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小学语文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文化认同分析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小学语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1

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文化认同分析,该文是小学语文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化认同和文化认同分析和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论文新颖题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摘 要]语文教材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媒介.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人物时代选择较合理,人物选择国别与地区出现偏向性,价值取向积极正面.针对当前教材现状,我们认为教材建设应定位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育;教学实践应以国家认同的文化价值为引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形象;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18)02-0020-05

人的形象塑造蕴含价值倾向性,反映人物的品德、情感、思维、精神等素养.同时,文化植根于人们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判断倾向.不同国家的人由于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行为模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着价值倾向的差异性.外国人形象在概念意义上具有多元的他者文化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思维取向、文化抉择方式和文化行为模式.为此,以文化认同理解和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人形象成为培育学生价值观的方法和路径.“文化认同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认同”,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期,从文化认同视角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人形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国家认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促进学生精神生活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培育他们正确的价值倾向.

一、文化认同内蕴的价值取向

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是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文化认同内蕴深远的社会内涵,历史、民族、国家、政治等方面的认同究其根源都属于文化认同.需要澄清,文化认同并不是文化的绝对同一,也不是文化的完全融合,更不是认同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所有文化,而是要认同具有共同价值的文化内涵和群体智慧,共同发展高度兼容性的文化,促进人类和平共处.为此,明晰以下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

1.个体选择和群体共识:主体化的价值立场

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都存在着某些差异,同时也存在着相通的地方.文化认同并不意图或期望消解不同民族、地区或国家间的文化多元样态,相反它承认不同历史、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多样文化的交融和共存,个人自由、法律正义、多元价值成为其常态.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共同的文化符号、文化思想、文化规范的认同,蕴含着尊重、理解与信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意味着主动放弃,放弃一些原先所拥有的东西,个体或群体的文化得到改变;另一方面意味着主动纳入,对于新的异质的文化,个体吸收创造着文化,同时也被群体的吸收和创造过程所塑造,成为个体身上的群体文化.上述主动放弃抑或主动纳入,都无法离开个体的主动选择和群体达成的共识,因此,文化认同既体现为个体的自我认同,也包含群体的反思过程,即群体认同.因为个体主观意识的特性,群体中不同个体意识水平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价值抉择,进而产生新的文化共识,体现个体选择和群体共识的主体化的价值立场.

2.差异性和凝聚力:理性化的价值意识

文化认同以价值观的凝聚力和说服力为基础,呈现其内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一个民族及其国家往往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核、价值标准、心理风格、*规范和行为模式.正是在这共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获得了归属感、认同感及精神的依附.但是,如果唯人类文化的同质性而忽视其异质性是不可取的,反之亦然.人类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发展阶段的同质与异质的样态,在以后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完全可能融合并存.同时,必须明确文化差异的价值取向植根于科学的理性限度内,不脱离文化认同的根基,才能真正践行文化的凝聚力.因此,具体历史时期内,国家倡导什么、肯定什么以及否定什么,都应成为文化认同的理性指导意识.

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等多元的合作、沟通,文化认同尤具当代意义.正确理解及运用文化认同分析小学语文课文中外国人形象,为从小培育小学生放眼世界的理性品质开启了窗口.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选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共12册.统计包括精读、选读、自读课文中含外国人物形象的课文,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分为以描写外国人物为内容的课文中的主角人物的形象和以描写自然、事件等为主兼又塑造了外国人物形象以体现主要价值倾向的课文,合计67篇.需要说明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虽描述的是圆明园,但课文同时展现了英国人与法国人两个国家的人物形象;《大自然的启示》一课中分两篇小文章,其中“‘打扫’森林”体现德国人的形象;而“人类的老师”的人物形象的国别不明确,在此不予列入分析.因此,本文讨论68个外国人形象(以下涉及国别和洲别的外国人形象统计时课文单位用篇次).另外,本文所涉及的外国人不含外籍华人,如《祖国,我回来了》中的钱学森.

1.外国人形象的时代分布

依据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分为世界古代史(230万年前 1640年)、世界近代史(1640年 1917年)和世界现代史(1917年 20世纪90年代).基于此,本文的外国人形象的人物选取时期结合材料统计需要,将其分为古代(16世纪以前),近代(16 19世纪)和现当代(2C世纪至今).67篇课文中,其中时代不明确的文章有7篇,统计如表1.

从各时代所占比重来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题除时代不详占10i4以外,现当代比重超过一半,近代超1/3,古代所占的比重极小.表明教材较紧密地与时代文化相结合,同时兼顾一些近代、古代的文化选题.

2.外国人形象的地域分布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67篇课文中,外国人形象分别来自美国、苏联(俄罗斯)等16个国家(如表2所示).

从表2看,美国人的形象统计居首位,共1 7篇,所占比例为25. OO%;苏联(俄罗斯)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二,共13篇,所占比例为19.12%;英国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三,共10篇,所占比例为14.71%,法国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四,共8篇,所占比例为1 1.76%;意大利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五,共6篇,所占比例为8. 82%;德国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六,共3篇,所占比例为4.41%;加拿大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七,共2篇,所占比例为2.94%;其余9个国家的形象统计并列位居第八,仅1篇,所占比例均为1.47%.基于国别统计的外国人形象塑造的课文篇次数量,首位是美国,接着依次是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剩余9个国家各占1篇.美国是世界经济、文化强国,在思想上占有一定的主流地位,这从课本取材可窥探;其次,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世界文化中也居主导地位.

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国别分布于北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居首位的欧洲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1 1个国家,人物形象统计位居首位,共46篇,占比为67.65%;其次是北美洲,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合计20篇,占比为2´-. 94%;亚洲包括朝鲜和日本2个国家,人的形象统计位居第三,共2篇,占比为2.94%;非洲1个国家,仅1篇,占比为1.47%.

欧洲属于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可追溯至荷马史诗时代,像希腊文化、罗马文化诞生于这块沃土,这成为小学语文课本取材的文化圣地,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北美洲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地位,文化方面也呈现一定的影响力,这从课文篇次可窥见.而广袤的亚洲、非洲均仅1篇,相比较而言课文篇次不合理;南美洲、澳洲则完全处于文化缺位状态.综上分析,对多元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显得尤其迫切.

3.外国人形象的价值取向

外国人形象的价值取向分类基于“单元主题”和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参考侯秋霞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格特质词及人物性格分析研究》中的人格价值取向分类基础上,分析教材中塑造的外国人的形象特征,将外国人形象的价值取向分为以下1 5种(见表3).

从表3可知,小学语文教材67篇课文中外国人形象的价值取向多为正性的、肯定的、积极的特征,比较注重对外国人的友善、动脑思考、诚实守信、亲情友情、名人品质及坚强独立、民族正义情感等正面形象的塑造,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较积极的影响.除7篇课文(占比为10. 45%)描述外国人的“自私、冷漠,缺乏助人为乐的精神”、“悲惨、可怜”及“卑鄙、、野蛮、贪婪”外,其余60篇课文(占比为89. 55%)都是正向的或中性的形象特征塑造.此外,追求新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珍爱生命、平等公正,勤劳、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积极的当代价值取向也有出现.这都非常符合教育规律,在启蒙阶段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现代人的素养.

三、外国人形象塑造的实践建设:文化认同的视域分析

1.教材建设的定位: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育

随着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成为不争的事实,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明确指出:捍卫文化多样性如同尊重人的尊严,已成为目前人类社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教科书作为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工具,“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吸纳优秀人类文化,提升文化品性.为此,在教材建设中,对外国人的形象塑造取向之一是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多元文化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旨向,在强调文化差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多元规避唯一、单调和专制,符合现代社会和谐共同的发展趋势.在理论上,多元文化内涵的核心特征是文化平等、文化独特、文化尊严、文化主体;多元文化价值的核心诉求是追求多元文化的共存,承认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在实践上,由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科技、意识、宗教、哲学、艺术、文学、道德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构成要件呈现多元性,并在交往和联系中发生着碰撞和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人形象塑造涉及友善、动脑思考、诚实守信、亲情友情、名人品质及坚强独立等正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文化多样性所蕴藏的共存、共融的价值取向;同时,追求新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珍爱生命,平等公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具有当代价值取向意义,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然而,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人的形象塑造,追求新知、珍爱生命、平等公正、生态文明等尤应加强,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理念,增强中华民族的信任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另外,教材中对外国人形象塑造的多元价值观理解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课文选材的欧洲、北美洲偏向,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等国别倾向,隐藏着帝国文化、文化强权、一元文化、文化异化等不和谐的声音,潜藏着霸权危机.因此,教材建设应趋向于引领超越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人物形象塑造,即国际社会、民族及国家所共同具有的积极、正义、和谐的普适价值观,引领学生包容有尊严的、进取的文化价值取向,避免霸权文化、文化等单一的文化话语.实践证明,平等尊重、机会均等展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才能不断传承和创新人类多元的文化,促进和建设人类的生态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材提倡通过外国人形象的塑造,培育平等和包容的国家间、地区间的正常交往和自愿合作的文化价值取向.因为,“不同文化群体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所有文化群体的利益都能得到相互之间理解与尊重、政治权利与义务能够反映政治共同体的不同文化群体的需要、所有的文化群体都能决定其政治与文化命运的国度”.因此,课文在选材方面要具有世界眼光,平等公正地展示各国家、地区的文化精髓,培育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2.教学实践导向:国家认同的文化价值引领

文化多元的社会呈现多元的价值追求状态,不同的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真善美的评价标准.面对多元的价值判断和抉择,不存在一种在所有情境中都为不同文化群体所认可和践行的文化价值,不同文化群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方法去实现自己不同的价值旨意,从而产生价值冲突.文化价值共性趋向的是合作与共存,而文化价值差异性引发的是分裂和斗争.因此,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价值导向中,培育国家认同的文化价值导向是教育的本质意义所在.

从现有教材看,“自私、冷漠,缺乏助人为乐的精神”、“悲惨、可怜”及“卑鄙、、野蛮、贪婪”等外国人形象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理性思考和科学认同的机会.因此,针对教材中外国人形象的塑造,开展批判和反思的文化价值取向教育,才能立足于多元的价值观念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掌握价值观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引导和培育学生坚信走中国道路的信念.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主要承载于教科书.因此,确立文化标准成为教科书的本质特性,其“确立的文化标准不单纯是普遍接受的常识或被动的经验,而是一系列主动的介入”.“在价值选择上如果故步自封地坚持原有的价值标准是行不通的,但原封不动地接受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更是违背民族国家的自身利益与价值”.因此,在《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圆明园的毁灭》和《小英雄雨来》课文中养成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培育学生珍爱和平的价值观取向;在《金钱的魔力》《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中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历史人物形象,培育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蓝色的树叶》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郭亚妮.等.文化认同勻国家认同:当代性、关系及其路向[]].甘肃社会科学l201-1(6):210-21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l200-1(4):102-10´19107.

[3]蒋述卓.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与人的发展[]].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l2016(7):1-7.

[4]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5.

[5] VALADEZ J M.Dclil)‘ratwe clcmocracy, political lcgitimacy ancl sclf-clctcrmination in multicultural socictics[Ml. Coloraclo:Wcswicw,

2001:´1.

[6]吴小鸥.教科书:本质特性何在:基于百年中国教科书的几点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68.

[7]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l2005:37.

[责任编辑:黄晓娜]

本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小学语文专业范文可作为文化认同和文化认同分析和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学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说明文语言准确精练、通俗易懂;常常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 由于说明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够明白;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

新课改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的差异与衔接
张馨月(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 笔者试图通过对新课改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的差异所在,在此基础上思考衔接的内容,并提出.

小学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语文教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的学科,作文教学则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提起写作孩子就头疼 他们不是不想写,而是无从下笔 在他们写作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障.

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编选情况分析
摘 要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