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金锁记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金锁记》中的双重主题分析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金锁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金锁记》中的双重主题分析,本文是金锁记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金锁记》和双重主题分析和双重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金锁记论文参考文献:

金锁记论文参考文献 形势和政策论文主题以法律为主题的论文论文主题

李镕铄 青岛大学

摘 要: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直到20世纪末才被重新发现.40年代,傅雷以笔名“迅雨”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可以称作是对张爱玲进行学术研究最初的论文.在该篇评论中,傅雷对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地位的肯定.《金锁记》无疑是文坛中盛放的一朵奇花,在各个年代对金锁记的分析和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本篇论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了《金锁记》的主题、人物、艺术特色和影响力.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李镕铄(1992-),女,汉族,大庆人,青岛大学2015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9-02

《金锁记》是张爱玲众多描写都市饮食男女感情生活状态的众多作品中,比较独具特色的一篇小说.作品的主要描写内容并没有因为当时所处的年代,而把主题“上升”到革命性的高度,仍是讲述一个在封建社会制度之下被黄金压抑到人性扭曲的女子的一生,以及和这位女子有纠葛的男人们和女人们.《金锁记》中将曹七巧设定为一个母性沦丧、人性变异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在旧时代大家庭中痛苦挣扎于与物欲之中以及沉沦的轨迹.这是一部报复的传奇故事,也是一部讲述用金钱来报复的传奇故事.曹七巧的最终癫狂和人性的悲剧主要指向了对金钱的渴求和被压抑的性.所以,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分析,如果只站在某一个角度进行评论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从金钱和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这一角度入手,也要从人性这一角度来看待主题.

首先我们来从作品表层看第一个主题,我认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封建社会吃人制度对女性的压榨.《金锁记》的主要人物曹七巧就是这种制度下的典型悲剧形象.她为了钱财与毫无感情基础的残疾人结了不情愿的婚,自己的一生从此有一个青葱般水嫩的少女,开始逐渐走向了一个性格扭曲的疯婆子.正是这一结婚造成了小说中一幕一幕的悲剧和众多的牺牲品.曹七巧对季泽的爱意最终在金钱利益的驱使和强烈的戒备心之中,亲手摧毁了这段不成形状的感情.而这种不幸的生活吗,对金钱的追逐扭曲的人性并不会简单的终结在曹七巧的手里.这种变形指向了新一轮的报复.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别人进行报复.自己不会爱所以便开始对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进行迫害.七巧颠覆了传统的妻子和母亲的形象,住在自己用黄金搭建的枷锁里,以一种癫狂的方式延续自己干瘪的生命,拆散女儿的姻缘简直使她感到快乐,儿子长白的婚事也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她本人在金钱的驱使下,性格终于被扭曲,后来不但让自己走向破灭,还破坏子女和儿媳妇的幸福,最终成了让他们也走向不幸深渊的加害者.

曹七巧最终的人性扭曲,遭到的压迫主要来源,其中一部分源头便直直地指向了对金钱的,暴露了黄金万能主义下的人间异化现象.张爱玲系出名门,幼年时在比较富裕的家境里成长,但是她的家庭是没落的官宦之家,成年后受生活所迫,为了挣钱谋生,她还写过文章.而且当时她所生活的上海是繁华的远东第一都市,很多人为了积蓄金钱从四方聚拢过来,是一个钱财第一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这种成长环境之中,张爱玲对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对钱财的重要性和金钱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考验以及金钱对人性的异化所产生的作用力,是有着深深地体会的.她通过作品《金锁记》描述了爱钱如命、无视家人之间的*和社会关系,最终迎来悲剧性结局的主人公曹七巧,暴露了金钱万能主义下人的异化.但这种人的异化不同于以往其他小说中人的异化.比如鲁迅的小说《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前者是为了挖宝藏而癫狂,后者是因为中了举人高兴地发了狂,虽然直接理由不一样,但追其深层原因都是在金钱和利益的压迫下,导致两位人物癫狂变型.曹七巧与他们两者不同,她身上除了金钱的驱使,导致她变形的原因还包括着对性的追逐和压抑.

这就是《金锁记》这篇作品的深层次的主题了,它本身不仅是一篇虚构的小说,还是一篇心理分析小说.张爱玲在写作的时候很好地把弗洛伊德理论学说运用到了文本当中,使得曹七巧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更加立体化了.除了金钱这一本身的压迫外,我们还应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还原七巧心理变态的深层原因,这其中包含了:情感的缺失、婚姻的不幸、的压抑、生存的恐惧等.情感的缺失也不单单指向爱情一个方面,曹七巧的爸爸妈妈把曹七巧作为一个挣钱的工具“卖”到了这个残疾人老公身边,足以见得曹七巧所能感受到的不只是爱情上的缺失,也是亲情上的缺失.结婚后,软骨病的老公连起床都没有办法,七巧数十年如一日地守着这一摊“死肉”,不仅精神上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就连家里的丫鬟也常常嘲笑;身体上的生理需求就更没办法从自己卧床不起的老公身上得到满足了.这么多年的积压和怨恨没有办法释放,这么多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欲的向往使得曹七巧的精神一步一步地被压垮.人都是需要宣泄的,七巧只能以另类的方式排遣自己的愤懑,实际就不是常态,让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怒其不仁.人格的缺陷、环境的逼迫、爱情的破灭最终导致人性的裂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苍凉与震撼.我们在指责曹七巧的过失,和对他的行为方式表达种种不理解的同时,也深深的替她惋惜.

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的理论,就是所谓的“性本能”的快乐原则,并把人在力比多释放的过程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虽然把一切行为归结为力比多的释放有失偏颇,但人在现代文明环境下,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理论被译介到中国之后,不少作家和学者接受了这一理论并自觉地运用到文学创的文本之中.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就能看到对弗洛伊德这一理论的自觉运用.小说能自觉地以、非理性、潜意识来刻画人物、阐释人性.从心理分析小说这个角度来讲,《金锁记》简直将性压抑带来的变态和破坏性推向了极致.主人公曹七巧的人性异化外因在于钱欲的逐步抗争压抑了变形了脆弱的人性,但内因实在可以理解为力比多驱动下的人的潜意识的爆发,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全面剥落,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深层次的璀璨曹七巧异化的内驱力为的异化.曹七巧变味了的手足之情、压抑的之爱以及母性的扭曲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巨大影响. 压抑的之爱就是在自己的丈夫那里得不到的情爱,这一部分随着少女般的幻想转移到了自己的小叔子季泽身上,但自己压抑了多年爱欲,付出了全部的青春才得到的几个家产钱,由于害怕被小叔子算计,所以最终发疯了似的骂走了季泽.此时此刻的曹七巧心理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挣得的家产和换算成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压抑的性本能和性了,这种不能成等值的换算是曹七巧发疯的部分表现.另一部分则体现在曹七巧对于一双儿女长白,长安的婚事的破坏.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祟呢?简单地说来可以称之为报复心理.自己没有得到的爱情和原始的性力量,深深地埋藏在七巧的脑海里和心底里,可能七巧本身都没有意识到.可正是这种无意识,才反应出了人生存下的最真实的常态.无意识就是深藏在人心底的,不容易被人察觉的最真实的心理写照.曹七巧自己没有经历的爱情,怎么可能就让女儿轻而易举的寻了个好人家呢?所以对女儿的婚姻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对儿子的婚姻也是如此,怕自己的儿子被另外一个女人抢走,就每晚不让儿子回房间休息睡觉,或者把儿子折腾的很累了才允许回自己的房间.但凡儿媳妇打听起自己的老公,就嘲笑儿媳妇是个不知羞耻的女人.这难道不是内心深处对男女之间能产生正常的爱意并得到的释放的一种嫉妒心理吗.所以曹七巧自身对自己生活的毁坏,和通过轮回报复对儿女婚姻的破坏,更深层的原因都指向了的压抑下呗破坏的人性.

曹七巧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张爱玲创造了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和典型意义的悲剧,就是要让我们通过细致的研读和反思来认识到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 中国华侨出版社, 子通,亦清主编, 2001.

[2]流言[M]. 花城出版社, 张爱玲著, 1997.

[3]张爱玲传[M]. 海南出版社, 余彬著, 1993.

[4]弗洛伊德文集[M]. 长春出版社, (奥)弗洛伊德著, 2004.

[5]女性学[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罗慧兰著, 2002.

[6]精神分析引论[M]. 陕西人民出版社, (奥)弗洛伊德著, 2001.

本文总结,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金锁记》和双重主题分析和双重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金锁记本科毕业论文金锁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金锁记》和《白鹿原》的联系和差异
郭 政,赵小溪(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本文从金锁记和白鹿原两部原著有感而发,结合呈现在话剧舞台上的演出,通过剧中的人物情怀和舞美布景,来分析两部作品中的联.

浅述《金锁记》的叙述艺术
摘 要金锁记出自张爱玲之手,傅雷认为“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本文将从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三方面对金锁记的叙述艺术.

那抹红,是心口上的朱砂痣从小说《金锁记》看作家张爱玲
摘要本文将结合张爱玲的作家身份和人生的经历从金锁记这部小说的主题、人物和艺术特色……角度出发阐述作家与作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期从更加宽阔的领域了解作家和作品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主题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金锁记》的修辞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辞格,从比喻、对比、反复角度分析语言中修辞的使用方式和特点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修辞作者简介李璇,女,广东珠海人,硕士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