和理论系统有整体把握,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正确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2 讨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提升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中, 经过预先精心的设计与组织,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学习,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通过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探讨、 展示结果, 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 [4] . 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讨论式教学能有效把这些思想和理论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并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讨论式教学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升教师对说教效果的检验, 提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原理理解和运用, 讨论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锻炼的过程.正如布鲁纳所说: “采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便处于更合作的状态……学生不是在课椅上的听者, 而是投入系统的阐述中, 有时还可以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 学生会意识到可资选择的方法,甚至可能对这些方法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当信息来到时, 学生不仅能接受它们, 而且能加以评价. ”[5]

3 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深化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内容, 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科学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 以学生主体实际参与社会活动, 体验和感受社会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总和 [6] . 当前思政课缺少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重理论、 轻实践, 重灌输、 轻参与, 重课堂、 轻课外. 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通过实践的参与获得直接体验和感受, 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 升华和内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的是从教师到学生之间的单一线路理论传输,学生往往处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领悟缺乏相对应的条件体验, 使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点分散和减低.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不仅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兴趣, 而且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教学内容, 深化学生的理论认识、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问题—讨论—实践”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原则及要求

1 构建的原则

在思政课教学中, 要始终贯彻和突出时代性、 现实性和针对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代性原则是指在学习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回应时展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 回答现实疑惑问题. 现实性原则是指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 与他们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和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针对性原则是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结合教学目标, 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 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2 实施的要求

首先要突出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社会现实问题, 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把握等方面下功夫. 在开展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对各环节的监督、把控和引导.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又要管控好整个过程, 使教学的进程按照预定设计好方向走,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结束后, 要善于做好总结评价, 分析原因, 发扬优点, 改进不足. 其次,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各环节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 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督、 互比、 互评、 互学, 使学生对知识在问题中思考, 在讨论中提升, 在实践中深化. 最后, 利用好考核评价方式. 要构建开放灵活的考核方式,把对学生的考核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突出平时性和连贯性. 学生的成绩评定可以划分为平时成绩 (课题考勤、 听课纪律、 课题回答、 平时作业、 讨论发言) , 期末考试, 实践教学专题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 科学设置各环节的成绩比例. 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有利于所教内容在各环节的落实和体现,有助于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及时考核, 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 “问题—讨论—实践”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 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

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立足课本, 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熟悉内容,结合现实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 以问题为导向, 把社会现实、 学生实际和课程内容有机串联起来, 梳理和提炼出问题, 设计好问题.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 让问题成为学生思考的牵制力和指挥棒, 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驱动力. 设计好问题, 提出好问题, 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带着问题去思考, 让学生在“为什么” 的引领下探寻问题的根源. 问题的提出, 引发学生的思考, 问题提出后, 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 知识传授, 使学生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 接下来还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 布置小作业, 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为实施讨论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和基础.

2 专题讨论, 相互点评

这个讨论环节需要教师围绕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事先的精心布置, 合理划分发言小组, 确定讨论主题, 指导查找资料,以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讨论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主题采取灵活的方式, 如集体讨论、 小组讨论、 同桌讨论、辩论式讨论、 情景式讨论、 任务式讨论等. 讨论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自由发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但同时把握和注意好学生的发言引导和总结.通过自有发言,相互间的点评, 总结陈述等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激发学习潜能, 加深认识, 提高综合素质.

3 实践体验, 知行合一

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社会资源, 围绕所学知识和内容, 根据课程中的不同专题划分不同类型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此环节可以通过人物访谈、 参观基地、 社会调查、 制作微视频、 志愿服务、 公益活动、 勤工助学、 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 活动结束后要求以大学生亲身经历为依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 或影视作品, 并提交社会实践活动照片, 并附上相关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图片等相关支撑材料, 最后让学生把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班上展示,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更多关注实际、 关注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是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环节构成的有机生态整体系统.问题—— —讨论—— — 实践的教学方法和环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 总之,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根据对象、 内容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进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3-204.

[2]刘云山.认真落实责任积极改进创新切实做好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N].人民日报, 2015-03-29 (2) .

[3]李先灵.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 “问题意识” 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89-93.

[4]桂红.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4)

[5]李成文.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35).

[6]李英,柴艳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2013(9):60-64.

此文结束语: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三位一体和教学模式和实践方面的教学模式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路径
摘要现阶段,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大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备受各界学者所关注 “大思政”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将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各类高校的思政.

论古代书院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
张仲广,王梦亭,赵祥宁(哈尔滨广厦学院,哈尔滨 150025)摘 要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其在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的社会产.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以六元五驱四结合教学模式为例
摘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六元五驱四结合”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知行合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四个维度分析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增强其综合素质 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思政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