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散文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清欢散文二题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散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清欢散文二题,该文是散文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清欢和散文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清欢

打粗炭

昨夜,又梦见穿蓝衫长袍,戴虎头帽的爷爷,率一众人围着火塘闲话,梦醒依然清晰记得他满是青筋的手,颤巍巍拿起一截冒着松油的松枝,搅动已经烧得很旺的柴火,火光映照在他爬满皱褶的脸上,熠熠生辉,慈祥温暖.

每年一做这样的梦,就提醒我年关将近.父亲说这是阴阳两隔的亲人,彼此思念的缘故.有所思,夜里成梦,而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则通过梦这个虚幻的途径,传递他们对现世亲人的想念和牵挂,也就是所谓的托梦了.

爷爷在世时,我们家过年非常隆重,礼节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打粗炭”,这是年夜饭开始之前的驱邪仪式.把河里捡来的鹅卵石洗干净,放入灶洞的柴火里烧到通红才拣出来,放在已经垫了墨绿色松针的水瓢里,爷爷换上干净衣服,漱好口,洗净手,一手端水瓢,一手端水,从正堂屋开始,喝一口水,用劲喷在瓢里的鹅卵石和松针上,吱的一声青烟四起,嘴里低呵一声:“清净!”走几步喷一口再呵一声.从人住的房子一直到牲口圈,全绕一遍才结束.这声“清净”,缓慢有力,不怒自威,弥漫在陡然升起的烟雾里,迅速扩散至他经过的每一间房子的角落.

家里人屏声凝神,站在院子里看爷爷“打粗炭”.我年幼,会一直好奇地跟着他绕.大家都站着,却都不说话,除了凉水喷到通红的鹅卵石,以及垫在鹅卵石下面的松针发出的吱吱声外,只有爷爷冷静沉稳,颇有威严地低吼:清净!清净!空气都凝固了似的,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群藏匿在我们家各个犄角的邪魔和爷爷的战斗.这时候,佝偻的爷爷在我眼里突然变得伟岸,仿佛周身都被神秘的力量笼罩着,驱妖除魔,无所不能.

我一直认为,爷爷身上神秘的力量,是过世的先人们赐予的,并且就在他“打粗炭”行进中,一群小帽长须,穿着古装的清瘦老头,和一群缠着包头裹着脚、面目和蔼的老妇人,在我抬头就能触碰却看不见的地方,和爷爷一起到处机警巡视,遇邪驱邪,遇魔除魔.那个时候,我怀着不愿表露的恐惧,总觉得背后常有阴风吹过,心口一阵阵收紧,头皮簌簌响,生怕会有被他们驱赶遗漏的小鬼,突然窜出来,摄了我的魂魄去.但是又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手里挥舞松枝壮胆,亦步亦趋地在爷爷身后,跟着去看个究竟.

驱邪仪式结束,年夜饭才开始,按长幼顺序围坐在神龛下铺着厚厚松针的堂屋里,作为一家之主的爷爷,按惯例要说几句新年寄语.爷爷生性腼腆,往往大家再三催促才开口.农村人以人丁兴旺为荣,所以爷爷通常会以叫我数数吃饭的有多少人为开头,每每我把全部人清点完毕,却总是忘记了数自己,引得一大家人哄笑不已.两个待嫁的姑姑,三个未娶的叔叔,加上当时尚未离世的妹妹,全家十几号人热热闹闹,那些年的年夜饭,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其乐融融,除了开心的笑容就是开怀的笑声.

时间一晃,已经很多年了,这样的情形,只会出现在*偶尔的梦境里.父亲带我搬离村庄,辗转到异乡谋生,转眼已经二十几个春秋.如今过年,年味渐淡,很多烦冗礼节,已经被省掉,唯独这“打粗炭”的仪式,也许是出于对传统的敬畏,也许是对爷爷的怀念,父亲还坚持着.城市喧闹的大街小巷,捡不到干净的石头,父亲只好去城郊山上挑几块小山石,没有窜着火苗子的灶火,只能用个铁丝网搭在煤气灶上,把捡来的石块烧烫了就开始驱邪.没有宽阔的院子,没有东西厢房,没有迂回的牲口圈,父亲从客厅卧室到厨房,很快就结束了这场庄严的仪式.年幼的儿子如我当年般跟在步履已经蹒跚的父亲身后,只是不知道他幼小的心里,是否如我当年那般的害怕和好奇.

我照旧屏气凝神,不敢说话,父亲“打粗炭”的身影和爷爷当年一样肃穆凝重,不同的是,当年在我眼里,笼罩在爷爷身上的那股神秘力量,如今变成了父亲身后如影随形的一团悲伤.依旧有风吹过,但除了悲凉和酸楚,我的心里,却不再害怕.这些年来,饱受各种生离死别,我断然不再相信鬼神庇佑的说法,我愿离世的亲人们,都生活在比天堂还要美好的地方,但我更清楚的是,人世里我自己的人生,父母的幸福,儿子的快乐,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也只能依靠我自己,一点一滴来完成.

父亲让我陪他去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回来时母亲已把年夜饭摆上桌,虽然人少,但依旧要摆满椅子碗筷.这些年陆续过世的亲人不少,父亲不舍得承认他们已经不在的现实,逢重要节日,一定会如数把椅子碗筷摆上.新年寄语照例由如今一家之主的父亲来说,颠沛流离东奔西突的生活,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父亲对家人最大的期望,已不再是人丁兴旺,而是安稳幸福,但他还是会让孙子数吃饭的人数,数的时候,我的儿子并不像当年的我一样,忘记了数自己,可每每还是数错,父亲总要耐心地给他纠正.年幼的儿子哪里知道,那些空着的位子上,在外公心里,一个不少地坐满了所有家人,他们是这些年来猝不及防就离开人世的太爷爷、太奶奶,还有外公的弟弟以及妈妈早夭的小妹妹.

我总想着,将来某一天,我的儿子,未必还能传承“打粗炭”的习俗,但他一定也会让他年幼的孩子或者是孙子,在年夜饭桌上,兴高采烈地数吃饭的人数.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儿子会不会再摆上一排不会有人坐的椅子,再盛满不会有人动筷子的饭碗,而那些虚空的椅子里,会不会已经有了我的位置.

女儿殇

清明节那天,和父母一同祭奠妹妹燕儿,从墓地下来才到山腰,就下起蒙蒙细雨.漫天雨幕模糊了远山近树,模糊了我的视线,模糊了燕儿渐行渐远的墓碑.母亲摇下车窗,一直扭头朝山上看,父亲则刻意闭着眼睛,沉默不语,恐怕眼睛一张,泪水就要汹涌而下.我静默着不敢开口说话,这场景,年年如此,而今已是第十五个年头了.

今年接连发生几起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相关部门查得紧,父母是明事理的人,让我买了束鲜花去燕儿坟上,可烧纸的习俗,在极为注重传统礼节的父亲心里,是对逝者寄托哀思的重要渠道,突然就不能了,我知道他心里很落寞.母亲更不用说,以往每年除了大捆的纸钱,自己还要买纸来糊成衣服、鞋子、裤子,样样置办齐全,大包小包的带到燕儿墓前,边烧边交代,冷了穿什么,热了穿什么,钱可以拿去买什么.念念叨叨地嘱咐几个小时.可今年,就放一束鲜花在那儿,仪式简化了,情感似乎有些单薄,一家人相顾无言.

燕儿离开我们时才十八岁,正当亭亭玉立的花样年华,突然间就抛别了繁花似锦的尘世和爱之如珍宝的父母亲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父亲来不及悲伤,就立刻打理丧事.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最后只剩下哭天抢地的干号.第三天下葬,这期间父亲不分昼夜地忙碌,母亲则每天晚上抱着被子去医院的太平间陪女儿,怕她一个人害怕孤单.最后,一众亲戚跟着她浩浩荡荡地去,又撕心裂肺地回来.

对于我来说,这世上最痛苦的三天就是燕儿葬礼的三天.母亲一刻不停地哭泣,常常哭得晕死过去.早晨一起来就跟往常一样开始收拾燕儿的书包,边收拾边呼唤:燕儿起床了,快点,妈给你把书包收好了,没人答应,母亲突然意识到女儿不在了,又号啕起来:“你怎么不跟妈说话呀,我的宝宝呀,你在哪里啊……”黄昏一近,又对着燕儿的房间喊:“燕儿,吃晚饭了,吃完赶紧去上晚自习.”喊完自顾去摆碗筷,往碗里夹菜.估摸吃完,便对着虚空笑,就像一切都没发生过.家里有很多帮忙的亲戚,没人敢劝她,只能陪着默默流泪.

我仔细收拣燕儿生前一应物什,包括学习用品,脑子一片空白却又时刻紧绷神经,生怕分神遗漏下什么.母亲号啕的时候我没有眼泪,内心针刺般的痛,但是不能表现出来.我比任何时候都想要陪伴妹妹而去,但我深深明白,自此以后,这个念头不能有了,我必须好好地活着,活得比任何时候都坚强才行,因为这个家,只剩下我来支撑了.

丧事办完,家里亲戚散尽,整个屋子只剩父母和我三人.适逢暑假,一家人从早到晚,或者相对无语,或者各自关了房门.强压悲痛的父亲,半月之间头发全白了,母亲整天半痴半癫的.无边孤寂笼罩着全家,看哪里都是燕儿的影子.我常常彻夜难眠,或夜半惊醒,每每都会听到母亲的痛哭和啜泣.

后来我工作了,去了乡下,离家十里,交通不便,每个周末回家一趟.燕儿不在了,从来没离开过家的我又要独自到外面打拼,对父母的孤寂和担忧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母亲曾来电话,说家里静悄悄的,从早到晚没人说话,父亲上班后,只有电视陪着她,开的时候是哪个台,关的时候还是那个台.说她和父亲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不觉得饿,端起碗来,常常四目相对,饭还没到嘴里,泪水已盈满眼眶.我心疼得厉害,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赶回家去,陪在他们身边.

有一年中秋节赶回家里团圆,那时候燕儿离开我们已经四五年.母亲把晚饭摆好,让我叫父亲吃饭.我走到他房门口,见他站在窗前,拿着个望远镜正朝远处山头凝望,我喊了几声爸,他都没听见.顺着他凝望的方向看去,那是埋葬妹妹的地方.母亲悄悄站在我身旁,泪水在眼里打转.我后来才知道,父亲这个习惯已经很多年了,每到黄昏,总要站在窗前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的山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父亲是个沉默少言的人,不善与人交流.满腔悲苦,对女儿痛彻心扉的思念和回忆,只有通过这绝望的凝望,来无声地倾诉了.

晚饭依然摆上燕儿的碗筷,照例有她爱吃的菜.母亲一如既往地念叨着:燕儿,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总不忘加上一句多吃点,别饿瘦了.我和父亲已经习惯她的自言自语,三个人默默吃饭不说话.多年以来,我最怕过年过节,别人欢天喜地的时候,我们家恰恰相反.

我家楼下是一个操场,边上有几棵柳树,燕儿生前喜欢在树下看书,今年突然死了一棵,母亲看见了,心里戚戚然,遇到月明的时候,一个人会去枯树下转悠,回来和我躺在床上,且哭且谈,总要到夜深人静,方能入睡.在这样幽幽的谈话中间,最怕听到的,就是风起的声音,风一起,母亲便不说话了.她常说这样的夜晚,燕儿是要来给她托梦的,梦里会告诉妈妈自己缺什么差什么.她得记仔细了,明儿好去置办.

有一次我正睡午觉.母亲原本在客厅沙发上小憩,却突然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到我房间来,站在床前,呆立在那儿.我被惊醒了,以为她是进来看我盖好被子没,朦胧中却听到母亲的抽泣声.我赶紧坐起来问怎么回事,母亲哭着说:“你没听见什么吗?你没听见你妹妹说话吗?”母亲泣不成声,哭完之后,才告诉我说,她在半梦半醒之间,听见燕儿在叫妈妈.我说妈你听错了,母亲坚定地说她没有听错,一定是燕儿回来肚子饿了,才喊她.说完自己去厨房盛了一碗饭泼出去,这才渐渐平复下来.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燕儿离开人世已十五年了,十五年漫长的时光没有磨灭父母对她的思念.他们只是屈从于现实,换了一种方式,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四处奔忙,从年少无知到读书,找工作,努力打拼,结婚生子,想让日渐年迈的父母放心.除了年节,不知道是刻意不愿想起,还是真的已经淡忘,或者是因为忙于生计的麻木,很多时候快要忘记燕儿离世带来的痛苦.可是我的父母,却不会因为时间过去的长短,而减少丧女之痛,我为此难过不已.

今年的清明节已经过去几天,没能烧纸给燕儿的遗憾,一直萦绕在父母心头.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把死去的燕儿当成在某一处活得好好的女儿,如果不送钱去,要么会饿着,要么冷着,要么就会被别人家的孩子给比下去.父亲也说,等下透了雨,还是找个晚上,把纸烧了.我赶紧答应.

那天我去父母那儿接儿子回家.天色渐暗,看见父亲照例拿着望远镜在窗前聚精会神地看.儿子顽皮,一定也要和外公一起看,把望远镜抢过来学外公的样子朝远处山头凝视,边看边大声说:外公,外公,你在看什么呀,什么都看不见啊!我心下一疼,接过望远镜朝墓地方向望去.暮霭之中,除了一片氤氲的雾气,确实,什么也看不见……

作者简介:清欢,原名王宏,女,彝族.现工作于贵州威宁自治县对外宣传办公室,爱好文学,有多篇散文在省级刊物发表,目前正致力于散文创作.

责任编辑 韦 露

此文结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清欢和散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散文本科毕业论文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生活散文二题
生活散文二题  汤银泉  文艺范的妈妈  每天做半小时的机器理疗,每天看报,每周一天学画画,一天弹钢琴,一天学京剧,有时上老年大学学唱歌,练瑜伽,担任楼长……朋友,这是我今.

低眉寻清欢
王维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这句话,唯有中年后方能读懂 人越年长,便会对身边的人与事越来越淡然 朋友有新有旧,手里能把握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几个人的事,诸如父母、子女、姊妹和.

莲荷之清欢
颔首低眉,十指合一,潜心膜拜,谁说我,像一枝凝露的荷其实我愿意,像她娉娉婷婷,清素婉约;娴静秀纯,超凡脱俗;独处清池溢香,远山黛眉舒展;淡雅疏于红尘,圣洁暗盈香熏 愿像她,又何曾似她凌波仙子玉颜羞,芳.

清欢马兰头
“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 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陆游戏咏园中春草里的马兰头是春天的一道珍馔 性情冲淡的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引用绍兴童谣“荠菜马兰.

论文大全